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君大人每天都在求我彆懟他 第301章 被死去的記憶瘋狂攻擊
蘇沐瑤一看宋淩秦和石崢居然跟那幾隻文化鬼聊上了,頓時感到一陣頭疼。
上輩子那些死去的高考記憶瘋狂地攻擊她,讓她對這種學術討論實在提不起興趣。
於是,她留下眾鬼,自己告辭離去。
而宋淩秦和石崢得知書生鬼和賬房鬼有國師大人燒下去的一些書籍,瞬間羨慕得眼睛都紅了。
儘管那些書上的文字與他們平日裡所見略有不同,但這絲毫沒有減退他們的好奇心。
宋淩秦和石崢紛紛請求書生鬼和賬房鬼拿出那兩本書,給他們看看。
畢竟都是已經燒下去的書,隻有這兩隻鬼拿著翻書,宋淩秦和石崢才能看到裡麵的內容。
剛剛還是宋淩秦和石崢翻閱書籍檔案讓鬼鬼們檢視,現在完全反過來了。
隻見書生鬼和賬房鬼小心翼翼地拿出自己的珍藏,輕輕翻著書頁,
宋淩秦和石崢則目不轉睛地盯著,隨著書頁的翻動,他們彷彿開啟了一扇通往全新知識領域的大門。
這場景,實在是奇妙又有趣,燭光搖曳下,人和鬼都沉浸在知識的交流中,彷彿忘卻了外界的一切紛擾。
第二日一早,晨曦才剛剛透過窗戶縫灑進縣衙,縣令便已匆匆趕到辦公之地。
此時,那些衙役都還未上值,他打算親自讓主簿、典史等人先趁機將文書整理出來,自己也準備親自幫忙找出那三個位置,好將功補過,挽回昨日衝動行事犯下的過錯。
誰知道那主簿一回來,就看到縣令正滿頭大汗地在各個角落裡翻找文書資料。
主簿愣了一下,趕忙上前,疑惑地問道:“大人,您這是在找什麼呢?”
縣令直起身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焦急說道:“我在找那昨天欽差詢問的一些相關的文書資料,你放在哪裡了,我怎麼找不到?”
主簿聽後,微微一愣,隨即說道:“大人,昨晚下值之前,兩位欽差大人已經把所有那些資料都搬走了。他們說要自己查詢。”
聽到主簿這話,縣令隻感覺腦袋
“嗡”
的一聲,彷彿被一道驚雷劈中。他的心瞬間墜下深淵,臉上的神情由焦急轉為絕望。他呆呆地站在原地,手中還握著一份文書,卻已沒了繼續尋找的力氣。
欽差此舉擺明瞭是不再信任自己,他想要將功補過的計劃也徹底泡湯了。
此刻,他心中懊悔不已,若是昨日自己沒有那麼衝動,沒有被崔老爺一時的言語迷惑,或許事情也不會發展到如此地步。
實在糟糕!
縣令心中暗叫不好,怕是兩位欽差大人昨晚就親自去翻查記錄了。
他們人手眾多,說不定很快就能將那幾處地方找出來了吧?!
如此一來,自己豈不是就沒有將功補過的機會了?
縣令心慌意亂,各種胡思亂想紛至遝來。
但奇怪的是,平常兩位欽差大人這個時辰早就到縣衙了,今天卻還不見蹤影。
難道是因為昨晚翻閱資料找得太晚了?
按說他們一向認真負責,不會耽誤賑災事務,而且他們帶來的侍衛也並非每個人都精通文書資料,要找出那幾處地方,應該也沒那麼容易。
縣令隻能默默期待宋淩秦和石崢昨晚沒有找到。這樣今天他就可以順勢提出要幫忙,說不定還能緩和一下與欽差的緊張關係。
若是他們已經找到三處地方的歸屬,那自己就趕緊配合將那幾處地方劃為公用,後續還要安排人手去挖井勘探,這還有很多工作等著呢!
可不能自己嚇自己!
縣令這般思考著,好不容易稍微安撫了一下慌亂的心。
但是,他突然想起,今早主簿跟他說,所有相關文書資料都被欽差搬走了。
這一回想,他暗自憂愁,欽差會不會從這些資料裡查到自己在職期間頒布的錯誤政令呢?
他開始不斷思索,自己有沒有做過什麼貪汙受賄的事情。那些之前昧著良心做的事情,此刻就像潮水一般,一下子湧上心頭。
他越想越害怕,額頭上不禁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他突然想起,自從妻子難產過世後,自己彷彿丟了魂一般,渾渾噩噩地過了好長一段時間。
那段日子,他滿心悲慼,對公務全然無心,每日隻是借酒消愁,沉浸在痛苦之中無法自拔。
縣衙裡的大小事務,大多都交給主簿和典吏他們自行處理。
隻有那些實在避無可避、非要他親自解決的事情,他也是心不在焉,隨意處置,根本沒怎麼上心。
此刻回想起來,他心裡不禁擔憂起來,不知道那段時間有沒有錯漏了些什麼重要事務。
若是被欽差從文書資料裡查出問題,那自己可就麻煩了。
想到這裡,他的心愈發慌亂,額頭上的汗珠順著臉頰滾落,後背早已被汗水濕透。
又想起自己那段時間,是崔渺渺在身邊一直溫柔地安慰自己,陪自己度過了人生中最灰暗的時光。
本來,經曆了喪妻之痛後,他壓根沒有續弦的打算。
可直到前幾個月,去崔家做客時,酒過三巡,他和崔老爺都多喝了幾杯,意識漸漸模糊起來。
當他暈乎乎地想要起身去上茅房,崔渺渺好心要扶他起來,
然而他醉得腳步虛浮,一個踉蹌,竟一下將崔渺渺壓倒在地,唇也不由自主地親了上去。
恰恰在這時,崔大少爺中途出恭回來,目睹了這不堪的一幕,當即嚷嚷起來。
這一喊,引得崔夫人和崔二小姐也紛紛趕過來看究竟。
崔老爺還醉倒在桌上,崔二少爺扶著額頭,好不容易從醉酒的迷糊中清醒些,才發現出了這等事。
當晚,大家都喝了醒酒湯,稍微恢複了些神誌。
崔老爺見此狀況,思索一番後,便提出讓縣令守孝期滿後,過來崔氏提親。
縣令又羞又愧,滿心懊悔自己的失態之舉,當即點頭同意了這門婚事。
自那以後,崔老爺動用了崔家龐大的資源,為縣令在官場上暗暗鋪路。
縣令自然也投桃報李,利用職務之便,給博陵崔氏行了不少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