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官欲道 > 第2074章 滴水不漏的敬佩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官欲道 第2074章 滴水不漏的敬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縣招商局辦公室內

張文遠的一番話讓李若男心中一凜,瞬間便領會了張文遠話裡的全部深意。

這既是提醒她要珍惜機會做好政策配套,也是在委婉地告訴她,這個人情不是白送的需要縣裡拿出實際的東西來承接。

感激之餘,李若男心中更添了幾分對這位領導行事周全滴水不漏的敬佩。

她立刻鄭重地點了點頭,語氣斬釘截鐵,既是表態也是承諾:

“張書記,您放心!這一點我心裡有數!相關的優惠政策和配套服務,我們招商局一定會積極向縣裡爭取,拿出百分之百的誠意來對接!絕不會讓您和您的朋友們失望,更不會讓您難做!”

李若男看著眼前這位年輕有為、背景深厚卻又如此平易近人神通廣大的縣委副書記,心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感激之情!甚至還有一絲……莫名的敬佩和依賴。

隻是,在感激之餘,今天的事情也在李若男的心湖深處悄然投下了一顆微妙的石子,蕩漾開了一圈又一圈難以言喻的漣漪……

接下來的幾天在縣委副書記張文遠的親自協調和引薦下,李若男迅速與那兩家分彆做中成藥和醫療器械的藥企負責人取得了聯係。

洽談的過程出乎意料的順利。

或許是看在張文遠的麵子上,又或許是被江峰縣開出的優惠政策和康養換資源模式的潛力所吸引,這兩家企業的老總態度都非常積極。

他們很快就與縣招商局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分彆承諾認領一個鄉鎮的康養中心專案,並嚴格履行對口鄉鎮衛生院的醫療資源幫扶責任。

雖然在談判中兩家企業也為自己的企業爭取了不少有利條件但這些要求都在李若男的可接受範圍之內。

畢竟,能成功簽下兩個實打實的藥企投資專案,解決了兩個鄉鎮的燃眉之急,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突破!

簽約儀式辦得相當隆重。

縣長汪興國和書記何力都親自出席並發表了講話,對張文遠副書記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發揮的關鍵作用給予了高度肯定,也對李若男領導下的招商局前一階段的工作表示了認可。

看著那兩份沉甸甸的、蓋著紅章的合作協議,李若男心中百感交集。

隻是,在感激之餘,李若男心裡也清楚,這兩個專案的成功簽約,很大程度上是依賴了張文遠的人脈關係,帶有一定的特殊性,並不完全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而李若男最初設想的、通過方案本身的吸引力來吸引投資的目標,其實並未真正實現。

隻不過,現如今百草鄉專案,依然無人問津。

目前百草鄉的困境繼續解決。不同於其他幾個鄉,百草鄉的情況更複雜,這裡不僅僅是缺少醫療資源,更讓人頭疼的是落後的交通匱乏的就業機會,由此導致的人口流失和發展停滯。

大學生村官林燦提出的那個中藥材產業
電商物流的設想深深觸動了李若男。

在成功簽下兩個合作專案、暫時緩解了縣裡壓力後,李若男信心滿滿地將重心轉回她最看重的百草鄉專案。

果然,很快便有實力雄厚的老牌中醫藥集團——濟仁堂主動聯係,表達了初步意向。

李若男對此寄予厚望,在洽談中自然重點推介了為百草鄉量身打造的投資方案。

江峰縣招商局會議室。

李若男和濟仁堂的對接工作陷入了僵持之中。

會議桌對麵,精明乾練的黃總放下手中的資料,推了推眼鏡,語氣變得有些官方:

“李局長,百草鄉的藥材資源確實不錯,這一點我們很感興趣。

但是……說實話,對於在百草鄉那樣相對偏僻、交通不便的地方投資建設一個麵向高階市場的康養中心,我們集團內部還是存在比較大的顧慮。”

他指了指地圖上百草鄉的位置:

“這裡三麵環山,進出隻有一條山路,離縣城也比較遠。

我們的目標客戶群體大多是來自大城市的富裕階層,他們對於交通便利性周邊配套設施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把康養中心建在這裡,恐怕……吸引力會大打折扣,運營成本也會居高不下。”

李若男連忙解釋:

“黃總,百草鄉的交通問題縣裡已經在規劃解決了,而且正是因為它的偏僻和原生態,才更具有獨特的康養價值,遠離塵囂,空氣清新……”

“這些我們都理解。”

黃副總打斷了她的話,搖了搖頭:“但商業投資,終究還是要考慮市場接受度和投資回報率的。相比之下……”

他將手指移到了地圖上另一個位置——位於盤龍河畔、與蓮城鄉相鄰的趙家集鎮。

“趙家集鎮這個地方,我們倒是覺得更合適一些。”

隨著手指的移動,黃副總的眼睛亮了起來:“這裡依山傍水,緊鄰盤龍河風景帶,水路交通也相對便利,離縣城也不算太遠。

如果在這裡建設一個以濱水養生為主題的高階康養中心,我們認為市場前景會更好,也更符合我們集團的品牌定位。”

李若男的心涼了半截。

趙家集鎮雖然風景也不錯,但其周邊並沒有像百草鄉那樣豐富的中藥材資源,更沒有迫切需要通過產業發展來脫貧致富的現實需求。

將康養中心建在那裡,雖然對企業來說風險更小、利潤可能更高,但卻與她最初“精準幫扶、資源匹配”的設想背道而馳了。

“黃總,”李若男試圖做最後的努力,“百草鄉的藥材優勢是趙家集鎮無法比擬的。

而且,我們縣裡對於投資百草鄉專案的企業,在土地價格、稅收減免、甚至藥材收購方麵,都可以給予更大力度的傾斜政策……”

“李局長的好意我們心領了。”

黃副總微笑著擺了擺手,態度卻很堅決,“但我們集團的投資決策,還是要以市場評估和風險控製為首要考量。

趙家集鎮,是我們目前唯一感興趣的選址。

如果李局長願意考慮將趙家集鎮的地塊拿出來合作,我們非常樂意繼續深入洽談。

至於百草鄉……我們暫時不考慮……。”

話說到這個份上,李若男知道再堅持下去也沒有意義了。

濟仁堂集團看中的,僅僅是江峰縣的自然環境,對於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深入偏遠山區進行精準扶貧,他們顯然沒有太多興趣。

又經過了幾次接觸和溝通,對方的態度始終沒有鬆動。

李若男最終隻能無奈地放棄了與濟仁堂集團就百草鄉專案的合作。

這個她傾注了最多心血、寄予了最大希望、也認為最能體現專案價值的子專案,再一次被無情地擱淺了。

接連的挫折,如同冰冷的雨水,一點點澆滅了李若男心中的火焰。

她坐在空曠的辦公室裡,看著窗外漸漸暗下來的天色,感到一陣深深的疲憊和無力。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得殘酷。

這個看似完美的多贏方案,在冰冷的商業邏輯和逐利本性麵前,顯得如此脆弱和不堪一擊。

送走了黃副總,李若男獨自一人坐在偌大的會客廳捫心自問。

難道,想要做成一件真正利國利民的好事,就真的這麼難嗎?

她甚至開始有些理解,為什麼那麼多官員最終會選擇明哲保身、隻栽花不栽刺了。

因為堅持原則、想要有所作為,往往意味著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艱辛,承受難以想象的壓力,甚至最終可能一無所獲,落得個不識時務的名聲。

心力交瘁之下,她再次拿起了手機,翻到了那個熟悉的號碼。這一次,她沒有再猶豫,按下了撥通鍵。

電話響了幾聲後被接起,那頭傳來趙成良略顯沙啞卻依舊沉穩的聲音:

“喂?若男?”

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李若男的眼眶瞬間就紅了,積壓了多日的委屈、挫敗和疲憊如同決堤的洪水般湧上心頭,她張了張嘴,卻哽咽著,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省公安廳招待所的房間內,煙灰缸裡已經積了不少煙頭。

趙成良放下剛剛結束通話的電話,眉頭緊鎖,心中湧起一股複雜情緒。

這是自分居以來,她第一次主動打電話給他,而且,電話一接通,那頭傳來的便是壓抑不住的哽咽和委屈的哭訴。

她將這段時間在鄉村醫療改革招商專案上遭遇的種種挫折和壓力,一股腦地傾訴出來……

聽著妻子在電話那頭帶著哭腔的無助話語,趙成良的心像是被什麼東西揪了一下,生疼。

雖然心疼,但對於李若男遇到的招商困境,他確實幫不上太大的忙。

很快談話便陷入了尷尬,不等趙成良再說什麼,李若男便率先結束通話了電話。

聽著手機裡傳來的忙音,趙成良心中一陣煩躁和惆悵。

結束通話電話他將視線從成堆的卷宗上移開,起身走到窗前,點燃了一支煙試圖壓住內心的煩躁。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