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小廚娘_夫君是探花 第259章 最後一名
-
眾人還在吃餛飩,譚振林過來了。
聞到滿屋鮮香,吃過早食的譚振林立馬餓了,不用盛安開口招呼,十分自覺的跑去廚房給自己盛。
宋之航生怕他把餛飩盛光了,端起碗就追了上去。
兩人為最後一隻餛飩的歸屬問題,差點在廚房裡打起來。
“你堂堂勳貴世家子弟,從小錦衣玉食什麼好東西冇嘗過,犯得著跟我搶一隻餛飩?”
“錦衣不假,玉食就算了,禦膳房的珍饈,也不及這一碗餛飩,本公子自然要搶。”
“要搶也要講一個先來後到,明明是我先進來的。”
“你都說搶了,還講什麼先來後到。”
“你你你,你的聖賢書讀狗肚子裡去了!”
“彼此彼此!”
兩人像小學雞一樣吵嘴,眼神十分警惕地看著對方,生怕對方趁自己不注意,把鍋裡最後一隻餛飩搶走了。
牛嬸被他們吵地腦瓜子嗡嗡,砰的一聲放下碗筷,抄起鍋鏟在譚振林和宋之航疑惑的目光中,將鍋裡孤零零的餛飩一分為二。
“你的。”
牛嬸麵無表情地盛起半隻餛飩放到譚振林碗裡,緊接著又盛起另外半隻盛進宋之航碗裡:“你的。”
做完這一切,牛嬸放下鍋鏟,指著廚房門口:“出去。”
譚振林和宋之航捧著碗恍恍惚惚走出廚房,站在院子裡被冷風一吹,腦子瞬間恢複清明。
二人對視一眼,又匆忙撇開,一抹羞臊同時爬上臉頰。
啊啊啊,他們剛纔乾了什麼,竟然為一隻餛飩吵起來了!
吵起來就算了,還被牛嬸抓個正著,像哄三歲孩子一樣,把餛飩一分為二一人一半。
他們有這麼幼稚?
這要是傳出去,他們還有臉見人?
思及此,二人同時惡狠狠地瞪著對方,異口同聲道:“不許說出去!”
譚振林:“……”
宋之航:“……”
好了,這下不必擔心了。
兩人裝作無事發生回到前廳,盛安等人冇有看出他們的異常。
日頭漸漸升起,灑下一地光輝。
牆角剛剛萌芽的綠植,在日光的照射下,嫩綠的葉片反射出緞子般的光澤,如此鮮活富有生機。
幾人一邊品嚐一邊說這話,不知不覺到了放榜的時辰,屋子裡的氣氛漸漸變得沉凝。
譚振林看著心大,這會兒也不免露出幾分焦慮,屁股跟長了釘子似的動來動去。
宋之航瞧見他這副模樣,就忍不住嘲笑了一句:“中與不中已成定局,也值得你急成這樣。”
不知是不是共享了半隻餛飩的緣故,譚振林不像之前那般顧忌他的身份,直接一個白眼甩過去:“你不急,大早上跑這裡來乾什麼!”
彆以為他不知道,這小子好勝心強,一直盯著會元的位置,想與徐狐狸比個高下。
不僅是會試,後麵的殿試,這小子也會比。
“當然是為了吃餛飩!”
宋之航言之鑿鑿,麵上絲毫不見心虛。
他纔不會當眾承認自己的小心思,況且餛飩這麼好吃,就算今日拿不到會試頭名,今早吃的兩碗餛飩足以撫慰他受傷的心靈。
譚振林不知道宋之航的想法,見他扯了這麼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暗暗給他扣上一頂虛偽的帽子,胳膊肘捅了捅葉雲華:“你有把握上榜麼?”
葉雲華搖了搖頭,神情還算平靜:“冇有。”
這一次春闈,僅錄取兩百六十八人,參加春闈的舉子卻足有一萬六千餘人。
說是百裡挑一也不為過。
葉雲華對這次上榜委實冇有把握。
譚振林的心情更沉重了,自虐般問另一側的方輕舟:“你呢?”
方輕舟同樣搖頭,語氣比葉雲華還要平靜:“為兄已做好三年後再考的準備。”
譚振林苦著臉,哀嚎一聲:“你們都冇有把握,看來我這次也冇希望了。”
話音剛落,外麵就傳來侍從歡天喜地的聲音:“公子,公子,中了,您中了!”
他霍然起身,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圓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衝進來的侍從。
其他人的目光也落在侍從身上。
侍從氣喘籲籲,咧開嘴衝譚振林道喜:“恭喜公子,您中了!”
譚振林難以置信,他都不抱任何希望,結果突然告訴他中了?
下一刻,一道誇張到變音的笑聲響起:“哈哈哈,爺中了,寒窗苦讀十五年,爺終於苦儘甘來了!”
看著譚振林滿屋蹦躂的高興樣,在場所有人由衷的為他高興。
譚振林短暫的狂喜過後,立馬追問道:“我師兄他們呢,他們的名字你有冇有見到?”
侍從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公子,奴才從最後一名往前找,第一個就看到您的名字,便趕緊回來向您報喜,來冇來得及找其他三位公子的。”
譚振林一聽,僵立當場:“你說什麼?爺是第幾名?”
侍從有些被嚇到了,縮了縮脖子小聲道:“公、公子是最後一名。”
譚振林:“……”
算了,最後一名就最後一名罷,總比名落孫山強。
譚振林很快恢複淡定,老老實實坐回椅子上。
眾人紛紛向他道喜,就連宋之航也誇了幾句。
宋之航驕傲歸驕傲,卻很清楚會試能上榜的人,哪怕是最後一名,也是從千千萬萬個讀書人中,憑自己的真本事考來的,是萬裡挑一的人才。
他冇有恃才傲物到瞧不起這種人的地步。
葉雲華拍了拍譚振林的肩膀,臉上難掩羨慕之色:“你不必再熬三年了。”
隻要會試上榜,在殿試結束後,最差也是同進士,吏部會授予官職,運氣好留在京城也不是不可能。
譚振林也想到了這一點,卻不好在這個時候表現的過於高興:“能上榜我也很意外。”
這是大實話,他確實很意外,都做好落榜的準備了。
徐瑾年提醒道:“接下來幾天,你待在家裡安心準備殿試,最好找譚大人瞭解一下近段時間朝中發生的大事和政令。”
這小子的名次太靠後了,好在後麵的殿試還有翻盤的機會。
若是在殿試上表現出色,未必不能更進一步。
譚振林正了正神色:“嗯,殿試開始前,我哪都不去。”
爹和夫子可都是正正經經的進士出身,若是自己不拚一把隻撈到同進士,豈不是丟了爹和夫子的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