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漢楚の興亡_鴻門之會_現代語訳 > 第16章 商山四皓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漢楚の興亡_鴻門之會_現代語訳 第16章 商山四皓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在秦末漢初的動蕩歲月裡,有四位著名的智者!

東園公唐秉、甪裡先生周術、綺裡季吳實和夏黃公崔廣。

他們為躲避秦朝焚書坑儒的暴政,隱居於商山之中,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這四人個個學識淵博,德高望重,被人們稱為商山四皓。

彼時,劉邦經過多年的征戰,終於建立了漢朝,並立呂後之子劉盈為太子。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劉邦對呂氏家族的勢力逐漸壯大感到不甚滿意且心生忌憚。

他擔憂呂氏家族的專權會危及到漢朝的穩定,同時也為了保護那些曾與自己一同征戰天下的兄弟們,劉邦決定利用寵妃戚夫人和她的兒子趙王如意來製衡呂氏一族。

於是,劉邦動了廢太子劉盈,改立趙王如意的念頭。

在一座幽深的宮殿中,呂後焦慮地來回踱步,臉色陰沉如暴風雨前的烏雲。

她那犀利的眼神中透露出不安與決絕,身姿雖略顯疲憊,但仍難掩其骨子裡的剛強。

她對著身邊的侍從說道:

「這可如何是好?若盈兒被廢,我們呂氏一族都將陷入絕境!」

侍從們低著頭,不敢言語。

呂後沉思片刻,決定四處尋求對策,試圖找到能夠幫助她保住兒子太子之位的方法。

之後經張良指點,呂後得知了商山四皓的賢名和智慧,決定請他們出山來輔佐太子劉盈。

她派遣使者,帶著厚禮,翻山越嶺,前往商山懇請四皓出山。

商山之中,雲霧繚繞,景色清幽。

東園公唐秉、甪裡先生周術、綺裡季吳實和夏黃公崔廣正在一座簡陋的茅屋內探討著天下之學。

使者恭敬地向四皓行禮,說明來意~

「呂後懇請四位大賢出山,輔佐太子劉盈。如今漢朝局勢動蕩,太子之位岌岌可危,還望四位大賢能念及天下蒼生,出山相助。」

商山四皓本不願涉足朝堂之事,他們一心追求的是寧靜的隱居生活和對黃老之學的研究。

緊隨後,東園公皺了皺眉,說道:

「我們早已厭倦了塵世的紛爭,隻想在此潛心修行。」

使者連忙回說道:

「如今漢朝內憂外患,若太子被廢,恐天下又將陷入戰亂之中。四位大賢心懷天下,難道忍心看著百姓受苦嗎?」

四皓聽了,陷入了沉思。

最終,念及天下蒼生,他們決定出山相助。

當劉邦看到太子劉盈身邊有商山四皓這四位大賢輔佐時,心中不禁一驚。

在一次宮廷宴會上,劉邦盯著劉盈身邊的四皓,神色複雜。

他對劉盈說:

「吾兒身邊竟有此等大賢相助,看來是吾之前疏忽了。」

劉盈恭敬地回答!

「兒臣承蒙四位先生教誨,受益匪淺。」

劉邦深知這四位大賢的名聲和影響力,也明白太子已得人心,若此時強行廢太子,恐怕會引起民怨和朝堂的動蕩。

經過深思熟慮,劉邦暫時打消了廢太子的念頭。

劉盈的太子之位得以保住,呂後心中的一塊大石頭也暫時落了地。

然而,商山四皓深知,雖然太子之位暫時穩固,但漢朝的局勢依然如履薄冰。

異姓王的存在對漢朝的統治構成了潛在的巨大威脅,若不加以鏟除,日後必定會引發更大的動亂。

在一間密室中,呂後與商山四皓秘密商議著。

呂後身著一襲華麗的深紫色長袍,袍上繡著精美的鳳紋,彰顯著她的尊貴地位。

她的肌膚白皙如羊脂玉,雖歲月在她的臉上留下了些許痕跡,但卻增添了一份成熟的韻味。

她的眉毛修長而濃密,如兩片彎彎的柳葉,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果敢。

她的鼻梁挺直,嘴唇紅潤而富有彈性,微微上揚的嘴角帶著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讓人不寒而栗。

她那一頭烏黑的長發盤成一個高高的發髻,插著一支金步搖,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搖曳,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呂後整個人有著一種強大的氣場,讓人不敢輕易忽視她的存在,接著她說道:

「先生們,如今異姓王勢力龐大,對我朝統治構成嚴重威脅。我勢必要鏟除他們,以鞏固呂劉兩家的江山地位,穩定天下局勢。」

東園公麵色凝重地說道:

「呂後,如今異姓王勢力不容小覷,對漢朝的統治構成了嚴重威脅。必須儘快鏟除他們,才能保江山穩固,讓百姓安寧。」

呂後點頭回道:

「先生所言極是,我已下定決心,定要將這些隱患連根拔起。還望先生們能助我一臂之力。」

甪裡先生接著說道:

「我們可以先利用各種手段,收集異姓王的罪證。呂後可派出眾多精明能乾的探子,深入各地,探查異姓王的一舉一動!」

「這些探子們需喬裝打扮,混入異姓王的領地,尋找著任何可能被視為罪證的蛛絲馬跡。同時,還可利用一些異姓王的內部矛盾,挑撥離間,使得一些異姓王的手下主動向呂後提供情報。」

綺裡季補充道:

「此外,我們要巧妙地分化異姓王之間的關係,使其相互猜疑,削弱他們的實力。可派人在異姓王之間散佈謠言,製造矛盾。」

「比如,說某位異姓王意圖謀反,或者說另一位異姓王暗中與匈奴勾結。這樣,便能在異姓王之間引起恐慌和猜疑,讓他們不再團結一致。」

夏黃公最後說道:

「待時機成熟,陛下必定下令對異姓王進行討伐。屆時,我們需精心策劃,確保萬無一失。」

呂後深以為然,她開始秘密地與諸多大臣們串通商議,製定鏟除異姓王的計劃。

在這個過程中,呂後展現出了她的果斷和智謀。

她與許多重臣們多次密會,商討具體的策略。

首先,呂後派出了眾多精明能乾的探子,這些探子們扮作各種身份,有的是商人,有的是乞丐,有的是遊方道士。

他們深入到異姓王的領地,仔細觀察著異姓王的日常行為,尋找著任何可能被視為罪證的細節。

同時,呂後的手下們還利用一些異姓王之間的內部矛盾,巧妙地進行挑撥離間。

在韓信的領地,呂後的人散佈謠言,說韓信的手下將領對他的賞賜不公感到不滿,有意投靠呂後。

在彭越的領地,又傳出彭越與英布之間因為爭奪地盤而產生了激烈的矛盾。

其次,呂後派人在異姓王之間散佈各種謠言,製造矛盾。

有的謠言說韓信意圖謀反,已經秘密聯絡了其他幾位異姓王,準備共同起兵推翻漢朝。

有的則說彭越暗中與匈奴勾結,企圖引匈奴入關,瓜分漢朝的江山。

這些謠言在異姓王之間引起了極大的恐慌和猜疑!

韓信開始對自己的手下將領們產生懷疑,加強了對他們的監控,導致手下將領們人心惶惶。

彭越則對英布充滿了警惕,不再與他互通訊息,原本就脆弱的異姓王聯盟開始出現了裂痕。

呂後她勢必要鏟除異姓王,鞏固自己呂家與兒子的地位!

為自己兒子稱帝後,鋪平道路!

她那銳利的目光始終緊盯著局勢的發展,如同一隻等待獵物的猛禽,等待著最佳的時機,準備給異姓王們致命的一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