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滬上奕 > 第223章 血染的退路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滬上奕 第223章 血染的退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一九四二年三月二十七日,破曉前的寒意如同冰冷的匕首,刺透藏南無名山穀的每一個縫隙。黛和丹增,連同十餘名忠誠的藏族武士,藏身於一片風蝕嚴重的嶙峋怪石之後,所有人的呼吸都在稀薄的空氣中凝成白霧,隨即被凜冽的山風撕碎。遠處,雪線之上,數個黑影正以非人的敏捷沿著陡峭的冰壁移動,他們身著與環境融為一體的雪地迷彩,裝備著帶有“創世紀”銜尾蛇標記的奇特器械,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鬣狗,死死咬住了這支疲憊隊伍的蹤跡。

“他們推進的速度很快,烏金貝隆。”

丹增壓低聲音,他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深刻的皺紋在晨曦微光中如同刀刻。他手中緊握著一柄裝飾著犛牛角與綠鬆石的老式火銃,眼神銳利地掃視著周圍的地形。“我們攜帶的給養和彈藥,撐不過下一次遭遇戰。必須立刻決定:是退往海拔更高的‘鷹喙崖’據險死守,還是冒險穿越下方的‘亡魂穀’,嘗試甩掉他們。”

“鷹喙崖易守難攻,但也是絕地。”

黛的聲音因疲憊而沙啞,但思路異常清晰,她腦海中飛速閃過“賬房”沈文淵教導過的地形分析原則,“一旦被圍,我們就是甕中之鱉。‘亡魂穀’地形複雜,磁場異常,傳聞有去無回,但也是唯一可能擺脫追蹤,為……為那些犧牲爭取到意義的機會。”

她下意識地摸了摸懷中,那裡隻剩下玄武令碎裂後殘留的粉末,以及那本看似空白的《伏尼契手稿》。

就在這時,一名負責斷後的年輕武士洛桑,連滾帶爬地衝進石陣,肩頭一片殷紅,鮮血浸透了他破舊的羊皮襖。“他們……他們有一種會飛的‘鐵眼睛’!”

他喘息著,臉上帶著未散的驚駭,“能看到石頭後麵!紮西他們……為了攔住它……”

他沒再說下去,但那雙充血的眼睛裡寫滿了同伴慘死的景象。

抉擇:生存與道義的撕扯

丹增的臉色瞬間鐵青。他沉默地撕下自己內襯的乾淨布條,為洛桑緊急包紮,動作沉穩,但微微顫抖的手指暴露了他內心的波瀾。他看向黛,目光沉重:“烏金貝隆,‘亡魂穀’不僅是地形險惡。我們的先祖傳言,那裡是古代戰場的遺跡,徘徊著不肯安息的‘讚’(藏文化中的厲鬼)。更重要的是……穀中有一條隱秘的小徑,據說能通往山外,但需要……需要活祭,才能平息守護穀口的‘神靈’之怒。”

活祭?黛的心猛地一沉。用同伴的生命換取逃生的機會?這與她所堅守的一切背道而馳。她想起了白鴿,想起了那些為了守護文明火種而自願赴死的戰友,他們的犧牲是為了“生”的希望,而非如此**裸的、殘忍的交換。

“沒有彆的路了嗎?”

她聲音乾澀地問。

丹增緩緩搖頭,眼中是深不見底的悲哀:“這是我們世代守護的秘密之一,也是最後的禁忌。祖先告誡,非到族裔存亡之際,絕不可啟用此路。如今……”

他望向逐漸被晨曦染亮的雪山,那裡,“創世紀”追兵的身影越來越清晰,“或許就是了。”

斷後:以身為薪,點燃烽火

就在這令人窒息的僵持時刻,受傷的洛桑卻突然掙紮著站了起來。這個平時沉默寡言、臉上還帶著高原紅的年輕人,此刻眼中卻燃燒著一種近乎神聖的火焰。“頭人,烏金貝隆,”

他因失血而蒼白的臉上露出一絲憨厚卻決絕的笑容,“讓我去吧。紮西是我最好的兄弟,他走了,我不能讓他孤單。而且……我的傷,會拖累大家。”

“不行!”

黛脫口而出,她無法接受這樣的犧牲。

洛桑卻堅定地搖了搖頭,他看向丹增:“頭人,記得您教過我們,《格薩爾王傳》裡說,‘雄鷹願為藍天折翅,駿馬願為草原斷蹄。’

我不是雄鷹,也不是駿馬,但我願意為部落的明天,為烏金貝隆帶來的希望,去做那該做的事。”

他又轉向黛,眼神清澈,“烏金貝隆,您帶著‘世界的書’,您比我們所有人的命加起來都重要。請帶著它,走出去。”

說完,他不等回應,猛地抓起身邊一包開山用的炸藥,對著其他幾名眼神同樣決絕的武士吼了一聲古老的戰號,便義無反顧地衝出了石陣,向著追兵方向迎去。他的身影在崎嶇的山石間跳躍,故意暴露自己,吸引著那些“鐵眼睛”和追兵的火力。

丹增死死抓住黛的手臂,阻止了她想要衝出去的舉動。老守護者的臉上老淚縱橫,但他咬緊牙關,從喉嚨裡發出低吼:“走!彆讓洛桑的血白流!”

爆炸聲接二連三地響起,在山穀間回蕩,淒厲而悲壯。每一聲響,都像一記重錘,敲在黛的心上。她被丹增和剩下的武士拖著,踉蹌著衝向那條被迷霧籠罩的“亡魂穀”入口。

穿越:亡魂穀中的低語

穀內景象詭譎。濃霧終年不散,能見度極低,奇形怪狀的枯木如同扭曲的鬼影。腳下是鬆軟的、彷彿浸飽了鮮血的暗紅色泥土,空氣中彌漫著硫磺、腐殖和一種若有若無的鐵鏽腥氣。更令人心悸的是耳畔持續不斷的低語和嗚咽聲,它們並非風聲,更像無數靈魂在同時傾訴冤屈與憤怒。

黛懷中的《伏尼契手稿》突然變得滾燙,書頁無風自動,那些空白的頁麵上,開始浮現出暗紅色的、與冰湖銜尾蛇圖騰同源的紋路。她感到無數冰冷而強烈的意識碎片試圖湧入她的腦海——那是古代戰死者的殘留意念,充滿了暴戾、痛苦與不甘。

“穩住心神,烏金貝隆!”

丹增大聲提醒,他和其他武士開始低聲吟誦起悠遠而平和的祈福經文,聲音雖不大,卻彷彿一道溫暖的光暈,勉強驅散著周遭的精神侵蝕。“它們是被遺忘的英靈,需要安撫,而非對抗!”

黛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她不再抗拒那些意識碎片,而是嘗試去理解、去共鳴。她回想起“守望者”ai灌輸的關於集體潛意識的知識,回想起所有逝去守護者的信念。她將自己的意念化作一道橋梁,不是去壓製,而是去溝通,去傳遞一種超越時空的、對和平與安寧的渴望。

奇妙的是,隨著她的努力,那些充滿敵意的低語漸漸平息,轉化為一種悲傷的絮語,最終緩緩消散。前方的迷霧似乎也淡薄了一些,隱約顯露出一條被苔蘚覆蓋的古老石階小徑。

穀口:最後的儀式與傳承

當他們終於抵達穀口時,眼前景象令人震撼。兩座如同巨人骸骨般的蒼白岩山對峙,形成天然門戶。門戶中央,矗立著一座用無數黑色巨石壘成的、簡易卻肅穆的瑪尼堆,上麵刻滿了密密麻麻的、早已模糊的古老符文。瑪尼堆前,有一片明顯是儀式用的圓形空地,地麵光滑如鏡,中央刻著一個與岡仁波齊冰湖上相似的、小型的銜尾蛇圖案。

丹增停下腳步,從懷中取出那支鷹隼腿骨號角,莊重地放在瑪尼堆前。然後,他轉向黛,眼神複雜而深邃:“烏金貝隆,洛桑和勇士們的血,已經灑在了路上,他們完成了‘血祭’。現在,需要完成最後的‘魂祭’——不是犧牲生命,而是以堅定的意誌,與此地的古老盟約共鳴,真正開啟通路。”

他示意黛站到那圓形空地的中央。“用你的心,用你承載的所有記憶與信念,去呼應它。你是鑰匙,也是儀式本身。”

黛深吸一口氣,步入圓圈中心。她閉上眼睛,將所有雜念摒棄,腦海中浮現出白鴿的笑容、杉田的棋局、沈文淵的算盤、阿裡的手杖、莫裡森神父的祈禱……所有逝者的麵容與意誌,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她心中點亮。她感到自己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彙聚了無數光芒的載體。

當她再次睜開眼時,腳下的銜尾蛇圖案驟然亮起柔和的白色光芒!與冰湖上那哀慼的暗紅不同,這光芒充滿了生機與希望。瑪尼堆上的符文也隨之逐一亮起,彷彿被注入了生命。穀口的迷霧如同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撥開,顯露出外麵明媚的陽光和通往自由的山路。

丹增和倖存的武士們肅然起敬,紛紛向著瑪尼堆和黛躬身行禮。

“路,通了。”

丹增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更多的是如釋重負。

黛走出圓圈,光芒漸熄。她最後回頭望了一眼那幽深的“亡魂穀”,洛桑和那些無名勇士的身影彷彿就在霧中凝視著她。

這條退路,由忠誠與鮮血鋪就。每一步,都銘刻著犧牲。

她沒有停留,轉身,迎著穀外的陽光,邁出了堅定的步伐。

血已染透來路,而前方,是必須走下去的征途。她知道,隻要記憶不滅,信念不息,犧牲就永遠不是終點。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