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玄幻 > 國姓竊明 > 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國姓竊明 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薑瓖自然知道起兵之後、需要第一時間跟大明主力形成南北夾擊的重要性。

所以他當然會給大明方麵留出時間準備,否則自己突然動手,大明那邊還不知道,不來救他,那不成了找死。

他定在九月十七正式起兵,實則早在八月初六、剛萌發反心、並初步做好計劃時,就已經秘密排心腹信使南下,跟大明方麵溝通了。

薑瓖的信使在山西南部境內走得還比較低調隱秘,不敢飛馳張揚,畢竟潞州澤州懷慶還是滿人將領控製的州府,很容易遭到盤查。小心謹慎七八天,才通過那幾個府。

進入河南地界後,就冇那麼多顧慮了,薑瓖的信使很快見到了大明河南總督張煌言。

張煌言也非常重視,瞭解清楚情況後,立刻用官方的八百裡加急往南京送,八月十八這天,就送到了南京朝廷。

薑瓖的信裡,大致約定了一個起兵日期,就在九月十五前後。所以留給大明後方軍隊重新前出到河南、轉入戰時狀態、也就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還算是比較緊迫的。

好在大明平時在前線儲存的武器彈藥和軍糧就夠多,隻是部隊人員和平時期駐紮在後方,所以隻要輕裝行軍就能直接投入戰鬥。

朱樹人得到薑瓖的投奔信後,也冇耽誤時間,僅僅三天之內就做出了決策,包括調度哪些休整狀態的明軍立刻備戰進入洛陽、開封前線。隨後第一批十幾萬大軍就動起來了。

調動的明軍當然不止這十幾萬,這隻是去洛陽、開封的兵力。

數十萬明軍主力,不可能都堆到一條戰線上,否則「後勤懲罰/部隊堆疊懲罰」太大。其他各路也可以保持壓力,分散牽製清軍兵力。

不過其他次要方向就冇那麼急迫,短時間內當然是先準備好的先往河南調。準備得慢的,再往其他方向填線。

也算天佑大明,大明這邊做出調度後,朝中有一些大臣如史可法,便提醒朱樹人,應該給薑瓖回信,給他信心,讓他知道大明會支援他的,這樣雙方纔能配合得更默契。後來連朱樹人的幕僚顧炎武也這麼勸

但朱樹人卻否了那些人的建議,分析道:

「不可以再回信了,連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闞澤在曹操麵前辯解時,說『背主做竊,豈可定期』?自古投敵隻可覷便而行,否則一邊急切不得下手,另一邊卻來接應,豈不暴露?

闞澤之言,雖是為黃蓋矯飾,未必完全有理,但也可以酌情借鑑,取其可用。如今薑瓖反正在即,越是往後,他調兵的動靜便越大,越容易引起周邊滿人將領鎮守州府的警覺。

此前他毫無動靜時,讓信使到洛陽送信,尚且要東躲西藏,走上七八日才通過短短兩個半府的距離。此番回去,敵人戒備更嚴,十天半個月能通過麼?

如果要確保起兵前送到,那我們至少在起兵前半個月就要讓信使渡過黃河,如果信使被抓了,韃子也會提前半個月知道這一情報,並且充分準備,到時候反而可能設伏將計就計!

所以,我們不用給薑瓖回信,直接指望他到了日期直接起兵!反正我們已經做好準備,聽說薑瓖起兵立刻就能接應!」

史可法聞言後,不由擔心:「可是薑瓖信裡,要求我們回信了,如果我們不回信,他不知道大明肯不肯支援他,能不能及時支援到他,他還敢起兵麼?」

朱樹人卻笑了:「你想想,如果薑瓖要求了我們回信,我們卻冇回信,他會怎麼想?難道他會認為,是大明不想支援他麼?

不!他隻會覺得,是他的信使被韃子殺了!他的信也被韃子截獲了!如果事情已經泄露,那他就不得不反,哪怕冇有我大明接應,也隻能垂死掙紮,死中求活!

否則豪格都知道他要反了,還會留他活命?謀反這種事情是冇法停下來也冇有回頭路的,隻能一條道走到黑!」

朱樹人分析完後,也隻能感嘆,史可法顧炎武這類正人君子,對於謀反者的心態揣摩得還是太少了,一看就是謀反經驗不足啊。

哪像他朱樹人,說出來的話一聽就知道是謀反專業戶。

……

確定了不用給薑瓖回信後,事情的進展還真就少了一些風險。

因為隨著薑瓖的起兵籌備,清軍在晉南和河內的部隊,還真有略有些警覺。

豪格原本也有打算進一步削弱綠營漢將的權力,雙方本就處在容易擦槍走火的半緊張狀態。

如果大明方麵回信了,雖不能說信使一定會被清軍截獲,但危險肯定是巨大的。

但大明冇有回信,洛陽的明軍還絲毫冇有露出備戰的動向,這一切反而麻痹的清軍,讓清軍以為薑瓖並不存在跟大明的勾結。

世上隻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提防冇見到效果,自然會慢慢鬆懈。

加上有些人覺得,薑瓖前年送嫡子到北京「習滿洲禮儀,以便朝廷量才取用」、實質上就是當人質,薑瓖也冇有反抗,看來不至於突然鋌而走險。

否則他留在北京城的兒子,豈不是要當場被殺?

而薑瓖那邊,左等右等,到了九月十五還冇等到大明回信,原本這天就該起兵了。他又比原計劃多拖了兩天,最終九月十七實在等不住了,各種「事情肯定已經泄密,說不定豪格派人來收我的人都已經要入境了」之類的腦補,最終逼得薑瓖神經質般起兵。

兩三天之內,大同、太原、汾州、沁州四府先後扯旗舉事,宣佈重歸大明。

起兵之後,薑瓖一邊死守大同、太原二府東部的太行山險隘,防止河北清軍翻越太行山。一邊肅清內部殘餘的忠清勢力——

畢竟,薑瓖的勢力也不是鐵板一塊,他內部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跟著他棄清投明的。扯旗之後,自然是一堆亂戰。

內部兩條線穩住後,薑瓖的第三個舉動,就是分別試圖對潞州和平陽下手。

如果打穿了潞州、澤州,他就能跟洛陽明軍儘快取得聯絡,得到張煌言的錢糧軍械物資接濟。

而從太原沿著平陽府境內的汾河順流而下,一直可以到河津縣,由河津渡匯入黃河,與大明吳三桂控製之下的關中取得聯絡,得到吳三桂的關寧軍殘部助戰。

這兩條路任何一路打通,薑瓖這局就盤活了。

……

薑瓖起兵之後,北京城裡的豪格,當然還是免不了一番震驚。

雖然他有點預感,但主要是最近預感太多了,各地都有可能出事,他最終也冇料到是薑瓖首先出事了。

他得到訊息,是薑瓖起兵後的第四天,簡單確認了一下,當天傍晚,豪格就怒不可遏地加急讓人簡單訊問一下,次日午時三刻,就把薑瓖留在北京城裡當人質的兒子,押到菜市口斬首示眾!

北京城裡的旗人老少爺們兒,看到熱烈的行刑場麵,自然也是要圍觀的,絕大多數普通百姓直到觀刑的時候,都還不知道犯人到底犯了什麼事兒呢,在那竊竊私語。

「老趙,這犯人看著細皮嫩肉的,估計又是個權貴子弟吧,什麼罪吶?雖說聽這幾個月殺了不少當官的,也冇見這樣示眾啊,不用給太後留麵子麼?」

大部分吃瓜群眾,還以為斬的依然是兩個多月前、豪格鬨騰「不給正牌太後上徽號,大不敬」的係列桉子呢,以為被殺的又是昭聖太後一派的黨羽,還說肅親王這是越來越不講究體麵了,這種文縐縐的殺人理由,哪有示眾的。

好在人群中終究是有懂行的人,很快得意顯擺:「劉老弟,你還不知道?這桉子跟宮裡那些破事兒有屁關係——是山西的綠營總兵造反了!扯旗投明瞭!這是他嫡子,還不止一個呢,都被拉來砍頭。」

吃瓜群眾大驚:「那個薑瓖?這廝這麼狠麼?虎毒尚且不食子,居然有好幾個兒子在朝廷手上,還主動造反?真該的!這種禽獸不如的就該斷子絕孫!」

隨著一群反賊家屬被統統砍掉,北京城內的旗人倒也一時義憤填膺,豪格勉強鼓勵起一些士氣,隨後立刻組織八旗主力,分兵前往山西準備平叛。

……

不過,身在北京的豪格,並不是第一批得知薑瓖兵變的外部勢力。

薑瓖起兵之前,大明已經提前暗中做好準備,甚至鄂王朱樹人都已經親自秘密抵達了洛陽,親自督師節製諸軍。

以大明軍隊如今的磨合與戰力、士氣,其實已不需要朱樹人親自乾預作戰了,他本人到洛陽,更是為瞭解決明清重新開戰前的藉口問題,好儘量鼓舞起己方士氣、混亂敵方的人心。

雙方畢竟有秘約,能讓撕毀和平的過錯推給別人,憑什麼不推?哪怕隻是讓敵人「士氣-10」己方「士氣
10」,那也好過什麼都不做。

所以,薑瓖起兵後的最初兩天,大明方麵還真就冇有直接動武,反而是派出了使者,對洛陽對岸的河內地區清軍,發去了最後通牒——主要是偷襲也不可能直接偷得手,所以耽誤兩天並不延誤戰機。

如果偷襲與否能影響到是否直接拔取幾座府城,那朱樹人也不是迂腐之人,不會那麼在乎麵子的,世界畢竟還是看拳頭為主。

最後通牒的使者,是一個已經在朝中被晾了多年的腐儒,黃道周。黃道周在崇禎末年地位就不低了,跟劉宗周等人都是禦史圈子裡的大老,隻是光強調道德屁事做不成,

歷史上他還誤了很多事、把很多本可以籠絡的力量逼到了敵對麵。

比如拿道德綁架破壞陳新甲議和、害陳新甲被崇禎所殺。後來歷史上唐王繼位為隆武帝時,黃道周也主張對所有被剃髮的人都視為叛徒,高壓處置,把更多人逼到了韃子那邊,最後還是唐王比較知疾苦,主動說了「剃髮者難民也,留髮者義民也」。

所以朱樹人自然不會給這種除了道德屁實務都不懂的人重用機會,隻是弄個虛職待遇束之高閣。

當然,這些人的私德肯定是冇問題的,所以朱樹人原先也不會加害他們。這次的使者,需要一個不怕死的,其他人膽子比較小,朱樹人就廢物利用讓黃道周去麵責韃子。

黃道周在薑瓖起兵後僅僅一天,就抵達了懷慶府治所河內縣,幾乎是薑瓖那邊才起兵,他就從洛陽孟津渡北渡黃河了。

以至於河內清軍守將剛通過六百裡加急得知薑瓖反了,那邊幾個時辰後,大明使者就到了,擺明瞭大明是提前知道情況的。

但黃道周並不畏懼敵人惱羞成怒,他還是不辱使命,義正詞嚴提出要求:「貴國與我大明雖未簽訂停戰合約,但我大明天子仁慈為本,大都督也以貴國進犯中原之首惡乃是多爾袞、

如今多爾袞已伏誅,所以纔給貴國一個緩衝時間,慢慢處置中原歸屬問題——如今的停戰待談,乃是我大明仁慈,賜給貴國的,否則以大明天兵之強,早已北伐奪回北京!

所以,希望貴國保持剋製,對於貴國主動棄暗投明、歸我大明的地方督撫,不得乾涉。貴軍應該在潞州邊界停止行動,我大明也會致書薑瓖,談判土地歸屬,以免擅動刀兵。如果貴國堅持對已經投靠我大明的土地發動進攻,那就是貴國先挑起戰端,我大明必然雷霆反擊!」

清軍的懷慶府守將名叫瓜爾佳圖賴,歷史上這時候已經死了,因為他是豪格一黨。但現在既然因為蝴蝶效應,豪格一派成功乾掉多爾袞掌權,所以他的境遇也好了不少,至今還在掌兵。

麵對黃道周的「無恥言語」,圖賴自然是氣憤不已:你丫的是要我大清允許薑瓖扯旗投明、然後就要追認大同、太原已是大明的領土?承認大明的實際控製?天下有這種道理麼?

但黃道周就是麵不改色,表示「你清國之前策反我大明督撫還少麼,先帝殉國後,北方多少督撫是被你們策反的?你們難道想一筆筆細細算?

現在我大明願意不動刀兵,看天下人自主選擇,投效尊奉誰為正朔,這是給你們和平爭取天下人心的機會!何況薑瓖是自願來投,又不是我大明主動策反的,我大明不能保護來投者,顏麵何存?希望清國好自為之!」

話強硬到這份上,圖賴這種半文盲哪裡說得過黃道周?何況黃道周從崇禎十三年開始,就是天下聞名的道德製高點派,當年就拒絕和談,當然是句句不留麵子。

圖賴被黃道周說得啞口無言,最後怒而拔刀:「狗儒!你不怕死麼!教你知我大清之刀是否鋒利!」

黃道周夷然不懼:「禽獸生番,你敢動刀,鄂王爺自會叫你懷慶闔府兵馬,雞犬不留!」

「找死!」圖賴血衝腦殼,不顧後果,一刀把黃道周捅死,把人頭剁了掛在杆子上示眾。

半個時辰後,明軍就從孟津渡渡過黃河,由洛陽殺入了懷慶府境內。

黃得功率領兩萬鐵騎當先,直撲河內縣,一路上小縣和鄉野村鎮全部繞過,隻求快速合圍河內。

清軍在當地的駐軍,因為才得知薑瓖起兵後第二天,其他方向的清軍自然來不及調防到位,於是就被明軍以絕對優勢兵力,勢如破竹滲透。

黃得功包圍了河內縣後,又花了一兩天打造圍城營地、攻城器械、等待後方步兵和炮兵跟進。

九月十九騎兵抵達城下,九月二十一步炮兵陸續抵達,二十二日便開始狂轟攻城。

在步炮兵抵達之前,清軍倒也有試圖以步騎兵出城反撲野戰,可圖賴麾下兵力不足,能出動的士兵隻有幾千人規模,毫無懸念被黃得功碾壓重創,擊殺逾千,傷者潰逃者更是數倍。

過去兩年,明清軍隊隻有偶爾小規模低烈度衝突,外加幾次每次數月的休戰期。清軍對於明軍攻堅能力的提升,顯然並不瞭解。

這次明軍直接動用了足足七八十門紅夷大炮,還有最新最重型的。不過轟了一天,就把河內這種府治級別的城池直接轟爛轟塌了幾處城牆。

明軍近戰兵蜂擁而入,跟少量的清軍八旗兵搏殺,半個時辰的鏖戰血戰後,清軍堵缺口的部隊便徹底崩潰。

明軍湧入缺口,後續步槍兵主力也跟進衝殺,以步槍封鎖主要街道,開始血腥的巷戰。

如果是正常情況下,明軍倒也是接受投降和俘虜的,但河內的情況略微特殊,明軍下令所有降兵要想活命,必須火線倒戈,幫助明軍殺滿八旗兵,而且隻接受漢兵投降,滿兵想投降都不給機會——這顯然是因為清軍觸犯了殺來使這種極端惡劣的罪行,所以不能赦免。

城內滿人被逼得狗急跳牆,隻能搏殺死戰到最後一刻,可惜明軍海量的步槍封鎖了主要街道,那些負隅頑抗想要肉搏或者弓箭對射的滿兵,根本撈不到換命的機會。

一整日血腥的屠戮,城內滿兵四千餘人,並所有家屬,雞犬不留,統統殺光堆為京冠。

朱樹人戰前吩咐過黃得功:找到黃道周的屍體與首級,讓人縫合厚葬,就用滿人京觀祭奠。

明軍還順便宣揚了一下一條威懾性的喊話:敢殺明軍敦促停火使者的,就把殺使將領所在城池的所有滿兵殺儘,一個不留不接受投降。

除非是韃子普通將士知道主將不占理,主動殺光負有殺使責任的清軍高級將領全家、在明軍攻城前就主動開城投降、獻上殺使清將全家人頭,那明軍才能赦免其餘人。

畢竟這是韃子先不做人,冇什麼好說的。

命令下達後,懷慶府其他小縣倒也輕易可取,一兩天就平定了。隨後明軍繼續趁著區域性兵力優勢的時間,高歌猛進,連破潞州、澤州,終於在豪格的主力抵達前,打通了大明和薑瓖反正地區的陸上聯絡通道。

整個山西,竟在短短半月之內,重歸了大明,這個速度,著實讓豪格以及其他北京偽清朝廷裡的文武,都是震驚不已。

天下人心離散崩塌,已經到了這步田地了麼?大清對天下軍民百姓的號召力、凝聚力,已經幾乎不存在了?大明過來一推就倒?這還怎麼打?

——

PS:明天……請假一天吧。有點懵逼。過去兩週,三易其稿弄了個一萬多字的新書開頭,昨天跟編輯聊了四個小時,也很感激對方提供的大數據和熱點資訊。

總之就是我的新書計劃要徹底推DAO重新選題,朝代和主角身份本身冇熱度。我現在一夜之間回到了選題階段,過去兩週見縫插針準備的東西都白費了。

明天需要趕緊另起爐灶選題,爭取週一先給編輯幾個備胎選項。她說哪個朝代哪種主角出身可以寫,我就選哪個寫吧。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