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國師 > 第十八章 三花聚頂本是幻,腳下騰雲亦非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國師 第十八章 三花聚頂本是幻,腳下騰雲亦非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青羊觀,偏殿之中——

其實,按照往常,鶴守道人是不會直接見沈羨的,一句話也就打發了。

但剛剛在薛芷畫麵前失了麵子,正好找了個台階下,轉而去見見沈羨。

沈羨這會兒好整以暇,思量著等會兒的對話,如何讓青羊觀主幫忙。

以往冇發現,這青羊觀不管是家居擺設,還是這茶壺裡的茶,都是上乘之品。

念及此處,沈羨覺得手中的茶水也冇有什麼好滋味。

就在這時,青羊觀觀主鶴守道人走將出來,眾人紛紛見禮。

沈羨起得身來,迎將上去,道:“學生見過老師。”

青羊觀觀主道:“無需多禮,方纔聽師行說,你有要事相告?”

沈羨道:“老師,學生剛剛從縣衙過來,父親那邊兒最近遇到了一些棘手的案子,妖魔邪祟在鄉野害人,妖魔善於匿息斂跡,父親他雖是先天武者,學生素知老師乃有道全真,就想向老師求一兩道符,幫助父親降妖。”

其實,他看鶴守道人平日上課和善,也不像見死不救的。

會不會是因為不喜和官府之人打交道。

畢竟,官府中人煞氣重?

鶴守道人聽了連皺眉頭,道:“沈羨,貧道姑且不說不通降妖除魔之術,就是道門清淨之地,也不參與這等汙穢妖邪之事,你父親應該求助官府,貧道愛莫能助。”

沈羨:“……”

有道是聽過不等於見過,見過不等於自己親自遇上。

正如後世所言,人生第一次失望,是從報官開始的。

雖然有失偏頗,但也足以說明那種期待落空的失望。

昨天他還說鶴守道人是有道全真來著。

鶴守道人道:“沈羨,這等事乃是官府職責,青羊觀乃方外之地,清修之所,不好參與這等打打殺殺之事。”

沈羨道:“可老師乃是有道全真,舉縣百姓稱頌有加,如大發仁慈之心,靖誅妖邪,也能更得百姓愛戴。”

所謂曉之大義,誘之以利害。

鶴守道人的蒼老聲音帶著幾許冷漠:“道人修道,何需如此功利?”

沈羨:“???”

這是什麼意思?

曉之以大義,卻不識大義,等他誘之以利害,道德大棒反而揮舞過來了。

“那出於本心,老師至純至真至善,也應該出手降妖除魔,匡扶天下的吧?”沈羨戴著高帽,敘道。

薛芷畫在暗中聽著,都有些饒有興致,這人的確是個會說話的。

“妖魔邪祟,盈虛有數,盛衰有常,天道自然,外人不可強加乾預,以免氣數反噬,至於降妖除魔,匡扶天下,非貧道之本心,昨日那篇《逍遙遊》纔是我等之本心。”鶴守道人來到窗前,看著庭院中正在隨風搖曳不停的荷葉,蒼聲說道。

其實,如果不是沈羨那首詩,鶴守道人也不會說這麼多,隻能讓人送客了。

因為,沈羨那首詩體現了一種清靜無為的道家思想。

事實上,嘉靖皇帝就是一心修玄,不問朝政。

沈羨一時間有些麻。

因為,他看鶴守道人表情認真,不似作偽,人家就是這樣認為的。

這是理念差異。

沈羨連忙道:“可老師在此,既然聽聞此事,說明冥冥之中天數安排,老師如果助學生懲戒妖魔,這也是道法自然,順應命數。”

鶴守道人:“???”

分明將鶴守道人整不會了。

而鬆鶴屏風之後,隱匿了身形氣息,聽了全程的薛芷畫,嘴角都抽了抽。

這少年好生會辯論。

沈羨見此,趁熱打鐵,道:“說明老師的機緣到了,老師平日裡從不理會這些凡俗之事,今日一反常態,暗含天行有常,而機緣乃是變數。”

這也是沈羨前世所學的易經變化之理,命運之道,前者依自身性格脈絡的常規選擇叫命,違背脈絡的變數叫運。

鶴守道人眉頭皺了皺,道:“你一個黃口小兒,未開天門,也敢妄談天數?”

他一個第四境的修士,尚不敢知天數,這小兒卻在此大言炎炎?

沈羨見此,神色微變,不好言語。

這是有道全真?這是自私自利的國之蛀蟲吧!

你既修太上忘情之道,那為何不效仿先賢,不食景粟?進深山老林當野人?

為何還要接受世人香火供奉,還有朝廷撥付的道田?

沈羨壓住心頭翻湧的怒斥之意,道:“老師,聖人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乃是……”

鶴守道人輕輕拂袖,截斷話頭,不悅道:“今日並非講課之日,來人,送客。”

說著,鶴守道人不再多說其他,轉身離去。

沈羨麵沉如水,心頭冷笑漣漣。

他本來想辯經,但鶴守道人根本不給他辯經的機會。

這會兒,他深深體會到什麼叫道不同,不相為謀。

“昨日,老師讓學生做道詩,昨日做的不佳,今日就再做一首詩,贈予老師。”沈羨說著,來到一旁的書案,在黃表紙上刷刷寫了起來,龍蛇而動,紙上雲煙。

“告辭。”

沈羨寫完,將毛筆放下,朝著鶴守道人的背影行了一禮,而後轉身離去。

而鶴守道人手持一柄銀絲拂塵,走到門檻,聽到身後少年的聲音,腳下頓住,原本如平湖的麵容微微一動。

而薛芷畫身形一閃,已經拿起黃表紙,輕輕念起了起來。

【天下興亡多少事,不儘長江滾滾流。遠看風擺荷葉,近看病馬歇蹄,三花聚頂本是幻,腳下騰雲亦非真。大夢一場終須醒,無根無極本歸塵。】

一襲紅裙的薛芷畫,嘴角噙著笑意,說道:“當真是好詩,這要不是親眼見一個少年所寫,某還以為是哪位第八境的仙人所寫的呢。”

不想小小的穀河縣,還有這等少年俊彥?

天下興亡多少事,不儘長江滾滾流。

這般雄闊的氣象,如是太後見之,必定愛甚,細細賞玩。

病馬歇蹄,究竟誰是病馬?罵誰呢?

三花聚頂……腳下騰雲,更是用真假之辨來對某些仙道中人的怒斥。

可以說,這首詩,或者說詩詞的組合,將天下之事與道家的長生逍遙完美融合,以天下蒼生為念,指出所謂的《逍遙遊》不過是幻夢一場,最終無根無極,歸於塵土。

薛芷畫身為京都高門子弟,薛國公之後,從小被精心培養,又接觸頂層,如何不知這首詩的意象?

鶴守道人此刻也怔怔呆立在原地,細細品味著沈羨遺留之詩,麵色變幻,道心心湖內就泛起圈圈漣漪。

這是嘉靖皇帝最後落幕之時的詩句,最後兩句在電視劇中並未出現,卻更增添了幾許帝王落幕時的悲涼。

有什麼比登極一國的一國之君,在晚年求長生無望,發現幻夢一場時的感慨,更具衝擊力?

可以說,這等禦極一國,登臨九州萬方的人皇心境,遠遠非一個想要化凡通神的第四境道人可比。

長生,逍遙遊,終究不過幻夢一場!

最後似乎印證著昨日的《莊周夢蝶》。

可以說這是一首嘲諷度拉滿的道詩,與昨日自詡逍遙的【雲在青天水在瓶】,形成了一個完美閉環。

背後是一位曾經執掌億萬黎庶蒼生的帝王,他人生的演繹。

愈是修為精深的道人,愈是感受到其中的曆史厚重和人道滄桑。

於無聲中見雷霆!

薛芷畫越看這首詩,越是喜歡,打算拿回去慢慢賞鑒,說道:“前輩,這首詩不妨送我如何?”

鶴守道人恍然回過神,悠悠道:“你既喜歡,拿去就是。”

薛芷畫喜滋滋收了,飄然出了青羊觀。

待薛芷畫離去,鶴守道人也撫去了道心之湖上泛起的圈圈漣漪。

“我有三德,曰勤,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鶴守道人的聲音在青羊觀響起,蒼老而腐朽,似在無力地反駁。

唯有偏殿中的太清道祖,幾案前的三足青銅香爐,幾縷青煙嫋嫋。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