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崛起我靠科技顛覆曆史 第415章 熱氣球偵查,雲端上的生死局
北線急報傳入陰山貿易城時,陳墨正站在錢鋪後堂的沙盤前。哨兵喘著氣跪地稟報,聲音發顫:“突厥市集上……我朝製式銅錢成筐堆放,標價極低,說是‘酬賓贈禮’!”
他指尖在沙盤邊緣頓了頓,沒有抬頭。
“他們開始反向投幣了。”
話音落下,門外風聲卷著碎雪撲進來。蘇婉孃的身影出現在簾外,手中算盤已收起,隻握著一支炭筆。她沒說話,將一張新繪的流通路徑圖放在案上——三條暗線從草原腹地延伸而出,最終指向三個未設防的邊貿關口。
陳墨盯著那三處標記,片刻後轉身走向軍帳。
“調鄭和來。”
半個時辰後,熱氣球已在營地東側空地充氣完畢。巨大的織物囊體由多層油浸棉布縫合而成,表麵刷了一層防水桐油,在晨光中泛著暗黃光澤。吊籃用輕質竹架搭成,底部固定著楚紅袖設計的微型蒸汽推進器,兩側各掛一袋壓艙沙。
鄭和檢查完六分儀和沙漏,默默將牽星板收入懷中。他站上吊籃時腳步很穩,手指依次撫過控製閥門、纜繩結扣和備用火摺子,動作熟練得像是出海前最後一次巡船。
陳墨遞上一張標注了觀察重點的紙條。“飲馬河兩岸、敵營糧草囤積點、行軍道路寬度。能記多少是多少。”
鄭和點頭,不再多言。
楚紅袖啟動加熱裝置,火焰順著導管湧入氣囊下方。熱空氣迅速膨脹,繩索一根根繃直。隨著最後一道固定樁被拔起,熱氣球緩緩離地,傾斜著穿過低雲,向北方飄去。
地麵雷達竹哨很快傳來異動。
“西北方向有移動火源,速度不慢,正朝高空軌跡逼近。”
陳墨眯眼望天,那團模糊的影子已升至雲層之上,隨風搖晃。他下令連弩隊進入警戒狀態,同時命人點燃三堆烽火作為返航坐標。
高空之中,亂流比預想更猛烈。
氣球在雲隙間顛簸,鄭和死死抓住操縱杆,靠牽星術不斷校準方位。楚紅袖遠端操控的蒸汽噴口每隔半刻鐘啟動一次,微弱的推力勉強維持航向。當飲馬河出現在視野下方時,整片河穀已被突厥大軍占據。營帳密佈如蟻群,中央一座黑色大纛高聳,周圍騎兵來回穿梭。
“記下位置。”鄭和低聲自語,取出炭筆在紙上勾畫。
就在此時,三支帶焰火箭破空而起。
它們並非直射,而是呈弧線飛來,尾部拖著浸油麻繩,在空中劃出紅亮軌跡。第一支擦過氣囊右翼,燒焦一片布麵;第二支偏出數尺,墜入遠處雪坡;第三支命中吊籃邊緣,引燃了遮雨的麻布簾。
火勢瞬間騰起。
鄭和立即割斷兩袋壓艙沙,氣球驟然失重,急速爬升。楚紅袖同步開啟側向噴口,蒸汽嘶鳴中,氣球橫向滑移十餘丈,脫離火箭射程。灼熱的氣流衝得人睜不開眼,鄭和用濕布撲滅餘火,額頭已被燙出一道紅痕。
“燃料損耗超預期。”他在記錄本上快速寫下一行字,“返航路線改東北,借高空氣流繞回主峰觀測站。”
地麵接應點,慕容雪已率十名連弩手就位。
她站在山坡高處,目光緊鎖天空那點漸近的黃影。敵騎出現得比情報更快——百餘輕裝騎兵分成兩路包抄而來,佇列中竟配有小型弩炮,可發射帶鉤鏈的鐵彈,專為纏繞飛行器設計。
“分組壓製。”她揮手示意,“左隊射擊馬腿,右隊封鎖弩炮手。”
連弩輪番擊發,箭雨覆蓋前方雪原。兩名突厥前鋒落馬,隊伍短暫停滯。慕容雪趁機點燃備用烽火堆,濃煙直衝天際,為高空中的氣球指引降落點。
氣球緩緩下降,距離地麵不足二十丈。
就在吊籃即將觸地之際,完顏玉忽然抬手:“西南方向!城隍廟那邊——有煙!”
眾人循其所指望去。遠處山坳深處,一道黑煙筆直升起,三短兩長,斷續分明。
慕容雪瞳孔一縮。
“是柳如煙的求救訊號。”
陳墨此時已趕到現場。他接過望遠鏡,凝視那縷狼煙良久,終於確認——這不是尋常炊煙或烽火,而是按照早年約定的節奏釋放的緊急聯絡碼。三短兩長,代表“被困、尚存、需救援”。
“她還活著。”完顏玉嗓音發緊,“而且一直在等我們發現。”
陳墨放下望遠鏡,轉向楚紅袖:“推進器還能用多久?”
“燃料管輕微破裂,但修補後撐一個時辰沒問題。”她抹了把臉上的灰燼,“若需要二次升空偵察,我可以跟上去。”
“不必。”陳墨搖頭,“現在目標明確了。”
他看嚮慕容雪:“連弩隊留下掩護,其餘人準備夜襲裝備。走隱蔽路徑,避開主道。”
“城隍廟多年荒廢,牆塌梁朽,不宜強攻。”慕容雪皺眉,“若設伏兵,隻需幾處死角就能封死進出口。”
“那就不用強攻。”陳墨語氣平靜,“從地下進。”
完顏玉一怔:“地道?那裡沒圖紙記載的暗渠。”
“不需要圖紙。”陳墨望向鄭和,“你剛纔在空中,有沒有看到廟後山坡有塌陷痕跡?”
鄭和回憶片刻:“右側林區邊緣,地麵顏色不均,像是新翻過的土。”
“夠了。”陳墨轉身走向軍帳,“調工兵隊過來,帶上掘進工具。另外,準備兩套通訊鷹笛頻率,一組乾擾敵方聯絡,一組專用於內部排程。”
慕容雪快步跟上:“你確定柳如煙還在裡麵?萬一訊號是誘餌?”
“如果是誘餌,不會用她的密碼。”陳墨腳步未停,“而且,她知道我們會認出來。”
楚紅袖抱著受損的推進器走向作坊,途中停下對身旁工匠吩咐:“把備用燃料罐清空,改裝成爆破筒。今晚可能要用它炸開地基。”
匠人應聲而去。
她低頭檢視推進器介麵,發現一處焊縫裂開,滲出微量蒸汽。正欲拆解修理,忽聽外麵傳來馬蹄急響。
完顏玉策馬奔至帳前,翻身下馬時肩甲沾滿雪花。“追風隼剛回報,狼煙仍在持續,間隔穩定。不是一次性的訊號,是輪流點燃的柴堆。”
“說明不止一個人。”楚紅袖喃喃道。
“也說明他們還有行動能力。”完顏玉眼神銳利,“我要帶隊打頭陣。”
沒人反對。
暮色漸沉,陰山腳下集結的人影越來越多。連弩隊完成換防,新一批精銳悄然進入待命區域。陳墨最後檢查了一遍作戰計劃,將青銅腰牌掛在腰間,裡麵藏著柳如煙當年留下的那份《風月錄》殘頁——上麵標記過城隍廟周邊所有地下水脈走向。
慕容雪親自帶隊勘測通往廟宇的隱蔽路徑。她在半山腰停下,蹲身撥開積雪,露出一段斷裂的石階。“這條路沒人走至少十年了。”
“正好。”陳墨站在她身後,“沒人走的地方,纔不會有人設防。”
夜風呼嘯,吹動林梢積雪簌簌落下。
第一批突擊隊員已換上深色勁裝,武器裹佈防噪。完顏玉握緊腰間彎刀,站在隊伍最前。他抬頭看了眼城隍廟方向,那道狼煙依舊矗立夜空,像一根不肯倒下的旗杆。
陳墨抬起手。
所有人屏息。
他緩緩向前一揮。
隊伍如影般貼著山脊移動,消失在黑暗中。
鄭和坐在觀測台內,手中炭筆不停。他將飲馬河敵營的佈局完整繪出,又在城隍廟位置加了個紅圈。窗外寒風猛烈,吹得油燈忽明忽暗。
他忽然停下筆。
伸手摸了摸懷中的六分儀,確認它還在。
然後繼續低頭,在圖上標注最後一行字:**敵營西側糧草堆積密集,建議優先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