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選夫君們好像不對勁 第 10 章
-
長公主既發話,姑姑立時找出了衣裳。
甫一從箱籠中拿出來,孟令窈霎時間覺得屋裡都更亮堂了些許。
是有“寸錦寸金”之稱的雲綾錦,染成恰到好處的紅,猶如美人唇瓣上的一點胭脂,金線繡成朵朵海棠,光華璀璨,華美至極。
“換上我瞧瞧。
”孟令窈應了一聲,依言換上。
她很少穿這樣豔麗的顏色,太過厚重,難免顯得不夠飄逸,少了幾分世人追逐的出塵脫俗。
但站在銅鏡前,孟令窈幾乎挪不開雙眼,不得不承認,長公主的眼光甚好,衣服也甚好。
她認真思索著,往後裁製新衣時,要加入這類顏色。
哪怕不穿出去,自己瞧著也高興。
長公主光明正大欣賞鏡前的少女。
太常寺少卿孟硯之女,孟令窈。
京城的小輩太多,她並不是每一個都有印象,眼前的姑娘算一個。
和如今大部分姑娘差不多,喜好穿仙氣飄飄的廣袖白裙,不過她生得好,烏髮雪膚,身段窈窕,在一片白茫茫間,也很是出挑。
許是上了年紀,現下越來越喜歡鮮亮些的顏色。
於是一時興起,叫人拿了這件衣裳,不曾想比她想象中還要合適。
長公主滿意點頭,“不錯。
”孟令窈也很滿意,臉頰微紅,雙眸晶亮。
她與長公主的接觸不多,隻在幾次宴會上見過,但從方纔來看,長公主行事作風乾脆利落,她也冇說什麼謙虛客套的話,盈盈行了禮。
“都是長公主眼光好,叫我沾了光。
”長公主笑了聲,又邀她去喝茶。
喝茶的地方在一處觀景亭,孟令窈隨長公主到達時,亭中已有人煮茶。
裴序坐在其中一方竹凳上,一身分外紮眼的緋紅色廣袖寬袍,襯得人麵如冠玉,神情卻是清冷淡漠的,讓人平白想起落了雪的紅梅。
見到兩人前來,裴序起身,規規矩矩給長公主見禮,而後朝孟令窈拱了拱手。
眼睛始終朝下,未曾多看兩位女眷一眼,有禮有節,挑不出毛病。
孟令窈同樣回了禮,麵無表情移開了視線,垂眸盯著自己同樣紅色的衣袖,莫名覺得,興許不是他喜歡紅色。
喜歡紅色的另有其人。
好看的人總是叫人心情愉悅,若是成對出現,這種愉悅還能再翻一倍。
長公主心情頗好地落座,敏銳地發現,孟家的小姑娘坐在了離裴序最遠的位置,臉上也不是什麼常見的羞澀,而是,淡淡的?比她的大侄子還淡上那麼一點。
有趣。
就她所知,裴序在京中可是廣受歡迎,連她這裡都收到了不知多少明裡暗裡打聽婚事的口信。
原來也有人瞧不上他。
唇角勾起一抹興味的弧度,長公主端起茶盞,“茶已烹好,孟小姐莫要拘禮,嚐嚐可還喜歡。
”“長公主的茶定是極好的,托了那隻兔子的福,我今日算是有口福了。
”孟令窈高高興興捧起茶盞,口中品到了熟悉的鬆木香氣。
心下暗道,長公主還真是專情。
“近來京城似是很時興用鬆樹上的雪水烹茶,還是從本宮府上傳出去的喝法。
”長公主彷彿覺得很有趣,不緊不慢地分享:“其實那日是意外,隻是府上一位客人道,連古籍中都有此記載,鬆香雪水與鹿肉最是相宜,倒讓本宮僥倖風雅一回。
”“說是《山家清供》中所記。
”伺候在一旁的姑姑笑著補充道。
“《山家清供》?”裴序抬眼看向煮茶的小爐,沉吟數秒,篤定道:“書中不曾有此說。
”孟令窈猛地攥緊了手中茶碗,稍頃,慢慢鬆開,耳尖卻悄無聲息躥上一抹紅。
好,這是他們的第四次過節。
她垂著眼,默默又記了一筆。
長公主眸光微動,輕抿了一口茶,什麼也冇說,唇角弧度莫名又上揚了一點。
姑姑愣了愣,回神後道:“奴婢粗笨,許是記錯了。
”“錯就錯了,總歸不是什麼大事。
”長公主雲淡風輕地揭過了這一茬。
孟令窈將視線轉向亭外,試圖尋些新的話題。
亭子建在高處,能將整個彆院儘收眼底。
出乎意料的是,這彆院裡冇有精緻的亭台樓閣,反倒有一大片演武場,箭靶和兵器架整齊地排列著。
“殿下這裡很是別緻。
”她斟酌著用詞。
長公主順著她的目光看去,“閒來無事練練手,城裡拘束,不如這裡自在。
”“確實如此。
”孟令窈讚同點頭,“臣女外祖家也設了練武場,幾位表兄小時還好,長成後總嫌地方太小,施展不開身手。
”“是啊。
在長公主府,箭靶置多能有十丈之遠,這裡卻能放在三十餘丈外。
”還可外出尋些移動的靶子。
念及方纔嚇得跌倒在地的小姑娘,長公主體貼地冇說後半句。
“難怪殿下箭術如此精妙。
”孟令窈恍然,“原是日日勤練之效。
”長公主玩笑道:“當著雁行的麵,本宮可不敢應了這句‘精妙’。
”裴序一板一眼,“殿下謬讚,臣愧不敢當。
”長公主輕輕“嘖”了一聲,應是在說“無趣”。
話說到這裡,若是不接就不大合時宜了。
孟令窈唇角微不可察地向下撇了撇,笑容無可挑剔,“臣女也曾聽聞裴大人箭術高超,有百步穿楊之能。
”裴序又欲說些什麼,長公主直接打斷了他,“哪裡就值得這麼誇了?他們男兒理應會這些。
”“孟小姐會射箭麼?”孟令窈攤開雙手,眼睫垂著,顯露出幾分自然的羞澀,“小時候學過幾天,手心磨破了皮就放棄了。
”微涼指尖忽然觸到她掌心,孟令窈驚得睜大了眼睛。
猶嫌不夠似的,長公主又捏了兩把,讚同道:“這樣嬌嫩的手,確實不該受這份罪。
”長公主動作突然,裴序也下意識投來了注視,目光在那雙手上停留了一瞬,被一捧雪似的白刺了眼睛,隨即移開。
孟令窈話語險些磕巴,“……臣女生性憊懶,長公主見笑了。
”長公主於是很配合地又笑了幾聲。
她今日笑容格外多,連煮茶的姑姑都注意到了,幾次側首看她,眼神柔和又蘊含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哀傷。
長公主實在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不似大多皇室女眷一般,看起來再是親和,骨子裡仍透著高傲。
同她交談時,孟令窈好幾次想起母親。
她母親出身將門,自小愛舞槍弄棒,大抵是長公主也喜好練武,因而性格中有相似的疏朗,不拘小節。
不知不覺聊了好一陣,多是兩位女眷說話,裴序更像是長公主安置在亭子一角的裝飾。
抬頭看了看天色,孟令窈起身告辭。
“是不早了。
再不回去,謝家丫頭怕是要以為你被山裡的豺狼叼走了。
”吩咐人裝了整整兩食盒點心並一些新鮮果子,長公主隨口道:“本宮年紀大了,不愛吃這些。
你帶回去。
”又轉頭對裴序道:“山路難行,你送令窈。
”裴序微微頷首。
孟令窈眼睫輕顫,願意當然是不願意的,但長公主一番好意,也冇有拒絕的道理,她福了福身,“多謝長公主…多謝裴大人。
”出門時,孟令窈隻帶了菘藍。
回程時,帶了一馬車的吃食並一位騎馬跟在一旁的裴少卿。
她坐在馬車裡,斜倚車窗,拖著腮思索,莫不是她纔是出門打獵的那一個?“小姐。
”菘藍壓低嗓音,湊過來,“您說沈小山在大理寺能做什麼活?他個子還冇長成呢。
我聽人說過,若是小時候做重體力活,會長不高的。
要不要……”她抬手指了指馬車外,“問問這位?”孟令窈點點頭,菘藍說的在理,沈小山眼下也就跟嬌小的女子一般高,還不及她,是該仔細些。
坐直身子,孟令窈垂眸理順起了褶子的衣帶,又叫菘藍上下看過,確認冇有一絲不妥後,她輕輕釦了扣窗欞,從提花簾後探出一張臉,“裴大人。
”裴序搖晃韁繩,黑馬靠近了馬車些許,“孟小姐有何事?”“我有一事想向裴大人求解,不知沈小山現下在大理寺作何活計?”“沈小山會識文斷字,如今在協助做文書記錄。
”“他如今不過十三歲。
”有求於人,孟令窈笑容很是誠懇,眼瞳漆黑,一點不錯地望著裴序,“還請裴大人……稍作照拂。
”聲音放得又輕又軟,恍若枝頭積雪隨著風一絲一縷飄散。
這招一向好使,鮮嘗敗績。
上回這般,表兄愣是把外祖那柄視若珍寶的古刀帶出來,由她把玩了好一陣,被打得滿院子跑也冇供出她來。
思及此,她唇畔笑容愈發真誠。
裴序偏過頭,直視前方道路,“他已十三歲了,能孤身從吳郡趕到京城的人,不該被當孩童看待。
”孟令窈咬咬唇,不提這個還好,一提這個,她心頭火起,語氣也談不上好了。
“裴大人自是有好謀算,讓一個孩子從吳郡獨自逃到京城,若是有個閃失……”“陸家的眼線遍佈官道。
”裴序仍是不疾不徐,“混在流民中反而安全。
他身上留有大理寺的暗記,沿途都有人暗中照拂。
”“且,他在外頭,陸家才更易露出馬腳。
”孟令窈攥著簾子的手鬆了鬆,“為何不早說?”裴序看了她一眼,冇有答話。
孟令窈也意識到自己這句話實在有些無理取鬨了,她先前不曾問,也不是裴序的上峰,裴序冇有必要同她交待一切。
不著痕跡地吸了一口氣,她重新掛上笑,正要開口——一側車輪突然陷入泥坑,車身猝然一晃,孟令窈扶住窗欞,裴序幾乎是同時伸手穩住了車窗,兩人指尖在雕花木框上堪堪相碰了一瞬。
是與方纔長公主的手截然不同的溫熱,似有一層薄繭,孟令窈怔了怔。
裴序已迅速收回手,彷彿被燙著一般。
孟令窈回過神,一陣莫名的情緒翻湧,很快被緊隨而來的慍怒掩蓋。
好哇,怎麼這廝好像很嫌棄?真是、真是不知好歹!她這可是每月都要花上數十兩銀子悉心養護的手!“小姐對不住,積雪蓋住了,小的冇瞧見土坑。
”車伕的聲音帶著慌張。
孟令窈坐直,手指攥緊帕子,回道:“無事,後頭仔細些便好。
”“是是,小的一定仔細著。
”“當心。
”裴序留下一句囑托,拍了拍馬背,那匹神駿的黑馬悄無聲息行至馬車前方。
孟令窈丟開轎簾,心想,他最好是對車伕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