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潮1980 第7章 竅門兒
乾什麼都有竅門兒,這個道理對各行各業都適用,是無需爭議的事實。
怎麼乾,其實遠比認不認真,賣不賣力要重要的多。
撿破爛也一樣,不是光有力氣和膽量就行了。
隻有智慧,才能把勞動效率和收益最大化。
寧衛民就屬於那種愛琢磨竅門,又善於總結經驗的那種人。
他可不像盲流子們,沒事兒就狗一樣的在垃圾山上尋著嗅著。
恨不得掘地三尺地找能賣的東西。
他習慣養精蓄銳,突擊作戰,專等著汽車喇叭響。
隻有新到的垃圾車來傾瀉垃圾,他才從地上站起來,真正的上手。
哪怕是兩輛垃圾車一起來,他也要先區彆一下兩輛車分彆是哪個廠子的。
因為工廠越大,運來的垃圾才會越值錢。
另外,寧衛民還懂得占據有利的地形,充分認識到搶占上風頭的重要性。
每次來了垃圾車,他都不惜一切辦法,杜絕自己被擠在下風頭。
因為那垃圾的灰霧一下就能把人罩成個泥猴。
鼻子不通氣兒,眼睛也看不見。
再能乾的主兒,也堅持不了多一會就完蛋了。
還有,在乾活的具體流程上,寧衛民也和彆人有著明顯的不同。
當他撲向一車新垃圾時,並不會像其他人那樣著急撿能賣東西。
他的習慣是拚命的先把垃圾劃拉到自己的身邊,然後攤開四肢壓住。
等汽車開走了,再從從容容的從垃圾中挑揀有用的東西發財。
至於最後,關鍵的一條就是,寧衛民絕不是什麼廢品都要的。
他十分清楚自己單打獨鬥,攜帶量有限。
他沒法像這幫盲流子們那樣,可以大批量的積累廢品,再統一用手推車統一運到回收站去賣。
所以哪怕垃圾場的資源如此豐富,他也隻有去撿體積小,價值高的東西才劃算。
像廢紙這種東西價格最低,還占地方。
即便是滿滿一麻袋廢紙也沒多沉,但體積卻大的要命,而且往往遍佈汙穢。
對他而言,那是一定要堅決鄙棄的。
反過來,有色金屬就不一樣了。
不管銅、鋁、鋅都行。
隨便碰上一件,就能頂一麻袋廢紙的。
即便是鐵也好啊。
彆看一毛二一斤,可他的二齒鉤上綁了一圈兒的吸鐵石。
那廢鐵對他來說,就是最容易得到的東西。
在尋找的過程裡,根本不用費心,隨隨便便就能吸上來不少。
那都是白來的添頭兒。
總之,寧衛民不但耳聽八方,眼觀六路,還相當能動腦子。
因此下手特彆有針對性,是絕對不做無用功的。
於是作為一個充分把智商應用在撿垃圾上的人。
他創造性的工作方式,屢屢創造了收獲奇跡,也給盲流子們展示了什麼叫“一個頂倆”的效果。
在相同的工作時間內,如果沒有誰格外受老天眷顧,交了意外的好運。
寧外麼每天收獲的“礦產”,幾乎註定會是板上釘釘的節後麵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是的,廢品站是按官方價兒計價收購的。
但價格上卻仍舊有著不小的貓膩。
就拿鋁和銅來說,都隻給盲流子們最低的種類價格。
根本不區分生鋁、熟鋁,黃銅、紫銅。
可要知道,因為都是工廠的垃圾裡淘出的銅。
盲流子們找到的,大部分都是工業用途的紫銅啊。
那裡外裡,差價可就大了去了。
而這些差價,最終恐怕是落進了私人的腰包。
很明顯,這個廢品回收站是國家的不假,但架不住財帛動人心啊。
說白了,這個廢品站上上下下恐怕人人都有問題。
大概率是黑了心,把這幫盲流子當成他們的搖錢樹了,合起夥來長期從他們身上揩油。
所以彆看那天目睹了一切,什麼寧衛民心裡都清楚。
他卻忍住了,一點沒有聲張。
他不傻,說破了對他沒有任何好處,隻會平白招惹不必要的敵人。
那又何必呢?
反過來講,盲流子們沒文化的可憐,對他何嘗不是一種渾水摸魚的機會啊。
他大可以利用自己的便利條件,搶在廢品收購站之前“截胡兒”啊。
就這樣,自打那天不聲不響的離開之後。
寧衛民就在心裡琢磨上了,該如何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這事兒當然不能蠻乾,他需要顧忌地方主要有二。
一是不能直接出錢買下盲流子們手裡的銅去倒賣牟利。
否則他們必定會起疑。
真要是讓盲流子們得知銅上存在著巨大差價。
哪怕對進城再膽怯,他們也多半會因為錢的激勵,克服這一點的。
那就沒有以後了……
二是儘量不能讓廢品收購站的人起疑。
這就是說他不能真的把所有好處吃乾抹淨。
必須得留下一部分給廢品收購站的人,讓他們繼續像過去吃著。
要知道,斷人錢財等於殺人父母啊。
對吃順嘴的人來說,尤為不願意彆人染指自己的膏腴。
還是安全第一,細水長流最好……
總之,寧衛民一直在心裡默默的計算著,權衡著。
正因為他需要找到最合適的辦法,想賺安穩錢。
他才托了這麼久,直至今日開始實施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