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處有青山 第358章 有劍龍鱗
之前易年以為,晉天星留下桐桐的目的,是為了讓幾人回聖山的路好走些。
不過還有另外的原因,便是鍛煉鍛煉桐桐。
最起碼不能天天那麼悶著。
而白笙簫留下劍十一,經桐桐這麼一說,也有目的。
就是桐桐說的原因。
揍他。
劍十一剛剛突破了四象境界,但由於是臨時破境,需要比旁人多些時間穩固境界。
可易年知道劍十一的境界已經穩固下來了,畢竟是聖山的天驕,資質一定比普通修行之人強。
穩定境界的時間也會比普通人短。
劍十一如此,千秋雪也是如此。
但光穩定還不夠。
師父說過,每個境界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而基礎,也是每個境界都有。
當突破到一個新的境界之後,便要重新打一遍基礎。
這樣雖然有可能會讓修為的提升變慢,但會把未來的路鋪平。
不過這種做法隻適用於那些有些絕對把握突破到高境界的人纔好用。
要不前麵浪費太多時間,萬一後麵遇見了瓶頸,很可能因為時間不夠而飲恨。
劍十一不用說,他有每個境界重新打一次基礎的根本。
而白笙簫的修行方式又是師父教的。
易年自然明白白笙簫的意思。
揍他,便是讓他重新打一遍基礎。
與當初劍十一揍周晚與龍桃的情況差不多。
不過這個揍也不是隨便來個人就行。
要求有幾點。
第一,實力必須能碾壓劍十一。
要是像風悠悠與卓越或者藍如水的境界,能贏劍十一也是慘勝。
第二天能不能打,還兩說。
但這種方法,可不是隻打一天。
第二,下手得有分寸,萬一把劍十一打傷了,第二天還是不能打。
第三,這個人得是劍十一信得過的人,他纔敢不留餘地的發揮。
即使消耗到筋疲力儘,也不會猶豫。
不怕被報複,也不怕遇見突發情況。
易年想著,這些要求自己符合,可白笙簫也符合。
但他偏偏把這事交給了自己。
白笙簫不是那種怕麻煩的人,更何況是對自己的徒弟。
自己能不能遇見劍十一,在白笙簫離開的時候,還是個未知數。
在這對劍十一可以說是四象境界最重要的一段時間裡,他把劍十一交給了自己。
那隻有一個原因。
白笙簫沒空。
易年知道,這把劍,自己非收不可了。
因為白笙簫的這個人情,不像看起來那麼簡單。
如果自己猜的不錯,他也有他的目的。
而且和晉天星達成了一致。
看向桐桐,開口問道:
“卓越呢?”
桐桐聽了,開口回道:
“之前卓師伯讓卓越師兄與我倆一起在這裡等小師叔,不過他嫌棄我倆是小孩子,不願意跟我倆一起回去,非要跟著師伯師父他們一起走,就沒留下。”
易年聽著桐桐的解釋,點了點頭。
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樣。
下意識的往南方看了看,心裡想著:
“聖山的幾位大人物回去的路,恐怕不太好走啊。”
是的,不太好走。
易年在聽見桐桐讓自己揍劍十一的時候,已經猜到了,而方纔問卓越在哪,聽見桐桐的回答後,確定了下來。
其實送劍,揍劍十一,鍛煉桐桐,都是白笙簫與晉天星的藉口。
而他倆最真實的目的,是讓這兩個小孩子與自己一起回聖山。
其實與自己一起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不能和他們一起回去。
當初晉天星和白笙簫都說過,回去的路不好走。
畢竟玄魂甲的誘惑太大,大到白笙簫與晉天星卓回風已經確定有人盯上了聖山。
回去聖山的路上,絕對不會太平。
而且敢打玄魂甲主意的人,也絕對不簡單。
聖山的幾位大人不得不考慮這幾個小輩的安全。
晉天星留下了桐桐,白笙簫留下了劍十一。
卓回風也想留下卓越,不過卓越沒同意。
這事兒也不能明說。
對藍如水和風悠悠沒法交代。
就是可憐了藍如水與風悠悠,誰讓他倆的師父沒來呢。
不過留下兩個對於幾位大人物來說的拖油瓶,跟著回去的幾個,遇見危險,也能得到更好照顧。
易年知道,他們回去的路上一定不會隱藏行蹤。
第一,聖山的人,從來不會鬼鬼祟祟。
第二,給還在上京的自己四人,吸引走大部分的目光。
而且,他們還會故意讓人認為自己,七夏,劍十一與桐桐也在隊伍裡。
辦到這點對於他們來說不難。
回聖山,分兩路。
一路三個歸墟,一路沒有歸墟。
但易年這一路,一定比白笙簫那一路安全。
畢竟沒人會想到玄魂甲根本不在聖山的大人物手裡,而是穿在七夏身上。
而且他們把大部分的強者吸引走,就算自己幾人碰見敵人,也都是些小魚小蝦。
自己與七夏,足夠對付。
還有桐桐在旁,危險會降低許多。
從劍十一與桐桐的表情以及表現判斷,他倆應該是不知道他們師父的安排。
不過易年沒打算說,知道了也沒什麼用。
自己把他倆安全帶到聖山就好。
這人情,抵得上這把劍。
而且路上,可能用的到。
伸手從桌上拿起藍色長劍,對著劍十一開口說道:
“好了,這把劍我收下,這一路上會聽白師兄的話,狠狠揍你的。”
易年嘴上說著笑,心裡卻不輕鬆。
畢竟連聖山的大人物都做出了托孤的舉動,準備的再萬全,也輕鬆不起來。
劍十一聽見易年的話,胖臉更苦了幾分。
易年有些凝重的心情被這小胖子的有趣表稍稍緩解了些。
想起之前的事,一抹笑意掛上了嘴角。
難怪這小胖子見自己不收劍的時候那般發愁。
要是自己直接收了,估計他會千方百計阻止桐桐把白笙簫的交代藏在肚子裡。
不過幸好自己沒直接收,他猶豫的時候,桐桐把白笙簫的交代說了出來。
要不自己不可能想到這點。
這小胖子,無意間差點壞了他師父交代的大事。
雖說不一定有事發生,但多準備準備,總沒錯。
不過也怪不得他,留著的這兩個小拖油瓶,一個隻顧吃,一個隻顧看,哪能想到這些。
要不是這上京太複雜,又總被人算計,自己估計也想不到。
搖了搖頭。
也不知這改變是好是壞。
劍十一看見易年把劍放在了竹簍裡麵,知道自己回去這一路沒好日子過了,在衝桐桐白了第二次眼睛之後,又吃了起來。
這時易年點的小吃也被老闆端了上來,招呼著七夏,動起了筷子。
易年不怎麼饞,主要是七夏。
被易年養成了一日三餐的習慣,突然斷了,總會想。
自己沒吃幾口,大多時候都是看著七夏與劍十一在吃。
這小胖子的胃口完全不受心情的影響。
無底洞般的肚子裝下了大半的小吃。
看著三人吃著,自己沒什麼事做,又把長劍拿了出來。
總要熟悉熟悉。
也確實喜歡。
問向劍十一這把劍叫什麼。
劍十一停了動作,小眼睛快速轉著,片刻後,撓了撓頭,開口說道:
“師父說了一堆,忘了。”
易年真想像拍馬兒那樣拍他一巴掌。
不過就是想想,這小胖子,打架的時候精明的很,平時傻的過分,習慣了。
旁邊的桐桐接過了話頭,開口說道:
“聽白師伯說,歐陽先生說那長刀是不可多得的龍骨寒鐵所鑄,所以此劍鑄造時便刻上了鱗片狀的卸力法陣,而劍成之時有龍吟響起,便取了龍鱗二字,也符合傳龍族鱗甲特性。”
易年聽著,重複了一遍。
龍鱗。
想著可不能讓龍桃知道。
不算好聽,也不算難聽,但畢竟是歐陽先生所取,自是不好更改。
就是個名字,叫什麼都一樣。
七夏已經停了,她的胃口比起尋常女子不算小,畢竟是修行之人。
但和劍十一比起來,那就是天差地遠了。
這小胖子可是光靠著吃就能抵抗黑氣吸食精血的人物。
把劍又收了起來,等著劍十一吃完。
在老闆過來說今天帶出來的小吃已經沒了,抱歉打擾幾位雅興之後,劍十一才戀戀不捨的停了嘴。
不停也不行了,沒了。
易年付了錢,幾人離開了小吃攤。
不經意間問了問桐桐有沒有人跟著,聽見沒有的回答後,放了心。
去聖山的路,得小心點兒了。
招呼著幾人上車。
桐桐與七夏進了車廂,劍十一坐在外麵陪易年趕車。
問了句小師叔咱們現在去哪,易年回著找個空曠的地方先和你切磋切磋,看看這幾天有沒有長進。
劍十一一聽,臉立馬苦了下來。
喜歡修行,不代表喜歡捱揍。
和自己這個明明沒大自己幾歲,但境界差了好多的小師叔打,就是捱揍。
易年看著劍十一的樣子,也不忍逗他了,開口說道:
“逗你的,我去辦點兒事,然後就去聖山。”
棲霞山還有人等著呢。
易年已經打算好了,一會兒到了地方,讓七夏與他們兩個等著,自己去見見白雲飛。
可能會有些血腥,還是不讓這兩個小拖油瓶看見好。
馬兒變聰明瞭,好處不少。
比如現在,根本不用自己把握方向。
照著馬兒的屁股拍了下,說著去棲霞山。
車輪轉動,健壯的馬兒帶著四人,迎著夕陽,向著棲霞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