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處有青山 第1751章 龍椅上的局外人
易年聽著,歎了口氣,開口道:
“是不是不像區區幾百年的暗中籌謀?“
“對…“
周晚眯起眼睛,“當年那場滅門慘案,恐怕是假的。“
易年輕輕點頭,又搖了搖頭:
“滅門是真的,但活下來的,不止明麵上那些人…“
忽然,風捲起屋頂上的積雪。
周晚的大氅被吹得獵獵作響,不得不提高聲音:
“那他們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不知道…“
易年的回答乾脆得令人心寒。
“唯一能確定的線索,就是太初古境裡那個沉睡的存在…“
提到這個,易年的眼神黯了黯。
金翅大鵬和鬼王在古境生活了數百年,卻對白骨宮殿裡的秘密一無所知。
這個認知讓周晚後背發涼,連兩位妖王都無法觸及的隱秘,該有多可怕?
宮牆下突然傳來一陣騷動。
幾個小太監手忙腳亂地扶起滑倒的同伴,熱水灑在雪地上,騰起一片白霧。
這尋常的一幕,卻讓周晚莫名想起幽泉噴發時的景象。
“不管薑家要做什麼…“
易年的聲音將他的思緒拉回,“我們得做好三件事…“
說著,豎起一根手指:“堆,“那難民在城門口聚集也是常事?“
大殿瞬間死寂。
工部侍郎突然跪地叩首:“臣請調撥三十萬民夫修築…“
“不行…“
周晚一掌拍在鎏金柱上,“北祁現在最缺的就是勞力!“
轉向易年,卻見皇帝陛下正盯著穹頂的藻井發呆,頓時氣結。
易年確實在走神。
那些爭吵聲彷彿隔著一層水幕,模糊不清。
他忽然想起醫館後院的藥碾子,把各種藥材碾碎融合,不正是眼下這群臣在做的嗎?
隻是這劑藥,能否治好北祁的沉屙?
“金水使節昨日遞了國書…“
禮部尚書捧上玉匣,“要求重劃邊境…“
離江冰封,改變了原來的格局。
周晚剛要開口,易年突然輕咳一聲:“愛卿以為如何?“
滿朝嘩然。
這是新帝首次主動問政。
周晚驚愕地轉頭,卻見易年眼中閃著促狹的光,這家夥分明是在學黑夜假扮他時的做派!
“臣臣以為“
禮部尚書激動得鬍子亂顫,“當以懷柔“
“懷柔個屁!“
周晚一把搶過國書,“金水國趁火打劫也不是頭一回了!“
說著,回頭狠狠瞪了易年一眼,“陛下覺得呢?“
易年支著下巴,指尖在龍椅扶手上輕敲三下。
這是他與黑夜約定的暗號,意思是“你看著辦“。
瞧見這一幕,周晚氣的想罵娘。
接下來的兩個時辰,易年彷彿成了金鑾殿裡最精緻的擺設。
周晚如同穿花蝴蝶般遊走在群臣之間,時而厲聲嗬斥,時而循循善誘。
當爭論治理方案時,他甚至擼起袖子,用佩刀在地上畫出陣法草圖。
易年注視著周晚官袍上晃動的珍珠補子,忽然想起了幾年前。
那個總愛閒逛的少年,如今竟能把錯綜複雜的朝政梳理得井井有條。
當最後一位大臣退出殿門,周晚一把扯下烏紗帽砸向易年:
“你故意的!“
易年輕鬆接住帽子,指尖一轉,那頂象征一字並肩王身份的烏紗便在他指間旋轉起來:
“我真不懂這些…“
“放屁!“
周晚氣得連蟒紋玉帶都扯鬆了,“你能把三百種藥材的配伍記得分毫不差,現在跟我說記不住六部職能?“
易年聽著,忽然正色道:
“真沒找到四皇子嗎?“
周晚一怔,隨即暴怒:開口喝道:
“你他媽還想傳位?!“
說著,抄起案上硯台就要砸,忽然瞥見殿外探頭探腦的小太監,隻得硬生生改成雙手奉上。
“請陛下…禦筆親批…“
易年終於忍不住笑出聲。
他接過硯台,蘸墨揮毫,在空白聖旨上寫下“傳位於周王“四個大字。
“滾!“
周晚一把撕碎聖旨,碎紙如雪片般落在金磚上。
易年望向窗外。
廣場上,晨光正照在那些官員身上,拉出長長的影子,像一盤錯綜複雜的棋局。
而他與周晚,要將這盤棋下活。
“知道了…“
易年起身,龍袍拖過滿地碎紙。
“明天…我儘量多說兩句…“
周晚翻了個白眼,卻在他轉身時悄悄勾起嘴角。
“然後做什麼?“
“處理政務,你來…“
“哦…“
……
暮色四合,上京城的雪又簌簌落了下來。
易年與周晚並肩走在西大街上,腳下積雪發出細微的咯吱聲。
“你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周晚搓了搓凍得發紅的手,嗬出的白霧在寒風中迅速消散。
身上的棉袍略顯單薄,為了不引人注目。
兩人換上了尋常富家公子的裝束,連隨身玉佩都摘了。
易年笑了笑,指向不遠處一座三層小樓,開口道:
“請你喝茶。“
說話時候,地方到了。
那小樓飛簷翹角,黛瓦上覆著層薄雪,簷下懸著六角宮燈,暖黃的光暈在風雪中暈染開來。
門楣上掛著塊烏木匾額,上書“不用問“三個瘦金體大字。
筆鋒如刀,卻又在轉折處透著幾分圓融。
周晚挑眉:“你帶我來這兒?“
“怎麼,堂堂一字並肩王,沒來過這天下第一茶樓?“
易年打趣道。
周晚哼了一聲:“這地方的訊息比皇宮密探還貴,不過茶是真不好喝…“
說著話的時候,二人踏著青石台階而上。
門廊兩側立著對青玉雕的麒麟,眼珠是用南海黑曜石鑲嵌,在燈光下泛著幽光。
易年的手指不經意拂過左側麒麟的角,那裡有道細微的裂痕,也不知什麼時候留下的。
推開雕花門扉,暖意夾著茶香撲麵而來。
大堂內陳設極簡,十二張黃花梨茶案錯落擺放,每張案旁都設著青銅炭爐,爐上銀壺冒著嫋嫋熱氣。
四壁掛著前朝名家的山水,仔細看去,那些雲霧繚繞處竟暗藏各國輿圖。
櫃台後的小夥計正打著瞌睡,腦袋一點一點。
聽見門響,迷糊擡頭,待看清來人麵容,手中茶匙“當啷“掉在地上。
“易…易…“
夥計的喉結上下滾動,臉色瞬間煞白。
一時間,也不知稱呼易年什麼。
靠窗的茶案旁,三個正在低聲交談的商賈猛地站起,紫砂壺被衣袖帶翻,陳年普洱潑了滿案。
最裡間的珠簾後傳來瓷器碎裂聲,顯然有人失手打碎了茶盞。
整座茶樓霎時死寂,唯有銀壺中的水還在咕嘟作響。
易年恍若未覺,徑自走向中央的蓮花座茶台。
那是“不用問“最尊貴的位置,平日至少要提前半年預約。
“兩杯雲頂霧凇…“
說著,拂袖坐下,伸手指了指周晚,開口道:
“他付錢…“
這時,珠簾後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一個蓄著鬍子的老者匆匆趕來,腰間七寶蹀躞帶上的玉扣撞得叮當亂響,正是茶樓大掌櫃。
聽周晚說,叫謝三更。
“易公子…“
謝三更躬身時,後頸滲出細密汗珠,“不知您大駕光臨,有失遠迎…“
周晚饒有興致地觀察著這一幕。
一年前易年獨闖“不用問“時他不在場,但看這架勢,當初的“敲打“恐怕相當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