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異星錄 第14章 平原微瀾與冀州驚雷
冀州,鄴城,袁府。
空氣彷彿凝固的鉛塊,沉重得讓人喘不過氣。
袁熙的臥房內,濃重的藥味混合著消毒藥酒的刺鼻氣息。方晴(甄宓)剛剛為袁熙更換了包紮傷口的、煮過又嚴格烘乾的細麻布。傷口依舊紅腫,但邊緣的壞死跡象已經停止蔓延,滲出的不再是渾濁的膿液,而是相對清澈的組織液。袁熙依舊高燒昏迷,但呼吸比之前平穩了一些,偶爾會發出模糊的囈語。
方晴仔細檢查了引流佈條的情況,又摸了摸袁熙的脈搏,眉頭緊鎖。感染仍未徹底控製,隨時可能惡化。她示意侍女將新熬好的、濃稠的湯藥(主要是清熱解毒的草藥,是她目前唯一能用的“抗生素”)小心地給袁熙喂下去。
“哼!”一聲冰冷的怒哼自身後響起。
方晴身體一僵,慢慢轉過身。劉氏(袁熙生母)在丫鬟的簇擁下,正用淬毒般的眼神死死盯著她,那目光彷彿要將她生吞活剝。
“妖婦!若非你用了那等邪法,我熙兒怎會受此等苦楚?至今昏迷不醒!”劉氏聲音尖利,帶著刻骨的仇恨,“若我兒有個好歹,我定要你甄家滿門雞犬不留!要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方晴垂下眼簾,掩去眸中的疲憊與冷意,聲音平靜無波:“夫人,二公子傷勢沉重,邪毒入腑,非尋常湯藥可解。妾身之法,已是死中求活。眼下高熱未退,但脈象已有轉機,需靜養用藥,切忌憂思驚擾。”她將“驚擾”二字微微加重。
“你!”劉氏被噎得臉色鐵青,還要發作,卻被一個低沉威嚴的聲音打斷。
“夠了!”錢廣進(袁紹)不知何時已站在門口,臉色陰沉如水。他掃了一眼榻上的袁熙,又冷冷地看了看劉氏和甄宓。袁熙情況略有好轉,但依舊危在旦夕,這讓他心中殺甄宓的念頭暫時被壓住,但對這個兒媳的忌憚和厭惡卻更深了。
“熙兒需要靜養!都出去!”袁紹揮袖,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劉氏狠狠地剜了甄宓一眼,纔不甘心地被丫鬟攙走。
方晴也低頭行禮,默默退出房間。剛走到迴廊拐角,一個低若蚊蚋的聲音從廊柱後傳來:
“小姐…藥…”
方晴腳步微頓,不動聲色地側頭。隻見一個麵容清秀、臉色還帶著病後蒼白的侍女(正是她前些日子秘密救治的那名因“急症”瀕死的侍女小蓮)迅速將一個小包塞入廊柱下方的石雕縫隙,然後低頭快步離開。
方晴心臟微跳,等小蓮走遠,才迅速取出那個小包。裡麵是幾小包仔細包好的藥材:有她一直短缺的、消炎效果更好的金銀花,還有一小塊極其難得的天然冰片(用於退熱安神)!這無疑是雪中送炭!小蓮在冒著巨大的風險回報她!
她緊緊攥住藥材包,指節發白。這份來自底層的信任和善意,像一道微光,照亮了她被袁府這座冰冷牢籠困鎖的心。她必須活下去!為了這些需要她的人!她將藥材迅速藏入袖中,步履沉重卻堅定地走向自己偏僻的小院。每一步,都感覺有無形的眼睛在暗處窺視。
平原縣衙,後堂。
油燈如豆,映照著劉備(陳默)溫和卻難掩憂色的臉。關羽手持《春秋》,丹鳳眼微垂,紅臉在燈下更顯肅穆。張飛則有些焦躁地踱著步,丈八蛇矛的矛柄無意識地頓著青磚地麵,發出沉悶的聲響。
桌案上攤著幾份最新的信報,內容觸目驚心:
“洛陽劇變!大將軍何進於嘉德殿前被十常侍伏殺!”
“袁本初、袁公路兄弟率兵攻入皇宮,誅殺宦官,宮禁大亂!”
“西涼董卓前部呂布率鐵騎已至穀門,董卓大軍近在咫尺!”
“亂了!全亂了!”張飛猛地停下腳步,豹眼圓睜,聲如洪鐘,“大哥!這天下要大亂了!咱們這平原小縣,怕是守不住多久!不如…不如咱們也拉起隊伍,乾他孃的!像那曹操一樣,去爭他一爭!”
關羽放下書卷,撫須沉聲道:“三弟,稍安勿躁。董卓入京,名為勤王,實為豺狼。天下英雄,豈能坐視?必有群起響應者。我等當靜觀其變,以待天時。”他的目光看向劉備,“兄長,平原雖小,乃吾等根基。民心初附,倉廩稍實。值此亂世,大義名分更顯珍貴。兄長仁德之名,便是最大的資本。”
陳默(劉備)輕輕拿起那份寫著“董卓大軍近在咫尺”的簡報,指尖感受到竹簡的冰冷。曹操在陳留厲兵秣馬,袁紹在冀州虎視眈眈,董卓正磨刀霍霍向洛陽…曆史的巨輪轟然碾過,平原的平靜即將被徹底打破。他那“仁德愛民”的護身符,在亂世中既是吸引流民的名望,也可能成為豪強覬覦的肥肉!
他放下竹簡,抬起頭,臉上依舊是那份溫和寬厚,眼神卻異常澄澈堅定,彷彿能穿透眼前的困境:“二弟所言有理,三弟之心,備亦深知。然,根在民,本在德。董卓暴虐,其行必不久。天下洶洶,英雄逐鹿,非僅憑血氣之勇。吾等當固守平原,深修內政,廣積糧草,勤練士卒,以待…天命所歸之時。民心所向,方為真命。”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沉甸甸的力量和令人信服的篤定。這並非虛偽的表演,而是陳默融合了劉備本尊的仁厚與自己現代人對“群眾基礎”和“積累實力”的理解,所做出的最務實決策。
關羽眼中精光一閃,緩緩點頭,臉上流露出深切的認同。張飛雖然還有些不忿,但對大哥的信任壓倒了一切,他撓了撓頭,甕聲道:“大哥說得對!聽大哥的!俺這就去校場,再操練操練那群新兵蛋子!”說罷,提起蛇矛,風風火火地出去了。
陳默看著張飛的背影,輕輕籲了口氣。平原的安穩時日無多了,他必須加快步伐。招募流民屯墾、暗中聯絡周邊中小豪強、打造兵器甲冑…這些工作,都需要在“仁德愛民”的幌子下,更加高效隱蔽地進行。他拿起筆,在另一卷空白竹簡上,開始勾畫下一步的計劃圖,目光沉靜如水,彷彿在繪製亂世中的諾亞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