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養黛玉 第434章 甄老太妃發難
皇後宮中的西偏殿內,炭火烘得暖融,各家命婦按品級或坐或立,低聲寒暄,等待著宮宴的開席。
史老太君心中那番關於如何籠絡黛玉的思量還未理出個頭緒,便有宮中女官前來傳旨,宣告除夕晚宴即將開始,請諸位命婦移步怡和殿。
與往年不同,今年皇上宴請文武百官的除夕大宴,依舊設在昭陽殿,而皇後主持的內外命婦宴席,卻並未循舊例設在瑤花閣,而是改在了更為寬敞暖和、距離後宮也更近的怡和殿。
昭陽殿內,燈火通明,觥籌交錯,看似熱鬨非凡。林淡作為新晉的四品官,在這冠蓋雲集之地,資曆尚淺,位置被安排在文官序列的末尾,幾乎緊挨著大殿側門。
對此,林淡倒不甚在意,坐在前頭固然風光,但在這末尾處,反而自在些,吃吃喝喝,甚至趁人不注意悄悄打個盹,也沒那麼多雙眼睛盯著。
隻是,他對這禦宴的體驗實在不敢恭維。一道道精心烹製的菜肴,經過漫長的傳遞和儀式,送到他麵前時早已涼透,油脂凝滯,令人食慾大減。他越吃越覺得身上發冷,那點薄酒根本抵不住寒意。他實在不覺得能進宮參加這除夕晚宴有什麼榮幸之感,反倒覺得自己縮在門口吹冷風,可憐極了。
更悲催的是,他緊挨著那看似厚重、實則四處漏風的殿門。臘月裡的寒風如同細密的針,無孔不入地鑽進來,吹得他後頸發涼。
“怪不得民間有古訓,床不能挨著窗,更不能對著門,”林淡在心裡暗暗叫苦,“這要是常年睡在風口,輕則感染風寒,重則麵癱口歪啊!”
想著,他又下意識地緊了緊身上那件對於抵禦這等寒氣來說顯得過於單薄的官袍,隻盼著這宴席能早點結束。
而與昭陽殿的“淒風苦雨”相比,怡和殿內則是另一番景象。
殿內暖籠燒得極旺,溫暖如春,香氣馥鬱。黛玉無疑是此間的焦點之一,她的座次被安排在僅次於安樂公主和**郡主的位置,顯赫非常。
就連江挽瀾的待遇,也比她夫君林淡好上太多。這主要得益於皇後處事周到圓融。
江挽瀾自身是四品誥命,若按常規排序,位置定然靠後。但她的母親東平郡王妃也在席中,加之今年東平郡王世子妃因臨近產期,不便入宮,皇後便順勢將世子妃的座位安排給了江挽瀾。此舉既全了郡王妃與女兒同席的心願,也抬舉了林府,旁人看在眼裡,隻覺得皇後體貼,誰也挑不出錯處。
宮宴開始,精緻的菜肴如流水般呈上。東平郡王妃卻敏銳地發現,平日裡無肉不歡的女兒,今日竟頻頻伸筷,專揀那些清淡的素菜食用,不免覺得奇怪。
她傾身過去,低聲詢問:“瀾兒,今日怎的轉了性子?可是身子不適?”她可不相信女兒嫁人後,連自幼養成的口味都能輕易改變。
江挽瀾的身孕是今早才確診的,本打算按習俗,等初二回門時再給母親一個驚喜,沒料到母親如此心細如發,一下子就瞧出了端倪。
她臉上微紅,帶著些許羞澀與喜悅,湊到母親耳邊,用極低的聲音說道:“母親,女兒……是有喜了,府醫說,快兩個月了。”
東平郡王妃聞言,先是一愣,隨即臉上瞬間綻放出極大的笑容,簡直要樂得見牙不見眼。
她立刻忘了眼前的宴席,緊緊握住女兒的手,連聲關切地低問:“真的?太好了!你身子可有什麼不適?惡心嘔吐得厲害嗎?今日這般場麵,要熬到子時之後,你的身子可吃得消?會不會影響胎兒?”喜悅與擔憂交織,讓她問個不停。
母女二人正低聲說著體己話,忽聽得內侍通傳,皇後娘娘親自攙扶著宮中一位年高德劭的老太妃緩步進入殿中。殿內眾人立刻停止交談,紛紛起身,斂衽行禮,一時間環佩輕響,衣袂窸窣。
待老太妃在皇後謙讓下於上首特設的尊位坐定,皇後方纔落座,並示意眾人平身歸座。江挽瀾隨著眾人動作,目光卻裝作不經意地掃過那位老太妃。
夫君林淡從不瞞她,今年倉促提前婚期,正是因從蕭承煊處得了訊息,言及宮中這位地位超然的老太妃鳳體違和,恐有不測。可今日觀之,老太妃雖比去年見時清減消瘦了些,麵色也略顯蒼白,但眼神尚算清明,精神頭看著也還行。
“難道……是蕭承煊的訊息有誤?”江挽瀾心中閃過一絲疑惑,但旋即否定,以蕭承煊的身份,這等訊息還不至於弄錯,心中疑惑更甚。
不容她細想,隻聽上首的老太妃略略清了清嗓子,聲音帶著老年人特有的緩慢與沙啞,卻清晰地傳遍了殿內:“哀家聽聞,林如海家的閨女,前兩年封了康樂縣主,算起來今年也除了服,今日可來與會了?”
刹那間,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那位姿容絕俗、靜坐於安樂公主下首的少女身上。
黛玉不卑不亢的起身行禮,“臣女康樂拜見太妃娘娘。”
老太妃打量起黛玉,緩緩開口道,“哀家素來聽說守孝清苦,想著你年紀小,喪母恐你的身體不足,如今看來倒是哀家擔心多餘了。”
殿內熏香嫋嫋,暖意融融,然而老太妃這看似關切,實則綿裡藏針的話語一出,彷彿有一絲無形的寒意悄然彌漫開來。
幾位原本帶著笑意的妃嬪神色微凝,目光在老太妃與黛玉之間悄然流轉。坐在下首的東平郡王妃眉頭當即蹙起,眼中閃過一絲不悅,剛要起身開口維護,卻覺衣擺被人輕輕一拽。
她側目一看,是女兒江挽瀾正對她微微搖頭,眼神清澈卻帶著篤定,示意她稍安勿躁。郡王妃瞬間明瞭,女兒這是對那位女婿家這個侄女有著絕對的信心,她便按捺下來,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