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養黛玉 第412章 碰船
江挽瀾是聽林淡提起過的,黛玉幼時身子骨偏弱,帶有不足之症。
雖說這些年來精心調養,加上跟著她習練拳腳強身健體,早已看不出昔日的病弱模樣,氣色紅潤,精神頭也足。但這畢竟已是入了冬的時節,夜晚寒氣深重,要去那水汽氤氳的秦淮河上夜遊,江挽瀾心裡不免還是存了幾分擔憂,怕黛玉不小心著了風寒。
出發前,她特意盯著黛玉,親眼看著小姑娘將那碗提前熬好的、散發著淡淡藥材清氣的禦寒湯藥一滴不剩地喝完,這才放下心來,高高興興地攜著她出門。
隻是上了馬車,黛玉低頭看看自己被嬸嬸用厚實大氅裹得嚴嚴實實的樣子,再偷眼瞧瞧身旁隻穿著一件利落皮襖、連披風都未加的江挽瀾,不由得悄悄撅起了小嘴,心中暗自下定決心:定要將身子骨養得再壯實些!下次冬日裡再出門玩耍,斷不能再被裹成這般臃腫的“粽子”了。
其實細看黛玉今日的裝扮,已是兼顧了保暖與輕便,並不算臃腫。
一件茜紅色錦緞對襟夾襖,以極細的銀線繡著疏落有致的竹葉紋樣,襯得她小臉愈發瑩白。衣袖特意做了收窄處理,袖口處滾了兩圈柔軟的紅絨邊,垂手時便能暖著手腕。內裡是杏仁色的立領夾棉長裙,柔軟貼身。最外麵罩著一件蓬鬆雪白的貂皮大氅,既華貴又擋風。
隻是,與江挽瀾那身玄色為底、以金線鎖邊繡著繁複百花紋樣、剪裁極為合體利落的特製皮襖相比,黛玉這全副武裝的模樣,就顯得有些“隆重”了。
江挽瀾那皮襖,可是她當年為了抵禦塞外刺骨寒風,親自參與設計、選用特殊皮料與內襯縫製的,保暖效能極佳,且輕盈不顯笨重。
見黛玉微微噘著嘴,一副小委屈的模樣,江挽瀾忍不住笑了,連忙將她攬到身邊哄道:“好啦,我的小縣主,莫要不開心。嬸子早前就量了你的身量尺寸,已讓人在京中照著我的法子,給你也特製一件又輕又暖的皮襖了!保證等咱們回到京城,你就能穿上,往後冬日出門,定不叫你裹成這樣。”
黛玉一聽,眼睛瞬間亮了起來,那點佯裝的小情緒立刻煙消雲散,她仰起小臉,驚喜地問:“真的嗎?二嬸可不許騙我!”
江挽瀾愛憐地輕輕點了點她的額頭,笑道:“二嬸什麼時候騙過你?定然讓你滿意。”
黛玉立刻親昵地依偎過去,聲音又甜又軟:“二嬸最疼曦兒了!最好最好!”
江挽瀾故意逗她:“哦?給你做新衣裳就是最好,若是不給你做,是不是就不好了?”
黛玉俏皮地吐了吐舌頭,嬌嗔道:“二嬸明知故問!”
馬車就在這姑侄二人說說笑笑的溫馨氛圍中,抵達了與盧家母女約定好的碼頭。
李夫人帶著女兒盧菱溪和侄女李詩焉早已在此等候,見江挽瀾和黛玉的馬車到了,忙迎上前來,熱情地寒暄,並告知:“家嫂已經在船內安排妥帖,就等著貴客到了。”
上船前,江挽瀾目光習慣性地、不著痕跡地掃過船頭船尾候著的幾名劃船小廝。但見他們個個身形健碩,眼神清明,動作利落,顯然都是精心挑選過的。
李夫人注意到江挽瀾的目光,會意地低聲解釋道:“江夫人放心,今日船上這些伺候的小廝,都是家嫂特意從家中得力人手裡麵挑出來的,水性好,力氣足,人也機靈。”
言下之意,既是保證行船平穩安全,也是以防萬一出現什麼突發狀況,能護得船上女眷周全。
江挽瀾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滿意,這才徹底放下心來,攜著黛玉穩穩地踏上了跳板。
登船後,張夫人早已在艙門處迎候,雙方見過禮,她便熱情地引著二人往艙內走去。
一進船艙,黛玉便覺眼前一亮,心中暗讚。這船艙內部竟是彆有洞天,佈置得既精巧又舒適。最裡側的更衣之處自不必說,外麵這間供人遊玩休憩的主艙,安排得十分周到。
艙內並未設主位,而是在左右兩側對稱地安放了數張鋪著厚實錦墊的靠背椅。所有位於座椅後方的船窗都關得嚴嚴實實,密不透風,隻開了船艙前方兩側的幾扇窗,用以觀景和透氣。
如此一來,既保證了視野,又絕不會讓寒風直吹到坐在椅上的人。這椅子的擺放位置顯然是經過精心計算的,坐在上麵,視線恰好能通過前方開啟的窗戶,將兩岸的燈火樓台、水波燈影儘收眼底,視野極佳。
時值冬日,艙內保暖更是重中之重。除了正中央擺放著一個燒得旺旺的大暖爐,散發著融融暖意,每個座椅的腳邊還都額外放置了一個精緻小巧的銅腳爐,確保從下而上都是暖的。
張夫人更是細心,給每人都準備了一個暖手的小手爐。
因黛玉自己已帶了一個精巧的鎏金手爐,張夫人便笑著將備用的那個也放在了她座位旁的矮幾上,笑道:“縣主若覺得一個不夠暖,換著用也便宜。”
張夫人安排得妥帖,盧菱溪和李詩焉又都是活潑不失禮數的性子,三個年紀相仿的小姑娘很快便聊到了一處,言笑晏晏,氣氛十分融洽。
黛玉正聽著李詩焉說起金陵城裡的趣聞,覺得新奇有趣,忽然感到船身輕輕一震,來自船尾方向傳來一聲不大卻清晰的碰撞異響。
眾人都是一愣。
張夫人臉色微凝,正要派身邊的婆子去船尾詢問情況,卻見一個穿著體麵的婆子已經快步走了進來,神色還算鎮定,回稟道:“太太,是後麵甄家的遊船,許是避讓其他船隻,操作不及,不小心輕輕碰了咱們的船尾一下。咱們的人已經立刻檢查過了,船體無恙,請您和貴客們放心。”
張夫人聞言,神色稍緩,點了點頭:“無事便好,讓他們都謹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