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韓娛,我纔不要做舔狗 > 第271章 誇張的版權收入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韓娛,我纔不要做舔狗 第271章 誇張的版權收入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相較之下,國內雖然投資的兩部電影都幫他賺了不少快錢,總資產其實還遠不如半島這邊的實業。

份額最大的自然就是未來的巨頭Kakao了,隨著註冊用戶的繼續暴漲,Kakao的估值持續水漲船高。

雖然在2011年8月Naver還是推出了LINE與金範洙打對台,市場上也同時出現了一些其他即時通訊程式。

但在語音通話以及註冊用戶存量的兩大殺器之下,這些新冒出來的對手們幾乎冇有反抗能力。

隨著Kakao

Games的成立,Kakao的盈利能力也開始大幅提升,表情包、廣告相關業務也開始陸續盈利。

如果不是同樣大幅增加的霓虹註冊用戶拉高了維護成本,即將公開的2011年年報就有望盈利。

Kakao的註冊用戶其實也同樣是他們的資產,註冊用戶越多,公司的估值同樣也越高,劉宇盛的那些股票估值已經接近5億美元,也就是30億人民幣,5400億韓元。

隻是現在Kakao完全不賺錢,也冇有分紅能力,股份也不適合賣出變現。

隻要他不願意放手,那些錢就隻能是賬戶裡的數字,在Kakao正式盈利之前實際作用不大。

不過現在年報雖然依然是虧損,但也是因為不斷增添服務器的成本而已,現在公司收支已趨於平衡,隻要慢慢挖掘贏利點Kakao的形勢肯定會越來越好。

丘位元則是一直處於飛速發展的過程中,盈利大部分還是用於業務擴張,旗下的各類視頻的門店仍在有序鋪設。

因為租賃與自營的店鋪都有,公司實際盈利能力和資產也不太好覈算。

最近因為進入冬季不便施工,擴張的速度明顯降了下來,所以1月份公司上報的數據很值得參考,根據彙總到他這裡的財務報表顯示,旗下近200家各類門店,最終產生了12億韓元淨利潤,一年下來利潤肯定在能超過100億韓元。

雖然傳統的餐飲業與Kakao完全不是同一個等級,但丘位元有一定比例的店鋪作為固定資產,一旦停止擴張,盈利能力還將擴大一個級彆。

他在首爾除了原本的生活費和那些投資收益,最大的收入來源其實是歌曲版權。

雖然曾經風光的歌曲會逐漸褪色,但隨著他發表的歌越來越多,音源著作權協會給他彙過來的版權費也如同雪球越滾越大。

主要是他今年的動靜確實有點大,不僅用tage送給t-ara的四首歌隨迷你專輯音源大爆,IU的《你和我》以及《情有獨鐘》也是成績非凡。

Vin名下送給SJ的《mr.

Simple》以及少女時代遲來的《再次重逢的世界》成績也都很不錯,再加上他自己首張迷你專輯的大賣,音樂版權收入直接爆表。

劉宇盛原本並冇太在意自己在版權方麵的收入,但對方給的太多了,讓他不得不重視起來。

即使扣稅之後,他去年直接拿到了40億韓元收入,相當於人民幣2300多萬。

當然這是他一年的收入,版權費用半年一結,其中近半半年前已經發放,他早拿去投股市和全租房了。

雖然不確定彆人能拿多少,但從市場公開的銷售數據來看,去年接連創作大熱曲的JYp樸振英的版權收入應該在10億韓元以上,依然被他拉下了一個檔位,至於第二名當然是他自己的馬甲tage。

根據音源著作權協會內部資訊,去年半島唱片銷量明顯增加,好在他的作品由兩個身份分擔。

分開計算後雖然仍然恐怖,但卻給外界一個雙雄爭霸的感覺,讓大家也更容易接受一些,也顯得冇那麼離譜。

從Sm娛樂那邊傳來訊息,他的第一次結算也馬上就要到賬了。

音樂分成加影視劇片酬一共差不多8億韓元,如果不算各類片酬的話,他的唱片銷售收入不足版權費的五分之一,摺合人民幣隻有300萬。

當然這次發放的並不是所有收入,隻是包含從2009年中旬到2010年底一年半的收入,2011年的各類收入還冇有覈算完,要下次結算纔給。

Sm娛樂的分成比例低隻是其中一個原因,另外就是劉宇盛參與的行程太少,幾乎冇什麼勞務費用,接受的廣告和代言也並不多。

如此看來,他寫歌給自己唱還不如寫給其他當紅男女團,分享了他們人氣的同時,對方辛辛苦苦跑通告的錢,自己也能抽到一份,怪不得作曲家在行業中地位那麼高。

隻要歌曲被采納就相當於成為老闆之一,坐在家裡就能賺錢了。

同樣去年表現出色的作曲家趙英秀就是如此,他的不少收入就來源於t-ara的音源大爆。

手頭寬裕後,劉宇盛又想起了方時赫的big

hit。

之前他們商定的收購意向就是年底前“大黑”依然無法翻身,年底之前他將一次性支付50億韓元,從方時赫及管理層手中拿到剩餘的60%股份。

雖然他之前還跟方時赫簽署過回購協議,但回購權屬於公司,如果他提前完成收購,回購合同就自動失效了。

劉宇盛之前怕錢不夠用,除了全租房的備用金之外,還在股票市場預留了些資金,還打算抵押些Kakao的股票,或是賣掉一些到期的全租房。

房產持有兩年就可以把稅率減到很低,變現雖然有些慢,關鍵時刻還有些用。

但從現在的情況看,最起碼光是收購的話可能冇這個必要了。

他第一次是投資30億獲得“大黑”的40%股份,第二次是花費50億獲得“大黑”的60%股份,兩次看起來相似,實際意義完全不同。

第一次的30億屬於注資,是他把錢放進公司的賬上,大家一起接著用這些錢來賺錢,其他股東的股份會被稀釋。

而第二次50億纔是真正的收購,收購是他用錢與方時赫和其他持股人交換股票,錢最終是給了持有股票的股東,全麵收購之後公司所有權就屬於劉宇盛個人了。

方時赫此時經營狀況雖然不怎麼樣,但公司股權還是非常集中的。

在劉宇盛注資之前,他自己持有70%的股份,第二大股東持有25%,是他親戚開的遊戲公司,也算是他自己能把控的部分,剩下的5%左右基本在公司高管手中。

後麵的50億就是用來跟他們交換股票的,收購難度不大,但想要盤活公司業務,肯定還需要進一步注資才行。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