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黛玉手握主神空間 第552章 無解之局?
黛玉心裡很清楚,就算玉華公主去找太上皇告狀,也不可能改變貴女們目前所處的困境。
對於太上皇來說,能夠看在黛玉的麵子上,給了這麼多貴女一個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並且主動用一卷聖旨替她們保駕護航,就已經算得上是仁至義儘了。
如今,眾貴女們所麵對的隻是來自家族長輩們的壓力,雖然足夠惡心人的小動作不斷,但還沒有到光明正大的違抗太上皇聖旨的程度,所以太上皇也未必會再出麵,管這些發生在臣子家中的小事。
太上皇強勢雖強勢,但多少還是要顧忌著點自己的名聲,如果連臣子怎麼教育子女都要一一糾正,那手伸的也未免太長了一點,弄不好還會影響他在天下臣民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太上皇不會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當然,如果這個要求是黛玉提出的,太上皇或許還會考慮一下。
畢竟黛玉的身上有利可圖,給了這個人情之後,必然還能在其他的地方討回來。
但是玉華公主開口,卻多半是要铩羽而歸的,畢竟她也隻是一個不太受寵的公主罷了,說句不客氣的話,在太上皇心目中的地位或許還趕不上黛玉。
因此,要是玉華公主就這麼莽莽撞撞的衝到大明宮去向太上皇告狀,不僅不能得償所願,反而還很有可能招致太上皇的一頓訓斥。
太上皇可以容忍黛玉這種身上有些神異本領的人稍微離經叛道一點,但並不代表他的思想就真的如此開明,能夠對其他的女子也一視同仁了。
或許在太上皇的心底深處,甚至還會隱隱讚同這些貴女們的長輩所做的事情,畢竟他所受到的傳統禮法的教育同樣也是根深蒂固,認為女子還是應該老老實實的待在後宅、相夫教子纔是最好的結局。
至於皇帝,多半也不會插手臣子的私事。
畢竟他現在在朝堂上的根基還不是特彆穩固,還需要籠絡手下的那幫文武大臣老老實實的替自己做事。
因此就算對於黛玉的建議有那麼一點點心動,但在最終取得能夠令他滿意的成果之前,皇帝多半也隻會袖手旁觀,不會為了替這群貴女出頭而得罪自己的臣子。
而三皇子那一根筋的做法就更不可取了。
就算當時那些貴女們的長輩,會因為承受不了三皇子的“以理服人”,而鬆口表示會改善貴女們的處境。
但三皇子又不可能真的打殺了他們,等到他離開之後,這些貴女們的長輩不僅會故態複萌,說不定還會變本加厲的管束自家的姑娘,看守的更加嚴密,以防再次家醜外揚。
三皇子的下場也不用多說。
到時候這些貴女們的長輩免不了會進宮向皇帝告狀,原本就對女子參加科舉不滿的禦史們多半也會趁機找茬,借著彈劾三皇子仗勢欺人、飛揚跋扈的同時,順便攻訐參加科舉的貴女們有意利用皇子,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反正三皇子至少一頓打是免不了的,還很有可能會連累到本就處境堪憂的貴女們。
黛玉好聲好氣的向玉華公主說明瞭其中的利害關係,叮囑她不要貿然替自己和貴女們出頭,插手此事。
對於三皇子,則隻是說了簡單粗暴的三個字:“不許去。”
但對於三皇子來說,這比金科玉律還管用,原本還氣勢洶洶,如同即將前去巡視自己領地的雄獅的三皇子,聞言瞬間就蔫了下來,搖身一變化成了狗狗眼,可憐兮兮的看著黛玉,表示自己是真的想要幫忙。
玉華公主雖然被黛玉說服,知道自己的確無能為力,但仍然很是不甘心,於是擺出了跟三皇子一模一樣的狗狗眼,希望黛玉能夠想到妥當的辦法,圓滿的解決此事。
她可是最希望黛玉和貴女們這次的嘗試能夠成功的人之一,到時候或許就能夠改變父皇對於女孩子的看法,而她這個隻能困守在深宮中的公主,或許也就能夠不再像以前那樣整天無所事事,而是有機會像幾個兄長那樣參與國家大事。
不得不說,黛玉對於身邊人的影響力還是相當大的。
玉華公主在宮裡原本是個相當老實的小透明,有了黛玉做伴讀之後,性格也慢慢的扭轉了過來,變得更加開朗自信,甚至還生出了幾分原本不可能有的野望。
她覺得黛玉和那些貴女們說的對,有些事沒有真正試過,又怎麼知道不行呢?
她不想像前朝無數不知名的公主那樣,到最後連個完整的姓名都沒有留下來,在史書上也頂多隻是寥寥一筆帶過。
就好像千百年來,出類拔萃的女子隻有那少數幾人似的,而且即使是那些在史書上留名的女子,也往往是先依附男子才能身居高位。
為什麼不能單純依靠自己而青史留名呢?
總而言之,像玉華公主和貴女們這樣,讀過書,有些見識,並且還年輕氣盛的女子,最能理解和讚同黛玉現在所做的事情。
因為她們還沒有像自己的母輩、祖母輩那樣,早已經被生活的重負壓垮,變得麻木不仁,甚至還反過來助紂為虐,幫助男子加固對其他女子的統治地位,並且頑固的認為這纔是正常的、理所應當的。
對玉華公主和三皇子想要幫自己的心情,黛玉完全能夠理解,但她隨即表示,這件事情自己會想辦法解決,讓玉華公主和三皇子不要插手。
話雖如此,玉華公主卻仍然還是很擔憂。
連太上皇和皇帝都無法隨便插手臣子的家事,黛玉雖然有著遠超平常人的聰慧,但畢竟身微言輕,又如何能夠說服那些貴女的長輩們,讓他們不再阻撓自家的姑娘參加科舉呢?
對此疑問,黛玉隻是微微一笑。
唉,又到了主神空間大展身手的時候了。
想到好不容易纔積攢下來的能量,又要被消耗一空,黛玉免不了有些心疼。
不過,想到能夠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那些敢對女子科舉使絆子的老頑固們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她又覺得完全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