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處有青山 第1723章 大雪封門年關近
福伯搓了搓手,嗬出一團白氣,接過周晚遞回來的酒壺喝上一口,開口道:
“這天冷得邪性啊……老奴活了六十多年,頭回見離江凍上…“
周晚望著灰濛濛的天:“是啊,邪性。“
“南昭那邊…“
福伯欲言又止,“不會打過來吧?“
“他們沒這個心思…“
周晚搖頭,開口道:
“現在有更麻煩的,西荒的狼騎已經在試探冰麵了。“
福伯的眉頭擰成了疙瘩,粗糙的手指無意識摩挲著酒壺:
“落北原不是停戰了嗎?“
停戰,便有軍隊對付西荒。
“停戰不等於撤軍…“
周晚冷笑,“妖族還在落北原上虎視眈眈呢…“
“說來也怪…“
福伯突然壓低聲音,“皇後娘娘都親臨前線了,陛下怎麼……“
周晚的指尖微不可察地顫了下。
“陛下有要務在身…“
盯著雪地,聲音乾巴巴的。
福伯識趣地沒再追問,轉而說起坊間傳聞:
“聽說天虞山塌了以後,北邊的風雪就越來越大,老輩人說,這是‘地脈斷,天象亂‘…“
“地脈?“
周晚挑眉。
“都是些鄉野傳說…“
福伯擺擺手,“說咱們北祁的地勢原本像口大鍋,天虞山就是鍋沿,現在鍋沿塌了,寒氣自然灌進來……“
周晚若有所思地點頭。
這說法雖糙,卻意外地有些道理。
沉默片刻,福伯忽然笑了:
“公子還記得嗎?你八歲那年,非要在這木馬上練‘金雞獨立‘,結果摔了個嘴啃泥。“
“怎麼不記得?“
周晚也笑了,“您當時嚇得臉都白了,抱著我就往醫館跑,結果我就是磕破點皮…“
“老爺回來差點打斷老奴的腿。“
福伯搖頭晃腦地模仿老元帥的語氣,開口道:
“‘習武之人哪有不受傷的?你這般寵溺,早晚害了他!‘“
話音落,二人大笑起來,笑聲驚起了梅樹上的寒鴉。
笑著笑著,福伯忽然輕聲問:
“元帥他們…什麼時候能回來?“
周晚的笑容僵在了臉上。
盯著遠處被積雪壓彎的梅枝,喉結滾動了幾下:
“不知道…“
“那府裡那些小子們呢?“
福伯指的是調去槐江的侍衛,“快過年了……“
“不知道…“
雪落無聲。
福伯慢慢站起身,拍了拍沾雪的衣擺:
“公子也早些歇著吧,天冷。“
周晚沒動,隻是望著老人佝僂的背影漸漸被雪幕吞沒。
酒壺已經空了。
周晚獨自坐在木馬上,忽然覺得這偌大的元帥府空曠得嚇人。
父親遠征未歸,侍衛們生死未卜,連易年都…
摸出懷中臨出宮時候到的皺巴巴的軍報,北線又傷亡了兩千將士,南境難民已超十萬,各地糧倉見底…
周晚仰起頭,任憑冰涼的雪花落在臉上。
明天會怎樣?
誰會活著?
誰會死去?
他不知道。
就像不知道這場雪何時會停,不知道春天還會不會來。
唯一確定的是,天亮之後,他又要變回那個無所不能的“一字並肩王“。
而現在,就讓他再做一會兒“周晚“吧。
那個會摔下木馬,會偷喝父親藏酒,會纏著福伯過招的…
少年周晚。
……
清晨的上京城,積雪被清掃到街道兩側,露出青石板的路麵。
沿街的商鋪早早掛起了紅燈籠,夥計們踩著梯子張貼春聯,金粉寫就的“福“字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周晚走在街上,耳邊儘是市井的喧鬨。
“新鮮的糯米糕!提前預定年貨嘞——“
“這位爺看看煙花?今年新製的‘金蛇狂舞‘,保準比去年還熱鬨!“
一個小販扛著插滿糖葫蘆的草把子從他身邊經過,紅豔豔的山楂裹著晶瑩的糖殼,像一串串小燈籠。
孩童們追在後麵,銅板在掌心叮當作響。
周晚站在賣年畫的攤子前,手指拂過一幅“五穀豐登“的版畫。
畫上農夫笑容憨厚,稻穗沉甸甸地垂著,遠處糧倉堆得像小山。
“客官好眼光!“
攤主熱情推薦,“掛在家裡,來年必定——“
周晚沒心思聽下去,丟下幾枚銅錢,拿起年畫繼續往前走。
轉過街角,將年畫隨手遞給一個縮在牆角的小乞丐。
孩子臟兮兮的臉上頓時綻開笑容:“謝謝老爺!祝老爺新年——“
“彆說吉祥話…“
周晚打斷他,“留著力氣吃飯吧…“
說著,扔給了小乞丐一塊兒碎銀子。
順著東大街進了烏衣巷,推開醫館的門走了進去。
易年常坐的躺椅還在老位置,扶手上磨得發亮。
周晚擡腳踹了下躺椅,發出不堪重負的吱呀聲。
一屁股坐在上麵,擡頭看天。
“大哥,你快回來吧“
聲音有些沙啞,“你的天下,我快撐不住了…“
陽光透過窗櫺,將灰塵照得纖毫畢現。
沒有人回答,隻有他自己的影子孤零零地映在牆上。
走出醫館時,正遇上驛卒快馬加鞭往皇宮送信。
馬匹噴著白沫,顯然是日夜兼程趕來的。
周晚一眼認出那染血的封漆,來自槐江州。
那裡現在什麼樣?
一瞬間,他彷彿看見凍僵的士兵蜷縮在戰壕裡,看見百姓拆了門板當柴燒,看見母親們把最後一口粥喂給孩子,自己啃著樹皮
而這一切,上京的百姓不會瞭解。
他們隻會為年夜飯少了一道鱸魚而抱怨,為煙花比去年少了三響而嘀咕。
皇宮的朱漆大門近在眼前。
周晚停下腳步,從懷中掏出一方帕子,用力擦了擦臉。
再擡頭時,眉宇間的疲憊已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銳利如刀的目光。
守衛們齊刷刷跪地:“參見王爺!“
微微頷首,大步跨過門檻。
玄色王袍在風中獵獵作響,蟒紋金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這一刻,他不是那個會在醫館發呆的周晚,不是那個懷念糖葫蘆滋味的周晚。
而是北祁說一不二的,一字並肩王。
宮牆內外,兩個世界。
就像這天下,有人張燈結彩盼團圓,有人馬革裹屍眠雪原。
朱紅的宮門在身後緩緩閉合,將市井的喧囂徹底隔絕。
周晚站在漢白玉鋪就的甬道上,靴底碾過一層薄霜,發出細微的碎裂聲。
兩側持戟侍衛如泥塑木雕,連呼吸都輕不可聞。
周晚忽然想起方纔街邊那個賣糖人的老漢,缺了顆門牙,笑起來卻格外喜慶,正給孫兒捏齊天大聖。
金黃的糖稀在蒼老的手指間流轉,眨眼便成了活靈活現的猴子。
“王爺?“
貼身太監小心翼翼地提醒。
周晚這才發現自己的手指無意識地在袖中摩挲,彷彿還殘留著糖稀的甜香。
“陛下可在養心殿?“
“在的,隻是…“
太監欲言又止,“劉大人和戶部諸位已候了半個時辰…“
周晚嘴角扯出個冷笑。
養心殿的地龍燒得極旺,剛跨過門檻便熱浪撲麵。
周晚解下大氅隨手一拋,早有侍從穩穩接住。
龍案前堆著的奏摺比昨日又高了三寸,最上麵那本攤開的摺子還帶著褐色的血漬,是守將用箭射出來的。
“冰麵現裂縫,西荒狼騎試探性過江,被我軍弩箭擊退,然箭矢耗儘,請速調撥…“
周晚指尖劃過那個“請“字,墨跡暈染處已經破了洞,顯然寫摺子的人手在發抖。
可看見下麵的內容,周晚的眉頭皺了起來。
轉身,滿殿朱紫大臣齊刷刷低頭。
有人的官袍下露出喪服邊緣,大約是收到了北線的陣亡通知。
“諸君倒是勤勉…“
輕叩龍案,“年關在即,不在家寫桃符,跑來這兒聞墨臭?“
不知怎的,脾氣忽然上來了。
戶部尚書田牧瞧見,胖臉上沁出油汗:“王爺明鑒,各地年俸發放…“
“北線將士的撫恤銀還沒著落,你們倒惦記起年俸了?“
周晚突然抓起硯台砸在地上,墨汁濺了田牧一身。
“要不要本王帶你們去槐江州過年?看看什麼叫真正的‘辭舊迎新‘!“
碎瓷在田牧腳邊迸裂,這位二品大員竟嚇得撲通跪倒。
臉上雖恐,但心下不慌,因為本就是演戲。
殿外恰好傳來隱約的爆竹聲,是宮人在試放除夕用的煙花。
多諷刺。
上京的煙花匠在琢磨如何讓“萬壽無疆“的字樣在空中多停留片刻,而槐江州的士兵正用身體丈量冰層厚度,生怕西荒鐵騎趁夜偷襲。
“沒事兒趕緊回去歇著吧…“
周晚一聲令下,幾位大臣告退。
珠簾後傳來窸窣響動。
黑夜假扮的“易年“機械地擡起手,在奏摺上蓋下玉璽。
周晚瞥了眼內容,是批準禮部除夕宴的章程。
好得很。
北線士兵啃著凍硬的餅子,南境難民嚼著樹皮,而我們的官員在操心禦膳房該上幾道點心。
“又是他們讓的?“
周晚問著,換來了黑夜的一個白眼。
“你不在我能怎麼辦,他們說蓋就蓋唄…“
說著,起身時不小心露出了手腕位置,那裡有道新鮮的劍傷。
昨夜,有刺客。
有些事,瞞不了太久了。
當黑夜顯出本體的那一刻,可能這座皇城會先於大陸崩塌。
但沒有辦法,隻能挺著。
夜幕降臨時候,周晚看向宮外。
長街儘頭,幾個孩童正在堆雪人,不知誰給雪人係了條紅圍巾,遠遠望去像道傷口。
更遠處,回春堂的燈籠已經點亮,在暮色中溫暖如豆。
周晚突然很想喝一碗龍桃熬的薑湯,總是太辣,卻讓人從胃裡暖到指尖。
“王爺,回府嗎?“
隨從輕聲問。
周晚搖搖頭,起身走向天牢方向。
夜風卷著碎雪掠過宮牆,吹進漸濃的年味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