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處有青山 第1388章 扭轉戰局
離江南岸。
曾經的南昭宛如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在這片大地上閃耀著耀眼的光芒。
土地肥沃、物產豐饒,百姓安居樂業,處處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然而,命運的齒輪卻無情地轉動起來,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打破了這片寧靜與祥和。
原本依靠南昭存活的江南諸國突然組成聯軍,悍然對南昭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短短時間,戰火紛飛,硝煙彌漫,整個花海陷入了無儘的戰亂之中。
曾經富饒的土地變得滿目瘡痍,無數家園被摧毀得支離破碎。
戰場上,無數英勇無畏的南昭士兵浴血奮戰,捨生忘死,試圖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擋著敵人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可這場戰爭來的太過突然,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拒北軍大敗。
一路後退,直接退到了正南城,才堪堪穩住局勢。
與此同時,衛東軍嘩變,東邊國土迅速被佔領,大軍直逼正南城。
雖然還有軍隊,但禦南軍要守南方,以防妖族入侵。
震西軍要鎮守天虞山,防止西荒的戰火燒到中原。
一時間,曾經強大無比的南昭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自古戰亂百姓苦,南昭百姓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
被迫離開熟悉的家鄉,四處逃亡流浪。
路上,饑餓如影隨形,瘟疫肆意蔓延。
老人和孩子因為體弱多病不停倒下,婦女們也失去了往日的笑容,眼中滿是恐懼和絕望。
處處動亂,燒殺搶奪隨處可見。
生命,成了最不值錢的東西。
昔日繁華熱鬨的城鎮如今變成了一座座廢墟,殘垣斷壁見證著這場殘酷戰爭帶來的毀滅。
雖然還有正南城可守,雖然南昭的守護神南家還在,但勝負的天平卻不停地向著聯軍傾斜。
因為諸國聯軍隻有勝利一條路走,隻要輸了,便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南昭這個龐然大物,絕對不會給他們第二次機會。
論鬥誌,聯軍更強。
南昭也知道這種情況,這纔有了使團出使北祁的一幕。
如今能救南昭的,北祁算一個。
可事情的發展卻超乎了很多人的想象。
原本聯姻的物件在所有人看來都是南北北與秦懷真,但最後卻是南風義與前大學士之女,北祁名義上的郡主杜清墨走到了一起。
杜清墨,名字很好聽,但聽起來卻又帶著諷刺。
北祁皇室甚至連個秦姓都不願賜下。
明眼人都看得出,北祁想在這件事情上壓南昭一頭,占據談判的主動。
但卻沒有辦法,誰讓南昭被動。
可出乎眾人預料的事情再一次發生,因為南風義與杜清墨的結合,發生在了聯姻前。
微妙的時間節點,讓北祁的小心思落了空。
而更讓人驚訝的是,當南昭使團打道回府之時,竟一句請求北祁出兵的話都沒提。
彷彿來這一趟,就是為了給自家王爺尋段良緣。
不過自打使團從北祁回歸之後,原本焦灼的戰局卻在不知不覺間出現了變化。
而給戰局帶來變化的,隻有一個人。
一個所有人視為焦點但又忽略了的一個人。
杜清墨。
在葫蘆口的時候,一個偶然機會,杜清墨與南風義相處之時長談過一番。
那時的南風義被南昭戰事攪的焦頭爛額,而在聽了從未上過戰場的杜清墨分析之後,雖不說醍醐灌頂,但對南昭的局勢也有了新的認識。
杜清墨曾經說過,想解南昭之亂,一共五條路可走。
第一,等衛東軍。
南昭之所以陷入困境,最重要的因素其實是衛東軍的臨陣倒戈。
而全軍上下集體叛變這事兒很不尋常,也不太可能發生,所以軍中一定還有心向南昭的人。
隻不過這些人目前沒機會掌控衛東軍的局勢,也可能是在謀劃等待。
但隻要有這些人在,等再次開戰之時,一定會有所行動,或是擊殺叛徒,或是趁著交手時脫離衛東軍回歸南昭。
所以無論哪種情況發生,衛東軍一定會亂。
而衛東軍一亂,東北合圍之勢便會出現紕漏。
以鳳羽營的能力,撕開一道口子簡單的很。
隻要口子一旦出現,便會越來越大。
到時候南昭軍隊便可從衛東軍侵占之地抵達花海東方,花海地勢狹長,江南諸國沒法部署兵力決戰。
所以隻要南昭的軍隊能打,便能從側麵逐漸蠶食江南諸國。
那時候,正南城之危便可解除。
第二,靠北祁。
不過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
北祁一旦派兵,或許能解眼前之難,但未來的局勢絕對會更加不可控。
趕走一群猴子,來了一隻老虎,孰強孰弱,傻子都能分清。
第三,難民。
改變往日行事作風,不再接受難民。
相反,還要把難民趕走。
當然,是驅趕,而不是屠殺。
因為江南諸國不敢殺難民。
戰事本就是諸國挑起,師出無名,想要在吞並南昭之後得民心,便不會胡亂殺人。
隻有這樣,事成後才能安穩過度。
而諸國聯合勢必各懷心思,現在看不出,但等瓜分南昭之時一定會顯現,所以難民便是拉攏人心的機會。
誰在危難之時給口飯,百姓的心自然就會向誰靠攏。
這樣一來,既可以消耗諸國儲備,還可以挑起事端,因為吃不飽飯的人,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
此消彼長,南昭的危局便能緩解,隻要讓南昭喘過氣來,江南諸國便不是問題。
很顯然,冬季停戰的一兩個月,不夠。
第四,算的上禍水東引之計,目標不在中原,而在天虞山西。
震西軍之所以不敢回朝支援,和禦南軍情況一樣,都是怕外敵入侵。
不過西荒與南嶼不同,因為西荒混亂且不同心。
所以震西軍可以抽調出兩成甚至三成的兵力進入西荒。
想想想看,本就混亂的地方突然出現一支十幾萬的大軍,情況隻會更加混亂。
屆時震西軍隻需在各國之間周旋挑事,便能把西荒攪得越來越亂。
西荒亂,便不會對南昭動心思。
那剩下的震西軍就能離開駐地回朝支援。
前去西荒的軍隊能拖多長時間,震西軍便能攻打江南諸國多長時間。
一旦有了震西軍的幫助,局勢在一定程度上絕對能逆轉。
從東麵打與從西麵打,道理是一樣的。
但這做法有個弊端,那就是踏入西荒的軍隊,很可能永遠都回不來。
第五,便是靠著現在的兵力與江南諸國決一死戰。
勝負,不定。
所以在回歸之後,南風義沒再前往禦南軍駐地,而是留在了正南城。
當戰爭起時,一條又一條的命令開始不斷從王府中發出。
計策是杜清墨想出來的的,所以實施起來的度也隻有她能把控。
而當初的想法變成現實之後,勝利的天平開始向著南昭傾斜。
還是原來的軍力,卻能在三個月內逐漸扭轉局勢,杜清墨絕對是世所罕見的軍事天才。
平日裡前來彙報戰場情況的將領們,那一聲聲王妃叫的比王爺還親切。
這情況若是放在其餘國家,隻怕大臣天天會上朝參奏,但卻不會發生在南昭。
甚至,若不是杜清墨出生在北祁,隻怕南風瑾都要封自己這嫂嫂個元帥當當。
不過雖不是元帥之位,但杜清墨做的卻是元帥之事。
而且是有史以來,南昭權力最大的元帥。
此時的正南城不再是兵臨城下,南昭開始了反撲。
戰場穩步北退,已經差不多到了錦官城的遺址。
防禦工事重新建立,後援補給持續不停。
奪回失地,看起來隻是時間問題。
花海中,夕陽西下。
遠遠望去,一隊身著整齊甲冑的士兵正在軍營外巡邏。
持長槍,腰間佩刀,神情嚴肅而專注。
沿著既定的路線前行,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周圍的一切。
這兩年可以說是南昭士兵最憋屈的兩年,被平日裡看都看不上眼的諸國聯軍打到正南城下,心中全都憋著一口氣。
眼下戰局扭轉,士兵們的鬥誌也高了起來。
跟在隊長後麵的一個年輕士兵看著平靜的花海,往前湊了幾步,開口道:
“王哥,咱們什麼時候出兵啊,不是說要打錦官城了嗎?”
前麵的隊長聽見,回頭瞪了眼這剛入伍沒幾天的新兵蛋子,冷聲道:
“這不是你應該問的,隻需要聽命令就好!”
那新兵聽見,嘿嘿一笑,渾然不在意隊長的眼神,開口道:
“我知道,這不是手癢嘛,上次都沒打過癮,結果王妃下令不打…”
話還沒說完,隻見那隊長再次瞪眼,開口喝道:
“王妃的命令豈是你能質疑的?如果再讓我聽見你敢如此說話,你也彆在這兒巡邏了,去火頭軍報道吧…”
“隊長,彆…”
年輕士兵一聽,立馬求饒。
可話剛說到一半,忽然停了下來,目光直直盯向北方,愣在了原地。
那隊長瞧見,下意識也跟著看了過去。
這一看,也愣在了原地。
小兵下意識的拉了下隊長胳膊,喃喃道:
“隊長,那是什麼,看著好像隻鳥…”
還沒等隊長回話,一陣不知從哪兒來的風,起在了花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