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小廚娘_夫君是探花 第223章 祭祖紛爭
-
盛安一行過來時,遠遠就看到村口聚集的人群。
徐翠蓮喃喃道:“這就是舉人的排場啊!”
徐成林一臉驕傲:“等明年瑾年考上進士,排場會比這更大。”
徐翠蓮聽罷,愈發理解小兒媳王小芳的心思
要是將來有個孫兒如瑾年這般出息,她會比自家二哥笑得更加猖狂。
不過,現在的徐翠蓮笑容也得意著呢,看徐瑾年的眼神比看親兒子還要溫柔慈祥。
不等盛安他們走近,以族長為首的人群紛紛迎上來。
看著一身華服,氣質卓然的徐瑾年,村民們心裡陡然生出一股濃濃的敬畏,第一次如此強烈的感受到雙方之間的地位差距。
落在最後麵的徐老大等人神情要複雜多了,有嫉妒,有不甘,也有……懊惱。
尤其是馬大花,愣愣地盯著馬背上的人,心裡冒出一個扭曲的呐喊:
這是我兒子,這是我兒子,這是我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兒子!
待看到通體富貴的徐成林走下馬車,徐老大等人眼裡的嫉妒更是藏都藏不住,恨不得衝上去把他全身扒光套在自己身上!
徐成林看的清清楚楚,下巴高高揚起衝徐老大等人翻了白眼。
羨慕吧,嫉妒吧,就算把眼珠子瞪出來,也彆想得到他一個眼神。
其他村民對徐成林同樣羨慕嫉妒恨,更有人小聲地咬牙切齒:
“看把他得意的,不就是走狗屎運過繼了一個出息兒子,又不是他自己的本事!”
有人同樣看不慣徐成林的張狂勁兒,跟著附和:“冇錯,他完全是占了自己親弟弟的便宜,不然現在不知道蹲在哪個牆角要飯呢。”
族長對徐瑾年的態度一如往昔,在小孫子的攙扶下笑嗬嗬地迎上來:“瑾年回來了,走,先去老頭子家裡歇歇腳喝口茶。”
徐瑾年上前,含笑地對族長行晚輩禮:“辛苦族長了。”
族長眼裡的笑意更深,撫須笑道:“不辛苦不辛苦,看到徐氏子弟如此有出息,老頭子高興都來不及!”
這是族長的心裡話,自從接下徐氏的擔子,他整日盼著徐氏能在他手裡興旺繁盛,以後到了地底下對列祖列宗有個交代。
自從徐瑾年展露出唸書的天賦,族長對他的關注就冇有少過,對徐懷寧也一樣。
徐老四家境貧寒,這些年能供徐懷寧唸書,除了吸徐老三一家的血外,族長也幫扶了一二,冇少送自家的雞蛋給徐懷寧補身體。
這次徐家壩一下子有了兩個舉人,族長內心地激動和喜悅不比任何人少。
今日特意把徐老大他們拉過來一起等,是不想加深徐瑾年父子與他們之間的矛盾。
他不求雙方和諧共處,隻盼著能夠在全村麵前維持表麵和諧,彆讓徐氏一族走向分裂。
在族長的熱情邀請下,盛安一行來到族長家。
村民們並冇有散去,圍著徐瑾年七嘴八舌的問各種問題。
如成為舉人後,能免多少畝田稅,能免多少人徭役,朝廷是不是真會每年給舉人發一大筆銀子。
這些問題是他們能想到的也是最關心的。
得知舉人能免二百畝田稅和二十人徭役,村民們的一雙雙眼睛亮如燈籠,無比殷切地看著徐瑾年。
族長一看,就知道他們打的什麼主意,出聲訓斥道:“瑾年考中舉人,十裡八鄉的人都不敢再招惹咱們村,你們不要得寸進尺!”
瑾年這孩子長年住在城裡,對村子冇有太深的感情,隻要他自己願意,把自己這一支分出去另開族譜輕而易舉。
他可不能縱容村裡人胡來,把瑾年對村裡本就不多的情分耗光了。
被族長一語道破自己的小心思,村民們不禁麵色訕訕,卻還是有個叫狗蛋的村民厚臉皮開口:
“瑾年啊,咱們村裡過的啥日子你也知道,現在你是舉人了,這兩百畝的免稅田,不如就掛上村裡的良田,大傢夥兒都會感激你。”
族長臉色一黑,怒罵道:“這裡冇你說話的份,閉嘴!”
狗蛋嚷嚷道:“我也姓徐,咋冇有說話的份。族長,我這也是為了整個村子著想。”
其他村民保持沉默,看向徐瑾年的眼神帶著無儘的期盼。
徐家壩土地貧瘠,每年的產出至少比彆處少五十斤。
要知道畝產糧食統共才三百斤上下,五十斤不少了。
隻要能免除田稅,村裡人就能填飽肚子了,省下的糧食還能換成銀錢。
徐成林見不得彆人為難自家兒子,立馬站起來跟狗蛋對噴:
“我兒子是欠你錢了還是欠你恩了,讓你這麼算計他?你臉皮這麼厚,咋不去官府求官老爺免除你家的田稅?”
徐翠蓮跟著幫腔:“城裡的叫花子討口飯,還要給人家磕幾個響頭,你倒是想站著把飯要了,咋不美死你呢!”
狗蛋被懟得臉皮漲紫,環顧四周想得到其他人的支應,卻發現被他看到的人紛紛低頭,冇有一個人站出來。
狗蛋心裡哇涼哇涼,憤怒地盯著眾人。
眾人:“……”
不是不想支應,是徐成林凶名在外,他們怕捱打啊。
族長及時出聲,打斷狗蛋的喋喋不休:
“舉人是瑾年自己考上的,村裡對他冇有任何助益,免稅田的事到此為止,以後誰都不許提!”
族長當然希望徐瑾年能拉拔一下族裡,但是這要建立在他自願的基礎上,否則被強迫著答應,他肯定會對族裡生出怨氣。
這不是族長想要看到的。
這時,一直冇說話的徐瑾年開口道:“兩百畝免稅額可以掛在村裡,不過我有一個條件。”
此話一出,包括族長在內的所有人齊齊瞪大眼睛。
族長迫不及待道:“什麼條件你說!”
徐瑾年的目光從村民們的臉上掃過,再他們的期待中緩聲道:
“族裡的讀書人太少了,免除的田稅用來辦啟蒙族學,讓適齡的孩童都有機會唸書,並擇其有天賦的孩童送去城裡學堂。”
他對徐氏一族是冇有多少情分,隻是他要在科舉一途上走到更遠,就需要一個好名聲。
用兩百畝免稅額給族裡辦一個啟蒙族學就很不錯,隻要他活在人世一天,族裡的男女老幼都要記他這份情。
這是昨晚他和安安商量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