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寒門崛起我靠科技顛覆曆史 > 第299章 糧倉危局,最終導火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寒門崛起我靠科技顛覆曆史 第299章 糧倉危局,最終導火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風從荒原掠過,捲起幾縷未散的煙塵。陳墨仍站在高台邊緣,手中那枚空管尚未放下。遠處百姓陸續退去,使節團的車馬緩緩駛離,現場隻餘殘灰與焦土的氣息。

完顏玉收起鷹笛,獵鷹群在空中盤旋一圈,陸續落回林中棲架。慕容雪命人拆解連弩,十二具器械被逐一裝箱。蘇婉娘正與商賈清點契約文書,柳如煙則坐在帳中,核對最後一份訊號回執。

就在此時,一名信使狂奔而至,衣襟沾泥,額角帶血,撲跪在地:“大人!三十七座糧倉……全燒了!”

陳墨的手指微微一緊,空管滑落,砸在台板上發出清脆一響。

“哪三十七座?”

“沿巢湖東線至廬州北境,所有主倉、備倉、轉運倉……無一倖免。火勢同時燃起,護莊隊來不及撲救,如今……如今隻剩斷梁焦柱。”

陳墨轉身,大步走下高台。他未發一令,但腳步所向,已是歸途。

完顏玉立刻吹響短笛,三十隻獵鷹振翅升空,分作七路,沿不同方向飛向糧倉區域。慕容雪翻身上馬,召集快馬隊隨行。柳如煙合上賬本,提筆將信使口述地名一一標注於地圖之上。

半個時辰後,陳墨抵達最近的一處糧倉廢墟。

火已熄,殘骸堆疊如丘。屋梁倒塌,夯土牆裂開縫隙,地麵鋪滿灰燼與碎稻殼。他蹲下身,抓起一把灰,指腹搓撚,顆粒極細,幾乎成粉。他湊近鼻端,聞到一股油膩氣味,混著穀物焦糊的苦味。

“這不是自然起火。”他對身旁隨員說,“火油助燃,燒得乾淨。”

他站起身,環視四周:“查出入記錄,所有今日有人員進出的,全部押下審問。運糧車轍、腳印、炭跡,一並留存。”

隨員領命而去。

陳墨走向倉後賬房。木屋半塌,但內裡鐵櫃尚存。開啟後,幾本賬冊雖邊緣焦黑,內頁尚可辨認。他取出一本,翻至最新一頁,記錄顯示:“新糧入庫,粳米八百石,運自南陵。”日期為三日前。

他合上賬本,又翻另一冊,同樣記錄:“粳米六百石,入庫。”時間相近,來源卻為“無名渡口”。

他皺眉,將賬本交予隨後趕到的柳如煙。

柳如煙在臨時指揮帳中支起木桌,將三十七處糧倉的殘存賬冊分列左右。她取出翡翠算盤,珠串輕撥,磷粉自暗槽滲出,在特定條目上留下微遊標記。

一炷香後,她抬起頭:“不對。這三十七倉,全部在三日內登記‘新糧入庫’,但各路運糧隊並無相應報備。南陵、無名渡、巢北碼頭——全是假源。”

她將算盤推至中央,撥動幾串珠子,繪出一條路線圖:“他們先虛報入庫,製造庫存充足假象,再縱火焚倉,毀證滅跡。目的不是斷糧,是讓百姓以為我們謊報倉儲,欺上瞞下。”

陳墨站在帳口,目光沉冷:“所以燒的不隻是糧,是信。”

“正是。”柳如煙點頭,“接下來,民間必有流言——陳氏虛報存糧,實則無以為繼。百姓若信,民心即亂。”

帳外馬蹄聲急,慕容雪帶回一名黑衣人。那人被連弩釘住肩胛,倒掛在馬側,此刻已斷氣,但手中仍緊攥一枚玉佩。陳墨接過玉佩,正麵刻“李”字,背麵有半道裂痕,似曾斷裂後重嵌。

“審過了。”慕容雪道,“他咬破牙套,毒發前隻吐出半句:‘李公子……遺命……’。”

陳墨將玉佩放入袖中,未語。

完顏玉此時步入帳中,肩鷹帶回一張布條,係於爪上。他取下展開,是鷹群沿途拍攝的影像簡錄:多處糧倉火起時,有小船自暗渠駛出,載著麻袋離岸。其中一艘在支流擱淺,被鷹群逼入淺灘後沉沒。

“去打撈。”陳墨下令。

兩刻鐘後,打撈隊從沉船中拖出三隻火油罐,罐底刻有“李氏舊庫”四字,封泥完整。另有一箱未燃儘的浸油麻布,布角繡著極小的暗紋,形似殘月。

慕容雪辨認片刻:“這是李玄策親衛隊的標記。他們曾以殘月為旗,夜間行動不舉火。”

陳墨走到帳外,望著遠處仍在冒煙的廢墟。風卷灰燼,撲在臉上,帶著餘溫。

“完顏玉。”

“在。”

“鷹群繼續巡天,凡有運糧車、船隊離境,立即攔截。能追回多少,算多少。”

“是。”

“慕容雪。”

“在。”

“封鎖所有通往外境的要道,凡攜帶麻袋、陶罐者,一律扣查。放出風聲——陳氏糧倉遭襲,現征調民夫清理廢墟,每清理一車灰土,賞米一鬥。”

慕容雪一怔,隨即會意:“借百姓之口,傳糧未儘的訊息?”

“正是。”陳墨道,“讓他們知道,我們還有餘力賑災,而非倉皇失措。”

慕容雪領命而去。

柳如煙走出帳外,手中拿著重新整理的賬冊彙總:“我已將三十七倉的虛假入庫記錄列成清單。若公佈,可反向證明有人蓄意構陷。但……若此時公開,恐反被解讀為推卸責任。”

陳墨沉默片刻:“不急。等追回部分糧食,再放訊息。先讓百姓看到我們能找回,再告訴他們誰在背後動手。”

他轉身走向最近的一座主倉廢墟。此處規模最大,原存糧近三萬石,如今隻剩一片焦土。夯土牆塌了半邊,門框燒儘,隻剩焦黑門軸斜插在地。

他走入廢墟中央,腳下踩著灰燼,每一步都揚起細塵。他蹲下,伸手撥開表層灰,底下仍有未燃儘的米粒,黑如炭珠,一捏即碎。

身後傳來腳步聲,是柳如煙跟了上來。

“大人。”她低聲說,“已有百姓圍在倉外,問糧還發不發。護莊隊不敢應答。”

陳墨未抬頭,隻將手中焦米握緊,指縫間粉末簌簌落下。

“讓他們等著。”

“可若明日無糧可發……”

“我說,讓他們等著。”他聲音不高,卻不再有轉圜。

柳如煙閉嘴,退後半步。

陳墨站起身,望向遠方。三十裡內,七處濃煙仍未散儘。他知道,這隻是開始。李玄策殘黨不求勝,隻求亂。他們不要地盤,不要兵權,隻要在最後時刻,把他的根基燒出一道裂痕。

他抬手,從牆角拾起一段燒焦的木牌。原是倉名匾額,如今隻剩半截,字跡模糊。他用袖口擦去煙灰,依稀辨出“廬州北倉”四字。

他將木牌插回原處,立在廢墟中央。

身後,百姓的喧嘩聲漸漸逼近。有人哭喊,有孩子啼叫,有老者拄杖質問護莊隊為何不救火。聲音混雜,卻越來越響。

陳墨站在焦土之中,未動,未言,手中仍攥著那把焦米。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