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紀:盤古殘脈 第40章 三清論道韻
紫霄宮下的祥雲台仍浸在淡紫色的道韻潮汐中,那潮汐如流動的星河,每一縷道韻都泛著細碎的金芒,在七彩祥雲間緩緩漫溢。祥雲的質感似凝實的錦緞,又似蓬鬆的棉絮,踩在其上能感覺到細微的彈性,指尖輕觸時,還會沾染上一層溫潤的靈韻。辰隱於西側一片泛著青芒的祥雲陰影裡,指尖殘留著混沌石小石子的冰涼觸感——那石子是實體化測試的信物,此刻石麵泛著淡紫與淡青交織的光紋,紋路與周圍流動的道韻同頻顫動,像是在呼應某種深層的本源聯結。他淡青色的衣袍已完全褪去虛浮,布料紋理如青靈草葉脈般清晰,纖維間還嵌著細小的靈韻光點,隨風輕晃時,光點脫落成星屑般的碎光,又很快被斧痕碎片的清光巧妙吸附,未引起遠處生靈的注意。
“道在無為,如太極生兩儀,不爭則自成秩序。”
一道溫和的聲音從東側祥雲傳來,如同春日融雪的溪流淌過青石,帶著撫平一切躁動的力量,連周圍流動的道韻都隨之放緩了節奏。辰循聲望去,隻見老子騎在一頭青牛背上——那青牛通體雪白,鬃毛泛著淡淡的金光,呼吸間吐納著乳白色的鴻蒙氣,蹄子踏在金色祥雲上時,每一步都留下淺淡的太極印記,印記轉瞬即逝,卻在祥雲上留下一圈圈靈氣漣漪。老子身著月白道袍,袍角繡著細密的陰陽魚紋,紋路隨他的呼吸輕輕起伏,手中的太極圖懸於胸前,黑白兩色的氣流在圖中緩緩流轉,黑氣流向白氣時凝實如墨,白氣流向黑氣時輕盈如霧,散出的淡白道韻如同輕紗,將周圍半丈內的祥雲都染成了半透明的乳白色,連雲絮的紋理都變得清晰可見。
辰的胸口突然傳來一陣輕微的震動——斧痕碎片竟自發亮起,淡青色的光紋與太極圖的黑白氣流產生了共鳴。他能清晰地感覺到,一股溫潤的氣息順著碎片湧入魂體,那氣息沒有攻擊性,卻帶著“包容”的特質,像是一雙輕柔的手,將他之前吸收的木靈氣、地脈氣輕輕包裹,在魂脈中織成一層薄如蟬翼的光膜。光膜每顫動一次,魂體的凝實度便提升一分,原本還泛著半透明的麵板,此刻又褪去幾分虛浮。“這便是‘無為’道韻嗎?”辰心中默唸,指尖不自覺地跟著太極圖的流轉軌跡輕劃,指尖劃過的地方,空氣中竟留下一道淺淡的陰陽魚虛影,虛影泛著微光,持續了三息才緩緩消散,消散時還帶起一縷極淡的靈氣風。
就在這時,一道威嚴的聲音打斷了老子的話,如同驚雷滾過祥雲,震得周圍的道韻都微微顫動:“師兄此言差矣!道在秩序,如盤古開天定清濁,無規矩則萬物亂序。”
說話者是元始天尊,他立於一朵淡金色的祥雲上,祥雲表麵泛著金屬般的光澤,像是用凝練的地脈金氣凝成。元始身著素白鑲金邊的道袍,領口、袖口的金邊泛著冷冽的光,腰間係著一枚盤古玉扣,玉扣呈淡青色,表麵刻著簡化的開天符文,隨著他的呼吸,玉扣不時閃過一道微光。他手中的盤古幡微微展開,幡麵材質似混沌蠶絲,泛著淡淡的銀光,幡麵上刻著的盤古開天圖案在道韻中緩緩動了起來——圖案中的盤古身形魁梧,手持開天斧,斧刃泛著清冽的光,隨著他手臂揮動,一道淡金色的清光從斧刃劈出,將眼前的混沌黑霧劈開,清濁二氣隨之分離:清氣上升化作淡白的雲,濁氣下沉凝成深灰的土,整個過程栩栩如生,竟與辰斧痕碎片中的開天本源氣息如出一轍。
這一次,斧痕碎片的震動比之前更強烈,淡青色的清光從碎片中溢位,如水流般湧向盤古幡的淡金光,兩種光在空氣中交織,最終凝成一道三寸長的開天斧影。斧影雖小,卻帶著開天辟地的威嚴,懸在辰身前半尺處,輕輕顫動。辰的魂體也隨之泛起共鳴,左臂原本因魔氣殘留的隱痛徹底消失,麵板下的魂脈中,竟漸漸顯露出一道淡金色的細紋——細紋如盤古幡的紋路般威嚴,呈螺旋狀順著手臂的魂脈緩緩流動,每流轉一圈,便會在魂脈上留下一個細小的符文印記,像是在鐫刻“秩序”的烙印,讓他對靈氣的掌控多了幾分沉穩。
“元始師兄太過執著於‘定’,”另一道灑脫的聲音響起,帶著不受束縛的靈動,如同清風掠過竹林,“道在自在,如劍破混沌,隨心而動方能悟得真意。”
通天教主立於一朵墨色祥雲上,那祥雲與其他祥雲不同,泛著淡淡的啞光,像是被墨色的靈氣浸潤過。他身著黑袍,袍麵繡著暗紋的誅仙劍紋,紋路在光線下若隱若現,隨著他的動作,暗紋不時閃過一道淩厲的寒光。手中的誅仙劍雖未出鞘,劍鞘上卻已散出淡淡的淩厲氣息——隻是這氣息被紫霄宮的道韻壓製,少了幾分噬人的凶煞,多了幾分“自在”的飄逸。他手腕輕抖,劍鞘在祥雲上輕輕一點,便激起一圈墨色的道韻漣漪,漣漪擴散時速度極快,竟巧妙地繞開了老子的淡白道韻與元始的淡金道韻,獨自在祥雲間劃出一道自由的軌跡,軌跡所過之處,雲絮被輕輕推開,又很快恢複原狀,像是從未被觸碰過。
斧痕碎片再次產生共鳴,這一次的共鳴帶著淩厲的特質——像是開天斧劈開混沌時的決絕,又像是木靈纏突破毒藤束縛時的靈動。辰能感覺到,一股淡黑色的道韻順著碎片湧入魂體,與之前的淡白、淡金道韻交織在一起,在右臂的魂脈中顯露出第二道細紋——細紋如誅仙劍的劍鞘紋路般流暢,呈直線狀順著手臂延伸,紋路邊緣泛著極淡的寒光。隨著細紋的流動,他對“木靈纏”的操控又靈活了幾分:之前需凝神三息才能凝聚的靈氣繩,此刻隻需意念一動,淡綠色的靈氣便會順著細紋快速彙聚,一息間便能凝成堅韌的靈氣繩,甚至能在靈氣繩上凝聚出細小的倒刺,增強束縛力。
“三清的道則雖異,卻都源自盤古開天的本源…”辰心中頓悟。他能清晰地分辨出三道道韻的差異:老子的淡白道韻如溫水潤田,讓他感到安寧,適合穩固魂體、平複靈氣躁動;元始的淡金道韻如金石鑄器,讓他感到威嚴,適合掌控秩序、凝聚穩定的靈氣形態;通天的淡黑道韻如疾風破障,讓他感到灑脫,適合靈活操控、突破靈氣束縛。這三道道韻如同三條支流,最終都彙入他魂體中的開天本源,在識海中央凝成一個小小的三色光核,讓他對“道”的理解又深了一層。
三清的討論還在繼續,三人的道韻在祥雲間交織,時而碰撞出細碎的光火星,時而融合成溫潤的光團,形成了一幅奇妙的道則圖譜:
老子緩緩撫著青牛的鬃毛,指尖劃過鬃毛時,留下一縷淡淡的白氣,青牛舒服地打了個響鼻,吐納的鴻蒙氣也變得更濃鬱。他胸前的太極圖黑白氣流轉速加快,淡白道韻如流水般環繞住另外兩道道韻,形成一個半透明的光罩,輕聲道:“師弟們所言皆有道理,隻是‘秩序’需‘無為’滋養,若一味強定規矩,反失道的柔和;‘自在’需‘秩序’約束,若一味放任自由,反失道的根基,三者相輔相成,方能成完整之道。”
元始天尊輕輕頷首,手中的盤古幡微微晃動,淡金光與老子的淡白道韻輕輕觸碰。兩種道韻交融處,竟顯露出一道細小的先天符文——符文呈正六邊形,邊角泛著淡金光,表麵刻著“定”字般的紋路,與辰在麒麟崖符文洞見過的“地脈穩固”符文有著相似的本源,隻是這道符文的氣息更純粹,帶著先天秩序的威嚴。“師兄所言極是,”元始的聲音比之前柔和了幾分,“隻是洪荒初定,魔氣仍在暗處潛伏,若不以‘秩序’為先,穩固地脈、約束戾氣,恐給魔氣可乘之機,屆時生靈塗炭,反違道的本意。”他說這話時,目光不自覺地掃過西昆侖的方向,眼神中帶著幾分擔憂,顯然還在記掛麒麟崖的魔氣隱患。
通天教主笑著揮了揮誅仙劍鞘,劍鞘劃過空氣時,留下一道淡黑的殘影。墨色道韻與淡白、淡金道韻同時碰撞,激起細碎的道韻火花,火花落地後化作細小的靈氣蝴蝶,在祥雲間飛舞片刻便消散。“師兄們太過謹慎,”通天的聲音帶著幾分不羈,“洪荒本就是在混沌中誕生,混亂中才生變數,變數中才生新道。若一味求穩,如死水一潭,反倒失了道的真意。魔氣雖惡,卻也是道的‘劫’,闖過此劫,洪荒方能更穩固。”他手腕一翻,劍鞘突然指向辰所在的方向,墨色道韻順著劍鞘的指向飄去,如同一縷輕煙,緩緩向青芒祥雲靠近,像是在試探這片祥雲的異常。
辰心中一緊,急忙調動斧痕碎片的清光。淡青色的清光從碎片中快速溢位,順著他的周身蔓延,與周圍青芒祥雲的靈韻完美融合——清光如同給祥雲鍍上了一層透明的膜,將他的氣息徹底包裹其中。他能感覺到,通天的墨色道韻已飄至他身前三尺處,道韻化作一縷細細的氣絲,在他身前緩緩盤旋,像是在尋找氣息的縫隙。好在斧痕碎片的清光與祥雲靈韻無縫銜接,氣絲盤旋了五息,始終未能察覺異常,最終緩緩飄回通天身邊,融入他周身的墨色道韻中,像是從未離開過。
“奇怪,”通天皺了皺眉,低頭看向自己的劍鞘,劍鞘上的誅仙劍紋微微暗淡,“方纔明明感覺到開天本源的共鳴,那氣息純淨且厚重,不似尋常先天神聖所有,怎會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元始天尊也察覺到了異常,他將盤古幡完全展開,淡金光如潮水般向四周擴散,覆蓋了祥雲台的每一個角落,目光銳利地掃過每一片祥雲,聲音帶著幾分警惕:“確實有異常氣息,那氣息中帶著盤古開天的本源波動,像是…盤古殘脈的氣息。隻是這氣息太過隱蔽,若不仔細感知,極易與祥雲靈韻混淆。”他的目光在祥雲間仔細搜尋,尤其在辰所在的西側青芒祥雲上停留了片刻——那裡的靈韻比其他祥雲更濃鬱,卻也更平穩,沒有絲毫異常波動,顯然是斧痕碎片的清光起到了完美的掩蓋作用。
老子也停下了對青牛的撫摸,太極圖的黑白氣流緩緩收斂,淡白道韻如探照燈般,一道接一道地掃過祥雲台,每一道光掃過,都會讓周圍的道韻短暫停滯。“這氣息很微弱,卻很純淨,不含絲毫魔氣,倒像是…開天斧殘留的餘韻,”老子的聲音帶著幾分思索,他擡頭看向紫霄宮的方向,宮門將閉未閉,縫隙中透出的道韻微光如同一雙注視著洪荒的眼睛,“或許是鴻鈞道祖佈下的機緣,故意讓這道氣息在此刻顯現,讓我們領悟‘本源歸一’的真意,莫要執著於道的分支,忘了道的根本。”
三清不再繼續搜尋,卻都將注意力放在了那道消失的共鳴氣息上——元始將盤古幡的淡金光調至最盛,在周身形成一層半尺厚的光罩,光罩上的符文不時閃爍,顯然在警惕可能出現的異常;通天則將誅仙劍微微出鞘半寸,劍刃露出的部分泛著冷冽的寒光,寒光在祥雲間反射,形成細碎的光點,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狀況;老子雖未顯露明顯的防備,卻將太極圖護在了身前,淡白道韻在周身形成一層無形的防護,任何靠近的氣息都會被道韻輕輕推開,無法觸及他的本體。
辰躲在陰影中,將三清的反應儘收眼底,心中暗自慶幸:若不是斧痕碎片與開天本源的共鳴能完美掩蓋氣息,恐怕此刻已被三清察覺。他能感覺到,三清雖未找到他的蹤跡,卻已將“盤古殘脈”的存在深深記在了心中——元始的警惕、通天的好奇、老子的思索,都預示著日後若再遇到相似的共鳴氣息,他們定會更加留意。這為他後續的行動埋下了隱患,卻也讓他更加確定,自己的“盤古殘脈”身份,在洪荒中有著特殊的意義,或許是對抗魔氣、穩固洪荒的關鍵。
三清的討論重新開始,隻是這一次多了幾分謹慎,道韻的擴散範圍也縮小了許多,僅在三人周身半丈內流動:
元始天尊率先開口,手中的盤古幡輕輕晃動,淡金光在他身前凝成一道秩序符文,符文懸浮在空中,緩緩旋轉:“即便那氣息是鴻鈞道祖佈下的機緣,我們也需謹慎對待。如今羅睺的魔氣尚未根除,西昆侖、黑風穀等地仍有魔氣殘留,若有未知存在擁有開天本源,需先辨明其立場——是真心守護洪荒,還是另有所圖,方能決定是否將其引為同道。”
通天教主收起誅仙劍,卻仍保持著警惕,墨色道韻在他周身輕輕流轉,形成一道靈活的光帶:“師兄太過小心,”通天的聲音帶著幾分不以為然,“開天本源與魔氣本就相剋,若那存在真有盤古殘脈,定是魔氣的剋星,自然是洪荒的助力,而非隱患。若能得此助力,聯手清除魔氣,便能讓洪荒早日安定,何樂而不為?”
老子微微一笑,指尖輕輕點了點太極圖,黑白氣流再次流動起來,淡白道韻將兩人的道韻輕輕包裹,形成一個平衡的光團:“兩位師弟不必爭論,”老子的聲音帶著化解分歧的溫和,“待紫霄道會結束,我們可分頭行動——我去西昆侖檢視地脈,元始師弟去南荒穩固靈脈,通天師弟去東海探查魔氣動向,順路尋找這道氣息的來源。若其心懷善念,願守護洪荒,便引為同道,共抗魔氣;若其心懷惡意,妄圖利用開天本源謀私,再聯手除之不遲。”
三清達成共識,不再糾結於異常氣息,重新專注於道韻的討論——隻是這一次,他們的道韻中多了幾分“試探”,不時有細小的氣絲向祥雲台的各個角落擴散,像是在等待那道共鳴氣息再次出現,也好趁機鎖定方位。
辰知道,再待下去恐怕會暴露——三清的試探越來越頻繁,若繼續停留,一旦斧痕碎片的共鳴再次觸發,便很難再掩蓋氣息。他悄悄將混沌石小石子收入懷中,指尖凝聚一縷淡青色的清光,在身前的祥雲上輕輕一點,留下一道細微的印記——印記呈箭頭狀,泛著極淡的金光,指向東北方向,正是他按麒麟角地脈圖示記的“不周山方向”,也是計劃前往的靈脈地。做完這一切,他借著三清討論道韻的間隙,身體緩緩化作一道淡青色的流光,流光緊貼著祥雲的表麵,向祥雲台外側飄去,速度極慢,卻異常平穩,未激起絲毫多餘的靈氣波動。
飛行途中,辰能清晰地感覺到,魂體中的三道細紋(淡白、淡金、淡黑)仍在緩緩流動,如同三條細小的靈脈,與斧痕碎片的清光交織在一起,在他的四肢百骸中形成了一道三色的迴圈魂脈——這道魂脈比之前更穩固,靈氣在其中流動時沒有絲毫滯澀,也讓他對“道”的操控更得心應手:隻需意念一動,便能調動老子的淡白道韻穩固自身氣息,讓流光與周圍環境完美融合;調動元始的淡金道韻凝聚秩序,讓靈氣流動更規律,避免出現波動;調動通天的淡黑道韻靈活應變,讓流光的方向隨時可以調整,避開可能遇到的先天神聖。
他還能感覺到,斧痕碎片與三清法寶的共鳴並未消失——碎片中殘留著盤古幡的威嚴、誅仙劍的靈動、太極圖的包容,這些氣息與他魂體中的開天本源深度融合,竟讓他對“混沌呼吸法”的領悟又深了一層:之前需刻意調整呼吸節奏,才能引導鴻蒙氣入體,此刻呼吸已能自然運轉,吸氣時,周圍的鴻蒙氣會順著鼻腔自動湧入,如同細流滋潤心田;呼氣時,魂體中的濁氣與微量雜質會被自動排出,無需再分心控製,整個過程流暢自然,像是與生俱來的本能。
“三清的道則果然不凡,竟能助我完善混沌呼吸法…”辰心中暗喜。他能清晰地感知到,魂體的凝實度已達到九成五,麵板的透明度幾乎與常人無異,隻需最後一縷先天本源氣的催化,便能徹底擺脫“魂體”的束縛,成為真正擁有實體的存在——而不周山的通天泉,據麒麟角地脈圖記載,含有的先天靈液中蘊含著濃鬱的本源氣,正是補充本源、完成實體化的絕佳選擇,這也讓他更加堅定了前往不周山的決心。
辰回頭望了一眼祥雲台的方向,三清的道韻仍在祥雲間交織,隻是已不如之前濃鬱——他能看到,老子的青牛在金色祥雲上緩緩踱步,蹄子踏過的地方,太極印記一閃而逝;元始天尊手持盤古幡,淡金光在他身前凝成一道又一道秩序符文,似乎在鞏固道則領悟;通天教主則揮舞著誅仙劍鞘,墨色道韻在他周身劃出一道又一道靈動的軌跡,像是在演練新的劍招。這三位先天神聖,日後將成為洪荒的重要力量,而他與他們的交集,才剛剛開始。
不再猶豫,辰加快飛行速度,淡青色的流光在祥雲間快速穿梭,如同一條靈活的青魚,很快便消失在九天之下的雲層中。他懷中的麒麟角輕輕震動,角身的地脈共鳴紋泛著淡淡的金光,箭頭狀的光紋始終指向不周山的方向——那裡有通天泉的先天靈液,有深厚的地脈本源,也有他徹底實體化的最後契機。
辰知道,紫霄聆道的機緣已讓他收獲頗豐:魂體接近實體,掌握了道則的初步應用,與三清、女媧建立了隱性的本源聯結,甚至完善了混沌呼吸法。接下來,他需要在不周山安心修煉,鞏固這份成果,完成最後的實體化;同時也要時刻警惕羅睺的魔氣隱患——畢竟魔氣與開天本源相剋,他的“盤古殘脈”身份,註定會成為這場正邪對抗中的關鍵,容不得半分懈怠。
九天之上的祥雲台,三清的討論仍在繼續,隻是他們的目光不時掃過辰消失的方向,眼神中帶著幾分思索與警惕,顯然對那道未知的共鳴氣息仍未放下。而辰留在祥雲上的那道細微印記,在祥雲的流動中漸漸淡去,光紋一點點消散,最終徹底融入祥雲的靈韻中,像是從未存在過——卻不知,這道印記所指向的不周山,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洪荒動蕩的又一個焦點,也成為辰從“魂體”走向“實體”、從“旁觀者”走向“守護者”的重要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