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養黛玉 第378章 冷子興
林淡並未急於分辯禮物之事,而是先與幾位品階較高或麵熟的官員熱情敘話,問候新年,關心部務,言談間引經據典,對答如流,顯得乾練而博學,讓那些原本或許因他年輕而心存輕視的人,也不由得收斂了幾分隨意。
待氣氛稍緩,林淡才走到廳堂上首位置,並未坐下,而是麵向眾人,再次拱手,聲音清越地說道:“諸位同僚的厚愛,林某心領,感激不儘!今日諸位攜厚禮登門,實在是折煞林某了。林某年少識淺,蒙聖上隆恩,委以商部重任,已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唯恐有負聖望,豈敢再受諸位如此重禮?”
他頓了頓,觀察了一下眾人的神色,繼續道:“然,諸位同僚的拳拳盛意,林某若全然推卻,未免不近人情,也恐寒了諸位之心。”
他話鋒一轉,“故而,林某思得一法,既不負諸位美意,亦全同僚之誼。今日諸位所贈之禮,林某暫且收下登記。”
此言一出,不少人麵露喜色。但林淡緊接著說道:“然而,禮不可廢,往來方顯情真。林某已備下些許薄禮,乃家中商號所出的一些土儀雜物,不成敬意,權作回禮,聊表寸心,望諸位同僚萬勿推辭。”
他準備的“回禮”,價值與他估算的對方禮物價值大致相當,甚至對一些明顯過於貴重的禮物,他準備的回禮在價值上還要更重一分,姿態擺得極高。這一手,既表明瞭他“不收重禮”的原則,又給足了所有人麵子,讓人挑不出錯處。
林淡交代完自己要“回禮”的事情後,又誠懇言道:“林某初入商部,諸事繁雜,日後還需仰仗諸位同僚多多提點,鼎力相助。我等同朝為官,皆為陛下效力,為社稷分憂,正當同心同德。若蒙不棄,日後公務之上,但有所需,林某定當竭力,至於這些虛禮,實在不必過於破費。今日之情,林某銘記,來日方長,還望諸位以公務為先,以實績相見。”
這一番話,說得滴水不漏。既表達了感謝,申明瞭原則——不收重禮,隻行正常人情往來,又將彼此的關係定位在“同朝為官,協力為公”的層麵上,抬高了格局。
那些原本抱著燒熱灶、拉關係心思而來的官員,見林淡處理得如此老道圓滑,禮物收了,但立刻用價值相仿甚至更重的回禮堵住了所有人的嘴,並且言語間不卑不亢,既親和又保持了距離,心中無不暗自稱奇,再不敢因他年輕而有絲毫小覷。這位年輕的林侍郎,行事章法有度,深諳官場三昧,果然非比尋常!
一場可能引發非議的“送禮風波”,就在林淡這番從容不迫、有禮有節的應對中,化解於無形。當最後一位官員帶著林府的回禮離去時,心中留下的,已不是對林淡可能收禮徇私的猜測,而是對這位年輕高官手腕圓融、處事老辣的深刻印象。
送走了這批前來送禮的官員,日頭已經升的老高了,林淡也趕緊收拾收拾去給師父陳尚書拜年了。
隻是他沒想到的是,他離開約莫半個時辰,賈璉和王熙鳳就登門了。
――
大年初二,按舊例是出嫁女兒歸寧省親的日子。
然而,榮國府內宅幾位身份尊貴的女主人,此日卻都無孃家可回,或是有家難歸,二房落寞,寧國府覆滅,府中因此顯得比往年更沉寂了幾分。
最高的長輩史老太君自不必說,她已年過花甲,孃家史府中如今最親近的俱是小輩,早已無需、也多年不曾動過歸寧的念頭。
那邢夫人情形更為寥落。孃家父母早已故去,孃家眾人與她關係疏淡,彼此都存著些心結,嫌隙難消,漫說今日,便是尋常年節也幾乎斷了走動。這歸寧之日於她,不過是又一個尋常晨昏。
最顯尷尬的,當屬實際掌家的璉二奶奶王熙鳳。她雖父母俱在,根基深厚的王家本宗卻遠在金陵,隔著千裡關山,縱有萬般思親之心,也難越這迢迢路途。往年初二,她尚能強打精神,以府中事務繁忙自慰,但今歲心境卻大不相同。
一則她誕下女兒後,初為人母,思親之情更切;二則她如今執掌中饋,正欲與京中勢頭正盛的康樂縣主、林府表妹黛玉修繕關係,本已與賈璉議定,要趁這日子親往林府拜訪,既是維係親戚情分,也為自家前程鋪路。
豈料人算不如天算。清晨時分,賈璉與鳳姐兒剛收拾停當,準備出門,一樁突如其來的麻煩事便纏了上來——並非榮國府本家出事,卻是府中有頭有臉的管事周瑞的女婿,那個專營古董生意的冷子興,惹上了官司!
去歲年底,冷子興因爭奪一對價值不菲的古董瓷瓶,與旁人起了紛爭。
他本以為自己有些門路,對方又是外地客商,想仗勢壓人,草草了結算了。不料對方竟是塊硬骨頭,頗有根底,絲毫不肯退讓,竟一紙狀子告到了衙門。如今官府開印在即,眼看升堂問審迫在眉睫,一旦對簿公堂,勝負難料,甚至可能傾家蕩產。冷子興這才真個慌了神,一大清早便求著嶽母周瑞家的通融,急匆匆進府來,徑直跪倒在鳳姐兒跟前,磕頭作揖,苦苦哀求她動用賈家的名帖和關係,去官府疏通打點,將這樁禍事平息下去。
這一番哭求糾纏,足足耗費了大半個時辰。
王熙鳳心中雖惦記著林府之行,暗惱這麻煩來得不是時候,但周瑞家的雖說不是她的陪房,但到底出自王家,麵子不能不給;再者,處理這等府中關聯人等的麻煩,本也是她這當家奶奶的職責。
她隻得按下性子,細細盤問緣由,心中飛快計較著其中利害與可行之道。原本計劃好的林府之行,也就此被耽擱了下來。窗外日頭漸高,映得雪色刺眼,鳳姐兒心中不免生出幾分焦躁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