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官居一品養黛玉 > 第447章 黛玉初入皇家學堂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官居一品養黛玉 第447章 黛玉初入皇家學堂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正月初三,天際方纔泛起魚肚白,京中許多府邸尚沉浸在年節的慵懶之中,林府卻已早早忙碌起來。

對於後世的學生而言,此時仍是享受寒假與年節喜悅的時光,但對於今年即將入讀皇家學堂的黛玉而言,今天便是開學的日子。

江挽瀾親自檢查了為黛玉準備的拜師六禮——精緻的芹菜、蓮子、紅豆、棗子、桂圓與乾瘦肉條,分彆寓意勤奮、苦心教導、鴻運高照、早早高中、功德圓滿與束脩之禮。它們被妥帖地安置在一隻小巧雅緻的藤編提籃裡。

雖說入皇家學堂更多是皇恩與身份的體現,算不得嚴格意義上的拜師,且黛玉雖然因輩分考量多日,最終拜了朱懷之先生為師,已行過正式的拜師禮。

但今日畢竟是黛玉首次踏入皇家學堂,江挽瀾思慮再三,還是依足古禮準備了這些,權作對學堂師長的一份敬重,也為圖個吉利。

“曦兒,都備好了,我們這便出發吧。”江挽瀾命碧茸提起籃子,看著已穿戴整齊的黛玉。黛玉今日身著茜色纏枝蓮紋緞麵圓領袍,領口與袖緣鑲著雪白的風毛,既符合縣主品級的規製,又不失少女的明豔,襯得她肌膚如玉,氣度沉靜中帶著幾分初入新環境的莊重。

其實,早在去年回京後的當月,黛玉便在林淡和江挽瀾的安排下,見了福大學士的孫女福宛瑜。那姑娘雖比黛玉還小上一歲,確實如福大學士家書中所言,生得文靜秀氣,舉止乖巧,說話輕聲細語,與盧菱溪活潑伶俐的性子恰好一動一靜,相得益彰。黛玉與她二人相處頗為投緣,便正式定下了她們作為自己的伴讀。

福宛瑜本就住在京中,今日直接從福府出發。

而盧菱溪和她的母親李夫人,則是去年跟著林淡一行回的京。李夫人將女兒親自送到京中婆母手上,仔細交代了一番,才依依不捨地返回了任職地平陽府。

李夫人倒不算十分擔心女兒不在自己跟前會受委屈。一來,她留下了身邊最得力的嬤嬤照料女兒起居;二來,她夫家本是盧氏旁支,如今康樂縣主選中了菱溪做伴讀,這在家族中是極大的榮光。

此次回京,她明顯感覺到婆家上下對她們二房的態度都熱絡恭敬了許多。她那原本更看重長子長孫的婆婆,竟破天荒地說出了“未來咱們家說不定要靠菱溪光耀門楣”這樣的話。

最讓她覺得匪夷所思的是,那位素來愛與她爭個高低、掐尖要強的大嫂仇氏,此次竟也一改常態,不僅附和著婆母誇讚菱溪,還在私下裡尋了她,拿出幾件成色不錯的首飾和一幅古畫作為賠禮,言辭懇切地道歉講和。

仇氏拉著李夫人的手,推心置腹道:“弟妹,從前是嫂子我眼皮子淺,心胸狹隘,總為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與你置氣,你千萬彆往心裡去。你是不知,自打菱溪侄女被選為康樂縣主伴讀的訊息傳開,前來打聽你侄女婚事的人家,門第都比從前高了不少!這可真是托了菱溪的福了!咱們是一家人,合該和和氣氣的,往後嫂子定當好生照看菱溪,你就放心回平陽吧。”

李夫人心中明鏡似的,知道大嫂態度的轉變皆因女兒成了縣主伴讀帶來的實際好處。她麵上不顯,客客氣氣地收下了賠禮,也表示願意講和。

畢竟,妯娌之間本就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不過是些日常口角爭執,如今既能和睦相處,自然是最好的。更重要的是,女兒這伴讀的身份至少要維持到及笄,有了這層關係,還怕夫家日後不高看她們二房嗎?

因此,在大嫂仇氏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會儘心儘力處理好菱溪入學皇家學堂的一切事宜後,李夫人隻在京中停留了兩日,便匆匆返回平陽府了——年關將至,她作為府中主母,離開平陽已有段時日,府中諸事少不得要趕緊回去主持周旋。

這大嫂仇氏雖說不算頂聰明,但大事上還算拎得清,知道侄女盧菱溪的前程如今也關係著自己女兒和整個盧家的臉麵。她不敢有絲毫怠慢,頭一日就將入學所需之物準備得妥妥當當。

初三大清早,天還沒亮透,她便親自去喚醒了盧菱溪,督促丫鬟們給她梳洗打扮,換上了一件嶄新的水綠色折枝梅花紋樣圓領袍——這是她提前打聽過,知道江夫人為康樂縣主準備的是茜色後,特意為菱溪選的顏色,既清新雅緻,又不會喧賓奪主。

待盧菱溪收拾停當,仇氏便親自帶侄女上了馬車,早早地等在了林府大門前不遠處的街角。

幾乎是前後腳的功夫,福家的馬車也到了。

好在並未等候多久,林府那輛標誌性的、寬敞華麗的縣主規製馬車便緩緩駛了出來。三家的馬車彙合,略作寒暄,便一同朝著巍峨的皇城方向駛去。

雖說皇子們自有上書房,不在皇家學堂讀書,但未出嫁的公主、郡主以及眾多宗室貴戚、勳貴重臣家的公子貴女們,大多是在皇家學堂接受啟蒙和教育。因此,皇家學堂便設在了皇城之內,緊鄰後宮區域,卻又自成一體。

男子學堂與女子學堂毗鄰而建,中間以高大的宮牆和一道垂花門隔開,各有獨立的出入口和管理嬤嬤,彼此並不相通,規矩森嚴。

今年女子學堂這邊,因為新入學了三公主、**郡主、康樂縣主以及她們三人的伴讀,顯得比往年開學時都要熱鬨幾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