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歸處有青山 > 第331章 寺廟傳書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歸處有青山 第331章 寺廟傳書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當這幾個字從老和尚嘴裡說出的時候,易年的第一反應不是得知出去辦法的欣喜,而是一種難言的情緒上頭。

怨念,死後才會生。

方纔已經想到這老和尚可能已經圓寂了,但真的聽見的時候,還是有些難受。

雖然與這老和尚認識沒多久,或者都說不上認識,可卻有種說不出的熟悉感覺。

易年見過生死。

作為一個大夫,還有青光,但也不是什麼人都能救。

生老病死,天道輪回。

有些事情,隻能看著。

儘人事,聽天命。

“大師…”

易年此時也不知說些什麼。

而老和尚好像感覺到了易年的情緒,那蒼老的臉上,又有笑容出現。

“小施主莫要這般,貧僧活了許久,又修得佛理,自知八苦,生老病死,愛彆離,怨憎惡,求不得,五蘊熾盛,世人難擺,隻是沒想到唸了一世的佛經,竟沒逃過一個怨字,還給百年後的小施主帶來了這般困擾,實在罪過。”

老和尚說著,雙手合十,向著易年的方向微微低頭。

可能是在行禮,也可能是在表達歉意。

易年依舊起身躲過,不受老和尚之禮。

“大師,您還是說說要晚輩做什麼事吧。”

易年在老和尚起身後,又坐在了老和尚旁邊。

“幫我找一個人。”

老和尚沒有再與易年推脫。

或許,他的時間不多了。

因為就在老和尚說出這話的時候,易年瞧見,他的眼神已經有了渙散的跡象。

“找誰?他叫什麼?有什麼特征?找他做什麼?”

易年一連問了幾個問題,很急。

不是自己急,是替老和尚急。

而在“聽”見易年一連串的問題之後,老和尚的臉上,又有笑容出現。

很難看。

因為他太老了。

老的已經快沒了人樣。

但易年的目光卻沒有半分偏離。

“小施主莫急,貧僧的狀況雖是不好,但話還是說得完的。”

老和尚說的是真的。

卓回風歸墟境界都能強行給北祁先皇續命一段時間,這老和尚的境界在自己看來,比起卓回風隻高不低,想來說完話也不是什麼難事。

點了點頭,老和尚繼續開口。

“托小施主找的這人,貧僧不知道他在哪,也不知道他姓甚名誰,不知是男是女,至於長相特征更是不知。”

若是旁人對易年說你幫我找個人,但我什麼都不知道,易年估計早一個白眼送過去了。

這什麼線索都沒有,怎麼找人?

可這話偏偏是這看起來不是那般無理取鬨之人的老和尚說的,易年自不會有那般反應。

看著老和尚,有些為難,開口回道:

“大師,要是什麼線索都沒有,我好像還真的辦不到,此時若是應承下來,那便是欺騙大師了。”

“小施主快人快語,這種關頭還有如此心境,貧僧佩服。”

其實易年自己倒是沒覺得有什麼快人快語,就是感覺答應下來有些不妥。

而就在易年想要繼續開口的時候,老和尚的聲音再次傳來。

“方纔是貧僧說的有問題,人老了,腦子不好用了,不是托小施主找人,而是讓小施主幫我找到一個人。”

其實兩句話看起來是一個意思,但易年也不知怎得,竟明白了老和尚的意思。

他讓自己找人,不是要找一個確定的人。

而是自己找到的那個人,便是他要找的人。

明白了老和尚的意思,易年開口問著:

“然後呢?”

總不可能隻是找,一定還有事情要做。

老和尚見易年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嘴角又變。

已經不知是第幾次笑了。

“找到後,還請小施主幫貧僧交給他兩樣東西。”

“什麼東西?”

“兩本書。”

易年聽著,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而是陷入了沉思。

這事兒好辦,也難辦。

隨意找個人把老和尚說的書送出去,這事兒就算成了。

但自己的心裡,定會過意不去。

那想找到自己找的那人,說不上什麼時候才能辦到。

或者,永遠也辦不到。

不對自己心思,那便不是。

這種沒有目標的尋找,纔是最難的。

而辦成與辦不成,都在自己一念之間。

這事兒,比起給師父送信,好像還難了不少。

不過這些還是後話,眼下還是先看看老和尚要送的東西是什麼吧。

整理好了神情,再次看向老和尚,開口問道:

“大師,要送與那人的,是兩本什麼書?”

老和尚聽見易年的話後,有了動作。

向著易年的方向靠了靠,開口說道:

“不知小施主記憶如何,若是有過目不忘之能,貧僧念來,小施主記下便好,若是不能,貧僧慢些說,小施主寫下來也可。”

易年雖不笨,可要說過目不忘的本事,還是沒有。

小時候看的書,等過段時間再看之時便會忘了大半。

不過那時候沒彆的消遣,隻有看書,多看幾遍,撿著自己感興趣的,也記下了不少。

可現在不是平時,老和尚或許隻有這麼一次傳書的機會,記不住,會誤了老和尚所托之事。

但自己不行,不代表彆人不行。

沒有回答老和尚的問題,而是轉頭看向了七夏。

“幫我記點兒東西。”

“好。”

七夏回著。

七夏雖想不起來以前的事情,但記憶的能力還在,而且比自己強的太多。

那過目不忘的本事,在醫館的時候可是見過的。

見七夏答複,轉頭看向老和尚,開口說道:

“大師請說。”

老和尚也沒猶豫,直接開口。

聲音,又在易年腦海中響起。

而就在易年想把聽見的聲音轉述給七夏的時候,眉頭皺了起來。

因為老和尚說的東西,很熟。

“萬物無我,經書封魔,萬魔儘退,無顧所得”

不僅熟,還會背。

封魔經!

當初在青山鎮,傳給倉嘉的時候,便是背誦下來的。

此時也顧不得禮法不禮法,開口打斷了老和尚。

“大師所說之書,可是淨竹秘法封魔經?”

老和尚被易年打斷,但沒有任何不悅之色。

“小施主聽過?貧僧還以為這封魔經會同貧僧一同埋在這寺院裡呢?沒想到百年之後,竟還能流傳於世。”

易年聽著,點了點頭,沒說經書從哪習得,而起問道:

“那大師要送的第二本書,可是佛門至寶摩訶心經?”

“小施主連摩訶心經都知道?”

易年聽著,點了點頭。

老和尚應該是感受到了易年的動作,半晌沒有言語。

沒有看易年,而是擡頭看向了天。

眼中滿是思索神色。

老和尚看著天。

易年等著,七夏陪著。

不知過了多久。

可能是一瞬間,也可能是很久。

老和尚有了動作。

將佛珠掛在了脖子上,輕輕理了理袈裟。

又是長長出了口氣,開口說道:

“或許,都是天意吧。”

易年不知道老和尚說的什麼意思,開口問道:

“晚輩愚鈍,不知大師所說天意何解,還請指點。”

老和尚聽著,搖了搖頭。

“天意便是天意,等明白的時候,自然就明白了,彆人解釋不了。不過小施主竟然知我淨竹寺兩大功法,那貧僧也省些力氣,方纔所托之事,還請小施主上心。”

找人,傳書。

但易年聽後,卻搖了搖頭。

因為他不想騙老和尚。

這件事,早就做過了。

“大師,我不是修佛之人,這兩本書在我手裡隻會蒙塵,當初也未曾想過會有見到大師的一天,所以前些日子擅自做主,已經把書送人了。”

“何人?”

老和尚問著,有些驚訝。

“一個修佛的小和尚。”

“他怎麼樣?”

“心地善良,一心向佛,年紀輕輕已經修出了佛相金身,前段時間剛剛分彆,去渡人了。”

“叫什麼?”

“倉嘉。”

易年一一作答。

“倉嘉,倉嘉…好,好啊…”

老和尚一邊念著名字,一邊說好。

臉上的笑容中,還帶著幾分釋然。

易年不清楚,是名字好,還是彆的什麼好。

“大師,當初事出緊急,許多人急著救命,晚輩又見倉嘉是修佛之人,便把淨竹秘法相傳,未經許可之罪,還請大師見諒。”

老和尚聽著,揮了揮手。

“本就是救人的東西,能救人便好,哪有敝帚自珍之理,小施主宅心仁厚又慷慨大方,怎麼會有罪責,隻是沒想到今日所托之事,小施主很早以前便幫貧僧辦好了,看來,都是天意啊。”

易年聽著,不怪就好。

當初以為都是無主之物自己便做主了,哪裡能想到還有碰到正主的一天。

“小施主說得倉嘉是哪裡人?”

易年搖了搖頭,開口回道:

“具體是哪裡的晚輩還真不清楚,當初也沒問過,但他有些外邦口音,應該不是北祁人士。”

老和尚聽著,點了點頭。

目光收了回來,看向了易年。

“你與鐘萬爻,是什麼關係?”

易年聽著,心裡一顫。

方纔在清理牌匾的時候想起了師父,也想了許多事情。

這淨竹寺的破敗,或許和師父有關係。

但易年不想信,也不信。

可正主在這兒,自己想不到的事情,他可能是知道的。

沉默了片刻,還是如實說了。

隱瞞沒有意義。

若真是師父所為,自己身為他的徒弟,自是要承擔責任的。

肩膀雖瘦,但還抗的起來。

“大師所問,乃是家師。”

易年說完,等著老和尚的反應。

沒有想象中的暴跳如雷,或者仇人見麵分外眼紅。

依舊笑著。

“原來如此,方纔覺得有些熟悉,還以為是老眼昏花感覺錯了呢。”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