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崛起我靠科技顛覆曆史 第444章 蒸汽防禦全球網路,胡萬三的夢想
完顏玉把那張布條遞過來的時候,陳墨正站在陰山主控室的青銅望管前。他接過布條,掃了一眼上麵的字跡——“突厥船”。沒有多餘的話,也沒有多餘的筆畫。
他把布條摺好,放進腰牌夾層。動作很穩,手指沒有抖。
外麵傳來齒輪咬合的聲音,是蒸汽機在預熱。胡萬三靠在鐵箱邊,右手轉動著翡翠扳指,左手已經按在了控製閥上。他的右眼蒙著黑布,但左眼盯著沙盤上的三條紅線,看得極準。
“陰山、泉州、波斯灣。”他低聲說,“三地聯動,鍋爐壓力必須同步。差一點,係統就會自鎖。”
蘇婉娘站在信標船陣列圖前,指尖劃過幾艘標記為“中繼”的小船位置。她手腕上的翡翠算盤輕輕晃了一下,珠子發出一聲脆響。
“第一段訊號鏈已接通。”她說,“從泉州出發,經占城、真臘,到波斯灣淺灘,七艘船組成迴路。時序誤差不超過半刻鐘。”
陳墨點頭。“啟動吧。”
胡萬三深吸一口氣,抬起左手,將鷹笛含進嘴裡。他吹出一段音符——三短一長。聲音不高,卻順著地下埋設的銅管一路傳出去,直達千裡之外的港口節點。
同一時間,泉州碼頭的蒸汽機開始轟鳴。鍋爐蓋緩緩閉合,工人們退到安全區。一名工匠盯著壓力表,等到指標接近紅線時,猛地拉下開關。
波斯灣那邊靜了幾息。
然後,遠處海麵升起一道白煙——那是回應訊號。節點已啟用。
“壓力同步完成。”蘇婉娘看著算盤上滑落的一串珠子,“三地鍋爐均達臨界值,磁暴裝置進入待命狀態。”
陳墨走到主控台前,手掌貼在玄鐵護腕上。護腕微微發熱,這是與遠端係統建立連線的征兆。他閉了閉眼,再睜開時,目光落在望管另一端的火光上。
敵船還沒到,但他們一定會來。
完顏玉這時放出了追風隼。鳥兒振翅飛向東南方向,爪子裡帶著一塊微型銅片。那是熱感探頭,能感知船體下方的溫度變化。
半個時辰後,銅片被送回來。表麵有細密的刻痕,記錄著資料。
完顏玉接過竹筒,取出銅片,對著光看了一會兒。“船底有暗艙。”他說,“不止一艘,是三艘連體改裝船。藏兵至少兩百。”
陳墨立刻下令:“標記目標,準備攔截。”
慕容雪站在高台邊緣,開啟磷粉箭匣。她抽出一支箭,搭上弩弓,瞄準空中預定區域。一聲輕響,箭矢升空,在最高點炸開一團白煙。
這是安全空域的標記。
緊接著,第二支、第三支接連射出,五道白煙連成一線,劃出一條清晰的飛行通道。
“機械鷹可以進場。”她說。
陳墨抬起手臂,護腕上的磁環輕微震動。他向前一揮,一道微弱的磁波擴散出去,像水紋一樣傳向天空。
雲層裂開一道縫隙。
一群機械鷹俯衝而下。它們翅膀由鐵片拚接,尾部裝有陀螺儀,每一隻都搭載了燃燒彈。這是楚紅袖留下的設計圖,由陰山工匠耗時三個月複原出來的成品。
第一隻鷹投彈。
海麵上炸起火柱,位置精準卡在敵船前方五十步。
第二隻緊隨其後,火光偏移十步,形成第二點坐標。
接著是第三、第四……一共十二隻鷹依次投彈,落點連成一條弧線,最終拚出一段完整的旋律——《破陣樂》的第一個樂句。
火光映在海麵上,像一首寫給敵人的戰書。
敵船停住了。
他們本想偽裝成商隊靠近港口卸貨區,但現在係統已經識彆出異常。波斯灣的磁暴裝置自動觸發,地下管道噴出高壓蒸汽,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同時,電磁網籠罩整片海域。
那些船是鐵皮包覆的,一進入警戒圈,船體立刻被吸附住,動彈不得。
“成了。”胡萬三靠著鐵箱,終於鬆了口氣。冷汗順著額頭流下來,浸濕了衣領。他咧了咧嘴,右手無意識地又轉了轉扳指。
“祖宗留下的船幫規矩……”他低聲說,“今日改寫了。”
沒有人接話。
所有人都看著遠方的火光。三處節點,三種反應,卻在同一時刻完成了協同。這不是某一個人的勝利,而是整個係統的第一次完整執行。
蘇婉娘坐回桌前,拿起算盤,開始記錄資料。哪一段訊號延遲最長,哪一處鍋爐升溫最快,哪個節點響應最及時。她的手指在珠子間快速撥動,聲音清脆而有序。
這些數字以後都要用上。
陳墨仍站在望管前。他的手還貼在護腕上,能感覺到遠端係統的脈動。就像心跳一樣,穩定而持續。
他知道,這不隻是防禦。
這是開端。
完顏玉收回追風隼,把熱感銅片封進新竹筒,準備送往下一個驛站。他沒說話,隻是拍了拍鷹的翅膀,示意它休息。
慕容雪收起最後一支磷粉箭,對身後士兵說:“輪值開始,地麵防線移交係統。”
士兵們列隊上前,接手崗位。她們不再需要一直盯著海麵,因為現在有機器替她們看。
胡萬三慢慢直起身,走到沙盤前。他用手指抹掉原來畫的三條紅線,重新劃出四條。第四條指向更遠的西北方。
“下次。”他說,“我們可以接到更遠的地方。”
陳墨聽見了,沒有回頭。
他知道胡萬三說得對。
這套係統還能延伸。隻要還有船能走,還有信標能立,就能把這張網鋪出去。不隻是為了防突厥,也不隻是為了護藥船。它要護的是規則——治病不要錢,但你要留下你知道的世界。
這纔是真正的防火牆。
遠處,海麵上的火還在燒。被困的船動不了,也不敢動。他們看到天降火雨,聽到空中傳來的樂聲,以為是神罰。
其實不是。
是人在做事。
陳墨終於開口:“通知所有節點,保持警戒。這不是結束。”
蘇婉娘停下撥算盤的手,抬頭看他。
完顏玉也停下封竹筒的動作。
胡萬三站在沙盤前,一隻手還懸在半空。
陳墨看著望管裡的火光,聲音很平:“他們還會再來。下次可能不止三艘船,也不止一個方向。”
他頓了頓,說:“我們要讓每個節點都能自己判斷,自己動手。”
蘇婉娘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自動化識彆程式需要更新。”她說,“加入更多變數,比如航速、吃水深度、船體材質。”
“還有行為模式。”完顏玉補充,“漁船不會走直線,商船不會突然變向。如果發現反常,就直接預警。”
慕容雪點頭。“連弩陣也可以設自動觸發機製。一旦確認威脅,無需指令,立即反擊。”
胡萬三摸了摸下巴上的疤。“我在想,能不能讓蒸汽機自己調節壓力。外麵風大,溫度低,它就多燒一點;要是檢測到附近有金屬聚集,就提前升壓。”
陳墨聽著,沒打斷。
這些人現在想的,已經不是怎麼打一場仗了。
他們在想怎麼建一套活的東西。
一套能自己呼吸、自己反應的防禦網路。
他最後看了眼望管。三處火光依舊明亮,彼此呼應。就像星星一樣,連成了線。
他抬起手,摘下腰牌,開啟夾層。裡麵有一張紙片,是柳如煙留下的密碼表。他沒燒,也沒藏,一直帶著。
他把紙片拿出來,放在掌心看了兩秒。
然後重新摺好,塞回去。
“開始改程式。”他說,“明天就要能用。”
胡萬三應了一聲,轉身走向操作檯。他的腳步有點沉,但走得穩。
蘇婉娘已經開始在紙上畫新的演算法結構。她的筆尖劃過紙麵,發出沙沙的聲音。
完顏玉把最後一根竹筒綁好,交給傳令兵。
慕容雪站在高台邊緣,望著海平麵。風把她的頭發吹起來,遮住半邊臉。
陳墨仍站在原地。
他的護腕還在發熱,連線未斷。
係統仍在執行。
遠方,一隻機械鷹從雲層中鑽出,翅膀展開,滑向陰山主控室的方向。它腹部掛著一個小鐵盒,裡麵是波斯灣節點的第一份完整日誌。
它越飛越近。
陳墨抬起手,準備接收訊號。
鐵盒即將落入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