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歸處有青山 > 第1950章 安靜雲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歸處有青山 第1950章 安靜雲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易年踏上被冰封的客船,木質跳板在腳下發出輕微的吱呀聲。

穿過一道還算完好的艙門,內部的景象映入眼簾。

這艘從外麵看去有些陳舊,甚至顯得落魄的客船,其內部空間之寬敞,遠超他之前的預料。

與其說這是一艘船,不如說更像是一座移動在水上的府邸。

目光粗略一掃,便判斷出這艘船的規模甚至比他當年帶著七夏和龍桃前往小乘山時乘坐的堪稱豪華的“雲舟”還要大上不少。

層高驚人,絲毫沒有一般船隻內部的壓抑感。

巨大的支撐龍骨和粗壯的梁柱構成了主體框架,雖然能看出些歲月的痕跡,但依舊堅固可靠。

船體內部的結構顯然經過用心的設計和改造。

並非簡單的客艙排列,而是巧妙地分割出了不同的功能區域。

現在所處的位置像是一個寬敞的前廳,地上鋪著厚實的地毯。

雖然顏色有些舊了,但有效地隔絕了從腳下冰層傳來的寒意。

兩側有通道通向更深處,隱約可見更多的房間。

空氣中沒有預想中的黴味和潮氣,反而彌漫著一股淡淡的剛剛打掃過的清新水汽和一種類似鬆木的清香,顯然是方纔那些士兵緊急清理和通風的結果。

信步向內走去。

前廳之後,是一個異常寬闊的主廳。

這裡顯然是原本用來做宴會廳或者舞廳的地方,極為開闊,甚至足夠用來演練小型軍陣。

巨大的窗子鑲嵌在船體兩側。

此刻雖然窗外是灰濛濛的天空和冰封的江麵,但可以想象,若是晴日航行於江上,這裡的視野該是何等開闊壯麗,離江兩岸風光必將儘收眼底。

此刻,廳內多餘的傢俱已被清走,隻留下了必要的幾件,顯得更加空曠。

穿過主廳,後麵則是生活區域。

每一處空間都打理得井井有條,雖然陳設不算最新最奢華,但用料紮實,做工精細,透著一股老派而可靠的舒適感。

最讓易年感到有些哭笑不得的是,就在主廳延伸出去的一處觀景露台上,這裡原本可能是供貴賓飲酒賞景之地。

但所有的桌椅都被搬走了,唯獨留下了一樣東西,並且被擺放在了最中心視野最好的位置。

那是一張看起來極其普通、甚至有些陳舊的竹製躺椅。

躺椅的旁邊,還擺放著一張同樣材質的小茶幾。

茶幾上,一隻紅泥小火爐正燒得正旺,上麵坐著一把古樸的銅壺,壺嘴裡正絲絲縷縷地冒著白色的水汽,散發出茶葉被滾水激發後的淡淡清香。

茶幾的另一側,還放著他慣用的白瓷茶杯,杯底甚至還有幾片舒展開來的青色茶葉。

這一切的佈置,包括那躺椅擺放的傾斜角度,那火爐的位置,那茶杯的方向…

都與他當年在生塵醫館裡,閒暇時曬太陽打盹的習慣,一模一樣!

易年站在那兒,看著這無比熟悉卻又出現在此情此景下的佈置,一時間竟有些恍惚。

緩緩走到躺椅邊,伸出手指,輕輕觸控著那光滑而冰涼的竹片。

這絕不是這艘船上原本就有的東西。

這躺椅,這茶幾,這火爐,這銅壺,甚至可能包括那茶葉…

顯然都是方纔楚臨川派人以最快速度從城裡不知何處搜尋來,並按照某種“標準”精心佈置好的。

自己從上岸到進入這艘船,前前後後加起來,也不過一炷香多點的時間。

可就在這短短的時間內,楚臨川的人不僅快速清理了這艘大船,還準確揣摩到了他的“喜好”。

並將這些完全符合他舊日習慣的物品,絲毫不差地準備齊全,擺放到位。

這其中所代表的效率,能量以及對上意近乎恐怖的揣摩和執行能力,讓易年在感到一絲便利的同時,更多的是一種深切的無奈和疏離感。

無奈地笑了笑,那笑容裡帶著幾分自嘲,也帶著幾分看透世情的淡然。

難怪古往今來,那麼多人對權力趨之若鶩,為之瘋狂,甚至不惜賭上身家性命。

因為這東西,它真的是個好東西。

它看不見摸不著,卻擁有著近乎魔幻的力量。

自己隻是隨口說了一句“想找個地方休息”,甚至指定了這麼一艘破船。

下麵的人就能立刻心領神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將一句輕飄飄的話變成眼前這堪稱“奢華”且極度符合個人心意的現實。

他們揣摩的或許並非易年本人,而是“皇帝”這個身份所可能擁有的喜好和習慣。

但無論如何,這種“一句話,萬事備”的體驗,這種被無數人精心伺候竭力滿足的感覺,確實容易讓人沉醉。

易年輕輕搖了搖頭,歎了口氣。

這聲歎息是對這種權力執行的洞悉,也是對身陷其中不得不接受這種服務的自己的一絲無奈。

他並不喜歡這樣,但他也明白這就是現實。

既然選擇了暫時借用這個身份帶來的便利,那也就必須承受隨之而來的一切。

索性也不再多想,走到那張熟悉的躺椅旁,拂了拂並不存在的灰塵,然後緩緩坐了下去。

竹椅發出熟悉的令人安心的細微吱呀聲。

身體陷入其中,那角度和支撐感,果然與記憶中一般無二。

閉上眼睛,聽著旁邊紅泥小火爐裡炭火輕微的劈啪聲,聽著銅壺中茶水將沸未沸的咕嘟聲,聽著窗外江風吹過冰麵發出的嗚咽聲…

一種混合著疲憊、安寧、以及淡淡悵惘的情緒,緩緩包裹了有些瘦弱的少年。

調整了一個更舒服的姿勢,將外界的一切紛擾暫時都隔絕在了這艘寂靜的的大船之外。

並沒有急著去泡茶,而是伸手將旁邊的竹簍取了過來,輕輕放在鋪著厚地毯的地麵上。

然後,開始往外掏東西。

書。

一本,兩本,十本,幾十本……

彷彿無窮無儘一般。

這些書大多儲存得相當完好,書頁雖然泛黃,卻整潔平整,顯然備受主人珍視。

封麵材質各異,有絹布的,有硬紙板的,甚至還有一些是某種不知名獸皮鞣製而成,散發著古樸的氣息。

書的內容更是包羅萬象,堪稱一座小型移動書庫。

有闡述星象執行、曆法推算的天文典籍。

有記載山川地貌、江河湖海的地理圖誌。

有講述各地風土人情、奇聞異事的人文雜談。

有記錄古老傳說、宗門秘辛的野史筆記。

當然,也少不了諸多關於元力運轉、經脈穴位、功法修煉的修行秘籍…

這些書,絕大部分易年都早已翻閱過不止一遍。

有些書頁邊緣還留有他年少時隨手寫下的批註和疑問,字跡從稚嫩到逐漸成熟。

它們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易年成長歲月的見證。

是師父對他潛移默化的教導,是他在青山那段寧靜時光裡最重要的精神食糧。

然而,這還沒完。

易年掏書的動作並未停止。

接下來從他手中出現的書籍,與之前的相比,有了明顯的不同。

這些書的品相要差上許多。

封麵大多陳舊不堪,甚至有些破損。

書頁的邊緣不少已經捲曲、發黑。

更觸目驚心的是,很多書上都能看到明顯的燒焦的痕跡,彷彿是從一場大火中搶救出來的倖存者。

雖然大體上還算完整,能夠閱讀,但那焦黑的邊緣和淡淡的煙火氣,無聲地訴說著它們曾經曆過的劫難。

這些書的數量,甚至比之前那些儲存完好的書還要多!

它們彷彿帶著一種沉重的曆史感,被易年一本接一本地從竹簍中取出,小心翼翼地放在地上。

他就這樣沉默地、專注地掏著書,彷彿在進行某種儀式。

一本本或新或舊、或完好或殘破的書籍被取出,分門彆類地堆疊起來,或者放置在廳內那些空置的書架格子上。

漸漸地,原本空曠寬敞的主廳開始被書籍填滿。

地毯上出現了一摞又一摞的書堆,像一座座小小的山峰。

書架上原本的空隙被迅速塞滿,甚至有些不堪重負地發出了輕微的呻吟。

整個大廳幾乎要被這浩瀚的書海所淹沒,空氣中彌漫開一種陳舊紙張、墨香以及淡淡焦糊味混合在一起的獨特氣息。

直到竹簍終於見底,再也掏不出任何東西,易年才停下了動作。

緩緩直起身,看著眼前這幾乎鋪滿了整個大廳的書籍,輕輕撥出一口氣。

擡手揉了揉有些發酸的後頸,然後伸展了一下雙臂,活動了一下久坐的筋骨。

就在他做完這一切,目光隨意地掃向旁邊那可以俯瞰離江景色的琉璃窗時——

視窗處,毫無征兆地地冒出來一個腦袋!

一頭如同冰原積雪般的銀白色長發首先映入眼簾,隨後是那張冷若冰霜的臉龐。

一雙眸子正一眨不眨地帶著幾分純粹的好奇透過琉璃窗,盯著廳內這堪稱壯觀的書山書海,以及站在書海中央的易年。

不是千秋雪又是誰?

易年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弄得一愣,隨即臉上露出了一個無奈的苦笑。

這小姑奶奶…

這突然冒出來嚇人一跳的習慣怎麼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是一點兒都沒改?

她難道就不知道什麼叫走門嗎?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