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3章 丹東市《振安區》
在遼寧省丹東市,有這樣一片充滿活力的區域——振安區,它的總麵積達659平方公裡。振安區三麵環繞丹東市市區,北與寬甸縣接壤,西與鳳城市毗連,南鄰東港市,東隔鴨綠江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相望,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截至目前,振安區下轄4個街道、5個鎮,59個行政村、32個居民委員會,區域內人口約183萬,是一個融合了豐富自然資源、深厚曆史底蘊與獨特人文風情的地方。
轄區概覽
街道
-鴨綠江街道:因緊鄰鴨綠江而得名,擁有著獨特的江景資源。街道內的濱江路風景秀麗,是市民休閒散步的熱門地點。在這裡,人們可以一邊欣賞鴨綠江的碧波蕩漾,一邊感受江風的輕柔拂麵,對岸朝鮮的風光也儘收眼底。鴨綠江街道的社羣建設完善,各類生活配套設施齊全,鄰裡關係和睦,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同時,街道還積極發展旅遊服務業,江邊分佈著不少酒店、餐廳和娛樂場所,為遊客提供了便利的服務。
-金礦街道:曾經因金礦的開采而繁榮,雖如今金礦產業有所變化,但街道依然保留著與礦業相關的曆史痕跡。這裡的居民有著勤勞樸實的傳統,社羣文化以艱苦奮鬥、團結互助為特色。金礦街道注重民生建設,不斷完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為居民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在街道的發展規劃中,也在探索如何利用現有的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實現經濟的轉型與可持續發展。
-珍珠街道:交通便利,商業氛圍較為濃厚。街道內有多條主乾道貫穿,與市區其他區域緊密相連。這裡分佈著各類商場、超市和商業街,滿足了居民的日常購物需求。珍珠街道還擁有一些文化娛樂場所,如電影院、ktv等,豐富了居民的業餘生活。同時,街道積極推動社羣文化建設,組織各類文藝活動和體育比賽,增強居民之間的交流與凝聚力。
-太平灣街道:以太平灣水電站而聞名,這裡的自然風光秀麗,山水相依。太平灣街道依托水電站和周邊的自然景觀,發展旅遊業。遊客可以參觀水電站的運作,瞭解電力生產的過程,還能欣賞太平灣的美麗景色,如青山綠水、峽穀風光等。街道內的旅遊服務設施逐漸完善,農家樂、民宿等為遊客提供了多樣化的住宿和餐飲選擇,讓遊客能夠更好地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
鎮
-同興鎮:鎮政府駐新興,人口171萬人,麵積74平方千米。同興鎮以農業發展為基礎,擁有豐富的耕地資源,主要種植蔬菜、水果等農作物,是丹東市重要的農產品供應地之一。近年來,同興鎮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打造了多個農產品種植基地和農業合作社,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同時,同興鎮還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發展生態農業和鄉村旅遊,如建設采摘園、農家樂等,吸引了不少城市居民前來體驗鄉村生活。
-五龍背鎮:是全國「美麗鄉村」建設試點鎮,也是遼寧省四大溫泉地之一,水溫高達72c。五龍背鎮以溫泉資源為特色,大力發展溫泉康養產業。這裡擁有眾多溫泉酒店、療養院和溫泉浴場,遊客可以在這裡泡溫泉,放鬆身心,享受溫泉帶來的健康與舒適。此外,五龍背鎮的自然風光也十分優美,五龍山景區坐落於此,山上峰巒疊嶂,雲霧繚繞,景色迷人,是遊客登山、觀光、休閒的好去處。鎮內的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為遊客和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旅遊環境。
-樓房鎮:地處山區,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較高。樓房鎮以林業和特色農業為主要產業,種植了大量的板栗、藍莓、軟棗獼猴桃等經濟作物。這些特色農產品不僅為當地農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還通過電商等渠道銷售到全國各地。樓房鎮還擁有一些自然景觀和鄉村旅遊資源,如梨樹溝村的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旅遊。近年來,樓房鎮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讓鄉村變得更加美麗宜居。
-九連城鎮:位於遼東半島東端,鴨綠江與愛河交彙處,距丹東市中心12公裡,東與寬甸相連,隔鴨綠江與朝鮮相望。九連城鎮曆史悠久,是戰國時期的邊陲重鎮,境內有西漢古城址和日俄戰爭遺跡。鎮內的九連城古城址和愛河尖古城址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見證了曆史的滄桑變遷。九連城鎮依托豐富的曆史文化資源和獨特的地理位置,發展文化旅遊產業。遊客可以參觀古城遺址,瞭解曆史文化,還能欣賞鴨綠江和愛河的美景。同時,九連城鎮的農業也有一定的發展,主要種植水果蘿卜等特色農產品,其中九連城鎮馬市島的「靉河青水果蘿卜」已獲得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商標局地理標誌認證。
-湯山城鎮: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如金、銀、菱鎂、矽石、長石等。湯山城鎮以工業和農業協同發展為特色,工業方麵主要發展礦產開采和加工業,農業方麵則重點發展藍莓、奇異莓、大櫻桃等精品果蔬種植。鎮內的農業產業園區不斷壯大,引進了先進的種植技術和裝置,提高了農產品的品質和產量。同時,湯山城鎮還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在發展工業和農業的過程中,采取了一係列環保措施,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
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振安區的曆史源遠流長。抗戰勝利後,這裡分屬浪頭、九連城、五龍背3區。1957年,分屬浪頭、九連城、樓房等鄉鎮。1959年,建安東市郊區,1965年更名丹東市郊區,1980年改振安區。在漫長的曆史程序中,振安區見證了諸多重要的曆史事件,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九連城作為遼、金、元、明、清軍政合一的「五朝古城」,曾是曆史上著名的遼東邊防軍事要塞。位於馬市村的「中江台」是自元代開啟的中朝邊貿交易市場,見證了中朝兩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振安區地域還曾經是「甲午戰爭」陸路的主要戰場,以及中朝界河誌願軍抗美援朝渡江遺址所在地,這些曆史遺跡都讓人深切感受到革命前輩英勇無畏的英雄壯舉,也成為了振安區曆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這片土地上,也湧現出了許多傑出人物。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振安區的熱血兒女們紛紛投身革命,為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做出了貢獻。他們的英勇事跡和愛國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振安人。
必遊景點
五龍山風景區
五龍山風景區位於丹東市振安區與鳳城市交界地帶,是國家aaaa級景區,以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融為特色。這裡屬長白山餘脈,主峰頂歧山海拔7085米,五條山脈呈南北走向,連綿起伏,形成「龍鳳銜接」之勢。景區內四季景觀各異,春季山花爛漫,漫山遍野的花朵競相開放,彷彿一片花的海洋;夏季綠蔭蔽日,茂密的森林為遊客提供了清涼的避暑之地;秋季層林儘染,樹葉變得五彩斑斕,如同一幅絢麗的畫卷;冬季銀裝素裹,整個景區被白雪覆蓋,宛如童話世界。
五龍山的水體景觀也十分迷人,五龍深潭碧波蕩漾,與周圍的山體相映成趣。景區內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廟宇古刹眾多,靈峰禪寺曆史悠久,香火旺盛,寺內的建築風格獨特,佛像莊嚴,吸引了眾多信徒和遊客前來朝拜和參觀。此外,五龍山還有許多傳說和故事,為景區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振安段)
鴨綠江作為中朝界河,其風景名勝區(振安段)景色壯美。在這裡,遊客可以欣賞到鴨綠江的寬闊江麵,江水清澈碧綠,緩緩流淌。對岸朝鮮的風光儘收眼底,異國的建築和生活場景充滿了新奇感。沿著江邊漫步,感受江風的吹拂,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讓人心情舒暢。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振安段)還擁有豐富的曆史文化遺跡。中朝友誼橋橫跨鴨綠江,見證了中朝兩國的深厚友誼。此外,還有一些抗美援朝時期的遺跡,如誌願軍渡江遺址等,這些遺跡都成為了人們緬懷曆史、紀念先烈的重要場所。遊客可以參觀這些遺跡,瞭解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感受革命先輩們的英勇精神。
太平灣風景區
太平灣風景區以太平灣水電站為核心,自然風光秀麗。這裡青山環抱,綠水相依,峽穀幽深,景色迷人。遊客可以參觀太平灣水電站,瞭解水電站的運作原理和發電過程,感受現代工業與自然風光的完美結合。
在太平灣風景區,還可以進行各種水上活動,如遊船、垂釣等。乘坐遊船,穿梭在江麵上,欣賞兩岸的美景,彷彿置身於一幅山水畫卷之中。垂釣愛好者則可以在江邊找到一處安靜的地方,享受釣魚的樂趣,放鬆身心。此外,景區內還有一些農家樂和民宿,遊客可以品嘗到當地的美食,體驗鄉村生活的寧靜與美好。
黑虎泉綠色生態園
黑虎泉綠色生態園是一個集生態觀光、休閒度假、農事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這裡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森林茂密,空氣清新,是城市居民遠離喧囂、回歸自然的好去處。
在黑虎泉綠色生態園,遊客可以參觀生態農業種植基地,瞭解各種農作物的種植過程,還可以親自參與采摘活動,品嘗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園內還有一些娛樂設施和休閒場所,如兒童樂園、燒烤區、露營地等,適閤家庭和朋友一起遊玩。此外,黑虎泉綠色生態園還注重文化建設,舉辦各種民俗活動和文化展覽,讓遊客在遊玩的同時,瞭解當地的傳統文化。
曆史遺址
愛河尖古城址
愛河尖古城址位於振安區九連城鎮,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3年,這裡出土了一塊帶有安平樂未央篆字的圓瓦當等大量西漢五銖錢、繩文陶器片等文物,可證此城是2000多年前的漢代遼東郡西安平縣址。古城址的城牆、城門等遺跡依然儲存較為完好,遊客可以在這裡感受到古代城市的佈局和規模。
愛河尖古城址見證了古代遼東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對於研究漢代曆史和東北地區的古代文明具有重要的價值。站在古城址上,彷彿能夠穿越時空,回到那個古老的時代,感受曆史的滄桑變遷。
九連城古城址
九連城古城址同樣位於九連城鎮,唐時稱辱夷城,遼代稱來遠城,金代為婆速府路,元代為婆速府巡檢司之所。因為兩道大營圍連結著九座小營圍,明代稱之為九連城。這裡出土了國家一級文物大遼尚書吏部印和二級文物萬曆十七年疏統等大量文物。金代元代在這裡設立行政建製,駐軍事城堡,是當時丹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
九連城古城址的建築風格融合了多個朝代的特點,城牆高大厚實,城內的建築遺址錯落有致。遊客可以在這裡參觀文物展覽,瞭解九連城的曆史變遷,感受古代軍事要塞的威嚴。
民俗風情
振安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主要有漢族、滿族、朝鮮族等民族,各民族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
滿族的傳統民俗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傳承。滿族的服飾文化獨具特色,男子的長袍馬褂和女子的旗袍,不僅美觀大方,而且體現了滿族人民的審美觀念和生活方式。滿族的傳統節日也十分熱鬨,如春節、元宵節等,在這些節日裡,滿族人民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如貼春聯、放鞭炮、舞龍舞獅等,充滿了濃鬱的節日氛圍。此外,滿族的傳統美食也不容錯過,如粘豆包、薩其馬等,口感軟糯香甜,讓人回味無窮。
朝鮮族文化同樣為振安區增添了獨特的魅力。朝鮮族的傳統歌舞藝術聞名遐邇,長鼓舞、扇子舞、象帽舞等舞蹈表演極具觀賞性,舞者們手中的長鼓、扇子和象帽上的彩帶隨著音樂的節奏舞動,令人目不暇接。朝鮮族的傳統節日,如春節、上元節、秋夕節等,也都過得十分隆重。在這些節日裡,朝鮮族居民會身著傳統民族服飾,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如祭祀祖先、品嘗傳統美食等。朝鮮族的美食也深受人們喜愛,如冷麵、石鍋拌飯、辣白菜等,口感獨特,風味十足。
漢族的傳統民俗活動在振安區也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春節期間,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貼春聯、放鞭炮,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共享團圓之樂。元宵節時,街頭巷尾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花燈,人們紛紛走出家門,賞燈、猜燈謎,熱鬨非凡。
特色美食
丹東燜子
丹東燜子是振安區極具代表性的特色小吃,也是丹東地區的傳統美食之一。燜子以紅薯澱粉為原料,經過精心熬製、冷卻成型後,切成小塊,放入鍋中煎至兩麵金黃,此時燜子外表酥脆,內裡軟糯。食用時,澆上芝麻醬、蒜泥、蝦油、辣椒油等調料,香氣撲鼻,口感豐富,令人回味無窮。無論是在街頭巷尾的小吃攤,還是在餐館飯店,都能品嘗到這道美味的丹東燜子,它深受當地居民和遊客的喜愛,成為了振安區美食的一張亮麗名片。
炒餷子
炒餷子是振安區的另一道特色美食,餷子由玉米麵製成,形狀類似麵條,但口感更加筋道。製作炒餷子時,先將餷子放入沸水中焯燙,撈出瀝乾水分,然後與肉絲、蔬菜等食材一起炒製,加入醬油、醋、蔥花、薑末等調料調味。炒好的餷子味道鮮美,具有濃鬱的東北風味,是當地居民餐桌上常見的美食。在一些傳統的東北菜館裡,都能品嘗到地道的炒餷子,讓你領略到東北美食的獨特魅力。
滿族粘食
振安區的滿族粘食也是一大特色,其中粘豆包、蘇葉餅等最為常見。粘豆包以糯米麵為皮,以紅豆沙為餡,經過蒸製而成,口感軟糯香甜,豆香四溢。蘇葉餅則是將糯米麵擀成薄餅,包上用小豆、白糖等製成的餡料,再用蘇子葉包裹起來,蒸熟後帶有蘇子葉獨特的清香,味道彆具一格。這些滿族粘食不僅是美食,更是滿族文化的一種體現,承載著滿族人民的生活記憶和傳統習俗。
朝鮮族美食
由於朝鮮族聚居的緣故,振安區的朝鮮族美食也備受歡迎。朝鮮族冷麵是一道極具特色的美食,麵條細而筋道,用蕎麥麵製成,搭配上冰涼酸甜的牛肉湯或雞湯,再加上辣白菜、黃瓜絲、雞蛋、牛肉片等食材,口感清涼爽口,是夏季消暑的佳品。石鍋拌飯同樣深受食客喜愛,將米飯、蔬菜、肉類、雞蛋等食材放入石鍋中,經過高溫加熱,鍋底形成一層金黃酥脆的鍋巴,食用時拌上特製的辣椒醬,各種食材的味道相互融合,營養豐富,口感層次分明。此外,朝鮮族的打糕、米腸等美食也值得一試,打糕軟糯有嚼勁,米腸味道獨特,讓你品嘗到不一樣的民族風味。
旅遊指南攻略
交通指南
-外部交通:振安區交通便利,周邊有多個交通樞紐。鐵路方麵,沈丹鐵路、沈丹高速鐵路、丹大快速鐵路、丹前鐵路等穿境而過,從振安區可以方便地前往沈陽、大連、北京等城市。公路方麵,鶴大高速、丹阜高速、201國道、304國道、331國道等多條公路乾線貫穿全境,為公路出行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如果選擇航空出行,距離振安區較近的丹東浪頭國際機場先後開通了丹東至北京、沈陽、廣州、大連、哈爾濱、上海、長春、延吉、成都、深圳、三亞、秦皇島、青島等大中城市的空中航線,以及丹東——韓國首爾國際航線,方便國內外遊客前來。
-內部交通:在振安區內,公共交通較為發達。公交車線路覆蓋了主要的街道和鄉鎮,票價實惠,部分線路還支援手機掃碼支付,為遊客出行提供了便利。計程車也是常見的出行方式,起步價合理,計價規範,在主要街道和景區附近都能方便叫到。此外,隨著共享單車的普及,遊客可以通過手機app掃碼騎行,自由穿梭在城市和鄉村之間,近距離感受振安區的風土人情。
住宿推薦
-高階酒店:對於追求高品質住宿體驗的遊客,振安區有一些高階酒店可供選擇。這些酒店通常位於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的位置,周邊配套設施完善。酒店房間裝修豪華,設施齊全,提供高品質的床品和貼心周到的服務,部分酒店還設有健身房、遊泳池、餐廳等配套設施,滿足遊客的各種需求。
-經濟型酒店和快捷酒店:如果您的預算有限,振安區也有眾多經濟型酒店和快捷酒店可供選擇。這些酒店價格實惠,房間乾淨整潔,基本的住宿設施一應俱全。它們大多位於交通便利的位置,靠近火車站、汽車站或主要商業街,方便遊客出行和購物。
-特色民宿:想要深入體驗當地生活的遊客,可以選擇入住特色民宿。在五龍背鎮等溫泉度假區,有許多溫泉民宿,遊客可以在房間內享受溫泉泡浴,放鬆身心。在一些鄉村地區,也有一些由傳統民居改造而成的民宿,充滿了鄉村氣息,遊客可以在這裡體驗鄉村生活,品嘗農家美食,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
遊玩路線規劃
-一日遊路線:上午前往五龍山風景區,登山欣賞自然風光,參觀靈峰禪寺,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遊玩時間約3-4小時。中午在五龍山風景區附近的農家樂品嘗特色農家菜,如燉笨雞、蒸野菜等,體驗鄉村美食風味。下午前往鴨綠江風景名勝區(振安段),沿著江邊漫步,欣賞鴨綠江兩岸風光,參觀中朝友誼橋和誌願軍渡江遺址,回顧曆史,遊玩時間約3-4小時。
-二日遊路線
-第一天:早上出發前往太平灣風景區,先參觀太平灣水電站,瞭解發電運作流程,隨後乘坐遊船遊覽江麵,欣賞峽穀風光,還可在江邊嘗試垂釣,用時約4-5小時。中午在景區內的餐廳享用江魚等特色美食。下午前往黑虎泉綠色生態園,參觀生態種植基地,參與果蔬采摘活動,在兒童樂園或燒烤區休閒娛樂,遊玩3-4小時。晚上入住生態園附近的民宿,品嘗農家晚餐,體驗鄉村夜晚的寧靜。
-第二天:上午前往九連城鎮,參觀九連城古城址和愛河尖古城址,通過出土文物和遺址建築,感受古代城市風貌和曆史變遷,參觀時間約3-4小時。中午在九連城鎮品嘗當地特色美食,如靉河青水果蘿卜製作的菜肴。下午前往五龍背鎮,在溫泉酒店或療養院泡溫泉,放鬆身心,緩解旅途疲勞,享受溫泉康養帶來的舒適,時間約3-4小時。
-三日遊路線
-第一天:上午遊覽振安區的珍珠街道和鴨綠江街道,在珍珠街道逛逛商業街,滿足購物需求,之後前往鴨綠江街道的濱江路,欣賞鴨綠江江景,參觀江邊的文化廣場和雕塑,感受邊境城市氛圍,用時約3-4小時。中午在濱江路附近的餐廳用餐,品嘗海鮮或朝鮮風味美食。下午前往金礦街道,瞭解當地曾經的礦業曆史,參觀與礦業相關的遺跡或小型展覽,感受獨特的礦業文化,遊玩約3-4小時。晚上返回市區住宿,在夜市品嘗丹東燜子、炒餷子等小吃。
-第二天:全天在湯山城鎮遊玩。上午參觀當地的藍莓、奇異莓種植園,瞭解特色果蔬種植技術,參與采摘體驗,時間約3-4小時。中午在種植園附近的農家品嘗用當地食材製作的午餐。下午前往湯山城鎮的工業區域,參觀礦產加工企業(如有開放參觀專案),瞭解礦石開采後的加工流程,或者前往周邊的山林徒步,欣賞自然風光,遊玩約3-4小時。晚上住宿在湯山城鎮。
-第三天:上午前往樓房鎮,參觀梨樹溝村等特色村落,感受鄉村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參觀村內的傳統民居,與村民交流,瞭解鄉村生活,時間約3-4小時。中午在樓房鎮品嘗當地特色農家飯菜。下午返程,結束在振安區的深度遊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