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寒門崛起我靠科技顛覆曆史 > 第106章 暗潮洶湧,學子之爭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寒門崛起我靠科技顛覆曆史 第106章 暗潮洶湧,學子之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晨光初透,廬州城南的鹽場庫門尚未完全合攏,殘存的焦木氣息仍浮在風裡。陳墨站在工坊廢墟邊緣,指尖拂過一塊扭曲的鐵皮,邊緣捲曲如枯葉。他未多言,隻將那鐵片輕輕放入袖中,轉身時步履沉穩,彷彿昨夜火光衝天的劫難不過是爐中一縷輕煙。

三日後,陳氏莊園東院掛出一塊新匾——“廬州實學堂”。木色未上漆,字跡剛勁,由陳墨親筆所書。告示貼於城中各巷口,言明招生不限出身,凡通算學、識圖紙、能操機關者皆可應試,首期設冶鐵、水利、機械三科,每月供膳,束脩全免。

訊息傳開不過半日,府學影壁前已聚起數十名舉人。三十七人聯名,以硃砂題《斥技悖禮書》,筆鋒淩厲:“陳氏以商賈之身,設匠作之塾,鼓弄機巧,惑亂士心!聖賢之道,在修德不在弄器;君子之行,在明禮不在逐利!”末尾按滿紅印,墨跡未乾便有人高聲誦讀,引得學子紛紛附和。

一名衣衫襤褸的少年蹲在影壁東側石階,手中炭筆飛快抄錄全文。他袖口磨破,露出半塊粗鹽餅,餅麵隱約烙著“日月紋”。忽有風起,紙頁翻飛,一名舉人怒而擲筆:“爾等寒門子,也配讀聖賢書?不如去陳家磨風箱!”

少年低頭不語,隻將鹽餅緊緊攥入懷中。

當日下午,冶鐵坊廢墟旁搭起三丈高台。陳墨立於其上,身後是兩座並列熔爐——左為舊式手拉風箱,右為楚紅袖所製踏板聯動機關,竹製齒輪咬合嚴密,雙活塞隨踏板起伏,發出規律輕響。

“今日首賽,考鼓風之效。”他聲音不高,卻傳遍全場,“兩爐同投鐵料,先熔者勝。勝者賞銀百兩,入工坊任技正,三年俸祿翻倍。”

台下鬨笑四起。一名舉人踏前一步,冷笑:“君子不器!爾等以機巧爭勝,豈非淫技?若真能三息內起火,我便當眾叩首!”

陳墨未辯,隻抬手示意。

工匠引火入爐,左側舊風箱需兩人交替拉拽,氣流斷續,爐火微紅。右側新風箱由一名少年踩動踏板,竹軸轉動,齒輪咬合,“哢嗒”聲如節拍,風力持續湧入。不過十息,右爐火焰已由赤轉白,鐵料邊緣泛出金光。

“開模!”陳墨下令。

鐵水傾入“工”字鑄模,冷卻後取出,通體勻整,字口清晰。他親手遞向那名舉人:“此字,可識?”

舉人麵色漲紫,指尖微顫,終未接。

台下一片死寂。有學子盯著那鐵牌,喃喃道:“這字……比書院碑刻還工整。”

楚紅袖立於台角,左臂義肢微動,齒輪咬合處發出一聲極輕的“哢”。她低頭,用小刀擰緊螺絲,低語:“這機關,比聖賢書更懂人心。”

賽事終了,三名貧寒學子分獲金銀銅獎。百兩白銀當眾稱出,銀錠堆於木盤,映著日光刺眼奪目。百姓圍聚驚歎,有老農顫聲問:“這風箱……能改犁嗎?”

陳墨點頭:“明日放榜,加開‘農器改良’一科,獎格翻倍。”

話音未落,舉人們已拂袖而去。臨行一人拋下一句:“今日以利誘之,明日天下皆匠奴!”

蘇婉娘悄然上前,低聲道:“他們辱你至此,是否該停?”

陳墨未答,隻彎腰拾起一塊木匾殘角——“實學”二字已被踩裂,木刺紮入掌心。他將殘片收入袖中,目光掃過人群。

次日清晨,實學堂門前人影漸聚。十餘名少年持算籌、圖紙而來,多是農工商家子弟,衣著樸素,眼神卻亮。陳墨親自迎入,命人發放紙筆、炭尺。

書房內,燭火未熄。他展開《坤輿萬國全圖》,在廬州位置釘下第二枚鐵釘,釘頭刻著“工”字。窗外風動,追風隼自北掠回,爪係一紙條,飄落案前。

三字墨跡清晰:“府學查賬。”

陳墨凝視片刻,提筆在賬冊空白頁寫下一行小字:“寒門捐,年入三千二百兩,名錄不存。”筆鋒頓住,又添一句:“收銀不錄,入學需賄,何以稱學?”

他合上賬冊,置於《斥技悖禮書》旁,兩紙並列,一朱一墨。

黃昏時分,一名老學究拄杖而來,顫聲問:“老夫孫兒自幼習算,能解方程,可入堂否?”

“可。”陳墨答。

“可需束脩?”

“免。”

“那……需拜誰為師?”

陳墨轉身,取下牆上一幅圖紙——乃新式曲轅犁結構圖,遞於老者:“拜實學。”

老者雙手接過,指尖撫過線條,忽然老淚縱橫。

夜深,陳墨獨坐院中,手中摩挲一枚銅錢。邊緣刻痕清晰,形如狼爪。他未擲,未收,隻將其置於石桌一角,正對府學方向。

院門輕響,一名少年匆匆入內,跪地呈上一冊殘賬:“先生,府學‘寒門捐’……三年未入官冊,銀兩流向……李記印坊。”

陳墨接過,翻開第一頁,墨跡清晰,編號“叁柒”赫然在目。

他指尖停在那數字上,緩緩抬頭,望向府學方向。

遠處影壁下,那名曾抄錄《斥技書》的少年正蹲在石階,用炭筆在紙上畫著什麼。火光映照,紙上輪廓分明——是一座踏板風箱,齒輪咬合處,標注著阿拉伯數字“7:3”,下方一行小字:“若此物可鍛鐵,亦可犁田。”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