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運戰場,開局抽取自刎烏江 第143章
-
當最後一股成建製的阿三象兵在火焰與陷阱中哀嚎著倒下,當櫻花鐵炮手的冷槍聲在龍國弓弩手和輕騎的殘酷清剿下逐漸稀疏,當縱橫交錯的街巷被層層疊疊的屍體和燃燒的殘骸堵塞。
持續了數日數夜的巷戰終於接近尾聲。龍國大軍以鋼鐵般的意誌和巨大的犧牲,一寸寸地碾碎了聯軍的縱深防禦,將殘存的聯軍主力,連同他們的最後希望——居魯士、阿育王、織田信長——壓縮到了城市最核心的區域:第二、第三道城牆以及其拱衛的宏偉王宮。
雙方的戰損觸目驚心:
龍國:四十萬浩蕩大軍,經過慘烈的攻城(尤其是第一道城牆的爭奪)和更加殘酷的巷戰絞殺,已然折損近半。十五萬忠勇將士的血肉,永遠留在了華氏城的城牆上下和焦黑的街巷之中。餘下的二十五萬將士,雖疲憊不堪,甲冑染血,但眼中燃燒著複仇的火焰和勝利在望的決絕。
聯軍:二十萬困守孤城的軍隊,在龍國絕對優勢兵力的猛攻和西涼重騎毀滅性的反覆衝鋒碾軋下,早已支離破碎。超過十萬士兵倒斃在城牆、街壘和燃燒的房屋內外。殘存的十萬部隊,大多帶傷,建製混亂,士氣瀕臨崩潰,被龍國大軍分割包圍,壓縮在最後兩道城牆和王宮的狹小區域內,如同甕中之鱉。
第二道、第三道城牆雖然遠不如第一道那般巍峨堅固,高度和厚度都遜色不少,守城物資更是捉襟見肘(沸油耗儘,滾木礌石稀缺,箭矢不足),但它們此刻卻成了聯軍殘兵敗將心中最後的壁壘。退無可退。身後就是王宮,就是他們效忠的帝王。死亡的恐懼和最後的忠誠,在絕境中混合成一種近乎瘋狂的決絕。
“冇有退路了!為了王!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
聯軍軍官們聲嘶力竭地咆哮著,驅趕著驚恐的士兵爬上牆頭。
龍國二十五萬大軍如同鐵壁合圍,將最後兩道城牆和王宮圍得水泄不通。帥旗之下,曹操、劉備、孫策目光冷峻。雖然兵力占據絕對優勢(25萬
vs
10萬),但所有人都清楚,困獸猶鬥,這最後一道坎,必將用鮮血才能跨越。
“進攻!踏平此地!”
曹操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鐵血。
攻城錘再次被推向相對單薄的城門。雲梯架上了佈滿血汙的牆垛。然而,迎接龍國士兵的,是聯軍殘兵最後、也是最瘋狂的抵抗。
守城器具匱乏到了極點。滾木礌石早已耗儘,沸油隻剩零星。守軍士兵用身體作為武器!他們成群,嚎叫著撲向攀爬雲梯的龍國士兵,用牙齒咬,用指甲摳,用身體死死抱住對方,然後一同從高高的城牆上墜落!有的士兵身上綁著僅存的火藥罐,點燃後瘋狂地撲入城下密集的人群中自爆,血肉橫飛。
城頭的白刃戰慘烈到無法形容。聯軍士兵雙眼赤紅,完全放棄了防禦,如同瘋魔般撲向登城的龍國士兵,哪怕身中數刀,也要死死抱住敵人,為同伴創造同歸於儘的機會。狹窄的城頭通道被雙方士兵的屍體徹底堵塞,後續的人隻能踏著溫熱的屍體繼續搏殺。慘叫聲、怒吼聲、兵刃入肉聲、骨骼碎裂聲混雜在一起,構成一曲地獄的輓歌。
麵對最後狹窄的城門洞和高聳的城牆,西涼重騎的威力在此刻受到了極大限製。他們隻能在城牆外圍馳騁,用騎射壓製城頭,或者清理試圖突圍的小股敵軍,無法再像巷戰中那樣進行毀滅性的衝鋒。呂布駐馬陣前,看著慘烈的攻城景象,方天畫戟重重頓地,眼中閃爍著怒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