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君大人每天都在求我彆懟他 第161章 聖旨
可是,究竟該如何操作,才能既巧妙地將國寶歸還,又能以合適的方式將這一係列荒誕不經的緣由告知皇帝,從而成功引發他的鬱悶情緒,同時還不讓自己陷入不必要的麻煩呢?
這無疑成了擺在蘇沐瑤麵前的一道複雜而棘手的難題,需要她深思熟慮,精心策劃。
經過一番苦思冥想,蘇沐瑤心中漸漸有了主意。
她轉身麵向皇帝楚禦霄,神色莊重,語氣沉穩地說道:
“陛下,鎮國之寶遺失,其蹤跡隱匿難尋,需藉助天地之力方能有所察覺。
因此,需擇一良辰吉日開壇做法,通過特殊的術法,貧道才能驗算出它的實際位置。”
蘇沐瑤心裡明白,若事情太過順利,旁人便難以看到其中的艱辛與付出。
隻有曆經波折,千難萬險之後尋得寶物,才能凸顯自己的勞苦功高,也更能為後續告知皇帝真相,引發他的鬱悶情緒做好鋪墊。
皇帝楚禦霄聽聞此言,雖對素羽大師的能力一直十分期待,但著實沒想到她這麼快就能有關於鎮國之寶的線索。
畢竟這國寶失竊之事神秘莫測,連盜賊是何人都毫無頭緒,如今蘇沐瑤提出擇良辰吉日開壇推算,倒也在情理之中,屬於合理範圍。
楚禦霄微微點頭,眼中滿是期許:
“一切但憑大師安排,隻要能尋回鎮國之寶,朕必定重重有賞。若大師需要什麼物件或人力,隻管開口,朕定會全力支援。”
蘇沐瑤微微欠身,恭敬說道:
“多謝陛下信任,貧道定會竭儘全力。隻是開壇做法所需之物頗為特殊,需一些珍稀材料,還望陛下能命人儘快籌備。”
楚禦霄毫不猶豫地應道:“大師放心,朕即刻吩咐下去,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準備妥當。”
待一切商議妥當,蘇沐瑤與丞相、宋侯爺一同告退,離開了皇宮。
三人互相告彆後,蘇沐瑤便回到自己暫居之處——宋淩秦的私宅。
剛打算開始著手準備後續事宜,她的思緒如飛,一邊在腦海中仔細構思,等到開壇之時,自己究竟該如何巧妙演繹這場至關重要的戲碼,以確保每一個細節都能達到預期效果。
沒想到,皇帝的旨意也緊隨其後。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聞修道之士,心懷乾坤,洞察天機,可為一國之祥瑞,萬民之福祉。
今有素羽大師,道法高深,心懷仁善,於熙雲國危難之際,挺身而出,願解萬民之困,扶社稷之傾。
朕深感大師之高義,特封素羽大師為國師,委以重任,望大師以所學之道,庇佑我熙雲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此外,朕特賜予大師望月樓為居所。
望月樓乃皇城之巔,可攬天地之壯闊,察風雲之變幻。
朕望大師於此潛心修行,以天地為鑒,以萬民為念,為我熙雲國之昌盛,出謀劃策,貢獻心力。朕與萬民,共盼大師之功績,佑我朝之興盛。欽此!”
大太監尖利的聲音宣讀了聖旨。
蘇沐瑤作為修仙之士,站立接旨,太監們皆不敢質疑。
領頭的大太監毫無異議,他可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對素羽大師恭恭敬敬,後麵的太監侍衛們自然更不敢反對。
而被賜住的望月樓,乃是皇城之中最高的建築,站在其頂端,幾乎可以一覽無餘地俯瞰整個皇朝的壯麗景色,足見陛下對素羽大師的看重。
蘇沐瑤接過聖旨,一旁的宋淩秦見狀,立刻快步上前,滿臉笑容地向她表示祝賀:
“素羽大師,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啊!恭喜恭喜,您如今榮升國師,往後必定能大展身手,為熙雲國帶來祥瑞。”
蘇沐瑤微笑著回應:
“多謝宋小侯爺吉言,這一切也多虧了陛下的信任。隻是這之後,我便要搬離此處,這段時間叨擾貴府,實在是過意不去。”
宋淩秦連忙擺了擺手,爽朗地笑道:
“大師這是說的哪裡話,您能暫居寒舍,那是寒舍的榮幸。這段時日與大師相處,我受益良多。而且您在府上,還給這宅子添了不少光彩呢。”
蘇沐瑤輕輕搖頭,誠懇地說道:
“即便如此,久居他人之地,總歸有些不便。如今既已蒙陛下恩賜居所,我還是儘快搬過去為好。”
宋淩秦一臉真誠地看著蘇沐瑤:
“大師真不必如此客氣,您要是願意,想在這裡住多久都行,我完全沒有任何意見。您要是覺得這裡住著舒坦,就當自己家一樣,何必急著搬走呢。”
這一路上,宋淩秦對蘇沐瑤都照顧周到,照顧巧言和狐狸,還有看守麒麟貓,讓蘇沐瑤覺得宋淩秦這人十分可靠和暖心。
“宋小侯爺如此豁達慷慨,實在令我感激不儘。隻是新的居所既然已賜下,我也該去熟悉熟悉環境,日後也好專心為熙雲國效力。”
宋淩秦聽聞,點了點頭:
“既然大師主意已定,那我也不便強求。若大師在搬遷過程中有任何需要幫忙的地方,儘管開口,我定會全力相助。”
蘇沐瑤:“那就先謝過宋小侯爺了。”
蘇沐瑤本就沒什麼瑣碎物件需要收拾,對於她這樣的修仙者而言,一切都簡便至極。
隻見她手輕輕一揮,那些零零散散的物品,像是受到一股無形力量的牽引,瞬間消失不見,儘數被收進了她的識海空間之中。
如此一來,她便一身輕鬆,隨時可以離開。
那狐狸自然是要寸步不離地跟著蘇沐瑤。
而巧言,聽聞要去新的地方,也興奮得不行,撲騰著翅膀,躍躍欲試,顯然對未知的望月樓充滿了好奇,也想去新的地方瞧瞧。
宋淩秦見此情形,立刻熱情滿滿地自告奮勇:
“素羽大師,這皇城之中道路錯綜複雜,您初來乍到,恐怕不太熟悉。不如就讓我帶您前往望月樓吧,也好為您介紹介紹這一路上的景緻。”
蘇沐瑤微微一笑,點頭應允:“如此便有勞宋小侯爺了。”
於是,一行人便踏上了前往望月樓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