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文聖 第16章 越來越好
-
待儒士離去,一切迴歸正常,行人劫後餘生,開始陸續離開
騾車重新啟程,駛過石橋,車伕仍心有餘悸,駕車對著車廂裡的蘇硯說
“蘇小公子,方纔那妖物,若非城中大人出手,咱今日恐怕是要交代在此了”
蘇硯沉默的點了點頭
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文氣瞭解僅限於母親嘴中和自己創詩所引發的異象
掀開車簾回望,石橋周圍的戰鬥餘痕
心潮翻湧
今日親眼所見,方知妖魔之事此言非虛,而讀書人能誅妖蕩魔也是真的
車至村口,有眼尖的孩童通過掀開的車簾裡認出了蘇硯
飛奔著報信
“硯哥回來了”
蘇明孝和王氏從屋內風風火火的衝了出來,見兒子安然無恙,心裡鬆了一口氣
昨日蘇硯托人告知今日休沐回家,但蘇明孝和王氏在家等待的時候,聽到不遠處的長河裡有蛇妖作祟
二人的心一下提了起來
王氏一把將蘇硯摟進懷裡
“娘聽說路上有蛇妖作亂,魂都快嚇冇了”
周圍的村民竊竊私語
“瞧見冇?徐府的騾車送回來的!”
“剛聽說外邊河裡那條作亂的蛇妖被城裡的大人一首詩就斬了,硯哥將來定能這般威風”
村民們的議論聲清晰地飄進人群外圍,一個穿著半舊長衫、臉色鐵青的人耳中
正是蘇硯的三叔蘇明福。
他混在人群中,看著穿著雖樸素卻明顯乾淨體麵許多的蘇硯,眼中翻湧著難以抑製的嫉妒和酸澀。
他曾經視為累贅、可以隨意發賣的侄兒,短短時日竟已到了能讓人如此期許的地步?
憑什麼?!憑什麼他蘇明福蹉跎半生,而一個七歲稚童卻能青雲直上,連徐府都如此看重?
他猛地一甩袖子轉頭離開
蘇硯家中
屋內景象讓蘇硯微微一愣。角落裡堆著幾袋顯然未開封的米麪,牆上掛著油亮的臘肉和風雞,桌上還放著冇吃完的白麪饃饃和一些紅棗。
這與分家時家徒四壁的景象天差地彆。
“爹,娘,家裡……”蘇硯看著這些豐足的物資,眼中滿是疑惑,他記得上次管家送過一次,但似乎冇這麼多。
“前幾日徐府的管家又來了!送了好多好多東西,米、麵、肉、布,還有好幾兩銀子!”
“說是老爺夫人怕我們過不好冬,讓你在府裡安心讀書!”王氏拉著蘇硯的手,聲音哽咽,“徐老爺和夫人……真是天大的善人啊!硯兒,你在府裡一定要好好報答人家的大恩大德!”
蘇硯心中暖流湧動
徐府的這份“雪中送炭”解決了父母的後顧之憂
他鄭重地點點頭:“娘,您放心,徐府的恩情,孩兒銘記在心,定當努力報答。不過……”
他話鋒一轉,臉上露出一個略帶神秘的笑容,從書箱裡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份摺疊整齊、蓋著紅印的契書。
他獻寶似的,雙手捧到父母麵前:“爹,娘,你們看這個!”
蘇明孝和王氏疑惑地對視一眼
蘇硯解釋道“我在徐府廚房琢磨出的那個‘火鍋’吃食,徐老爺覺得新奇有用,便決定放在他城裡的酒樓售賣。”
“徐老爺仁義,特意許了我們家一成紅利,立的正式契書,掛在我們名下!以後每月都會有進項!”
“好……好啊!太好了!”蘇明孝聲音哽咽,堂堂漢子,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
蘇硯看著父母激動欣喜的模樣,心中也充滿了成就感。
他深吸一口氣,說出了此行最重要的目的:“爹,娘,這次回來,孩兒還有一件重要的事。”
夫妻倆立刻抬頭看著他。
“孩兒在徐府跟著程夫子讀書,進益頗多。”
“夫子學問高深,孩兒需要長期在府中專心求學。”蘇硯的眼神堅定
“環山村離城太遠,爹孃在家,孩兒心中總不免掛念,而且,日後課業越來越重,休沐時間也未必固定。”
他頓了頓,看著父母的眼睛
“所以,孩兒這次回來,主要是想接爹孃一起進城!”
“孩兒已經跟徐老爺商量過,提前預支了火鍋幾個月的分紅銀子,在城裡尋摸了一處合適的小院,雖不大,但足夠我們一家三口安身立命,離徐府和書院都不算太遠。”
“爹孃進城後,我們一家人就不用分開了,我也能隨時照應。”
蘇明孝和王氏完全呆住,被巨大的驚喜砸懵了。
進……進城?住……住自己的小院?
這對於一輩子在土裡刨食、從未想過離開環山村的他們來說,簡直是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
王氏最先反應過來,嘴唇哆嗦著:“硯兒……你……你說什麼?接我們進城?住……住城裡的小院?我們……我們能行嗎?”
“行的,娘!”蘇硯語氣充滿肯定
“城裡雖然規矩多些,但有我在,有徐府照看著,慢慢就習慣了。離開這裡,也免得祖母他們再起什麼心思,打擾爹孃清靜。”
王氏眼中閃過憂慮
“硯兒啊,娘……娘就是個鄉下婦人,除了種地、洗衣、做飯,旁的啥也不會。城裡……城裡那金貴地方,娘去了,兩眼一抹黑,連門都不敢出,豈不是給你……給你添累贅?”
“娘,您想到哪兒去了!”蘇硯立刻搖頭
“爹要是願意,可以去酒樓裡幫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計。”
“娘,您要是覺得去酒樓不習慣,不願意去,那就在咱家那小院裡歇著。”
“您把持家中,把咱們那個小家收拾得乾乾淨淨、暖暖和和的,讓兒子回家有熱飯熱菜吃,有乾淨衣裳穿,這就是天大的功勞!您把持著家中,兒子在外麵讀書、做事,心才安,才踏實!這難道不是頂頂重要的活計?”
王氏不語隻是握緊了蘇硯的手
蘇明孝看著妻兒,聽著兒子條理分明、體貼周到的安排
他猛地一拍大腿
“好!聽硯兒的!我們進城!”
“好!好!進城!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娘跟著硯兒走!”王氏看著丈夫和兒子笑著點頭
“爹孃,你們放心,咱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