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 第6章 廊坊市《大城縣》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6章 廊坊市《大城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大城縣,在京津冀的核心地帶,這座古老而充滿活力的縣城,承載著深厚的曆史底蘊,孕育出獨特的文化脈絡,擁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也是一處值得深入探尋的寶藏之地。

一、地理與轄區概況

大城縣位於廊坊市最南端,幅員麵積達904平方公裡,處在京津要地,距北京五環120公裡、天津外環60公裡、雄安新區雄縣縣城60公裡,交通極為便利,廊滄高速、津石高速、廊泊路、津保路穿境而過,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區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

大城縣轄10個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394個村街。這10個鎮各具特色:

-平舒鎮:作為大城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平舒鎮曆史悠久,從古代起就占據重要地理位置。如今,這裡商業繁榮,街道上店鋪林立,現代化的建築與古老的街巷相互交織,體現出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它見證了大城的曆史變遷,儲存著許多曆史遺跡和文化故事,是大城曆史文化的重要承載地。

-旺村鎮:旺村鎮以農業和特色產業為發展支柱。這裡的農田廣袤,農作物種類豐富,在農業生產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鄉鎮積極發展特色產業,不斷探索新的經濟增長點,努力提升鄉鎮的經濟實力和居民生活水平。

-大尚屯鎮:工業發展態勢良好,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體係。各類工廠有序分佈,涉及多個行業領域,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大城縣的工業佈局中占據重要位置。

-南趙扶鎮:憑借子牙河的水資源優勢,在漁業和水上運輸方麵有著獨特的發展路徑。子牙河蜿蜒穿過,為當地漁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水上運輸也促進了與周邊地區的貿易往來,是大城縣經濟發展中具有特色的鄉鎮。

-留各莊鎮:以絕熱節能材料產業聞名,是全國最大的絕熱節能材料生產銷售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聚集了眾多相關企業,生產的離心玻璃棉、岩棉等產品在全國市場份額占比較高,在行業內具有產品定價和標準製定的話語權。

-權村鎮:經濟發展多元化,在工業、農業和商業等領域均有發展。工業企業不斷創新發展,農業注重特色農產品種植,商業活動也較為活躍,鄉鎮整體呈現出繁榮發展的景象。

-裡坦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商貿活動頻繁。鎮內有多個集市和商業街區,商品種類豐富,吸引了周邊地區的居民前來購物,是大城縣南部重要的商貿中心。

-北位鄉:農業基礎紮實,在農作物種植和畜牧養殖方麵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資源。當地農民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發展特色農業,同時畜牧養殖業也為當地經濟增添了活力。

-大廣安鄉:注重生態環境建設和鄉村旅遊發展。鄉村景色優美,空氣清新,有著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近年來,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體驗鄉村生活,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臧屯鄉:特色產業發展迅速,尤其是在一些農產品加工和手工藝品製作方麵表現突出。農產品加工產業將當地的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手工藝品製作展現了當地的傳統文化和工藝水平,深受消費者喜愛。

二、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大城縣的曆史源遠流長,早在商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末期,境內已有城邑(今平舒鎮),名為徐(古音shu)州。此地地處燕、趙、齊交界處,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曆史上先後交替領屬,成為多文化交融之地。

西漢初年(漢高祖五年)設定東平舒縣,開啟了大城作為縣城的建製曆史。三國時魏置章武郡治,西晉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改置章武國,都城在東平舒,這一時期,大城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麵都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成為區域內的重要城市。

北魏時去「東」字稱「平舒」,這一名稱的變化見證了曆史的演變。隋代開皇初年,廢郡仍為平舒縣,保持著相對穩定的發展態勢。

五代後晉天福元年(公元936年),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賄契丹,平舒縣劃入遼地,中原文化與北方遊牧文化在此碰撞交融,為大城的文化增添了多元色彩。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收複,改稱大城縣(「大」古音讀「dai」),此後大城之名沿用至今。

在曆史長河中,大城縣的轄區變化頻繁。自清代至1949年以前,大城縣地域是從西南向東北沿子牙河一線的狹長地帶,故有「大城縣一條線,靜海縣一大片」的說法。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大城轄區又幾經調整,1962年3月,最終恢複大城縣建製至今。

明代、清代大城縣隸屬北平府(公元1403年改稱順天府)霸州,中華民國時期先後隸屬直隸省津海道、河北省(公元1928年改直隸為河北)。1938年9月,中國**領導的大城縣抗日政府成立,隸屬冀中行署,先後歸第三、第八、第九專區管轄。1949年8月至1973年12月,大城縣劃入天津專區(1968年改稱天津地區),1974年1月1日後屬河北省廊坊地區管轄,1989年3月廊坊地區改稱廊坊市,大城縣隸屬至今。

悠久的曆史孕育了大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大城享有「書畫之鄉」「戲曲之鄉」「曲藝之鄉」的美譽。漫步在大城的街頭巷尾,時常能聽到戲曲的婉轉唱腔,看到書畫愛好者揮毫潑墨。這裡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書畫名家劉佳寧的故鄉,目前大城書畫國家級會員有29人,省級會員123人,市級會員267人,他們用手中的筆描繪著大城的山水風光、人文風情。戲曲和曲藝在大城縣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每逢節假日,鄉村戲台上演員們粉墨登場,演繹經典劇目。「楊家將的傳說」「西河大鼓」等省級非遺專案,承載著大城的曆史記憶,在一代代傳承中煥發生機。

三、曆史人物

大城縣人才輩出,在不同曆史時期湧現出許多傑出人物:

-張紹曾:著名愛國總理,他在政治舞台上展現出卓越的才能和愛國情懷,積極推動社會變革,為國家的發展和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了當時的政治格局,成為大城人民的驕傲。

-張學良:民族英雄,雖然他的主要活動不在大城,但他的祖籍是大城。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促成國共合作,為拯救中華民族於危難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孫毅:「鬍子將軍」,他在軍事生涯中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智慧,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立下赫赫戰功。他的軍事才能和高尚品德深受人們敬仰,是大城人民的傑出代表。

-史國良:當代著名書畫家,他的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在書畫界享有盛譽。他的藝術成就不僅為大城贏得了榮譽,也為中國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王厚祥:當代著名書法家,他在書法領域造詣頗深,其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覽中獲獎。他通過書法藝術展現了大城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魅力,為大城的文化發展增添了光彩。

四、必遊景點

(一)中國紅木城

作為4a級景區,中國紅木城是大城縣的一大旅遊亮點。大城紅木傢俱屬於京作,與蘇作、廣作並稱為紅木傢俱製作三大流派。明清時期,大批大城紅木傢俱工匠在宮廷造辦處製作、維修宮廷傢俱,幾百年來,製作工藝傳承不斷。如今,大城已成為北方最大的紅木傢俱生產基地和交易集散地,中國紅木城便是這一產業的集中展示地。這裡彙聚了各種款式的明清傢俱5大類40餘種,原材料采用進口紫檀、花梨等名貴木材,工藝精湛,造型典雅。遊客不僅可以欣賞到精美的紅木傢俱,還能瞭解紅木文化和製作工藝,購買到心儀的紅木製品。

(二)祖寺生態園

以生態農業和休閒觀光為特色,是親子遊和戶外活動的好去處。生態園裡種植著各種農作物和花卉,四季景色各異。春天,百花盛開,一片花海美不勝收;夏天,綠樹成蔭,瓜果飄香,遊客可以體驗采摘的樂趣;秋天,金黃的稻田和豐收的果實展示著大自然的饋贈;冬天,溫室大棚裡溫暖如春,依然能看到綠色的生機。此外,園內還設有休閒娛樂設施,如兒童遊樂區、野餐區等,讓遊客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時,也能度過愉快的休閒時光。

(三)大城古城區

雖然曆經歲月變遷,但仍保留了部分明清建築,在這裡,遊客可以感受到古樸的曆史風貌。古老的街巷、斑駁的牆壁、傳統的四合院,無不訴說著大城的曆史故事。漫步在古城區,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過去,能夠深刻領略到古代城市的佈局和建築風格,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四)齊圪噠漢墓

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漢代墓葬之一。這座漢墓有著精美的石刻和壁畫,雖然墓主人的身份依然神秘,但這些珍貴的文物為研究漢代的曆史、文化、藝術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遊客來到這裡,可以探索古代墓葬的奧秘,感受漢代的文化氣息。

(五)觀音閣

這座古建築曆經千年風雨,依然屹立不倒。它的建築風格獨特,融合了古代建築的智慧和藝術,是大城縣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遊客站在觀音閣前,能夠感受到古代建築的魅力和曆史的厚重感,想象著它曾經見證的歲月滄桑。

(六)王氏宗祠

建築風格獨特,是當地曆史文化的代表之一。宗祠內儲存著許多與王氏家族相關的文物和資料,通過參觀王氏宗祠,遊客可以瞭解到當地的曆史文化和傳統習俗,感受到家族文化的傳承和延續。

(七)五賢堂

這裡有很多古代賢人的塑像和文物,是當地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五賢堂承載著大城的文化記憶,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遊客在這裡可以瞭解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曆史背景,感受古代賢人的智慧和品德。

五、古刹、寺廟、道觀

大城縣的宗教文化也有著悠久的曆史,擁有一些古刹、寺廟和道觀:

這裡一座古刹曆史悠久,建築風格莊嚴肅穆。寺內的佛像雕刻精美,香火旺盛。每逢重要節日,都會有眾多信徒前來朝拜,寺內會舉行盛大的宗教儀式,充滿了神秘的宗教氛圍。在這裡,遊客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領略到宗教建築的獨特魅力。

道觀-建築古樸典雅,環境清幽。道觀內的道士遵循著傳統的道教修行方式,傳承著道教文化。遊客來到這裡,可以瞭解道教的教義和文化,欣賞到道教建築的特色,感受寧靜祥和的氛圍。

六、曆史遺址

除了上述提到的齊圪噠漢墓,大城縣還有其他曆史遺址:

-燕趙古長城:雖然曆經歲月侵蝕,但依然能看到其蜿蜒的輪廓。燕趙古長城見證了古代的戰爭與防禦,是大城縣重要的曆史遺跡。站在長城遺址上,彷彿能聽到古代的金戈鐵馬之聲,感受到曆史的滄桑巨變。

-秦始皇幼子墓:關於這座墓的傳說和曆史故事眾多,它的存在為研究秦朝曆史提供了線索。儘管墓葬的具體情況還有待進一步挖掘和研究,但它作為大城縣的曆史遺跡,吸引著眾多曆史愛好者前來探尋。

-薑太公釣魚台:傳說薑太公曾在此釣魚,這個遺址充滿了神秘色彩。釣魚台周邊的環境優美,遊客可以在這裡感受古代傳說的魅力,想象著薑太公在此垂釣的場景。

七、民俗風情

大城縣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有著獨特的傳統習俗和民間藝術:

-楊家口音樂會: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楊家口音樂會曆史悠久,演奏形式獨特。樂手們使用傳統的樂器,演奏出悠揚的樂曲,這些樂曲多為古代傳承下來的曲目,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每逢重要節日或慶典,楊家口音樂會都會進行表演,吸引眾多觀眾前來欣賞。

-二姑院太平顫:也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一種民間舞蹈形式,舞者手持特殊的道具,動作輕盈、節奏明快。二姑院太平顫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展現了大城人民的生活風貌和精神狀態,是當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大城還有豐富的傳統節日習俗,如春節期間的舞龍舞獅、元宵節的花燈會等,這些習俗充滿了歡樂和喜慶的氛圍,體現了大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八、特色美食

(一)大城驢肉

大城驢肉是當地一絕,肉質鮮嫩,營養豐富。其製作工藝獨特,經過多道工序加工而成。驢肉可以做成多種美食,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驢肉火燒。驢肉火燒的餅皮酥脆,內夾鮮嫩的驢肉,咬上一口,香氣四溢。此外,驢肉還可以做成驢肉火鍋,在冬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嘗著熱氣騰騰的驢肉火鍋,十分愜意。

(二)大城熏魚

選用新鮮的魚為原料,經過醃製、熏製等工序製作而成。熏魚色澤金黃,外酥裡嫩,具有獨特的煙熏香味。大城熏魚不僅是當地人喜愛的美食,也是遊客來大城必嘗的特色小吃之一。

(三)吊爐燒餅

采用傳統的吊爐烤製而成,燒餅表麵撒有芝麻,香氣撲鼻。吊爐燒餅的口感采用,層次分明,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搭配其他菜肴,是大城人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主食之一。

九、旅遊指南攻略

(一)最佳旅遊時間

大城縣四季分明,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特色。春季(3-5月)可以欣賞到祖寺生態園的花海和各種花卉;夏季(6-8月)適合在生態園體驗采摘樂趣,也可以品嘗各種夏季水果;秋季(9-11月)是豐收的季節,能看到金黃的稻田和豐收的果實,同時也是品嘗各種特色美食的好時節;冬季(12-2月)雖然天氣寒冷,但可以參觀室內景點,如中國紅木城,瞭解紅木文化。總體來說,春秋兩季氣候宜人,是比較適合旅遊的季節。

(二)交通方式

1自駕:大城縣交通便利,周邊城市的遊客可以選擇自駕前往。從北京出發,可通過廊滄高速、津石高速等到達;從天津出發,沿相關高速和公路也能輕鬆抵達。

2公共交通:可以先到達廊坊市,再從廊坊市乘坐前往大城縣的班車。也可以乘坐火車到附近的站點,然後轉乘汽車前往大城。

(三)住宿推薦

1縣城酒店:大城縣縣城有多家酒店可供選擇,價格和檔次各異。這些酒店設施齊全,服務周到,交通便利,方便遊客前往各個景點。

2特色民宿:在一些鄉村旅遊景點,如祖寺生態園附近,有特色民宿可供體驗。住在民宿可以更好地感受當地的鄉村生活和民俗文化,享受寧靜的田園風光。

(四)行程規劃

1一日遊:

-上午:前往中國紅木城,欣賞精美的紅木傢俱,瞭解紅木文化和製作工藝。

-中午:在附近品嘗大城驢肉火燒等特色美食。

-下午:參觀大城古城區,感受古樸的曆史風貌,然後前往觀音閣,領略古代建築的魅力。

2兩日遊:

-第一天:

-上午:抵達大城縣後,前往祖寺生態園,欣賞生態美景,體驗采摘樂趣。

-中午:在生態園品嘗農家菜。

-下午:參觀齊圪噠漢墓,探索古代墓葬的奧秘。

-晚上:返回縣城,品嘗大城熏魚、吊爐燒餅等美食,逛逛縣城夜景。

-第二天:

-上午:前往王氏宗祠,瞭解當地曆史文化和傳統習俗,然後參觀五賢堂。

-中午:在縣城用餐。

-下午: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前往其他景點,如某古刹或某道觀,感受宗教文化,之後結束愉快的旅程。

大城縣以其獨特的曆史文化、豐富的旅遊資源和誘人的特色美食,等待著更多遊客前來探索和發現。無論是追尋曆史的足跡,還是享受休閒的時光,大城都能滿足你的需求,帶給你難忘的旅行體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