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5章 本溪市《溪湖區》
在遼寧省本溪市的西北部,有一個獨特的城區——溪湖區。它地處遼東半島腹地,雖沒有大城市的繁華喧囂,卻憑借自身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探尋。溪湖區管轄地域麵積為31272平方公裡,下轄7個街道辦事處(4個涉農),共有27個村委會、52個社羣居委會。這裡居住著漢、滿、回、朝、蒙古等25個民族,總人口達2043萬人,各民族和諧共處。
下轄街道與鄉鎮簡介
河東街道
河東街道位於溪湖區的中心區域,是溪湖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這裡商業繁榮,街道兩旁店鋪林立,各類商品琳琅滿目,滿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街道內還擁有眾多的文化設施,如圖書館、文化館等,豐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河東街道保留了許多曆史建築和文化遺跡,這些古老的建築見證了溪湖區的發展變遷,也為街道增添了濃厚的曆史文化氛圍。
河西街道
河西街道與河東街道隔河相望,太子河從街道旁蜿蜒流過,為這裡帶來了秀美的自然風光。河西街道的工業基礎較為雄厚,擁有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在溪湖區的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民生方麵,街道注重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交通、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為居民提供了便捷、舒適的生活環境。此外,河西街道的社羣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各類文藝團隊經常組織演出和比賽,增進了居民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彩屯街道
彩屯街道曾經是本溪重要的煤炭產區,有著悠久的采煤曆史。隨著時代的發展,雖然煤炭產業逐漸轉型,但采煤文化依然深深烙印在這片土地上。如今,彩屯街道在積極發展新興產業的同時,也在努力保護和傳承采煤文化。街道內修建了采煤文化博物館,通過展示曆史文物、圖片和資料,讓後人瞭解那段艱苦而輝煌的采煤歲月。在城市建設方麵,彩屯街道加大了對老舊小區的改造力度,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條件,使整個街道煥然一新。
豎井街道
豎井街道因煤礦豎井而得名,它與采煤業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在過去,豎井街道的居民大多從事與煤炭相關的工作,形成了獨特的礦區文化。如今,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豎井街道積極發展服務業和特色農業。服務業涵蓋餐飲、零售、旅遊服務等多個領域,為居民提供了豐富的就業機會;特色農業則以種植綠色蔬菜、水果為主,產品深受市場歡迎。此外,豎井街道還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加強了對礦山廢棄地的治理和綠化,使街道的生態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
彩北街道
彩北街道位於溪湖區的北部,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這裡的經濟發展以工業和物流為主,擁有多家工業企業和物流園區。工業企業涵蓋機械製造、化工、建材等多個行業,產品暢銷國內外;物流園區則依托便利的交通條件,成為了區域內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在社會事業方麵,彩北街道重視教育和醫療事業的發展,不斷加大對學校和醫院的投入,提高教育和醫療水平,為居民的健康和未來提供了保障。
東風街道
東風街道自然資源豐富,山林覆蓋率高,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近年來,東風街道依托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旅遊和特色農業。生態旅遊專案包括登山、徒步、采摘等,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體驗大自然的魅力;特色農業則以種植有機農產品和養殖特色畜禽為主,打造了一係列綠色、健康的農產品品牌。同時,東風街道還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使農村麵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火連寨街道
火連寨街道是一個以工業和農業為主的街道,工業主要集中在鋼鐵深加工和機械製造領域,農業則以種植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為主。火連寨街道曆史文化底蘊深厚,擁有一些曆史遺跡和民俗文化。其中,火連寨清真寺是當地重要的宗教場所,也是回族文化的象征。每年的開齋節、古爾邦節等重要節日,清真寺都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吸引了眾多信徒和遊客前來參加,展現了獨特的回族文化魅力。
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溪湖區是本溪市的發祥地,擁有可追溯3000多年的人文曆史,文化底蘊深厚。其地名源於世界上最小的湖——本溪湖。本溪湖原名「杯犀湖」「碑西湖」「白溪湖」,清雍正年間改稱本溪湖,本溪市也因本溪湖而得名。
遠在二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本溪就已屬燕國版圖。秦並燕後,設遼東郡,此後經兩漢、魏、晉,均屬遼東郡管轄。南北朝後期,鴨綠江兩岸的高句麗人大量移入,佔領本溪、遼陽、撫順等地。唐朝統一中國後,收複遼東,設安東都護府,本溪湖屬其管轄。宋朝時期,遼、金先後興起,在遼統治時期,本溪屬於遼陽州岩州地;金滅遼以後,本溪為金統治下遼陽府石城縣之地。元朝時期,屬遼陽路遼陽縣管轄。明朝,設都司衛所。清初,撤銷諸衛而設府,本溪屬遼陽府領導。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正式稱本溪縣。1948年,遼沈戰役結束,東北全境解放,時溪湖地區是街的建製。1948年設立河東、河西兩區,1955年合並為本溪區,1956年更名溪湖區。
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中,溪湖區形成了獨特的工業文化和民俗文化。1904年,這裡先後建起本溪湖煤礦、1號高爐,成為本溪地區工業的搖籃。本溪湖工業遺址群濃縮了近現代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曆程和時代變遷,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重點紅色旅遊景區,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裡的民俗文化同樣豐富多彩,每逢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等,溪湖區都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舞龍舞獅、踩高蹺、扭秧歌等表演精彩紛呈,吸引了眾多居民和遊客前來觀賞。
溪湖區曆史上也湧現出了許多傑出人物。在工業發展程序中,有無數的產業工人和技術人員,他們憑借著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為溪湖區的工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例如,在本溪湖煤礦的發展過程中,一些礦工通過不斷實踐和創新,改進了采煤技術,提高了生產效率,成為了當時產業工人的楷模。在文化領域,也有不少文人墨客,他們以溪湖區的山水風光、人文風情為創作素材,留下了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為溪湖區的文化傳承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必遊景點
本溪湖公園
本溪湖公園以世界最小的湖——本溪湖為核心景觀,湖水清澈碧綠,四季景色各異。公園內亭台樓閣錯落有致,花草樹木鬱鬱蔥蔥,與本溪湖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本溪湖的奇特之處在於其麵積雖小,卻一年四季不枯竭,無論旱澇,湖水始終保持一定的水位,令人稱奇。此外,公園內還有一些曆史建築和文化遺跡,如慈航寺等,這些建築曆史悠久,建築風格獨特,具有較高的曆史文化價值。遊客在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還能感受到濃厚的曆史文化氛圍。
怪石洞
怪石洞是一個天然的喀斯特溶洞,洞內怪石嶙峋,形態各異,有的像動物,有的像人物,栩栩如生,讓人不禁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洞內常年恒溫,冬暖夏涼,是一個避暑勝地。沿著洞內的步道前行,彷彿置身於一個神秘的地下世界,各種奇妙的景觀讓人目不暇接。除了欣賞洞內的美景,遊客還可以瞭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理和地質演變曆史,增長知識,開闊眼界。
東風湖旅遊度假村
東風湖旅遊度假村是一個集休閒、娛樂、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這裡自然風光優美,湖水清澈,周邊群山環繞,森林覆蓋率高。度假村內設有多種娛樂專案,如滑雪、滑冰、遊船、垂釣等,滿足了不同遊客的需求。在冬季,這裡的滑雪場吸引了眾多滑雪愛好者前來體驗刺激的滑雪運動;夏季,遊客可以在湖中劃船、垂釣,享受悠閒的水上時光。此外,度假村還提供各種特色美食和住宿服務,讓遊客在這裡度過一個愉快、舒適的假期。
古刹、寺廟與道觀
慈航寺
慈航寺位於本溪湖公園內,是一座曆史悠久的佛教寺廟。寺廟建築風格古樸典雅,氣勢恢宏,寺內供奉著眾多佛像,莊嚴肅穆。每逢佛教節日,如佛誕節、盂蘭盆節等,慈航寺都會舉行盛大的法事活動,吸引了眾多信徒前來朝拜祈福。寺廟的建築和佛像都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寺內的壁畫色彩鮮豔,內容豐富,描繪了佛教的經典故事和傳說,讓人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曆史遺址
本溪湖工業遺址群
本溪湖工業遺址群是溪湖區最重要的曆史遺址之一,它見證了中國近現代鋼鐵工業的發展曆程。這裡儲存了本溪湖煤礦、1號高爐等眾多工業遺跡,這些遺跡是中國工業發展的重要見證,具有極高的曆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漫步在遺址群中,彷彿能夠看到當年工業生產的繁忙景象,感受到先輩們為國家工業發展所付出的艱辛努力。如今,本溪湖工業遺址群已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過展覽、講解等方式,向人們展示著那段波瀾壯闊的工業曆史。
東山張作霖彆墅
在本溪溪湖東山的背風坡處,有一棟承載著厚重曆史的建築——東山張作霖彆墅。它始建於1927年,原本是張作霖為自己修建的彆墅,但因皇姑屯事件,張作霖未曾入住。1946年,「東北公學」在此創辦,後更名「東北大學」,作為中國**在東北創立的首所綜合性大學,培育了眾多革命人才。此後因形勢變化學校輾轉多地,最終紮根長春,1950年正式更名為東北師範大學。如今它是本鋼礦業公司石灰石礦辦公樓,也是國家級和本溪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彆墅建築風格獨特,融合了中西方建築元素,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它不僅是曆史的見證者,也成為了溪湖區重要的文化地標。
民俗風情
溪湖區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各民族在這裡相互交融,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氛圍。在傳統節日方麵,春節是溪湖區最隆重的節日,家家戶戶都會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共度歡樂時光。元宵節時,人們會舉辦花燈展覽、猜燈謎等活動,街頭巷尾張燈結彩,熱鬨非凡。在少數民族聚居地,還保留著各自獨特的民族節日和習俗。例如,滿族的頒金節,是滿族的重要節日,人們會在這一天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表演滿族傳統歌舞,品嘗滿族特色美食。回族的開齋節、古爾邦節等節日,也充滿了濃鬱的民族特色,人們會穿上盛裝,前往清真寺參加宗教儀式,然後走親訪友,互道祝福。
此外,溪湖區還有許多民間藝術形式,如剪紙、刺繡、皮影戲等。剪紙藝術在溪湖區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民間藝人用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就能剪出各種精美的圖案,題材涵蓋人物、動物、花卉、民俗故事等,這些剪紙作品不僅具有裝飾性,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刺繡作品則以其細膩的針法、鮮豔的色彩和獨特的圖案而聞名,常常被用於製作服飾、手帕、香囊等物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皮影戲是溪湖區的傳統戲曲形式之一,演員們通過操縱皮影人物,配合音樂和唱腔,演繹出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深受當地群眾喜愛。
特色美食
滿族八大碗
滿族八大碗是溪湖區極具代表性的滿族美食,由雪菜炒小豆腐、鹵蝦豆腐蛋、扒豬手、灼田雞、小雞珍蘑粉、年豬燴菜、禦府椿魚、阿瑪尊肉八道菜組成。這八道菜各具特色,雪菜炒小豆腐口感清爽,鹵蝦豆腐蛋味道鮮美,扒豬手肥而不膩,灼田雞肉質鮮嫩,小雞珍蘑粉香味濃鬱,年豬燴菜食材豐富,禦府椿魚造型獨特,阿瑪尊肉肉質酥爛。滿族八大碗通常用於招待貴客或在重要節日時食用,體現了滿族人民熱情好客的傳統美德。品嘗滿族八大碗,不僅能滿足味蕾的享受,還能領略到滿族獨特的飲食文化。
羊湯
羊湯是溪湖區的傳統美食之一,以其濃鬱的湯汁、鮮嫩的羊肉和獨特的風味而聞名。溪湖區的羊湯館眾多,每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熬製方法和調料配方,但都秉持著選用新鮮羊肉、精心熬製的原則。一碗熱氣騰騰的羊湯端上桌,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羊湯的吃法也有講究,通常會搭配上餅或米飯,再根據個人口味加入辣椒油、香菜、蔥花等調料,味道更加鮮美。在寒冷的冬天,來一碗羊湯,既能暖身又能解饞,是當地人喜愛的美食之一。
酸湯子
酸湯子是滿族的傳統美食,也是溪湖區的特色小吃之一。它是用玉米水磨發酵後製成的一種粗麵條,口感獨特,微酸可口。製作酸湯子時,先將發酵好的玉米麵團揉勻,然後通過特製的工具將麵團擠成麵條狀,直接下入鍋中煮熟。酸湯子的湯料也很重要,一般會用蔥花、香菜、辣椒油、醬油、醋等調料調製而成,再加入一些肉末或雞蛋,味道更加豐富。吃酸湯子時,要趁熱攪拌均勻,讓麵條充分吸收湯汁的味道,每一口都充滿了濃鬱的玉米香和獨特的酸味,讓人回味無窮。
旅遊指南攻略
交通指南
溪湖區交通便利,距離沈陽桃仙國際機場較近,遊客可以選擇乘坐飛機抵達沈陽桃仙國際機場後,再轉乘機場大巴、計程車或網約車前往溪湖區,車程約1-2小時。沈丹高速公路貫穿溪湖區境內,自駕出行也非常方便,從沈陽、丹東等周邊城市出發,沿著沈丹高速即可直達溪湖區。此外,溪湖區內有多條公交線路,連線各個景點和主要區域,方便遊客出行。如果想要更自由地遊覽溪湖區,還可以選擇租車或騎行共享單車,這樣可以更好地欣賞沿途的風景。
住宿推薦
溪湖區的住宿選擇豐富多樣,能夠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和預算。如果追求舒適的住宿環境和完善的服務設施,可以選擇入住溪湖城區內的酒店,如本溪賓館、溪湖大酒店等,這些酒店地理位置優越,周邊配套設施齊全,交通便利,房間乾淨整潔,服務周到。如果想要體驗當地的民俗文化和鄉村生活,那麼可以選擇入住東風湖旅遊度假村或火連寨街道等地的民宿,這些民宿大多依山傍水,環境清幽,裝修風格獨具特色,還能品嘗到當地的農家美食,讓遊客感受到家的溫暖。
遊玩路線規劃
如果隻有一天的時間,可以選擇遊覽本溪湖公園和本溪湖工業遺址群。上午前往本溪湖公園,欣賞世界最小湖本溪湖的獨特風光,參觀慈航寺等曆史建築,感受濃厚的曆史文化氛圍;下午前往本溪湖工業遺址群,瞭解中國近現代鋼鐵工業的發展曆程,參觀本溪湖煤礦、1號高爐等工業遺跡,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如果有兩天的時間,可以在第一天遊覽本溪湖公園和本溪湖工業遺址群的基礎上,第二天前往怪石洞或東風湖旅遊度假村。如果喜歡自然風光和探險,可以選擇怪石洞,探索神秘的地下溶洞,欣賞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如果想要休閒度假,享受娛樂活動,可以前往東風湖旅遊度假村,體驗滑雪、滑冰、遊船等娛樂專案,放鬆身心。
如果時間充裕,安排三天的行程會更加愜意。第一天遊覽本溪湖公園和本溪湖工業遺址群;第二天前往怪石洞,欣賞洞內的奇妙景觀,瞭解喀斯特地貌知識;第三天前往東風湖旅遊度假村,在自然風光中儘情遊玩,享受各種娛樂專案,品嘗特色美食,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期。
溪湖區,這片充滿曆史韻味和自然魅力的土地,無論是追尋曆史的足跡,還是欣賞自然風光,亦或是品嘗特色美食,都能給遊客帶來獨特而難忘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