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滬上奕 > 第37章 網球賽場的暗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滬上奕 第37章 網球賽場的暗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霞飛路法國總領事館的沉悶,被隔日盧灣網球總會場地上空的驕陽與綠茵場上清脆的擊球聲擊碎。然而,這片旨在彰顯殖民地上流社會活力與優雅的場所,此刻卻微妙地折射著上海灘錯綜複雜的權力格局。一場精心安排的“友誼賽”,其意義早已超越了體育本身,成為另一處沒有硝煙的外交戰場。

湛藍的天空下,紅土球場線條分明,周遭綠樹成蔭。白色網繩如一道清晰的界限,將場地一分為二。場邊陽傘下,幾位歐籍紳士女士啜飲著冰鎮飲料,談笑風生,刻意維持著戰火之外的體麵與從容。但這份刻意營造的閒適,卻被場邊兩位主角身上無形的緊繃感所穿透。阿爾貝·杜邦總領事換上了一身潔白的網球衫褲,額角細微的汗珠不知是因天氣炎熱,還是內心焦灼。他的對手,日本副總領事山本彌太郎,同樣一身運動裝扮,動作矯健,臉上掛著程式化的微笑,每一記精準的回球都彷彿帶著外交照會般的算計與力度。

盧灣網球總會自上世紀建成以來,便是上海西洋精英階層最重要的社交樞紐之一。潔白的服裝、嚴格的規則、流利的英語法語交談,無不象征著一種移植而來的秩序與文明。然而,1941年的這個秋日,這片場地的觀眾席裡,悄然混入了更多元的觀察者:有關注賽事程序的日本領事館隨員;有看似為球員精彩表現鼓掌、實則密切關注著兩位外交官任何非正式接觸的維希政府支援者;或許還有偽裝成服務生的地下情報人員,試圖從碎片化的資訊中拚湊出政策動向。球場邊界的鐵絲網,彷彿成了法租界現狀的隱喻——看似清晰,實則無法完全阻隔內外力量的滲透與窺探。

山本彌太郎展現出的是一名訓練有素、充滿侵略性的選手形象。他的擊球角度刁鑽,步伐迅捷,充滿不容置疑的征服欲。他的禮貌無可指摘,每次得分或失分都會用英語說一句“good

shot”或“my

mistake”,但那眼神中一閃而過的銳利,卻揭示出其溫和外表下的真正核心:他享受的並非運動本身的樂趣,而是這種極具象征意義的、在西方人傳統領地裡挑戰並掌控局麵的過程。他的每一個動作都在無聲地宣示:舊的規則正在被改寫,新的力量已經登場。

比賽間歇,對話在擦汗、飲水的間隙進行,巧妙地借用了網球術語作為隱喻:

“總領事閣下發球果然穩健,深得要領(a

solid

serve,

mr.

consul

general,

very

by

the

book),”山本用毛巾擦拭著球拍握柄,微笑著說,“但有時,過於遵循底線(baseline)擊球的傳統,可能會錯失一些網前()得分的機會,反而讓自己陷入被動。合作,貴在主動與靈活,您說呢?”——他暗示杜邦的保守策略不合時宜,敦促其更主動地配合。

杜邦啜了一口檸檬水,回應道:“謝謝誇獎,副總領事。網球(tennis)和外交(diplomacy)一樣,講究的不僅是力量,更是節奏(rhythm)和耐心(patience)。過早來到網前(ing

to

the

too

early),若回球質量不高,極易被對手穿越(passed)。穩守底線,等待最佳時機,往往是更穩妥的選擇。”——他強調謹慎和程式的重要性,婉拒了對方立即全麵合作的壓力。

山本輕輕拍打著網球,語氣不變:“的確。不過,持續的相持(rally)消耗巨大。有時候,一方若出現‘非受迫性失誤’(unforced

error),比如…場外因素的乾擾,可能會瞬間改變局勢。帝國軍方近日對租界周邊的‘不穩定因素’愈發關切,他們的耐心,恐怕不像你我這般專注於享受比賽過程。”——這已是近乎**的威脅,將場外的軍事壓力引入談話。

杜邦感到後背一陣涼意,但麵色平靜:“那麼保持比賽(the

game)的流暢和可控性,避免任何一方因爭議判罰而情緒失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我們會儘力確保規則(rules)得到遵守。”——他試圖將議題拉回“規則”框架內,並暗示會維持租界基本秩序,但迴避了具體承諾。

聽著山本將軍事威脅如此輕描淡寫地融入關於網球技戰術的討論中,杜邦內心湧起一股強烈的屈辱和憤怒。他感覺自己如同被貓戲弄的老鼠,對方享受這種步步緊逼的心理遊戲。每一句帶著微笑的威脅,都像一記抽殺,擊打在他所珍視的外交準則和個人尊嚴上。但他必須將這些情緒死死壓住,不讓其影響表情和語調。他的大腦在飛速運轉,解析對方話語中的真實意圖、底線以及自己可能周旋的空間。這種精神上的高度緊繃和情感上的極端壓抑,比劇烈的跑動更讓他感到疲憊。

就在一次山本暴力擊球出界(“out!”),杜邦走向底線後方撿球之際,一位身著白色製服、帽簷壓得較低的中國球童快步將球撿起,遞還給杜邦。在遞球的瞬間,球童的手指極快且隱蔽地在球上敲擊了三下,並用幾乎低不可聞的中文快速說了一個詞:“名單…危險…”隨即低下頭,迅速退開。整個過程不到兩秒,在旁人看來無比自然。杜邦的心臟猛地一跳,但他接球的動作沒有絲毫停頓,麵部表情也維持著對球童禮貌性的頷首。他立刻明白,這是來自租界內同情中國抵抗力量人士的警告:日本人所索要的“政治嫌疑分子名單”至關重要,一旦交出,將導致毀滅性後果。這個短暫的插曲,將這場網球賽的危險性和實質性陡然提升。

杜邦接過那顆彷彿瞬間變得滾燙的網球,指尖能感受到上麵幾乎不存在的、方纔被敲擊的微小震動。他深吸一口氣,泥土和青草的氣息混合著強烈的危機感湧入胸腔。他並未立刻發球,而是看似隨意地用球拍輕輕敲了敲鞋底沾上的紅土,這個短暫停頓既符合場上慣例,也給了他零點幾秒來消化這爆炸性的資訊並強令自己恢複冷靜。他的下一個發球,力度控製得恰到好處,既顯示了應有的競技狀態,又絕不帶出任何可能被解讀為情緒波動的額外力量。

對於場邊大多數觀眾而言,這隻是一場水平尚可、外交禮儀十足的比賽。對於日本隨員,他們看到的是山本大人正在優雅地向法國代表施加壓力,一切儘在掌握。對於維希政府的監視者,他們留意的是杜邦是否有任何超出“合作”框架的異常言行或私下接觸。而對於那位傳遞資訊的球童及其背後的力量,這是一次精心策劃的冒險,旨在利用這罕見的、能接近並短暫警示關鍵人物的機會,挽救同誌的生命。網球場這個透明公開的場合,反而成了資訊暗流湧動的奇特區。

潔白的網球在空中劃出的弧線,象征著舊式外交看似優雅流暢的往來。但它每一次落地留下的印記,以及雙方圍繞其展開的激烈爭奪,則揭示了其下隱藏的權力鬥爭實質。明媚的陽光照亮了整個賽場,卻也在球員、網柱、陽傘下投下深深的、扭曲的陰影,一如當下上海的光明與黑暗交織共存,表麵的秩序之下暗流湧動,危機四伏。

杜邦感到自己彷彿古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sisyphus),一次次試圖將象征著尊嚴與秩序的巨石推上山巔(通過外交努力維持租界自治與基本準則),卻總在接近成功時,被無形的力量(強權政治、維希政府的指令、內部的背叛可能)拖拽,眼看巨石再次滾落,不得不重複這徒勞而痛苦的勞役。山本的每一次威脅,都像是眾神的一次嘲弄笑聲。

場邊的計分牌顯示著比分:game:dupont

3,

yamato

4.

ad-in.(局分:杜邦3,山本4.占先)。這微妙的比分差距,恰似雙方此刻力量的對比:日方占據主動和優勢,步步緊逼;法方艱難抵抗,稍有不慎便將再失一局。每一次發球,每一分爭奪,都彷彿是更大政治較量的微型模擬。

比賽並未真正結束。當山本即將拿到賽點之時,他忽然抬頭看了看天色,以一種勝利在握般的寬容姿態表示:“總領事閣下,看來天氣有些轉涼,不如今天就到此為止?一場儘興的練習賽,比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得以…深入交換了意見。”他笑著,特意加重了“深入”一詞。杜邦心中冷笑,明白對方在占據絕對心理優勢後故意保留懸念,將“賽點”無限期延長,作為一種持續的壓力。他點頭同意,雙方網前禮節性握手。山本的手堅定有力,帶著濕冷的汗意。杜邦收回手,目光掃過正在收拾場地的球童們,那位傳遞資訊的少年已不見蹤影。他拿起毛巾和水瓶,向場邊走去。危機隨著比賽的暫停而暫時潛伏,但山本最後那句“深入交換了意見”如同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提醒他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那份尚未正式提交、卻已被警告極度危險的“名單”,成了他下一步行動中最為灼手的難題。網球的彈跳聲遠去,但外交與間諜戰的無聲驚雷,正在黃浦江上空密集醞釀。

球童的警告,極大地改變了杜邦麵臨的決策矩陣。之前設想的“有限度合作與拖延”策略,在“名單”問題上遇到了嚴峻的道德和現實挑戰:提供無關緊要的資訊或許能暫時搪塞,但日本人絕非易與之輩,必然能識破這種敷衍,從而導致更強烈的反彈;而若提供真實資訊,則無異於直接充當劊子手,這徹底違背了他的良知,且一旦事發,他將永遠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新的變數注入,使得在鋼絲上保持平衡的難度呈指數級增長。他必須重新評估風險,尋找一個既能暫時滿足日方要求、又不觸及核心底線、或許還能傳遞錯誤情報的極其精巧的方案——這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