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養黛玉 第425章 後背發涼
此刻,執金衛衙門內。
指揮使劉冕正悠閒地坐在自己的值房內,手邊是一杯熱氣氤氳的上好香茗,他一邊慢條斯品著茶,一邊隨意翻看著各千戶所送上來的日常探報,心情頗為舒暢。
回想五月到八月那三個月,因著林淡在商部掀起的一係列改革和後續的商號整頓,他執金衛所上下幾乎是連軸轉,忙得腳不沾地,堪稱年度最忙碌時段。
好在,自從林淡先是忙著操持弟弟林清的大婚,後又護送侄女回蘇州除服,如今更是遠在金陵主持織造局新政,他這邊可算是清閒下來了。
根據金陵暗探的最新回報,那位林大人似乎還沒有啟程回京的打算,看樣子是要在金陵待到年根底下,直接赴除夕宮宴了。劉冕美滋滋地想著,這意味著他至少可以安安穩穩、清閒自在地度過這個年前的美好時光,直到年後了。
正想著這難得的好日子,劉冕忽然沒來由地覺得後背一涼,打了個寒顫。
他疑惑地皺了皺眉,暗自嘀咕了一句:“奇怪,這炭火燒得挺旺啊,莫不是要感染風寒了?”
說著,他還不放心地揚聲吩咐門外值守的衛士:“再去給炭盆裡添幾塊好炭來,這屋裡怎麼好像有點冷颼颼的。”
――
紫宸宮中。
忠順王爺眼見那樁棘手又勞心勞力的差事終究沒有落到自己頭上,心頭一塊大石落地,整個人都鬆弛了下來,這纔有閒心仔細品讀另外兩份奏疏,尤其是黛玉所寫的那篇。他越看越是心驚,忍不住嘖嘖稱奇。
皇上坐在禦案之後,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目光落在黛玉那份奏疏上,語氣中帶著毫不掩飾的欣賞與一絲複雜的惋惜:“朕著實沒想到,康樂這孩子,養在深閨,竟有如此經世之才,眼光如此老辣,見解如此深刻!可惜啊……可惜不是個男兒身,否則定是朕的股肱之臣。”
他忽然想起一事,問道:“對了,朕記得林如海那個兒子,是叫林承炯吧?不是被傳瑛要去當陪讀了嗎?那孩子才華品性如何?”
忠順王爺此刻的心思卻不在林承炯身上,他放下奏疏,眼中閃過一絲狐疑,試探著問道:“皇兄,您就如此篤定,這篇鞭辟入裡的奏疏,真是康樂縣主親筆所書?而非……林淡那小子愛侄心切,代為捉刀,替她揚名?”
皇上聞言,非但沒有質疑,反而露出一抹瞭然於胸的笑容。
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從禦案一側那堆積如山的奏摺中,精準地抽出了一份,在忠順王爺麵前晃了晃,語氣帶著幾分戲謔:“朕為何如此確定?因為,就在兩日前,朕剛收到林愛卿從金陵呈來的這份奏摺。光是批閱這份,就花了朕半個時辰。你覺得,他還有那個時間和精力,在短短兩日內,再為侄女精心‘捉刀’寫出另一篇截然不同、卻同樣需要耗費無數心力的雄文嗎?”
忠順王爺:“……”
他一時語塞,心中暗呼大意了!原以為林淡在金陵主持織造局新政,必定忙得焦頭爛額,分身乏術,沒想到這家夥精力如此旺盛,處理繁雜公務之餘,竟然還有空寫這麼厚的奏摺!
不過,轉念一想,既然那小子人不在京城,這不正是個在皇兄麵前給他“上點眼藥”、打擊一下他那日漸“囂張”氣焰的大好機會嗎?正好報複一下自從這小子入朝為官以來,自己那清閒愜意日子便一去不複返的“深仇大恨”!
想到這裡,忠順王爺立刻換上一副義正辭嚴的表情,開始他的表演:“皇兄,臣弟以為,這林侍郎辦事,頗有些不地道啊!”
他指著禦案,煞有介事地說,“臣弟纔是名正言順的商部尚書,是他的頂頭上司!他有何事,理應先稟明臣弟,由臣弟斟酌後再行上奏。如今他卻動不動就繞過臣弟,直接向皇兄您遞摺子,這……這分明是目無上官,不合規矩嘛!”
他說完,還自以為得計地微微揚了揚下巴。
皇上聽著他這番“控訴”,非但沒有動怒,臉上反而露出一絲高深莫測的笑意。
他慢悠悠地站起身,拿著林淡那份厚厚的奏摺,踱步到忠順王爺麵前,和顏悅色地說道:“九弟啊,朕覺得……你說得再對也沒有了!”
忠順王爺心中一喜,以為皇兄聽進去了自己的“讒言”。
然而,下一秒,皇上卻將那份奏摺直接塞到了他手裡,語氣輕鬆得像是在交代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既然你是他的上官,他這般不合規矩,自然該由你來管教。這樣吧,這份奏摺裡提到的事情,就交由你去辦。順便嘛……也替朕好好罵他一頓,讓他長長記性,以後有事,必須先經過你這位尚書大人!”
“啊?”忠順王爺徹底懵了,捧著那本彷彿突然變得燙手的奏摺,一時沒反應過來這局勢怎麼就急轉直下了。
皇上沒再說話,隻用一個眼神示意他:開啟看看。
忠順王爺懷著一種不祥的預感,顫抖著手開啟了奏摺。剛看了開頭幾行,他就覺得眼前一黑,差點背過氣去!這林淡……這林淡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嗎?!這洋洋灑灑上千言的奏摺,前麵七八百字,竟然都是在引經據典、拐彎抹角地……罵皇帝?!
奏摺裡雖未明指,但字裡行間都在批評上位者“任人唯親”、“使簪纓之徒充塞要津,而寒素之士沉淪下僚”,導致“政令不通,百業待興”,這……這不就是在罵皇兄和他這個王爺,以及一眾皇親國戚占著位置不乾活嗎?!
忠順王爺不死心地往下看,直到最後,纔看到林淡輕描淡寫地提了一句正事,大意是:如今與海外番邦商貿往來日益頻繁,雖有通譯,但鴻臚寺官員應更深入地學習番邦語言習俗,以免被歹人欺瞞,建議皇上儘快開辦相關譯館,培養專門人才。
合著前麵罵了那麼一大篇,就為了最後這輕飄飄的一句建議?!
忠順王爺捧著奏摺,隻覺得欲哭無淚。
他終於明白皇兄為什麼這麼“大方”地把罵人和辦事的“美差”都交給自己了——這根本就是個火坑!他要去罵林淡?以那小子的伶牙俐齒,最後誰罵誰還不一定呢!而且還要他去督辦開辦譯館這種事,想想就頭疼!
皇上看著弟弟那張瞬間垮下來的臉,心情愉悅地坐回龍椅,端起茶盞,悠悠地品了一口。想偷懶?門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