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 第3章 沈陽市《新民市》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3章 沈陽市《新民市》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新民市是遼寧省沈陽市所轄縣級市,位於遼寧省中部,距省會沈陽市西北60千米。其轄區總麵積3318平方千米,地處遼河平原,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截至2022年10月,新民市轄4個街道、20個鎮、4個鄉。

鄉鎮簡介

-興隆鎮:地處新民市東北部,東靠於洪區光輝街道,西、南與興隆堡鎮接壤,北與三道崗子鎮、羅家房鎮比鄰,行政區域麵積140平方千米。地勢北高南低,平坦開闊,屬遼河衝積平原。因興隆店火車站而得名。這裡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噸。同時,畜牧業也較為發達,生豬、牛、家禽飼養量可觀。工業上形成了以機械加工、銅業、鑄造為主的體係,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66億元。

-胡台鎮:位於新民市東南部,是新民市的南大門。鎮內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經濟以工業為主,擁有多個工業園區,吸引了眾多企業入駐,形成了機械製造、塑料製品等產業集群。同時,胡台鎮的農業也頗具特色,蔬菜種植麵積較大,產出的蔬菜供應周邊城市。此外,這裡還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紅旗堡村是朝鮮族聚居地,有著百年朝鮮族民俗文化曆史。

-興隆堡鎮:以溫泉資源聞名,是新民市重要的旅遊鄉鎮。鎮內有多家溫泉度假村,如歐亞菲溫泉世界,為遊客提供了舒適的溫泉體驗。興隆堡鎮西高力村盛產草莓,采用立體式高架栽培新模式,草莓色彩豔麗、個頭飽滿,且綠色、無公害。同時,這裡還是酸菜的重要產地,依據東北傳統工藝醃製的酸菜,口感好、色澤佳,新民市興隆堡鎮西高力村的酸菜供應了全國市麵上約百分之八十的酸菜。

-高台子鎮:位於新民市西南部,因境內地勢較高而得名。這裡土壤疏鬆、肥沃且排水性好,非常適合小蔥生長,尤以高台子村和艾屯村的小蔥最為出名。其特點是蔥葉比蔥白長,葉色青綠,口感細膩,辣味適中。此外,高台子鎮還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台山遺址,見證了新民悠久的曆史。

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新民市曆史悠久,境內的高台子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證實早在6000年前,此地即有人類活動,故有「先有新民府,後有沈陽城」之說。

公元前300年以前,新民境內有殷末遺民箕子的方國和遼東「貊」「東胡戎」等古代部族生息。燕將秦開擊潰東胡族後,新民地區屬燕的「遼東郡」。此後,曆經漢、三國、東晉、南北朝等時期,新民的歸屬不斷變化,先後屬遼東郡、平州玄菟郡等,還曾被高麗族占據。

隋初,新民仍為高麗族所據,後隋占遼河以西,置遼東郡。唐初,遼河以西屬唐的遼州,貞觀十九年,新民全境屬唐安東都護府。契丹族建遼後,公元924年建遼州,新民大部屬遼濱縣,州、縣治所同在今遼濱塔。金朝時,新民屬東京路瀋州遼濱縣。元朝時期,東部屬沈陽路,西部屬廣寧路。

明朝時,新民屬遼東都指揮司。清朝時期,新民歸回邊內,東部屬奉天府承德縣,西部屬錦州府廣寧縣。康熙二十一年,奉天府在巨流河設巡檢司,乾隆初年移駐新民屯。嘉慶十八年,設新民廳,屬奉天府。光緒二十八年,改新民廳為府,轄鎮安、彰武兩縣。

1913年撤銷新民府,建立新民縣,屬奉天省遼沈道。此後,新民縣的歸屬隨遼寧省的行政區劃調整而變動,1948年新民解放後縣屬遼北省,1949年改屬遼西省。1954年,遼西、遼東兩省合並為遼寧省,新民縣屬遼寧省,1958年末劃歸沈陽市。1993年,新民縣撤縣設市,仍屬沈陽市。

曆史人物

由於新民曆史悠久,雖暫無特彆廣為人知的全國性曆史名人,但也湧現出一些在當地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物。例如在清朝時期,新民地區有一些官員和士紳,他們在地方建設、文化傳承等方麵發揮了作用,雖史書記載有限,但他們的事跡在當地民間仍有一些傳說和記憶,如參與修建當地廟宇、橋梁,或是在災荒年間組織賑濟等,為新民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必遊景點

-沈陽三農博覽園:國家aaaa景區,位於新民市大柳屯鎮南部新彰公路與304線交會口側。園區內展示了豐富的農業文化,有各類農業展覽館,陳列著眾多與農業相關的文物、器具等,讓遊客瞭解農業發展曆程。同時,園內還有優美的園林景觀,四季景色各異,是觀光休閒與科普教育的好去處。

-仙子湖風景旅遊度假區:是aaa景區,這裡湖水清澈,湖麵上荷葉田田,荷花盛開時美不勝收。湖中有眾多小島,棲息著各種鳥類,是鳥類的天堂。遊客可以乘船遊覽湖麵,欣賞自然風光,還能在湖邊垂釣,享受寧靜的時光。

-遼濱塔:位於市郊新民市東北29公裡處的遼濱村。這是一座八角十三層密簷青磚塔,原高417米,底部直徑為125米,塔基高約10米。塔身八麵各有一佛龕,上有一座磚雕佛像端坐於蓮花座上,具有較高的曆史和藝術價值。

曆史遺址

-高台山遺址:位於新民市高台子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不同曆史時期的文化層在此相互疊壓,見證了遠古時期人類在此的活動軌跡,對於研究東北地區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新民清真寺:位於新民縣鎮內南街,始建於1765年(乾隆三十年)。寺院坐西朝東,青磚圍牆,占地麵積為2673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前廈、拜殿、遙殿南北配房等。前廈為歇山捲棚式,青瓦頂,木結構上飾彩畫。拜殿為硬山式,殿內西牆正中接一方室,即為遙殿,遙殿又名望月樓,為三層樓閣,通高約20米,是新民市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和伊斯蘭教活動場所。

民俗風情

新民市居住著滿、回、朝鮮等10餘個民族,民族文化豐富多樣。胡台鎮紅旗堡村有著百年朝鮮族民俗文化曆史,每年舉辦的「百年民俗村紅旗堡辣白菜文化節」是新民民俗文化的盛事。活動現場有精彩的朝鮮族特色文藝演出,村民們身著傳統服飾展示辣白菜醃製過程,還有傳統打糕製作,現場香氣四溢。千人拌飯活動更是將氣氛推向**,米酒和米腸的製作也吸引眾多目光,讓遊客深入體驗朝鮮族的飲食文化和民俗風情。

特色美食

-新民血腸:有著上百年曆史,在新民金五台子鎮三台子村,製作血腸是當地特色產業。這裡的血腸采用傳統手工加工,由新民血腸合作社統一銷售。血腸搭配燉酸菜食用,軟、糯、鮮、香,油而不膩,口感絲滑,是地道的東北美食。

-新民酸菜:全國市麵上百分之八十的酸菜來自新民。興隆堡鎮西高力村的酸菜最為有名,以當地農戶的優質大白菜為原材料,依據東北傳統工藝醃製,並采用乳酸菌加工技術,口感好、色澤佳,綠色健康無新增。

-高台子小蔥:高台子鎮盛產小蔥,蔥葉比蔥白長,葉色青綠,無枯尖和乾枯黴爛的葉鞘,口感細膩,辣味適中,無論是蘸醬生吃還是作為配菜烹飪,都彆具風味。

-辣白菜和粘豆包:新民興隆堡鎮永豐村的辣白菜,選用新鮮白菜,經清洗鹽漬後抹上秘製辣醬醃製,味道正宗。粘豆包也是當地特色,一鍋鍋彌漫著米香和豆香的粘豆包,是東北節日餐桌的常見美食,在永豐村能品嘗到地道的粘豆包。

旅遊指南攻略

-交通:新民市交通便利,境內有沈通、遼寧中部環線兩條高速公路,以及七條國、省級公路,沈山、高新、京沈、蒙遼四條鐵路。從沈陽出發,可乘坐火車到達新民站,也可自駕沿高速公路前往,車程約1小時左右。市內有公交車通往各主要鄉鎮和景點,也可選擇打車或租用共享單車出行。

-住宿:市區內有多家酒店可供選擇,如如家酒店(新民火車站店)、7天酒店(新民遼河大街站前廣場店)等,環境舒適,價格適中。如果想體驗溫泉,可選擇興隆堡鎮的溫泉度假村,如歐亞菲溫泉世界,既能享受溫泉,又能住宿。

-遊玩路線:若時間充裕,可安排3-4天的行程。第一天前往沈陽三農博覽園,瞭解農業文化,欣賞園林景觀;第二天遊覽仙子湖風景旅遊度假區,乘船賞景、湖邊垂釣;第三天參觀遼濱塔和新民清真寺,感受曆史文化的魅力;第四天可前往胡台鎮紅旗堡村,體驗朝鮮族民俗風情,若恰逢辣白菜文化節,還可參與相關活動。此外,可根據喜好安排時間前往高台子鎮品嘗小蔥,或到興隆堡鎮體驗溫泉、采摘草莓。

-購物推薦:遊玩過程中,可購買新民血腸、酸菜、辣白菜、粘豆包等特色美食作為伴手禮,也可選購一些當地的農產品,如高台子小蔥製成的相關調味品等,這些特產在當地的農貿市場或超市均可購買。

新民市憑借其悠久的曆史、豐富的文化、獨特的民俗和誘人的美食,成為了遼寧大地上一處值得深入探索的地方,無論你是曆史文化愛好者,還是美食探尋者,亦或是想要享受自然風光的遊客,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