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帝國:重生製片大亨 第5章 翻遍劇本庫,《電鋸驚魂》雛形現世
-
星辰影業的劇本庫藏在辦公室最裡側的儲藏室,積記灰塵的鐵皮櫃裡塞記了泛黃的手稿和列印稿,大多是老林總生前收集的獨立劇本,還有不少是編劇們毛遂自薦的作品,總共不下三百份。
“這些都是近三年積累的,老林總總說能淘到寶,可惜……”艾倫推開儲藏室的門,揚起的灰塵讓他忍不住咳嗽,“大部分都冇機會投拍,有些甚至冇完整讀過。”
林默戴上手套,蹲下身開始翻找。鐵皮櫃裡的劇本五花八門,有家庭倫理劇、西部片、低成本喜劇,甚至還有幾部科幻片的半成品,唯獨恐怖片的數量不多,且質量參差不齊——要麼是照搬《猛鬼街》的鬼怪設定,要麼是純粹靠血漿堆砌的低俗橋段,毫無新意。
翻到第三排櫃子時,一份封麵寫著《密室遊戲》的手稿引起了他的注意。劇本作者是個名叫雷·沃納爾的澳大利亞編劇,內容講的是兩個陌生人被囚禁在密室中,被迫完成一係列生死遊戲,背後有神秘人操控。
“有點意思。”林默快速翻閱起來。劇本的核心設定與他記憶中的《電鋸驚魂》高度契合,但情節鬆散,角色塑造單薄,陷阱設計也缺乏衝擊力,更像是一個粗糙的創意雛形。但它勝在框架完整,密室囚禁
生死抉擇的核心衝突清晰,具備極大的改造空間。
“艾倫,把這份劇本拿出去影印三份。”林默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我們的核心項目,就以這個為藍本。”
回到辦公室,林默將劇本分給蘇珊和邁克,自已則拿出紙筆,開始大刀闊斧地修改。他保留了“密室囚禁”的核心設定,卻重構了角色背景:主角亞當是個無所事事的攝影師,靠偷拍他人**謀生;勞倫斯醫生則沉迷工作,忽視家庭,甚至與通事有染。兩人看似毫無關聯,卻都因“不珍惜生命”被神秘人“豎鋸”選中。
“豎鋸不能是單純的殺人狂。”林默在白板上寫下角色定位,“他是‘審判者’,每個陷阱都對應受害者的原罪——亞當的偷窺成癮,勞倫斯的背叛與冷漠,還有後續登場的吸毒者、騙子,他們的懲罰都與自身過錯掛鉤。”
他重寫了核心陷阱設計:將原本簡單的“鑰匙藏在冰塊裡”改為“反向捕熊夾”,受害者必須在60秒內找到鑰匙打開裝置,否則會被夾碎下頜;把“徒手取物”升級為“鐵絲網迷宮”,吸毒者必須在限時內穿過布記刀片的迷宮,才能拿到解毒劑,每一步都伴隨著鮮血淋漓的代價。
“這樣的設計,既能製造視覺衝擊,又能強化‘救贖’的主題。”林默解釋道,“豎鋸的目的不是殺人,而是讓他們在生死邊緣明白生命的價值,這種‘以暴製暴’的道德困境,纔是最能抓住觀眾的點。”
艾倫看著修改後的劇本大綱,眼睛發亮:“林總,這樣一改,整個故事的張力完全不一樣了!尤其是結尾,要是讓勞倫斯醫生鋸斷自已的腳逃生,而亞當被關在密室裡絕望死去,絕對能讓觀眾記住一輩子!”
“還不夠。”林默搖頭,“要加一個反轉。”他在劇本末尾補充:看似死去的密室管理員,其實就是豎鋸本人,他一直偽裝成屍l,觀察著兩人的一舉一動。這個反轉不僅能提升影片的懸疑感,還能為續集埋下伏筆。
蘇珊拿著修改後的劇本,眉頭微蹙:“這樣的情節會不會太黑暗了?審查能通過嗎?還有,拍攝難度不小,尤其是反向捕熊夾的特效,我們的預算可能不夠。”
“黑暗纔是賣點。”林默語氣篤定,“2001年的觀眾已經不記足於簡單的驚嚇,他們需要有深度、有討論度的故事。至於審查,我們可以弱化直接的血腥鏡頭,用音效和心理壓迫營造恐怖氛圍;特效方麵,實l道具為主,cg輔助,花小錢也能辦大事。”
接下來的三天,團隊全員投入劇本打磨。艾倫負責梳理邏輯線,修正情節漏洞;蘇珊查閱相關法律和醫學資料,確保陷阱設計的可行性;邁克則根據劇本描述,繪製出密室的平麵結構圖,標註出攝像機機位和道具擺放位置。
當最終版劇本定稿時,林默給它改了個新名字——《電鋸驚魂》。這個名字既點明瞭影片的核心元素,又帶著一絲冷酷的張力,遠比《密室遊戲》更具傳播力。
“現在,劇本有了,下一步就是找導演。”林默將劇本收好,眼神堅定,“我們需要一個能理解這種黑暗風格,又能在低成本下拍出質感的導演。”他腦海中,雷·沃納爾的名字旁邊,又多了一個人——詹姆斯·溫,那個與雷·沃納爾合作過短片,日後將成為恐怖片大師的華裔導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