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天將軍 第62章 乞骸骨
-
就在休沐剛剛結束,一個訊息傳到神京,遼東建奴酋首努爾哈赤悍然發兵攻打葉赫,連克吉當阿、兀蘇、呀哈、黑兒蘇等大小城寨十九座,直逼葉赫東西二城。
皇宮,大明宮。
宮殿之內燈火通明,人影憧憧,澄瑩如水的地板上,一個碎裂的瓷杯,反射著宮燈的燭火光芒。
太監在梁柱後,恭謹侍立,不敢發出一點聲響,殿中氣氛凝結如水,幾乎冰冷到極致。
禦案之後,康平帝一身明黃色龍袍,臉色鐵青,冷笑道:“不久前建州總兵李梁上奏,言努爾哈赤安分守己,管束麾下女真各部,對朝廷恭順,為何努爾哈赤敢興兵?”
“李梁為何冇有出兵,他麾下四萬兵馬,就這麼看著?”康平帝言語中充滿憤怒,“還有遼東鎮總兵楊誌之前上奏,稱努爾哈赤對其‘唯命是從’,難道努爾哈赤是奉他之命出兵?”
“遼東節度使葉勇,更是說努爾哈赤恭順有禮,如今呢!”
康平帝接到訊息,。
他也清晰認識到,努爾哈赤一旦滅了葉赫,一統建州女真,那將很大程度上威脅遼東的安全。
建州女真,那可是與蒙古韃子一樣,馬背上的民族,天生擅長騎射。
統一建州女真,努爾哈赤起碼可以擁兵五六萬,而且還無後顧之憂。
“該殺!”康平帝咬牙切齒著。
遼東鎮可是擁有二十萬兵馬,可是竟然坐看著努爾哈赤做大。
一想到北靜郡王府,康平帝眼中便有殺意。
下方內閣首輔楊清,是一個頭髮灰白的老者,蒼聲道:“陛下,建州總兵、遼東鎮總兵、遼東節度使也是受了酋首努爾哈赤的矇蔽,實在是努爾哈赤這建奴酋首太過狡猾。”
楊清是被太上皇任命為內閣首輔,是文官中忠於太上皇一派的領袖,一直以來總是以老資格壓康平帝。
康平帝不止一次表達對楊清不滿。
這一次也不例外,楊清此話,是在給三人脫罪,這簡直是豈有此理。
矇蔽?狡猾!?
康平帝心中滿是憤怒,楊清這個老傢夥,怎麼就不病死。
“兵部!”康平帝麵色陰沉。
兵部尚書李煥拱手道:“陛下,微臣在。”
“調賈璟為青陽堡守備!”康平帝沉聲道:“令其即刻前往青陽堡赴任,不得耽誤!”
李煥拜道,“陛下,如今冰天雪地,這”
京城都這般寒冷,更不要說遼東,那可是苦寒之地,冰寒地凍的,遠甚於京城。
“陛下,賈璟剛擢升正五品武官不久,現在再擢升為正四品守備,未免太過不妥!”楊清站出來反對。
賈璟的升遷速度簡直駭人。
去年九月高中武狀元,十月授予正六品的東城兵馬司指揮,結果因為摧毀白蓮教在京城據點立下大功,擢升為正五品的五城兵馬司指揮僉事,統管五城兵馬事。
這才過兩個多月,康平帝就要擢升他為青陽堡守備。
青陽堡守備,那可是正兒八經的正四品武官。
康平帝看著楊清,冷漠道:“什麼時候內閣可以乾涉軍機,莫非楊閣老想學前明首輔不成?”
“老臣不敢!”楊清聞言,臉色劇變,連忙跪下請罪。
周太祖吸取前明教訓,禁止宦官乾政,也進行文武分立,文官隻處理政事,武官隻處理軍事。
有什麼需要統籌文武的,那就由皇帝召開內閣、軍機處大會。
其他武官露出幸災樂禍之色。
楊清渾身顫抖,顫聲道:“臣自覺老邁昏庸,精力不濟,於政事愈發不得力,上不能為君父分憂,下不能撫民,臣請乞骸骨。”
楊清意識到,自己再不退,以後全家老小都不會有好下場。
其他人見狀,都露出駭然之色。
從去年開始,楊清便遭遇到一波又一波衝擊。
但是楊清都冇有退卻一步,始終冇有鬆口要退。
現在竟是要乞骸骨了。
康平帝一時默然,須臾,開口道:“如今國事艱難,正當我君臣勠力同心,同舟共濟之時,楊閣老豈忍棄朕而去。”
楊清再請。
君臣上演了一出三請三留的戲碼。
“罷了,既然楊閣老去意已決,朕豈能不成人之美,隻望楊閣老日後含孫弄怡,安享晚年。”康平帝歎了口氣,親自去扶起楊清。
楊清起身,心中也鬆了口氣。
自己這算是全身而退吧?
很快,兩則資訊瞬間傳遍京城,引起京城轟動。
一是內閣首輔楊清乞骸骨,楊清可是擔任內閣首輔十餘年,德高望重,自從去年傳出天子對其不滿,便已經是滿城風雨。
二是新科武狀元、五城兵馬司指揮僉事賈璟,擢升為正四品武官、青陽堡守備。
龍首宮。
太上皇聽著夏守忠的稟告,沉默半響,“既然楊愛卿乞骸骨,那就由他去吧。”
“你去一趟楊愛卿府邸,賜予他白銀萬兩,宮錦百匹。”太上皇說道。
“遵旨!”夏守忠拜道。
太上皇露出沉思之色,然後又開口道:“你再去一趟榮國府,就言榮國夫人教育後輩有功,賜予榮國夫人銀千兩、宮錦五十匹。”
“去一趟大明宮,告知皇帝,封賈璟為遊擊將軍,駐守青陽關,轄鎮北關、鎮南關、新安關及所屬各堡。”
夏守忠伏著身子,心中湧起千濤駭浪。
義忠親王府。
義忠親王周恪憤怒地將手中茶杯扔在地上,“楊閣老糊塗!”
楊清素來與他走得近,如今楊清乞骸骨,倒是拍拍屁股走了,可是他卻猶如斷了一臂。
周恪從小被帶入宮,由太上皇撫養,太上皇不止一次流露出,帝傳侄的意思,再加上康平帝登基後冇有立馬立太子,儲君之位空懸,也讓周恪窺覷儲君之位。
在周恪看來,這皇位本來應該就是他的,他隻是要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如今楊清告老還鄉,他猶如斷了一臂。
這如何讓周恪不憤怒!
“千歲,如今木已成舟,不可挽回,為今之計,千歲還得去送彆楊閣老。”幕僚躬身道。
楊清為官數十載,學生滿天下,這是一股龐大的力量。
也是義忠親王可以爭取到的力量。
周恪穩了穩情緒,他自然很清楚自己的處境,那是在懸崖邊,隨時有可能粉身碎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