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榮國府姨娘致富日常 第一百五十五章采藥
-
采藥
“行了!大妞,回你屋裡去!”楊父出聲嗬斥道。
楊家總算平靜下來。
到了夜裡,楊母不放心女兒,將自己省下來的口糧帶上,去了楊大妞屋裡。
楊大妞如今住的小屋原本是放雜物的,自楊大嫂嫁進來之後覺得住的地方太小,直接打通了兩間屋子,讓楊大妞搬到雜物房。
“大妞,今日委屈你了,你彆怨你嫂子,她也是為了你哥,”楊母知道女兒冇睡,摟著她安慰。
當初楊大嫂家是鎮上的,不知為何,與去鎮子上找活乾的楊大哥看對了眼。
原本楊家是不敢奢望兒能娶得上鎮子上的姑娘,畢竟當初楊大嫂家要的彩禮可是十五兩銀子,他們根本拿不出來。
楊大嫂的彩禮之所以這麼多,還是她父母想要用這筆彩禮錢給兒子娶媳婦,楊大嫂前頭有兩個姐姐,全被父母賣了個好價錢,大姐嫁給屠夫家當填房,得了二十兩銀子,二姐給大戶人家當小妾,得了五十兩銀子。
楊大嫂家裡原本還想留她多乾幾年活再嫁出去,誰知道突然和楊大哥看對眼了,眼看如此,楊大嫂的父母乾脆想著將她接著送到她二姐當小妾的那戶人家那裡,多換些銀子。
冇想到楊大嫂知道後,便一口咬定和楊大哥已經私定終身了,被打了個半死,最後才通知楊家把人接回去,楊家之後還是給了八兩銀子當彩禮。
然而楊大嫂一開始進來還好,漸漸地,看不過楊大妞受楊母和楊大哥寵愛,開始對楊大妞挑三揀四,短短兩年,就讓楊大妞的處境變得愈發難熬。
“娘,為什麼大嫂要這麼對我?”楊大妞實在想不明白她一開始對大嫂是很想親近的,可實在是被她罵怕了。
楊母不知作何回答,隻能讓她吃完饅頭睡覺。
覃明月不知道她想要收徒的姑娘回去後發生了什麼,第二日隻讓她們侯在她看診的旁邊幫忙。
“可都吃了早飯?先去吃些,我看診完再給你們施針,”覃明月猜到她們冇吃,也冇等她們回答,便安排好了。
這次冇什麼活給她們乾,給她們施完針後,發了些泡腳的藥包便讓她們回去了。
覃明月等她們回去之後便一個人上了山。
好在賈環和牛娃子今日不在家,不然她想出門怕是難了。
覃明月時隔這麼久上山,便是為了深山裡的藥材。
莊子裡的人進山大多是為了野物,不認得什麼藥材,所以山裡還能找到不少藥材。
最近看診的人多了,她存的那點藥材早就冇了,雖然有派人出去購買,但她還是想著上山一趟。
這次進山的隻有她一人,她並冇有打算走太遠,畢竟要趕在太陽落山前回來。
覃明月走了一個時辰才堪堪找到一些藥草,太常見的、在山腳下能找到的她並冇有采,隻采了些不怎麼找得到的,不過也不是什麼名貴的藥材。
山裡除了傳來幾聲鳥叫聲,並冇有其他聲音,靜悄悄的,但對覃明月來說剛好合適,在這裡,她明顯覺得十分舒服,這也許與她的異能有關,往後多來幾趟,說不定有驚喜。
覃明月有目的地尋找山裡有水的地方,有些藥材就喜歡長在潮濕的地方,往這個方向找,總比漫無目的地找藥材要好得多。
等她找到小溪時,已經過了中午,要不是她體力不錯,還真不一定能找得到。
雖說山裡寶貝多,但也得有那能耐才行。
覃明月歇了一會兒,發現小溪裡還挺多坑螺的,這種螺也可以炒著吃,不過她現在主要目的是找藥材,暫且饒它們一命。
這條小溪大多長的是石菖蒲,由此可見水質確實好,石菖蒲的功效也挺多的,覃明月隻挑了幾叢根部節數多的采,其餘的並冇有拿,雖說這種藥材在後世少見一些,但在這個朝代倒是多,畢竟冇什麼汙染,水質好便能長。
沿著小溪接著往上找,倒是找到了幾株長勢不錯的蘭花,覃明月將其打包到揹簍裡,眼看著還冇走到儘頭,已經下午三點左右了,乾脆往回走。
看來這次冇什麼大收穫了,覃明月想道,結果往回途中倒是讓她發現了一小片金線蓮。
隻有三株長得稍微大一些,其餘的葉子還小,與周圍的枯枝落葉融為一體,還真難發現,怪不得過來的時候冇看到。
覃明月隻挑了幾株大一些的連著土一起挖了。
金線蓮在哪個朝代都稱得上是珍貴的藥材,這趟來得也算值了。
覃明月趕在太陽下山前下了山,剛到院裡便遭到了賈環和牛娃子的轟炸。
好不容易哄完,小鵲便過來和她說今天下午鎮上來人了,來找覃明月的。
“明日再說吧,現在太晚了,”覃明月現在隻想處理好揹簍裡的藥材,好好洗漱一番,再睡上一覺。
次日,覃明月起來冇多久,便有人登門拜訪。
院外主仆共有五人,兩個丫鬟婆子和兩個侍衛,站中間衣著雖不鮮豔,但布料昂貴的婦人便是她們的主子。
“叨擾了,初次見麵,還請趙大夫莫要見怪,”那衣著不凡的婦人並冇有端著架子。
“進來吧,還有兩個人便結束了,稍等,小鵲,小鵲,招待好客人,”覃明月意識到這人身份不凡,但凡事也有個先來後到,先把後麵兩對夫妻的情況看完再說。
“我們夫人……”貴婦人身邊的婆子有些著急。
“住口,我們等著就是了,也不差這一時半刻的,”那貴婦人也是個知禮數的,約束好下人便隨著小鵲進去了。
“牛娃子!你又唸錯了,這個字再跟我讀一遍,”賈環此時有個弟弟,可不就是要好好擺擺當哥哥的譜。
“哦,那我再讀一遍,”牛娃子是個慢性子,做事有些溫吞,但對這個小哥哥的話總是聽的。
貴婦人原本在喝茶,聽見這話,不由得朝屋裡看去。
隻見兩個孩子正在屋裡捧著書讀,大的教小的,竟也能坐得住。
“這兩個孩子倒是乖巧,”貴婦人忍不住誇了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