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官居一品養黛玉 > 第298章 紫貂皮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官居一品養黛玉 第298章 紫貂皮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這個年,無論是蘇州老宅的林如海、林棟一家,還是京城新府的張老夫人、林淡、林清、黛玉和林晏,都過得格外溫暖祥和。

蘇州那邊,林如海卸下了鹽政的沉重包袱,與堂叔一家及幾位同僚圍爐守歲,雖無至親骨肉在側,但族親的關懷和熱鬨的節日氣氛,也驅散了他往日的孤寂,讓他感受到了久違的家族溫暖。

而京城林府,年味更是濃鬱。

又長大了一歲的黛玉,出落得越發靈秀可愛

除夕當日,宮裡內侍府的賞賜準時送達,並未因她這位康樂縣主未曾出席宮宴而有絲毫剋扣。

人參、鹿茸等各類名貴滋補品自不必說,最惹眼的當屬那五張油光水滑、毛色均勻的頂級紫貂皮,在燭光下泛著華貴的紫黑色光澤,看得人移不開眼。

張老夫人慈愛地撫摸著那柔軟珍貴的貂皮,笑道:“這皮子質量真是上乘,保暖極好。給我們曦兒做件大氅正合適,冬日裡穿著又暖和又氣派。”

小黛玉卻連忙搖頭,依偎到老夫人身邊,軟糯地說:“曦兒不要,要給曾祖母做!曾祖母穿著才最好看!”稚嫩的話語裡滿是真誠的孝心,哄得張老夫人眉開眼笑,心都化了。

老夫人摟著她,心裡受用,嘴上卻道:“傻孩子,曾祖母有狐狸皮做的鶴氅,夠暖和了。再說我年紀大了,冬日裡不愛動彈,出門的時候少,這麼好的皮子給我老婆子豈不是浪費了?還是給我們曦兒做,我們曦兒喜歡出去玩,穿著它,曾祖母就不怕你凍著了。”

祖孫倆正互相推讓著,一片溫情脈脈。

一旁看著的林淡,心中卻是百感交集,不由得想起了原著中的情節。

他依稀記得,黛玉似乎有一件“白狐狸皮裡的鶴氅”,卻怎麼也想不起那件衣服究竟是賈母所贈,還是她從林家自己帶去的?

但他清楚地記得,為了去給舅舅王子騰拜壽,賈母將那件壓箱底的“雀金裘”給了寶玉。後來,薛寶琴來了,賈母又慷慨地贈予她一件“鳧靨裘”。

唯獨對黛玉這個嫡親的外孫女,賈母在衣物穿戴方麵,似乎並未有過什麼特彆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示。

林淡越想越是氣悶,思緒越發深入。

他還想到,即便後來搬進了大觀園的瀟湘館,年紀尚小、身體孱弱的黛玉,每日三餐竟仍要步行至賈母處一同用飯。書中輕描淡寫地提過一句“十頓飯隻好吃五頓”,眾人便都不著意了!

不在意?!林淡在心中幾乎要飆出一連串罵人的臟話!這是何等的疏忽與冷漠!對一個父母雙亡、寄人籬下、本就體弱多病的女孩子,這種簡直……林淡一時竟想不出要怎麼表達心中的憤慨。

黛玉為什麼不愛吃飯?賈家那幫人真的心中沒數嗎?黛玉身子弱,正要用好東西滋補,可賈家是怎麼做的?沒有請禦醫來看,隻是自己認為,黛玉不能吃肉,說她不消化!

林淡覺得荒唐至極!無論是這一世,還是上一世,黛玉的身體都應該多用些肉滋補,牛肉不好得,羊肉吃久了膩,林淡可是一直命采買留意驢肉和鹿肉。

小黛玉現在最愛吃的就是燉鹿筋和醬驢肉,果然小人兒也很健康。

就在林淡胸中怒氣翻湧,幾乎要按捺不住的時候,前來送賞賜的領頭太監——正是夏守忠,笑著又命小太監端上四個食盒:“林大人,皇上心裡一直記掛著康樂縣主,特意禦賜了四道菜,給府上除夕宴添菜。”

林淡立刻收斂心神,臉上堆起感激的笑容,和黛玉一起,鄭重下拜謝恩:“臣叩謝皇上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臣女叩謝皇上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林淡起身後,不僅大方地封了厚厚的紅封,還笑著對夏守忠說:“夏公公辛苦。這是家中祖母親手包的餃子,雖不及禦膳精緻,卻也是一份心意和年味,勞煩公公帶些回去,請皇上嘗個鮮兒。”

接著,他又好似不經意地提起:“對了,夏公公,下官正想為縣主選個特彆些的花樣,用這新得的貂皮做件裘衣,不知能否勞煩織造司的巧匠?”

夏守忠聞言,臉上的笑容更深了幾分,語氣也十分客氣:“林大人您太客氣了。縣主的衣物規製本就由織造司負責。您隻需讓人憑縣主的信引去織造司說一聲,自然會有最好的匠人帶著最新穎的花樣圖冊,上門來請縣主定奪。這都是分內之事,談不上勞煩。”

“如此便好,多謝公公提點。”林淡再次道謝,態度恭敬而周到。

夏守忠揣著紅封,帶著那盒餃子,心滿意足地回宮複命去了。

他心情極好,倒不全是因為賞錢——平心而論,林家給的賞錢不算頂格豐厚,但每次都恰到好處,讓人舒服。更重要的是,來林家辦差輕鬆啊!

皇上對林家的賞賜,似乎更看重一種心意上的往來,很少會細細追問林家人接旨時的具體反應。

而且以他多年伺候的經驗,每次皇上收到林家的“回禮”,比如一碟點心、一籠包子,心情都會莫名地好上許久。

皇上心情好,他們這些近身伺候的人自然也跟著好過。

送走宮使,林淡回頭看著正拿著貂皮比劃、笑語嫣然的祖母和黛玉,心中那點因回憶原著而生的鬱氣漸漸散去了。

罷了,那些糟心的事這一世都不會再發生。

――

果然不出夏守忠所料,皇上聽聞帶回的是張老夫人親手所包的生餃,龍顏大悅,立刻吩咐禦膳房拿去小心煮製。

於是,在觥籌交錯的宮宴之上,當一道道珍饈美味呈遞禦前時,皇上麵前多了一碟與皇家宴席規格似乎不太相襯,卻熱氣騰騰、香氣獨特的餃子。

經過內侍嚴謹的試毒程式後,皇上才迫不及待地舉箸品嘗。

一口咬下,薄而韌的麵皮破開,內裡豐盈鮮美的湯汁瞬間在口中迸發,混合著鮁魚、黃魚、墨魚的複合鮮甜以及那畫龍點睛的豬油渣焦香,口感層次遠比蒸製的包子更為豐富潤澤。

皇上享受地眯起了眼睛,全然沉浸在舌尖的美妙體驗中,連眼前的宮廷樂舞似乎都成了這頓家常美味的背景。

一直細心觀察著父皇神態的六皇子蕭承煜,立刻敏銳地捕捉到了不尋常。

宮宴上的膳食皆有定例和嚴格的安全檢查,通常無需太監在眾目睽睽之下再次試毒。

父皇這般小心翼翼,這餃子定是外來之物,且能讓父皇如此珍視……心思剔透的蕭承煜立刻想到了林家。

他嘴角勾起一抹瞭然的笑意,端著酒杯,狀似悠閒地踱到禦座旁,語氣帶著幾分恰到好處的哀怨:“父皇,吃獨食可非明君所為啊。”

正陶醉在美味中的皇上被這幽幽的聲音嚇了一跳,待看清是六兒子,又因這“獨食”確實來自宮外而有些許心虛,加之今日林家送的餃子分量頗足,便難得大方地一揮手:“就你眼睛尖!來來來,分你十個,嘗嘗鮮,不許聲張!”

蕭承煜笑嘻嘻地謝恩,心滿意足地端著小碟子回了座位。

然而,皇上剛吩咐完,目光掃過席間,忽然意識到一絲不對勁——十分有十一分的不對勁!

他這幾個兒子,老六和老七是一脈相承的沒心沒肺。

就像年前,他準了老六回京的請求,想著不好厚此薄彼,也傳旨讓老七回京,結果收到的是什麼?是老七從湖廣外祖家發回的、言辭懇切,實則興奮雀躍的表示要勤練武藝、暫時不便回京的書信!

據探報,那小子在外祖家都玩野了!不過看他武藝確有精進,其生母良妃又正沉浸在小女兒三公主承歡膝下的快樂中,對這個皮猴兒子眼不見心不煩,皇上也就縱容那兔崽子,不對,是龍崽子再逍遙兩年。

但老五不同,與他母妃一樣愛拈酸吃醋的性子,今日卻安靜得反常。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