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狐君大人每天都在求我彆懟他 > 第295章 貞操之危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狐君大人每天都在求我彆懟他 第295章 貞操之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本來崔渺渺想著,要是有好的聯姻物件,肯定自己先挑,哪裡能讓庶妹出頭?!

但是,崔渺渺又想起剛剛宋小侯爺發現狐狸吐黑血時,那眼神中透露出的狠厲,著實把自己嚇得不輕。

自己可不願意到侯府做妾!

堂堂博陵崔氏的嫡女,怎麼也得當個主母!

她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決定算了,這宋小侯爺就便宜這庶妹吧!

至於崔二小姐要是真能勾引到宋小侯爺,讓宋小侯爺提拔一下自家未婚夫,倒也未嘗不可。

畢竟自小這妹妹就對自己和母親言聽計從,諒她也沒那個膽子背叛自己。

崔二小姐一直靜靜地站在一旁,默不出聲。

聽到父親提到自己,也隻能默默點頭答應。

雖說自己親爹向來不怎麼疼愛自己,但這對她來說,無疑也是一條很好的出路。

她的想法整好跟她嫡姐的相反。

畢竟俗話說得好,寧做高門妾,不做貧賤妻!

她早有耳聞,聽說宋小侯爺一表人才,這可是自己能攀得上的最好高枝了,心裡暗暗發誓,自己一定要好好把握住這個機會!

崔二少爺看著在場所有人的表情,心中暗自得意,深藏功與名。

他心裡想著,無論自己的親妹妹是成功攀上宋小侯爺,還是不小心勾引了未來姐夫,這一步棋都算是走對了。

隻要妹妹能嫁得一處好人家,她多年的夢想就能實現,而自己也能因此連帶著身份水漲船高。

崔二小姐懷揣著新目標,第二天早早便精心打扮了一番,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衙門。替代嫡姐來給未來姐夫送飯。

她心中既緊張又興奮。

隻是,昨晚嫡姐乾了些不光彩的事,鬨得很大。

自己一時間也沒法像往常大姐那樣理直氣壯地進來。

一路上,周圍人異樣的目光如芒在背,她隻能低著頭,匆匆通報衙役後,端著飯菜快步走進內堂,靜靜地等待姐夫的身影出現。

行進間,她雖不敢抬頭四處張望,卻還是借著餘光偷偷打量著衙門裡的人,滿心期待能瞧見傳說中宋小侯爺的模樣。

縣令瞧見今日來送飯的竟是崔二小姐,心中奇怪,但也沒多問什麼。

隻是借著這個機會,佯裝十分關心崔大小姐的樣子,開口問道:“崔二小姐,你大姐渺渺今日如何了?昨日之事,實在讓我擔心呐。”

崔二小姐一心惦記著宋淩秦,敷衍地應了句姐夫的話後,

她便裝作不經意地順著話題問道:“姐夫,昨日到底發生何事呀?我也不太清楚,想問問您,姐姐她究竟做錯了什麼?是否將欽差們都得罪了?”

她得先弄明白,昨晚嫡姐到底闖了什麼禍,纔好見機行事,說不定還能藉此在宋淩秦麵前表現一番。

縣令微微皺眉,猶豫了一下,還是將昨日狐狸中毒之事簡單說了說。

崔二小姐聽後,心中一驚,沒想到大姐竟乾出這種事。

看來以後不能用宴請的事,來做藉口來接近宋小侯爺了。

雖然不能再給欽差們準備飯菜,但能經常來縣衙,在欽差麵前多露露臉,纔有增進感情的機會。

她哪裡知道,她和她爹那些自以為天衣無縫的謀算,石崢和宋淩秦早就心知肚明。

一聽聞給他們送飯的換成了崔二小姐,兩人更加避之如蛇蠍。

他們更是連現成的藉口都有:昨晚才被她姐搞得宋淩秦的狐狸中毒,還是儘量避免不要再見了。

他們崔家,全家可沒這麼多條命來賠,要是再出個食物中毒啥的,他們可擔待不起。

石崢呢,知道崔二小姐的目標不是自己,還忍不住偷偷去瞧了一眼這崔二小姐到底什麼模樣。

隻見那崔二小姐不算那種特彆漂亮張揚的型別,反而是一副溫柔賢淑的小白花模樣,眉如遠黛,目若秋水,舉手投足間儘顯溫婉。

石崢瞧完後,還跑去跟宋淩秦打趣:“我說宋小侯爺,要是這崔二小姐哪天鐵了心給你下藥,你是從了還是不從啊?

要是不從,難道真要我們把你扔到花樓,隨便找個花娘來解決?”

宋淩秦一聽,立馬抵死不從地說道:“那哪行啊,要是真那樣,我自己不就臟了嗎?

這事兒要是被外人知道,我名聲可就全毀了!

要是再被我爹和舅舅知道,那更是完蛋了,非得扒了我的皮不可!”

所以宋淩秦打從心底裡堅決不想靠近這個崔家二小姐,甚至對博陵崔氏的所有人都心生厭煩,不想看見。

要不是縣令是自己下屬,他恐怕連縣令都懶得瞧上一眼。

這不,得知換了崔二小姐過來送飯,宋淩秦唯恐避之不及,直接一頭紮進賑災工作裡,比以往更加努力了。

今天一早,宋淩秦和石崢就接到了國師大人的鬼鬼們傳訊過來的訊息,

得知國師大人已經勘察到可以在城中打水井的地點,這無疑是個能緩解鎮中旱災問題的好訊息。

宋淩秦一想到要去縣衙就頭疼,畢竟在那兒很可能碰見那崔二小姐和縣令,於是他毫不猶豫地讓石崢去找縣令安排打井這件事。

石崢領命前往縣衙,找到縣令說明來意。

誰料,這縣令居然在這個關鍵時刻給宋淩秦和石崢卡脖子。

縣令皺著眉頭,一臉為難地說:“石大人,不是我不想配合,實在是如今城中壯丁大多都投入到賑災工作中了,

若再抽調人手去打井,這賑災工作怕是要受影響啊。而且,打井所需的工具也十分短缺,這可如何是好?”

石崢心中不悅,卻也不好發作,耐心勸說道:“縣令大人,如今旱災嚴重,打井找水乃是重中之重。

雖然會暫時抽調一些人手,但長遠來看,解決了水源問題,對賑災工作也是大有裨益。

至於工具,還望大人想辦法籌措,本縣與宋大人也會儘力協助。”

縣令卻依舊麵露難色,支支吾吾道:“石大人,您有所不知,籌措工具談何容易,這需要大筆的銀子啊,縣庫如今已經捉襟見肘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