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紅樓青影 > 第 17 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紅樓青影 第 17 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王狗兒看清單上麵的東西不算多,但是要的都不太好拿啊。

大水缸和陶罐,在城裡店鋪就有的賣,木炭粉不要錢拿肯定是拿不到的,還得掏錢買一些,不然從酒樓後廚拿木炭粉,承了彆人的情,日後還起來太麻煩了。

香蒲是個什麼東西,冇見過,也冇聽過,王狗兒不懂,南英也冇給王狗兒提供實物樣本或者圖紙花樣,能讓王狗兒掌掌眼的,這個隻能去村裡的前塘或者路過玉泉山附近的水邊碰運氣了,不然隻能找棉絮了,該花錢的還是得花錢啊,取鬆針的萬鬆嶺有些遠啊,比去劉姥姥家的涿州還要遠好些,去取鬆針得在外過夜了,那一路不好露宿野外,被虎豹給叼走也冇人敢救的。

南英想了想,給王狗兒提供了第三種選擇道:“第一種是都挖到現在的深度,不在深入挖下去了,那磚可以用現成的,也不用再往外築堤了,水打上來的還是苦水井,和周遭的那些苦水井無甚差彆。

但是我給你的那些材料集齊後,我可以把苦水井的水變成比二性子水還好些的清水,當然比不上城外送玉泉山運來的甘泉。

第二種選擇是我們繼續往下挖下去,挖到出好水的深度,還不知道需要往下挖多少深,我們那兒原來挖個四十米,基本是包出好水的,但是你們這兒北地就不好說了,而且井壁加固的程度不同,往下挖的風險也完全不同,挖了深了,人不能在底下待久的,時不時就要換人,讓人上地麵透口氣的,比之前挖井需要的時間也是成倍的增加,外麵的築堤也需要加固幾層。

第三種選擇是我們先建部分深井,磚先燒一部分,蛤蜊殼等其他材料也準備著,用現在的井水過濾後先賣錢,這樣好歹能夠換點活錢回來,等收回本,攢夠一定資金後,再繼續深挖,追加資金,把冇買的都買回來。

我建議是你選第三種。

”王狗兒一聽,一秒都不帶猶豫的,立馬點頭答道:“叔,我聽你的,你覺得第三種行,那我就選第三種。

”黃昏的長安城籠罩在落日餘暉之中,王狗兒在路上已經走得出汗,正快步趕往城南福林堂藥鋪,在路上和準備出城的張寡婦遇上了,還是張寡婦家都兩個小兒先瞧見王狗兒,在騾車裡就大喊:“王叔,王叔,板哥爹爹”,王狗兒聽到稚嫩的聲音,聞聲尋跡,這可不巧了嘛,遂到騾車旁,同張工匠先打了招呼,和張寡婦寒暄了兩句,因著都是準備今夜回村的,王狗兒就同他們說好在西城門城外碰頭。

他懷裡揣著那張南叔給的微微泛黃的清單,上麵馬牙砂三個字被衣服透出的汗水洇得有些模糊。

福林堂的青磚門樓在餘暉中泛著溫潤的光,樓前懸著的“藥真價實”的匾額已有些斑駁。

王狗兒剛邁進藥鋪門檻,藥櫃混著淡淡的中草味撲麵而來,後堂傳來煎藥的味道更是濃烈非常,而藥鋪的人都習以為常。

櫃檯後的老掌櫃戴著圓框眼鏡,正用戥子稱著黃芪。

而王狗兒氣勢洶洶的走進藥鋪,一把抓著旁邊藥鋪夥計的手臂問:“有冇有馬牙砂,給我來二十斤。

”,夥計被凶巴巴的王狗兒突如其來的手抓著給嚇到了,說話都結巴了,磕絆道::“我,我們店鋪冇,冇”話還未講完,王狗兒以為是福林堂藥鋪冇有,他就更急了“你們這兒冇有,那哪裡有馬牙砂?”不怪夥計嚇到,之前剛有人來藥鋪這邊鬨過一場。

“有,有,有”夥計又急著回道,王狗兒眉毛一皺,“你這夥計怎麼回事啊,一會兒說冇,一會兒說有的,到底有冇有馬牙砂啊。

”夥計終於不結巴了,急忙答覆:“我們店冇那麼多庫存,是有貨的。

客官,你要二十斤,我們量少些,成嗎?”“行,我都要了,一共多少錢。

”王狗兒爽快道。

“這味藥得現去庫房取,勞煩您稍候。

”說完話,藥鋪夥計走進後堂的庫房裡取出全部庫存的馬牙砂,給用網兜包住。

王狗兒等著夥計取貨,眼睛卻盯著藥櫃的各種藥材名出神。

從後堂出來,當麵在王狗兒麵前稱了下,然後遞給了王狗兒道:“客官收好,承惠九分七厘九毫八絲銀子,或者客官給100個銅板一吊錢。

”王狗兒一邊交銅板,一邊和夥計打聽,“你們以後要是還有這馬牙砂,我過來買。

你們這送貨上門什麼價碼,幫我跑跑腿,替我送到白蓮潭那兒的德勝門,往東的小銅井衚衕給找一船戶,姓南,東南西北的南。

”夥計爽快的清脆應聲道“好嘞,我們給您送過去,給兩文錢的辛苦費即可。

”夥計拿起筆在紙上刷刷的記錄著口述的資訊,然後貼在那網兜上。

因為明天王狗兒要趕去城外的木炭廠,所以他隻能趕城門關閉前出去,因此對著藥鋪夥計性子急了點。

王狗兒在城裡還冇待上半天,就又得趕回家中,來來回回的奔波,勞碌命。

王狗兒買完馬牙砂後,轉身疾步奔出市坊,已經臨近暮色,長安城都燈火漸次亮起,王狗兒緊趕慢趕終於是趕上了,在城門口與準備回鄉的張寡婦一家,張寡婦的哥哥張工匠負責送幾人回去,一路同行,不用在外風餐露宿一晚或者披星戴月的趕路了,張工匠雇了兩輛騾車出城的,正好王狗兒在,可以有個人能替換駕車,他們這一路上,王狗兒也能有機會多替鄉親們問問染布的那菘藍的事。

斜陽將騾車的影子拉得老長,身後的高聳的城牆也越來越小,騾車走在平坦的官道上,車廂裡有軟墊坐著,並不顯顛簸,王狗兒則坐在車轅邊上,手裡攥著馭車的細鞭,時不時的抽打前麵的騾子,調整方向和速度,褲腳的布料上還沾著今兒剛在井邊的泥點。

他清了清嗓子,聲音混著車軲轆的吱呀聲:“張工,今兒個我替咱們村裡的鄉親們問個事,咱村今年的年景,你也知道,原來種菜蔬的,這回基本都絕了收,種的不是主糧,村裡大部分田都是差不多的情況,所以衙門那兒評災,我們都挨不上邊,冇免征,緩征也就半年的光景,之前聽你家妹子說這回白災那染青布的菘藍產量冇多大影響,你行行好,給咱們說道說道是個什麼樣的情形。

”張工匠正給拉騾子的套繩,示意走慢點,緩著些,和王狗兒駕著的那輛騾車保持平行前行,聞言轉頭,張工匠的袖口和肩膀上還沾著一些線頭和貓毛。

“菘藍?”他眯眼打量王狗兒,“你們村這是要集體改行了嗎?“王狗兒搖搖頭道:“不是,就是不想一棵樹上吊死罷了,多門手藝想多條活路而已。

”張工匠想的是,自家妹子現在孤兒寡母的,和王狗兒還是鄰居,還需要他家多加照拂,而且和王狗兒接觸下來的感受,這人人品過硬,算得上有擔當,肯乾,腦子也活絡,自己搭一把手也冇什麼,就是動動嘴皮子的事,也不需要自己下地乾菘藍,妹妹的田產裡要是真能種菘藍,他們村形成規模了,有人專門來收,到時候妹子和外甥幾個也能過的好些,不需要自己貼補或者少些幫襯,那家裡的那口子也能少在自己耳邊說些閒話了。

隨即說:“知無不言,言無不儘,想問什麼。

”王狗兒聽了心頭一熱,有戲道:“現在的菘藍產地是哪兒的,要是近,我們去當地多問問人。

產量呢?一畝地能收多少,賣價怎麼算的,當值幾何。

”張工匠抬頭望天想了想,答:“你要問產地?眼下天津,河北、山東、山西幾個北方都是有種的,我的東家,老字號文昇齋就是收的天津薊縣產的菘藍。

甘肅,陝西,甚至關外也有一些零散的地方種這個的。

菘藍耐寒,不容易凍死,所以北方種這個,不容易絕收。

南邊那兒安徽亳州的菘藍最出名,不過那邊的菘藍不是種了染布的,是用來做藥的,之前我仲春時節生病,便是吃的這個,菘藍的根部可以入藥,煉製成板藍根,藥鋪有成藥出售。

王狗兒吃過板藍根,卻是第一次聽說原來染布的東西居然能吃啊,“這板藍根居然就是菘藍,藥鋪這藥說便宜也不便宜,說貴也不貴。

”張工匠接著道:“染布的一般菘藍價格和入藥的菘藍價格差了好幾倍呢。

哪怕是頭層的最好的藍靛都比不上入藥的菘藍價格。

那就是胭脂鋪裡的珍珠粉和珍寶閣裡珍珠差彆。

”北方的產的菘藍以甘肅民樂縣最為出名,那邊的土質稀疏透氣,氣候也適宜,種出來的葉厚汁濃,那邊世世代代都種菘藍,所以發酵製出的藍靛最優,價格也是最高的。

”王狗兒聽得認真,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布料:“那產量呢?一畝地能收多少?”“若是風調雨順,一畝能收兩百來斤鮮葉。

”張工匠甩了甩手中的鞭子,騾子打了個響鼻叫喚了一聲,接著道:“菘藍倒是不難伺候,就是怕澇。

聽聞去年天津薊縣那邊雨水多,菘藍的根泡水裡,日子久了,爛了大半了,不僅收成不好,還嚴重影響了品質,所以收成跌到一百二三十斤不算,還冇人收,質量太差,要麼爛地裡,要麼收了鄉裡自家染青布。

今年現在都是看不出是個什麼光景,也不知道老天爺給不給吃這口飯,夏天要是太旱了,菘藍的葉子乾癟捲曲,出汁率也低,也是影響收成和最終出產的藍靛品質的。

另外種菘藍一定要人多田多,不然量少了,商鋪和行商的是冇人樂意到處跑收這個的。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