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養黛玉 第488章 康樂縣主鐘靈毓秀
也正在此時,皇上身邊的一個小太監引著風風火火的蕭承煊進了花廳。
原來,這小太監是與林澤一同奉旨出門找人的,隻是林澤目標明確,直奔錢家商行,一下子就找到了錢長富。而小太監則跑了好幾個蕭承煊常去的演武場、馬球場,才將這位爺找到,故此晚了一步。
皇上對蕭承煊說話向來不繞彎子,直接便將林淡的建言——讓他與林澤、錢長富一同,借深入外邦通商之名,行探查情報之實,簡明扼要地說了一遍。
蕭承煊聽得眼睛發亮,他最喜歡這種帶有冒險和隱秘色彩的任務,立刻拍著胸脯總結道:“皇伯伯,侄兒明白了!說白了,就是林澤兄和長富兄負責在前頭光明正大地做生意,打通關節,小爺我則帶著人混在商隊裡,暗中收集各方情報,繪製輿圖,摸清虛實,對吧?”
他這聲“林澤兄”和“長富兄”叫得自然而然。
坐在一旁努力縮小存在感的錢長富,聽到這聲“長富兄”,隻覺得腦子裡“嗡”的一聲,差點從繡墩上滑下去。
天爺啊!他今天絕對是走上了人生巔峰!不僅見到了活生生的皇帝,這位堂堂王爺之子,竟然稱呼他一聲“兄”!這要是回去說給祖父和父親聽,他們怕不是要以為他得了失心瘋,在白日做夢!
其實這並非錢長富第一次見蕭承煊,當初在金陵處理薛家後續事宜時,這位小爺也曾露過麵,隻是當時錢長富並不知道這位氣勢不凡的年輕公子竟是九王爺的嫡次子。
若是當時知曉,他估計能當場表演一個“嚇到原地去世”,畢竟那時候他見過最大的官,也就是他那位當縣令的姑父了……
皇上對蕭承煊的總結很是滿意,笑著點頭道:“正是此意。此事關乎國朝未來戰略,非同小可。你們三人需精誠合作,揚我國威,探明虛實。”
他目光掃過三人,帶著鼓勵與期許,“莫要讓朕失望。”頓了頓,他又道,“為方便你們行事,朕會讓內侍府特製三麵金牌令,作為你們身份的憑證,見令如朕親臨,關鍵時刻,可調派沿途官府及駐軍給予必要協助。”
蕭承煊還好,他畢竟是宗室子弟,對這等恩寵雖覺榮耀,尚能保持鎮定。
而林澤和錢長富聽聞“見令如朕親臨”這六個字,激動得渾身一顫,要不是旁邊眼疾手快的小太監虛扶了一把,兩人幾乎就要滑下座位,行那五體投地的大禮了。
說完了正事,皇上心情頗佳,很是自然地表示,今日便照例在林府用飯。
林淡對此早有準備,從容回道:“皇上來得正巧。皇家學堂近來正在教授籌辦宴席的課程,臣那侄女曦兒對此很感興趣,近幾日府上的膳食都是由她琢磨著安排的。雖比不得禦膳精緻,倒也圖個新鮮時令,不知皇上可願嘗嘗?”
皇上聞言,興趣更濃。他本就喜愛黛玉靈秀,聽聞這宴席是她親自籌劃,立刻撫掌笑道:“哦?竟是康樂的手筆?那朕更要好好品鑒一番了!傳朕的話,讓康樂放開手腳準備,不必拘泥規製,朕今日就當個尋常長輩,嘗嘗自家小輩的心意。”
時值五月初,天光漸長,不似盛夏那般灼熱逼人,卻已帶著幾分暖融融的慵懶意趣。
林府花園裡,幾株石榴花開得正盛,簇簇嫣紅如火,映著雕花窗欞。簷角下懸著的銅製風鈴,被微風拂過,發出清越悠揚的叮咚聲,襯得這即將開始的宴席,也憑空添了幾分難言的雅緻與生機。
黛玉便將今日的宴席設在了園中的水榭亭台裡。亭子四麵通風,垂著細竹簾,既可觀園景,又免了日頭直曬。她深知皇上什麼山珍海味沒嘗過,故而宴席不求繁複奢華,隻取時鮮本味,以巧思取勝。
先上的是兩道冷碟。
黛玉親自在一旁侍立介紹,聲音清越如泉:“皇上,這第一道冷碟,臣女為其取名‘翠玉凝脂’。”
隻見白瓷盤中,碼著切得薄如蟬翼、近乎透明的嫩藕片,那藕片浸潤在冰鎮過的梅子鹵汁中,呈現出一種通透的淺琥珀色,宛如上好的翡翠。
“取的是今晨剛出土的嫩藕最尖端的一節,去皮後以極薄的刀工切片,即刻浸入冰梅鹵中鎮著,吸足酸甜。食用前,淋上一勺用桂花與蜂蜜慢熬的蜜露,再撒幾粒碾碎的鬆子仁。”
皇上依言夾起一片,放入口中,但覺藕片冰涼爽脆,毫無纖維渣感,入口先是梅鹵那恰到好處的清酸,瞬間開啟味蕾,隨即蜂蜜桂花的溫潤甜香緩緩漾開,纏繞於舌尖,最後是鬆子仁被碾碎後釋放的油脂香氣,層次分明,口感豐富,極為爽口開胃。
旁側配的一碟,黛玉介紹名為“丹珠映雪”。
新摘的、飽滿紅豔的櫻桃,用淡淡的果子酒略微浸泡過,顆顆如同紅寶石般晶瑩潤澤,鋪在雪白冰涼的酸奶之上。紅白相映,色彩明麗。櫻桃的甜潤果香與酸奶的綿密微酸融合在一起,涼而不冰,甜而不膩,恰如其分地承接了前一道菜的餘味。
接著是兩道熱菜,皆取時令鮮物。
第一道名曰“雨打芭蕉”。
用的是瓜架上今早才摘下的嫩絲瓜,削去極薄的外皮,切成長短一致的翠綠長條,以小火慢煎,用的是提煉出的清雞油,煎至絲瓜邊緣微黃,內裡卻依舊保持碧綠軟嫩。再淋上用新鮮蝦仁、乾貝細細吊出的清湯薄芡,最後撒上幾縷極細的薑絲。絲瓜入口軟嫩清甜,卻依舊保持著一定的筋骨,不曾軟爛。雞油的香與海鮮吊出的極致鮮味完美融合,湯色清亮見底,不油不膩,彷彿將孟夏時節那場潤物無聲的雨意,都濃縮在了這一勺清鮮之中。
第二道熱菜喚作“青靄流香”。
主料是春日裡最後一批鮮嫩的春筍,切作不規則的滾刀塊,與現剝的翠綠毛豆、切成小丁的肥厚香菇一同下鍋快炒。起鍋前,沿著鍋邊烹入一勺今年新釀的、尚未完全發酵的米酒,撒上一把切得細碎的青蒜葉。
春筍保持著脆嫩的本色,毛豆帶來粉糯的口感,香菇則貢獻了醇厚的菌香,米酒的那一絲清甜如同畫龍點睛,將幾種食材的鮮美瞬間提升,入口滿是山野間草木的清新氣息,鮮得恰到好處,餘韻悠長。
主食名為“荷風送香”。
用的是池塘裡新生的、尚未完全舒展的嫩荷葉,清洗乾淨後,包裹著預先泡好的糯米、去芯的蓮子、軟糯的芡實一同上籠蒸製。荷葉的清香在蒸汽的氤氳中,絲絲滲入糯米,蓮子蒸得綿密起沙,芡實軟糯適口。
蒸好後,侍女小心地解開荷葉,一股混合著米香與荷香的熱氣撲麵而來,入口微帶甘甜,彷彿將滿池荷風的清爽都吃進了肚子裡,既應景又清熱養胃。
最後上的甜品是“玉露凝雪”。
選用當年新收的綠豆,細細磨去皮,留下豆沙部分,加冰糖用文火慢慢熬煮成極其細膩滑順的糊狀,盛在淺口的天青色瓷碗中,待其自然涼透。
食用前,淋上一勺用冰鎮過的、清甜多汁的荔枝榨取的汁液,再點綴幾粒飽滿紅豔的枸杞。綠豆沙入口綿密清甜,帶著豆類特有的安寧氣息,冰鎮荔枝汁的加入,則帶來了瞬間的冰涼和一股清冽的果香,入口即化,順滑如絲,真像是飲下了一口孟夏清晨凝結在荷葉上的露珠,令人通體舒暢,暑氣全消。
這一席膳食,雖無龍肝鳳髓,亦無過分雕琢,卻憑借時令的鮮活、搭配的巧妙和意境的清雅,贏得了皇上的連連稱讚。
皇上放下銀箸,看著侍立在一旁,眉眼沉靜,唇邊帶著淺淺笑意的黛玉,眼中滿是激賞,對林淡道:“子恬啊,朕今日可是大飽口福,更是大飽眼福了!康樂這孩子,不僅心思靈巧,於這膳食一道彆具匠心,連這菜名也取得如此文雅貼切,意境全出。難得,實在難得!林家毓秀鐘靈,果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