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玲瓏 第201章 流水寒月
牧雲千裡傳佳音,摘星萬緒告清風。
望海群浪傾惆悵,視月群茫訴悲涼。
晨霧像被揉皺的蟬翼,在湖麵慢慢舒展。那霧是極淡的白,帶著水汽的清冽,漫過青石板時,在石縫裡留下細碎的水珠,像誰不小心撒了把碎鑽。
石縫間還嵌著去年的蘆葦稈,被霧打濕後泛著青灰,頂端的蘆花早已飛儘,隻餘光禿禿的稈子指向天空,像支支沉默的筆。
霜降蹲在青石板上,裙裾鋪開如綻放的夕顏,靛藍色的裙角沾著幾星草屑。她數著露水從菱角葉尖滾落的軌跡
——
第一滴墜在螺殼上,震得螺口的青苔微微發顫,螺殼裡積著的水晃出細碎的光;
第二滴撞在石蟹的背甲,驚得它橫著鑽進石縫,八隻小腳蹬起的細沙落在她的鞋麵上;
第三滴墜入水中時漾開的漣漪,恰好接住天邊第一縷晨光。
那光透過水霧,在她睫毛上織成細碎的金網,連帶著腕間菩提子都泛起暖融融的光,每顆珠子上的紋路都被照得分明,像極了藍月湖底的石紋,一圈圈繞著時光的印記。
“在數第幾顆露珠?”
夏至的腳步聲踩著葦葉的沙沙聲過來,鞋底沾著的泥點在石板上印出小小的梅花,那泥是帶著青草氣息的新泥,還粘著半片枯黃的葦葉。
他手裡拎著的竹籃晃出淡淡的藥香,是望月砂混著薄荷的清苦,籃沿還纏著半片夕顏花瓣,想來是從院角那叢花上蹭來的,花瓣邊緣已微微發卷,卻仍透著清甜的香。
他蹲在她身邊,指尖替她拂去發間沾著的蘆花,那蘆花是去年的舊物,帶著陽光曬過的乾燥氣息,拂落時在空中打了個旋兒才落地。“柳夢璃說這味望月砂要晨露調服纔有效,她特意囑咐,得用菱角葉上的露,說是帶著水的靈氣,能安神定魂。”
他說話時,喉結輕輕滾動,聲音裡還帶著晨起的微啞,像被露水浸過的琴絃。
霜降轉頭時,發梢掃過他手背。他手背上還留著湖底石棱劃出的疤,像條淡紅色的小魚,在麵板上遊弋。邊緣的痂已經脫落,露出底下粉嫩的新肉,細看能瞧見細密的毛細血管,像湖底蔓延的水藻。
“林悅的信,你看了嗎?”
她聲音輕得像霧,怕吹散了這片刻的寧靜,尾音還帶著晨咳的微啞
——
自藍月湖回來後,她總在清晨犯咳,像有片湖水嗆在肺裡。咳得厲害了,眼角會沁出細小的淚。
竹籃裡的信紙正露著一角,是林悅特有的蠅頭小楷,筆畫圓潤如珠,起筆收鋒都帶著湖水的溫潤,彷彿每個字都在水裡泡過。
昨夜信差叩門時,銅環碰撞聲驚飛了簷下的燕子。那燕子撲棱棱掠過窗欞,翅膀帶起的風掀動了信紙的一角,信紙上還沾著根燕子的尾羽,細如銀絲。
此刻信紙上的墨跡還洇著雨痕,像誰在字裡行間撒了把碎星,“回魂灣”
三個字被浸得發藍,彷彿能擰出湖水來。筆畫間的飛白處積著細小的紙絨,像未乾的淚痕。
“說湖底的石筍又長高了半尺,”
夏至展開信紙,風掀起紙角,露出背麵畫著的夕顏花。花瓣邊緣用淡墨暈染,像被露水打濕的痕跡,花心處點著一點鵝黃,是用花蕊研磨的顏料,“還說……
蘇何宇的日記找到了。在草屋梁上的木箱裡,被蜘蛛結了三層網,網眼上沾著經年的灰塵,她費了半夜才拆開,手指被蜘蛛絲纏得像裹了層紗。”
他用指腹撫平信紙的褶皺,那褶皺裡還夾著片湖底的藍草,葉片薄如蟬翼,在風裡輕輕顫動。
霜降的指尖猛地收緊,菩提子硌得掌心發麻,留下五個淺淺的圓印,像串微型的月亮。那本日記,林悅提過三次。
第一次是在草屋的油燈下,燈芯爆出的火星落在她發間,像墜了顆碎星。她正用銅針挑著燈花,火苗在她瞳孔裡跳;
第二次是霧漫湖岸時,她赤著的腳踝沾著藍草,草汁在腳背畫出蜿蜒的河,與湖岸的水線連成一片;
第三次,就是此刻信紙上洇開的淚痕裡,那淚痕順著
“淩霜”
二字的筆畫蔓延,像在替故人垂淚,將紙頁浸得發皺,像片被水打濕的柳葉。
“要去嗎?”
夏至的拇指蹭過她發抖的指節,那裡還留著玉佩的溫痕。即使玉佩已留在藍月湖,那暖意卻像滲進了骨頭縫,在微涼的晨霧裡格外清晰。他指腹的薄繭掃過她的虎口
——
那是他常年握劍磨出的印記,帶著安穩的力量,像船錨落進平靜的湖麵。
遠處傳來韋斌的笑聲,像塊石頭投進平靜的湖麵,蕩開層層漣漪。那笑聲裡混著毓敏捶打布料的棒槌聲,“砰砰”
地敲在青石板上,震得簷角的銅鈴都跟著作響。鈴音清越,像從雲端落下的月光。
柳夢璃新染的靛藍布晾在竹竿上,被風吹得獵獵作響。布麵上的水痕未乾,在陽光下折射出虹彩,像片流動的湖水。水痕的邊緣泛著淡淡的紫,是染缸裡未褪儘的底色。
霜降望著那抹藍,忽然想起藍月湖底的光:那些銀魚的鱗片在黑暗中劃出的銀線,像流星墜進深海;湖靈的眼睛裡流轉的幽藍,像凝固的歎息;還有那枚刻著殤夏的玉佩在掌心發燙的溫度,像握著團跳動的火焰。這些記憶都泛著幽光,像沉在水底的星子,即使無人看見,也始終亮著。
“去。”
她站起身時,裙角掃過沾露的葦叢,驚起的蜻蜓撞在夏至肩頭。翅膀的震顫透過衣料傳過來,像誰在輕輕叩門。
那蜻蜓停在他肩頭片刻,透明的翅翼上沾著顆露水,陽光照在上麵,映出彩虹的顏色,又振翅飛向晨光裡。尾尖掃過他的耳垂,帶起一陣微癢。
“得把日記帶回來。那是他們的故事,不該爛在湖底的泥裡,像夕顏花謝了就無人記得。”
她的裙擺掃過葦葉,帶起的露水落在腳麵上,涼絲絲的,像誰的眼淚。
出發那日,沐薇夏往他們行囊裡塞了油紙包。油紙是極厚實的桑皮紙,被桐油浸得發亮,邊角處還留著她指甲掐出的月牙印。
開啟時,層層棉紙裹著的桂花糕滾出來。米白的糕體上撒著金桂,糖霜在陽光下閃得像碎玉,甜香漫出來,引得簷下的麻雀都落在窗台上探頭探腦。小眼珠滴溜溜轉,像兩顆黑琉璃。
“這是用去年秋分收的桂花釀的,”
她指尖劃過包紙上繡的並蒂蓮。絲線是用茜草染的,紅得像心口的血,針腳細密,花瓣上還繡著露水的反光。
“墨雲疏算過黃曆,說這幾日宜遠行,路上會遇貴人相助。”
她說話時,鬢邊的茉莉掉落在糕上。花瓣的白襯著桂花的黃,像幅精緻的工筆畫。她慌忙拾起,指尖沾著的花香卻留在了糕上。
墨雲疏正坐在門檻上翻《水經注》。書頁已經泛黃發脆,邊角捲起如夕顏的花瓣,頁尾處寫著細小的批註,是她慣用的蠅頭小楷。
她用鎮紙壓著書角,那鎮紙是塊太湖石,上麵天然的孔洞裡還塞著半片銀杏葉。葉脈清晰,像誰畫的地圖。
書頁間夾著的銀杏葉簌簌作響,葉脈在陽光下看得分明,像誰畫的水係圖,主脈是大江,支脈是小溪,密密麻麻織成一張網。
“過了三道灘,記得找老艄公換船,”
她忽然抬頭,鬢邊銀簪映著日光,折射出的光點落在書頁上,像隻跳躍的螢火蟲,“他祖父曾在湖底撈出過青銅鏡,鏡背上刻著的紋路,和藍月湖的石壁一模一樣,鏡緣還鑲著銀,雖鏽了大半,卻仍能照見人影。”
她說話時,指尖在
“洞庭波兮木葉下”
這句詩下輕輕點了點。指甲上還沾著研墨時蹭的黛青,像抹遠山的影子。
船篙插入水麵時,濺起的水珠在陽光下畫出彩虹,水珠墜落的軌跡裡能看見細小的塵埃在跳舞,像無數微小的星辰。
韋斌站在船頭,粗布短褂被風吹得貼在身上,露出結實的臂膀,古銅色的麵板上滲著汗珠,在陽光下像撒了把碎金。他往水裡撒著碎餅,引得銀魚翻湧,那魚群聚散時像朵會動的雲,鱗片的銀光晃得人睜不開眼,偶爾有魚躍出水麵,在空中劃出銀亮的弧線,又
“撲通”
落回水裡,濺起的水花打濕了他的褲腳。
“聽說這湖通著東海,”
他撈起一條躍上船的小魚,魚腹的銀光映著他笑紋裡的泥點,顯得格外生動,那魚在他掌心扭著身子,尾巴掃過他的手腕,留下濕滑的痕跡,“我爺爺說,五十年前有艘商船沉在回魂灣,船上載著西域的琉璃,現在說不定還在湖底發光呢,像把星星鎖在了水裡。”
他說著,把小魚放回水裡,那魚擺著尾巴遊開,在水麵劃出個小小的漩渦,漩渦裡卷著片葦葉,打著轉兒飄向遠方。
霜降把林悅的信壓在船板下,信紙被一塊青石鎮著,石上的青苔正好遮住
“悲涼”
二字,青苔的絨毛上沾著露水,像給字蓋了層水晶被。
信紙上的夕顏花正對著湖麵,花瓣的輪廓在水波裡被揉碎,又慢慢聚攏,像朵不會凋謝的花,在水裡開得持久。水波裡浮著的雲影慢慢走,像誰在水裡鋪了條路,引著他們往記憶深處去。
船行過處,水草在船底劃過細碎的聲響,像誰在低聲訴說著陳年舊事,那些話順著船底的縫隙鑽進來,散在空氣裡,帶著水的清冽。
第一日夜裡,他們泊在蘆葦蕩。葦葉長得比人還高,在月光裡像一堵堵綠牆,風穿過葦叢,發出
“嗚嗚”
的聲響,像誰在吹奏古老的笛。
韋斌用葦葉編了隻兔子燈,燭火在裡麵明明滅滅,映得葦葉的紋路像血管,燈影投在船板上,忽大忽小,像隻跳躍的兔子。
霜降坐在船頭,看螢火蟲在葦叢裡飛,那綠光忽遠忽近,像散落在人間的星子,偶爾有幾隻停在她的裙角,尾端的光點明明滅滅,像綴了串微型的燈籠。
夏至坐在她身邊磨劍,劍身的寒光映著他的側臉,睫毛投下的陰影在顴骨上輕輕晃動,劍穗上的紅繩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擺動,像條不安分的小蛇。
“你說,蘇何宇寫日記時,會不會也看著這樣的螢火蟲?”
霜降忽然開口,聲音被風吹得有些散,像斷了線的風箏。
夏至停下磨劍的手,劍穗上的玉佩撞在劍鞘上,發出清脆的響聲,像顆珠子落在玉盤裡:“或許吧。說不定他也像我這樣,身邊坐著想守護的人,手裡的筆就像我的劍,想為她劈開所有風浪。”
第二日清晨,他們在岸邊發現了一串腳印,那腳印很小,像是女子的繡鞋留下的,鞋尖處繡著的花形還依稀可辨,是朵小小的夕顏。邊緣還沾著藍草的碎屑,草屑上的露水在晨光裡閃著光,像撒了把碎鑽。
沿著腳印往前走,見水邊立著塊石碑,碑身被水浸得發烏,爬滿了青苔,像穿了件綠衣裳。碑上刻著
“望歸石”
三個字,字跡已經模糊,被水浸得發烏,筆畫間積著厚厚的水垢,像層凝固的淚。
韋斌用袖子擦去碑上的青苔,露出底下刻著的小字:“歲歲年年,盼君歸還”,字跡娟秀,像女子的手筆,筆畫裡還留著刻刀劃過的痕跡,深淺不一,像藏著無數的歎息。
“這字看著有些年頭了,”
他摸著下巴上的胡茬,胡茬上還沾著晨露,“說不定就是蘇何宇心上人刻的,她每天都來這裡等,腳底下就踩出了這條路。”
霜降伸手撫摸那些字,指尖能摸到筆畫裡的凹陷,像被淚水泡過的痕跡,涼絲絲的,像觸到了當年的月光。
第三日傍晚,船泊在蘆葦蕩時,暮色已經浸染了半麵湖水。遠處的山影隻剩黛青的輪廓,像水墨畫裡未乾的筆觸;山腰處繞著圈白霧,像條玉帶。
老艄公的木屋裡飄出藥味,是艾草混著蒼術的辛香,聞著讓人頭腦清明,驅散了旅途的疲憊。他正坐在門檻上用銅杵碾著曬乾的藍草,那銅杵被磨得發亮,杵柄上的包漿溫潤如玉,是歲月留下的痕跡。藍草被碾成細碎的粉末,藥汁染得指縫發藍,像剛從湖底撈上來的,連指甲蓋裡都透著青。
“你們要找的地方,”
他往爐膛裡添柴,火星舔著乾葦,在牆上投下跳動的影子,像群跳舞的精靈,“是‘回魂灣’吧?”
他說話時,煙鬥裡的火星明滅,煙圈在暮色裡慢慢散開,像個褪色的夢,帶著煙草的澀味。
銅鍋裡的水開始冒泡,騰起的蒸汽模糊了他眼角的皺紋。那皺紋深得像湖底交錯的石縫,藏著數不清的故事,每道溝壑裡都積著歲月的塵埃。
“五十年前,有個穿月白衫的公子,也在這裡問過路。”
他忽然從梁上取下個木盒,那木盒是老柏木做的,帶著淡淡的鬆脂香。鎖是黃銅的,已經鏽得打不開,表麵的花紋被磨得模糊,像蒙了層霧。
他用斧頭劈開盒子,開啟時,陳年的樟木香混著水汽漫出來。裡麵鋪著的紅綢已經發黑,像朵枯萎的花。“他留了這個,說若有天有人尋他,便給出去。他當時眼睛紅得像兔子,說話時聲音都在抖,說這是他唯一的念想了。”
盒裡是支玉簪,羊脂白玉的質地,在暮色裡泛著暖光,像塊凝固的月光。簪頭雕著半朵夕顏花,花瓣的紋路細如發絲,是用極細的刻刀一點點雕出來的。缺口處還留著暗紅的痕跡,像未乾的血,又像被硃砂染過,透著股決絕的紅。
霜降的指尖剛觸到玉簪,就覺得心口一緊
——
那觸感,和藍月湖底的玉佩如出一轍,溫潤中帶著絲涼意,像握著塊凝固的月光。玉質裡還留著人體的溫度,彷彿剛被人取下。
“他說,等不到了。”
老艄公的煙袋鍋裡火星明滅,煙灰落在他的粗布衣襟上,像撒了把灰,“等不到和心上人共賞夕顏花了。那年的湖水漲得特彆凶,像頭發怒的野獸,把她的船衝得沒了影,連塊木板都沒剩下。他就在這岸邊守了三個月,每天都往湖裡扔一支花,從春桃到夏荷,直到秋霜染白了蘆葦,染白了他的頭發,才拖著腳步離開,背影在風裡像片枯葉。”
他磕了磕煙袋鍋,煙灰落在地上,被風吹散,像從未存在過。
夜霧漫進船艙時,帶著濃重的水腥氣,像誰把整個湖都搬進了船裡,濕漉漉的,鑽進人的毛孔。
夏至正用細布擦拭那支玉簪,布是沐薇夏繡的細麻布,帶著草木染的淡青,布麵上繡著細小的纏枝紋,像湖水的漣漪。月光從船篷的破洞漏下來,在簪頭的夕顏花上流動,像誰在花上撒了把碎銀,又像誰的眼淚在慢慢流淌,沿著花瓣的紋路往下淌,在簪尾聚成顆小小的水珠。
“你看這裡,”
他指著簪尾的小字,那字刻得極淺,幾乎要被歲月磨平,“是‘宇’字。是蘇何宇的名字。”
霜降忽然想起林悅信裡的話:蘇何宇的日記裡,每一頁都畫著夕顏花,有的含苞,有的盛放,有的已經凋零,最後一頁隻寫著
“淩霜將至,待君歸”。那
“淩霜”
二字,像極了自己的名字。她捂住嘴,才沒讓哭聲落進水裡
——
原來有些等待,真的能跨越半世紀的風雨,像湖底的石筍,在黑暗裡默默生長,即使無人知曉,也從未停止。
船到回魂灣時,晨霧還沒散,濃得像化不開的墨,船槳劃進去,都像要被吞噬。水麵浮著層藍草,葉片上的露水在霧裡閃著光,像誰鋪了條通往湖底的路。
林悅穿著白裙立在岸邊,裙擺沾著露水,被霧打濕的地方顏色變深,像幅暈染的水墨畫。遠遠望去,她像朵剛出水的夕顏花,脆弱得彷彿一陣風就能吹落。
“日記在草屋,”
她的聲音裡帶著水汽,像含著顆淚,“我不敢看。我奶奶說,那裡麵的字會咬人,看過的人都會睡不著覺。”
草屋的木桌上,日記本攤開著,封麵是牛皮紙做的,已經被歲月浸成深褐色,頁尾卷得像波浪。
第一頁的字跡還帶著少年氣,筆畫張揚如野草,畫著歪歪扭扭的小船,船帆上寫著
“尋霜”
二字;
中間幾頁記著湖水漲落的時辰,“今日水落三寸,露白,見岸邊長了新的藍草”,字裡行間總夾著乾枯的藍草,葉片已經脆如薄紙;
最後幾頁的墨跡洇開了,像被淚水泡過,筆畫都在發抖,“九月初一,霧大,看不見對岸的燈”“九月初二,雨,藍草又長高了些”“九月初三,湖水漲了三尺,她的船沒回來”。
夏至的手指按在最後那句上,紙頁簌簌發抖,彷彿底下有什麼東西在掙紮。
窗外的蘆花被風吹得撞在窗欞上,“沙沙”
作響,像誰在輕輕叩門,又像誰在低聲哭泣。
林悅忽然說:“我奶奶說,那年的夕顏花開得特彆好,漫了整整一湖,白得像雪。蘇公子就坐在湖邊,一朵一朵地摘,說是要等她回來插滿頭。”
她說著,從懷裡掏出個布包,開啟是曬乾的夕顏花,花瓣已經變成褐色,“這是我奶奶收的,說是那年最後一朵夕顏。”
霜降把玉簪放在日記本上,兩半朵夕顏花恰好拚在一起,缺口處嚴絲合縫,像天生就該是一對。
晨光從窗縫鑽進來,在字裡行間遊走,金色的光線裡浮動著細小的塵埃,像在替那些未說出口的話,畫上溫柔的句號。
她忽然明白,有些錯過不是結束,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存在,像這玉簪與日記,跨越五十年,終究還是會相遇。
回程的船上,韋斌在船頭放起了紙船,紙是柳夢璃染的靛藍,船帆上用金粉畫著夕顏花。船上點著的蠟燭像顆跳動的星,在水麵上明明滅滅,映得周圍的水波都泛著暖光。
“聽說這樣能把思念送到該去的地方,”
他望著紙船漂向湖心,背影在夕陽裡拉得很長,“弘俊說,他祖宅的園子裡,還長著五十年前的夕顏花種,是蘇何宇當年親手埋下的。等我們回去,就種在院裡,讓它們年年都開花。”
霜降把日記本抱在懷裡,封麵已經被體溫焐得溫熱,牛皮紙的粗糙觸感透過衣料傳過來,讓人覺得踏實。
湖水在船尾畫出白色的弧線,像條正在癒合的傷疤,慢慢消失在遠方。她忽然想起墨雲疏說的話:有些故事,記著比忘了好,就像夕顏花,明知會謝,還是要開得轟轟烈烈,讓看過的人都記得那份驚豔。
船過三道灘時,夕陽正把湖水染成金紅,像誰潑了桶熔金。
遠處傳來柳夢璃的笑聲,清脆如銀鈴,她正站在碼頭揮著靛藍布,布在風中招展,像在召喚迷途的歸鳥。
碼頭上還站著毓敏和墨雲疏,毓敏手裡拎著個食盒,想來是準備了熱乎的飯菜;墨雲疏倚著柳樹,手裡還拿著那本《水經注》,彷彿他們從未離開。
霜降抬頭時,看見夏至鬢角的碎發被風吹起,在夕陽裡泛著金邊。原來最好的風景,從來都不是湖底的月光,也不是盛開的夕顏。
而是身邊這個陪你看遍風雨的人,是無論走多遠,總有個人在碼頭等你回家。
夜色漫上來時,船艙裡點起了油燈。燈芯是新換的,火苗穩而亮,映得四壁都泛著暖黃。夏至在給日記本包書皮,用的是沐薇夏繡的夕顏花布,針腳細密如蛛網,花瓣上還繡著細小的露珠。
霜降趴在旁邊看,見他指尖的疤蹭過布上的花蕊,那疤痕已經淡了許多,像條快要癒合的河。忽然覺得那些跨越半世紀的等待,都化作了此刻燈芯爆出的火星,暖融融地落在心上,像被誰輕輕蓋上了棉被。
窗外的月光淌進船裡,在書頁上漫開,像誰在字裡行間注滿了湖水。那些未說出口的話、未完成的等待,都在這月光裡慢慢舒展,像朵正在綻放的夕顏花,溫柔地,鋪滿了整個長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