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紅樓:新朝太子 > 第15章 神京各處信報!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紅樓:新朝太子 第15章 神京各處信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張逸大步流星地踏出榮國府那象征著昔日無上榮光的朱漆大門。

門外肅立的親兵立刻迎上,為首軍官抱拳沉聲稟報:

“稟都督!大王遣人來報,紫禁城已儘在掌握,各處宮門、內庫、六部衙門、武備皆由我軍接管,無有差池!”

張逸腳步微頓,頷首道:“甚好。”

速度比他預想的更快。

他老子張承道已經掌控了皇城,那麼大局便穩了大半。

“都督”是他的軍職,在軍中一律稱呼軍職,這是他定下的鐵規。

如今創業未半,軍權必須高度集中,不容半分虛飾。

因此父子二人摒棄了大晟那套分權製衡的五軍都督府,而是仿照明初時朱元璋設立大都督府,由他這位世子親掌,父子二人牢牢掌握住了軍權。

剛聽完捷報,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便如鼓點般敲碎了寧榮街的死寂。

一騎快馬自長街儘頭飛馳而來,馬上騎士見到張逸身影,猛地勒韁停下。

騎士滾鞍下馬,單膝跪地,聲音帶著喘息的急迫:“都督!齊國公府出事了!闔府上下,從那三品威震將軍陳瑞文到繈褓中的嬰孩,連同女眷幾十口齊國公一脈主宗,大人儘數懸梁自儘於正堂,嬰孩皆溺斃於水缸之中”

“隻留下一封遺書,交由府中老仆,遞給了餘千總。信中言道”騎士頓了頓,艱難地複述,“陳氏一門,世受國恩,今大廈傾頹,君王蒙塵,唯有一死以報君父,不負皇家累世厚澤!”

張逸眉峰一挑,眼中掠過一絲意外與複雜。

勳貴之中,竟還有這般剛烈決絕,甘願舉族殉葬舊朝的?

這份愚忠,雖不合時宜,卻也透著一股令人側目的骨氣。

可又想到前世曆史中,元明鼎革,清軍入關,何嘗冇有這般殉節之人?

念及此,那點意外也便釋然。

“傳令餘端,”張逸聲音低沉,帶著一絲對死者的尊重,“收斂陳氏一門屍身,尋一處清淨地,好生安葬。既已殉國,便給他們一份最後的體麵。”

“是,都督!”報信士卒領命,翻鞍上馬,疾馳而去。

一騎剛出,另一陣更顯慌亂的馬蹄聲就立刻由遠及近,又一名風塵仆仆的探馬疾馳而至,幾乎是滾落馬鞍,聲音帶著煙燻火燎的嘶啞:

“都督!不好了!修國公府的侯孝康闔府舉火**了!火勢沖天!”

張逸瞳孔驟然收縮,厲聲喝問:“火勢如何?!燒到哪兒了?!”

“倖幸得王千總反應迅疾,調集附近兄弟和街坊全力撲救!大火已被撲滅!但但修國公府邸燒燬過半,府中燒傷者眾多,王千總已命人將傷者儘數送往城外後勤營救治!”

“呼”張逸心中稍定,但怒火隨即升騰。

這些勳貴,死便死了,竟還要拉上府邸、街坊陪葬,險些釀成神京浩劫!

他強壓怒意,冷聲下令:“告訴王三,全力救治傷者,安撫受驚百姓!務必穩住周邊街巷,嚴加巡查,絕不容許再生此等禍端,引發全城動盪!”

“遵命!”

士卒不敢耽擱,翻身上馬,疾馳而去。

榮國府那洞開的大門陰影裡,追出來“恭送”的賈赦、賈珍等人,將這番對話聽得真真切切,一個個麵如土色,雙腿發軟,幾乎站立不住。

齊國公、修國公!

那可是與他們寧榮二府並稱“四王八公”的老親!!

一日之間,竟落得如此慘烈下場!

舉族自儘,闔府焚滅!

那無形的死亡陰影,彷彿瞬間扼住了他們的喉嚨,剛剛因張逸離去而稍緩的驚惶,此刻化又作了深入骨髓的恐懼。

賈赦、賈珍眼見張逸上馬欲行,惶急之下竟失態地追出幾步,口中卑微地呼喊:“殿下留步!殿下”

隻是聲音卻被淹冇在馬蹄揚起的塵土中。

直到那隊人馬的身影消失在街角,兩人才如喪考妣般僵立原地,這才注意到被留在原地的賈玨。

如同溺水者抓住浮木,兩人慌忙圍攏過去,臉上堆砌的諂笑比哭還難看,語無倫次地攀扯著金陵本家的情分

張逸胯下白馬的蹄聲清脆,沿著寧榮街向外疾馳。

一路上,不斷有快馬迎麵而來,帶來一道道軍情:

“報!都督!順天府衙、大興、宛平縣衙已完全控製,官吏俱在,名冊印信封存!”

“報!戶部、工部庫房重地已接管,守衛森嚴!”

“報!五城兵馬司殘餘兵丁已繳械,正在甄彆安置!”

一條條捷報,拚湊起神京城權力核心被大順牢牢握住的圖景。

張逸心中緊繃的弦稍稍鬆弛。

這些都在意料之中,大晟早已腐朽不堪,基層官吏隻求活路,無心抵抗。

真正讓他掛心的,是東北方向的陰雲。

之所以他現在不在神京搞徹底清洗,也是為了給這株牆頭草打個樣。

“東平郡王府如何?”張逸沉聲問向剛報完其他訊息的探馬。

“回都督,府邸已被吳千總率重兵圍住,內外隔絕。府中人等,暫無異動”

張逸眉頭微蹙。

東平郡王穆斐,手握三萬精銳遼東兵,扼守榆關(山海關),是中原抵禦關外韃虜的最後一道屏障。

此人目前態度不明王府內的家眷便是牽動遼東全域性的關鍵籌碼!

穆斐識時務還好,就怕他效法那引清兵入關的吳三桂,開關揖盜,讓韃子鐵蹄踏破山海關,劫掠永平府乃至威脅順天,那後果不堪設想!

張逸不怕與韃子野戰,他麾下這支曆經血火淬鍊,裝備了超越時代火器的精銳新軍,有十足把握將來犯之敵碾碎。

但戰端一開,永平府必成焦土,生靈塗炭,更會嚴重消耗他本就不充裕寶貴糧食!

小冰河期的天威,早已將北方大地折磨得奄奄一息。

他不隻要賑濟順天府這百萬嗷嗷待哺的饑民,還有河北各州府、赤地千裡的陝西、飽受蹂躪的河南、同樣遍地瘟疫的山東

四川的糧食直接運往陝西,湖廣的糧隊則北上運入河南,江南的漕糧正通過大運河源源不斷運往山東、河北,再分轉山西這浩大的“輸血”工程,正榨乾大順新朝的元氣。

有時,張逸甚至想過更“省力”的路:坐等清軍入關,在關內燒殺劫掠一番,再以“驅除韃虜,恢複中華”的煌煌大義北伐。

那時,北方近乎白地,糧食壓力驟減,阻力也會小得多

可這個念頭每每浮現,便被他又狠狠的掐滅。

若為圖省力而放任胡虜肆虐神州,坐視同胞淪為刀下鬼、釜中肉,那他穿越而來,手握乾坤,又與禽獸何異?

這煌煌華夏,自有其錚錚鐵骨,豈能容腥膻再汙?!

“我親自去一趟吧。”張逸心中決斷,一夾馬腹,方向直指東平郡王府。

他必須想辦法穩住穆斐!至少要等到下一批糧草運抵神京。

恰在此時,一騎快馬自郡王府方向疾馳而來,馬上騎士高舉一封火漆密信:“都督!東平郡王妃命人呈上書信,言明務必親交都督!”

張逸勒住韁繩,一把接過信函。

撕開封口,迅速瀏覽。

片刻,他緊繃的嘴角終於緩緩向上勾起,露出一絲如釋重負又帶著掌控感的笑意。

信是郡王妃親筆,言辭懇切,字裡行間透露出對闔府安危的深切憂慮,更暗示願竭力勸說郡王審時度勢。

“好!這東平郡王妃,是個識大體的。”

張逸將信收起,這封信的分量,足以在勸降的天平上加上一枚重重的砝碼。

“立刻回去告訴吳仲亨。”他聲音斬釘截鐵,“務必確保東平郡王府上下週全!上至王妃世子,下至仆役丫鬟,一人一物皆不得有損!若有半點差池,提頭來見!”

“得令!”傳令兵調轉馬頭,絕塵而去。

最大的隱憂暫時緩解,張逸心念電轉,果斷改變了方向。

他不再前往郡王府,而是猛地一撥馬頭,策馬朝著不遠處那在暮色中已顯露出巍峨輪廓的皇城,紫禁城疾馳而去。

神京城大體已定,該去和自己那便宜老子碰個頭了,父子兩人也該小小慶賀一下。

況且,堆積如山的軍政要務如撫民、籌糧、以及應對遼東正等待著他這位世子、平章知政、大都督去梳理、決斷。

神京城的勳貴哀歌已然奏響,而遼東的棋局,那關乎國運的一子,纔剛剛懸於指尖。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