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薇映雪 銀鉤鐵畫與無聲驚雷
銀鉤鐵畫與無聲驚雷
對孫敬齋及其妻弟吳倫的調查,在令人窒息的謹慎中持續推進。石坤與陳宇如同兩隻最耐心的蜘蛛,圍繞著目標,一絲一絲地編織著資訊的網。
陳宇從“千金坊”開啟的缺口終於見了效。吳倫的賭債如山,在陳宇巧妙安排的一次“偶遇”和“慷慨解囊”後,一個被債主逼得走投無路的吳倫,終於鬆了口。他斷斷續續地透露,自己那看似紅火的綢緞生意,實則隻是個空殼,真正的財路,來自姐夫孫敬齋介紹的幾筆“大買賣”——負責將一些“來路特殊”的江南上好絲綢,“平價”轉賣給幾位指定的京城皇商。這些皇商背後,隱約有相府的影子。而交易的憑據,他雖未直接經手,但曾無意間在姐夫書房瞥見過一份清單,上麵似乎有個奇怪的墨點印記,像是某種私印。
“墨點印記?”顧晏辭聽到陳宇的回報,眸光驟然銳利如鷹隼。這與“墨翁”的代號,形成了微妙而致命的呼應!
幾乎同時,石坤那邊也從浩繁的卷宗中挖出了一條至關重要的線索:核對孫敬齋在漕運司副使任上經手的最後一批大型官船維修款項時,發現支付給“隆昌船塢”的銀兩遠超預算,而驗收文書上,赫然有孫敬齋力排眾議、加快撥款的批語。更巧的是,那“隆昌船塢”的東家,正是吳倫口中那幾位“指定皇商”之一!
兩條線索在此刻交織、互證,勾勒出一條清晰的利益輸送鏈條:孫敬齋利用職權,以維修官船為名,超額撥款給隆昌船塢(皇商),皇商再將部分利益通過吳倫的綢緞莊等渠道洗白,最終可能流入“墨翁”囊中。而吳倫無意中看到的帶墨點印記的清單,極可能就是分贓或運作的記錄!
鐵證!雖然仍缺乏那最關鍵的直接物證(如帶墨印的清單原件),但人證(吳倫的口供)、書證(超額撥款的公文)、關聯關係(孫敬齋-皇商-吳倫)已然形成了一條堅固的邏輯鏈,足以將孫敬齋牢牢釘死在貪瀆的恥辱柱上!而孫敬齋,就是連線“墨翁”與“鬼漕”的關鍵一環!
“好!很好!”顧晏辭猛地一拍桌案,積壓多日的鬱氣彷彿在這一刻儘數吐出,眼中燃燒著灼灼精光,“立刻整理所有證據,形成完整案卷!石坤,加派人手,嚴密監控孫敬齋及隆昌船塢東家,絕不可讓其脫逃或銷毀證據!陳宇,穩住吳倫,讓他寫下切結畫押!”
“是!”兩人激動領命,腳步生風地離去。
書房內,顧晏辭負手而立,胸膛微微起伏。他知道,手中這把利劍,已然磨亮,即將發出石破天驚的一擊!孫敬齋的落網,必將引發朝野震動,也必將狠狠地撕下李相集團的一層厚皮!
他需要將這份沉甸甸的案卷,立刻呈報禦前。
翌日,紫宸殿偏殿。
顧晏辭將精心整理的奏疏與證據摘要呈遞禦前。他沒有激昂陳詞,隻是客觀、冷靜地陳述了調查所得,條分縷析,證據鏈清晰無比,最終指向孫敬齋利用漕運職權,勾結皇商,貪墨國帑的事實。奏疏中,他謹慎地未直接提及“墨翁”,但所有線索的指向,已不言自明。
皇帝靜靜地聽著,麵色沉靜如水,唯有指尖在龍案上極輕地叩擊著,顯示著他內心的波瀾。他仔細翻閱著那些抄錄的公文、吳倫的畫押口供,以及石坤梳理出的資金異常流向圖。
良久,皇帝緩緩擡起頭,目光落在顧晏辭身上,深邃難測。
“愛卿所奏,案情重大,證據……頗為詳實。”皇帝的聲音平穩,聽不出喜怒,“孫敬齋身為朝廷命官,深受皇恩,竟如此辜恩溺職,貪瀆枉法,實乃國蠹!”
他頓了頓,語氣轉而凝重:“然,孫敬齋現任戶部侍郎,位高權重,牽扯甚廣。此案一動,恐朝野震蕩,於漕運、於戶部事務,皆可能產生巨大影響。愛卿以為,當如何處置,方能既正國法,又穩朝局?”
這是一個考驗。皇帝在問他,是直接雷霆拿下,還是徐圖緩進?
顧晏辭深吸一口氣,沉聲道:“陛下,臣以為,法之不存,國之不國。孫敬齋之罪,證據確鑿,若不立即嚴辦,恐寒天下忠良之心,亦令貪腐之輩更加肆無忌憚。至於朝局動蕩,正可藉此案明正典刑,震懾宵小,廓清朝綱!且案情重大,遲則生變,恐其互通訊息,銷毀罪證,或畏罪自戕,如賈仁舊事重演。臣請陛下聖裁,即刻下旨,拿下孫敬齋,突擊搜查其府邸及辦公之所,以求獲得更多實證,深挖餘孽!”
他的回答斬釘截鐵,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心。他深知,麵對李相這樣的對手,任何猶豫和遲緩,都可能帶來致命的變數。
皇帝凝視著他,目光銳利,彷彿要穿透他的內心。殿內空氣凝固,落針可聞。
許久,皇帝嘴角似乎幾不可察地微微一動,那並非笑意,而是一種近乎冷酷的決斷。
“準奏。”皇帝的聲音不高,卻帶著千鈞之力,“著按察使顧晏辭,即刻持朕手諭,調撥殿前司精銳,查封戶部侍郎孫敬齋府邸及其衙署,將其革職拿問,嚴加審訊!一應涉案人員,皆可先行拘押!務求水落石出,不得有誤!”
“臣,領旨!謝陛下!”顧晏辭壓下心中的澎湃,躬身領命,聲音沉穩有力。
他知道,驚雷即將炸響。而他,就是執雷者。
皇帝看著他轉身離去的挺拔背影,眼神幽深。
一場巨大的風暴,隨著顧晏辭快步走出宮門的腳步,正式拉開了序幕。京城的天,要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