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歸處有青山 > 第22章 經傳小僧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歸處有青山 第22章 經傳小僧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易年聽那小和尚口中的絲絲佛音,猛然從長椅上驚起。

看著那小和尚,一連串的問題順口而出。

在得到小和尚的回答後,那剛才還無計可施,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想憑自己毅力繼續堅持的絕境,終於有了那麼一絲希冀。

得了小和尚的肯定回答,臉上終於有了笑意,對著那小和尚說道:

“隻要你聰慧些,想來那屋中之人,儘可救得…”

小和尚也被易年這一連串的問題問的有些怪異,不過嘴上卻也如實作答。

隻是實在不知這眼前醫者是什麼意思。

於是開口問道:

“施主,你可把小僧問的有些糊塗了,那屋中之人應該怎麼救?”

易年看著四下無人,對著那小和尚說道:

“你可曾聽過封魔經?”

那小和尚此時一愣,腦中也在思索,嘴裡有些遲疑的重複了一次:

“封魔經?”

而後好像想到了什麼,對著易年說道:

“可是那消失已久的淨竹寺無上佛法典籍,開口詠唱之際可退邪魔的封魔經?”

易年眼冒精光的說道:

“對,就是那封魔經。當年淨竹寺憑借著這本經書,鎮住了世間萬種妖魔,端是神奇無比。

剛才大師在屋中所見黑氣,即使再神秘莫測,但想來也不會是這封魔經的對手。”

這時那寶相莊嚴的小和尚有些愁眉苦臉的說道:

“可小僧不會那封魔經啊,淨竹寺消失已久,經書早已失傳,如今小僧雖身有佛光幾許,可都沒那封魔鎮怪之用,唉…”

小和尚說著,又是一聲歎息。

不知是歎那屋中在易年全天救治之下已經空出半間之後剩餘的將死之人。

還是歎那修佛之人卻無緣見那一眼奇經。

易年看著小和尚歎氣的樣子,滿懷希望的說道:

“你不會,我會啊。”

小和尚被易年脫口而出的話語徹底震了一震。

今日見了易年那神奇的青光救人之法,本已覺得神妙無比。

又接著看見那本不應該在此處出現的黑氣,內心早已經充滿了各種疑問。

再聽易年說著自己竟然會那失傳已久的佛家至寶,此時更是震撼。

恍惚間竟沒有一絲懷疑,一個山村少年醫生怎會那佛門至寶,隻是有些不解的問道:

“施主既然會,為什麼不施法救治呢?”

易年見小和尚反問自己,想來應該是誤會了,開口解釋說道:

“是小子孟浪了,沒說清楚事由。我不修佛,不具佛光,習不得那佛家典籍。

方纔說會,也是隻知經書內容,不曾修行經書。

大師乃是佛門中人,身具佛光,應該能修那封魔經,望大師出手,解救那屋中眾人。”

一邊說著,一邊拱手行禮,向那小和尚躬身拜去。

那小和尚聽了易年解釋,明白了其中緣由,又見易年向自己拜來,

忙著扶起易年,開口著急的說道:

“施主這可使不得,快快起來,可是折煞小僧了。”

急著扶起易年,繼續說道:

“施主心地善良,所行乃天地正道。救死扶傷,是大功德之舉。

而今更是欲將那至寶相傳,小僧愚鈍,不知能習得幾成,不過自當竭儘全力。”

易年見小和尚如此說,心知修行之人慈悲為懷,這小和尚又天生寶相,不是那陰險之輩。

想來是成了,也沒繼續說什麼,隻是向小和尚點了點頭。

然後轉身出去找到張二爺,讓他老人家幫忙找幾個可信靠譜之人,將這院子守著,不讓旁人靠近。

交代完畢,回到院中,那小和尚還在院中等待。易年過來,方纔院中兩人論那封魔經之時,早就沒了守候村民。

此時又有人在外守著,屋中之人也沒有一點響動,現在,這平日裡荒著的院子,此時,更靜幾分。

易年來到那小和尚身前,點頭示意,那小和尚也回禮輕躬。

兩個少年模樣的小人,就這麼安靜的站在院間。

少時,易年在腦中回憶了一下那不知何時,早就看了多次的經書,自覺沒有偏差,便開口背誦。

易年不是修佛之人,周身不具佛光,口中也聽不見佛音,就是平靜的背誦著那封魔經文。

自易年之口,入那小和尚耳中,那小和尚此時沒有看著易年,隻是閉眼傾聽。

那經文隻千字有餘,不多時,易年便背誦完了,怕那小和尚記不住,又繼續背了兩遍。

三遍背完之後,見那小和尚席地而坐。想來是已經記下,此刻正在默默消化那經文,便不在開口。

隻是趁著這段時間,心神又恢複了些許,不管那小和尚,又進了屋中。

少時,屋中青光亮起。

而此時屋外,那小和尚佛座之後,周身開始隱隱有佛光閃爍,漸漸變濃。

不知過了多久,房門開啟,易年的臉色又蒼白了幾分,剛剛傳經前後積攢的心神,此刻又已耗儘。

身上還揹著一人,看起來呼吸順暢,麵色見好,應該又是救回了一條可憐性命。

把那人送出門外,讓帶走看好,轉身又回了院間,坐在那小和尚打坐旁的長椅之上,開始閉目養神。

同時心裡也在暗自擔憂,不知那小和尚是否能成。

心神恢複了片刻,好像感覺周圍起了什麼變化,幽幽睜眼,向前看去。

隻見那小和尚周圍金光四射,竟將這院子映的明亮起來。

易年看那金光,知道那是修佛之人的佛相金身。

修佛與修行,都是修。不同的是,修行是引那天地元力入體,改經換脈,元力流轉於體內經脈穴位,按著特殊的方式運轉不息。

這修佛,也是引那元力入體。不過,進得體內的元力,因修佛的特殊之法,便會被敷上一抹佛光。

元力外放之時,就成這黃金之色。

易年見那小和尚周身佛光凝實,細看之下,耳中竟能神奇的響起天外梵音。

易年也有些驚奇,向來那梵音大都隻會在那些得道高僧身旁方能聽見。

沒想到這和尚,小小年紀,看著也就同自己一般大小,竟能達此境界,倒是個修佛天才。

凝神上境的境界,在這個年紀的平常修行之人看來已是不錯,不過看這小和尚的天資,選不應如此。

可能不像尋常修者,十歲左右開始入門,應該是修佛較晚,才剛到如此境界。

能修行之人竟會耽誤修行時間,倒也不多見,不過那是個人瑣事,易年不好奇也不想多問。

易年就這麼一邊看著那小和尚悟那封魔經,一邊慢慢的恢複著心神體力。

時間也在這點點流逝中慢慢渡過,等到易年又恢複了救治一人體力。

剛想起身進屋時候,那小和尚周身的金光開始慢慢變暗,片刻間,都回了那金身之中。

而後光華斂儘,和尚睜眼,伸腿起身,向著易年的方向看來。

那小和尚現在和易年第一眼見時一個樣子,英俊麵容透著佛相,那身苦行僧的衣著也一如之前。

境界也並未改變,還是那凝神上境。

沒等易年詢問怎樣之時,那小和尚率先開口道:

“今日施主傳經之恩,倉嘉定銘記於心,日後,定不會辱沒了這奇書。”

說著,雙手合十,向著易年行起佛禮。

這次易年沒有躲開,受了這名為倉嘉的小和尚一禮。

可是此時腦中竟出現了個奇怪的念頭:

佛門中的高僧,叫著玄苦渡惡的多好聽,這倉嘉之名,怎麼有絲怪異呢?

不過這個念頭隻是少年心性的本能,一瞬便消散了。

開口問向倉嘉:

“剛見大師參悟佛經之時的佛相金身,可是大師已經修成那封魔經了?”

倉嘉笑了一下對著易年說道:

“那經書雖隻千字有餘,不過繁奧難懂,小僧愚鈍,這短時間,怎麼修成?”

易年聽了此言,不免有些失望。看來那屋中之人,今晚是萬難全救了。

想著,竟有種心力憔悴之感,沉沉的歎了口氣。

那倉嘉見易年神情如此,連忙說道:

“施主莫急,小僧說那封魔經這片刻功夫難以練成悟透,不過也已參悟些許。

現下沒那許多時間,隻能先試上一試,能不能行,三分看天。”

易年那本已低沉的心,聽著倉嘉的解釋,瞬間又活了起來,也不顧禮法,直接伸出手拉住倉嘉前胸衣襟,險些將那佛珠扯斷,欣喜的問著:

“真的??”

看著那小和尚滿臉驚訝之色,想來是沒想到這少年醫者對這句話的反應這麼大,連忙說道:

“真的,雖沒悟全,不過,有機會解今日之危。”

易年聽了這話,心情終於好起來點。才意識到自己現在的樣子,立馬把手鬆開。

快速的將倉嘉的胸前衣襟扯好,後退了兩步對著小和尚說道:

“失禮了失禮了,大師莫怪”,

一邊也學著倉嘉,雙手合十,向著那小和尚行禮。

倉嘉回禮,說著施主赤子之心,纔能有這作為,也不怪,現在要緊之事是救那屋中眾人,不好在此繼續互拜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