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 第5章 鐵嶺市《鐵嶺縣》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5章 鐵嶺市《鐵嶺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在遼寧省北部,有一座充滿故事的縣城——鐵嶺縣,它承載著深厚的曆史文化,擁有秀美的自然風光,散發著獨特的地域魅力。鐵嶺縣縣域麵積2249平方公裡,地處遼寧省北部,東與撫順市接壤,南接沈陽市,西鄰調兵山市,北靠開原市區,中環鐵嶺市區,處於鬆遼平原與遼北丘陵的過渡地帶。

一、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鐵嶺縣曆史源遠流長,遠在夏、商、周時代就有建製的傳說。燕秦時代,此地隸屬遼東;唐代時隸安東都護府;遼代將這裡改為銀州,隸屬於遼陽府;金朝時期,此地為新興縣,隸屬鹹平府;元代時,隸開原路鹹平府;明代時,移衛至此,開始稱為鐵嶺。明洪武年間設鐵嶺衛,鐵嶺這個名字正式登上曆史舞台。清康熙三年(1664年)廢衛建縣,鐵嶺縣的建製自此確定。

中華民國時期,鐵嶺縣隸沈道,1929年隸遼寧省。1932年偽鐵嶺縣公署建立後隸奉天省。1945年,八路軍接收鐵嶺建立民主聯合政府。1946年,民主聯合政府分兩路撤出縣城,東路組成沈鐵撫聯合縣,西路與法庫組成鐵法聯合縣。1947年恢複鐵嶺縣建製,隸遼北省。1949年,改隸遼西省,1954年隸遼寧省,1956年隸鐵嶺專區,1958年改隸沈陽市。1964年隸沈陽專區,1969年隸鐵嶺專區,1970年隸鐵嶺地區,1984年隸鐵嶺市。

在漫長的曆史程序中,鐵嶺縣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這裡是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文化在這裡相互交融。傳統的東北二人轉在鐵嶺縣廣為流傳,演員們通過幽默詼諧的表演、獨特的唱腔和舞蹈,展現著生活的喜怒哀樂,每逢節日慶典,二人轉表演總是必不可少,為人們帶來歡樂。剪紙藝術也是鐵嶺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藝人用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就能創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題材豐富多樣,有花鳥魚蟲、人物故事等,這些剪紙作品不僅具有藝術價值,還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鐵嶺縣也湧現出許多傑出人物。清代文學家高鶚,出生於鐵嶺縣橫道河子鄉,他續寫了《紅樓夢》後四十回,使得這部文學钜著得以完整流傳,對中國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現代著名小品演員趙本山,出生於鐵嶺縣蓮花鄉,他以獨特的表演風格和幽默的語言,成為了中國小品界的標誌性人物,多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讓全國觀眾認識了鐵嶺,也將鐵嶺的文化傳播到了大江南北。

二、行政區劃與鄉鎮簡介

截至2025年6月,鐵嶺縣下轄14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22個城市社羣,217個建製村。

凡河鎮

凡河鎮地處鐵嶺縣中部,是鐵嶺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裡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鎮內有鐵嶺新城,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高樓大廈林立,基礎設施完善。凡河鎮的農業以種植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為主,有多個蔬菜大棚基地,為周邊城市提供了豐富的新鮮蔬菜。工業方麵,形成了以機械製造、農產品加工等為主的產業格局,有多家規模以上企業。

腰堡鎮

腰堡鎮位於鐵嶺縣南部,東靠李千戶鎮,西南與新台子鎮相鄰,北與凡河鎮、鐵嶺市開發區接壤。腰堡鎮境內懿路、大凡河明代為城堡,因轄區居兩城堡之間,故而得名腰堡。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鐵嶺縣第五區;1989年,腰堡鄉改鎮。全鎮行政區域麵積12217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有人。這裡工業發展迅速,2018年有工業企業308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農業也頗具特色,以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為主,同時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如草莓種植等。

新台子鎮

新台子鎮是鐵嶺縣的經濟強鎮,交通十分便利,沈哈高速、京哈鐵路貫穿全境。鎮內工業發達,形成了以化工、機械加工、建材等為主的產業集群,有眾多知名企業在此落戶。新台子鎮的商業也十分繁榮,有多個大型商場和商業街,滿足了人們的生活購物需求。在農業方麵,主要種植玉米、大豆等農作物,同時發展了一些養殖業。

平頂堡鎮

平頂堡鎮位於鐵嶺市北部,與鐵嶺市區相鄰。這裡自然風光優美,有遼河從鎮邊流過。平頂堡鎮的農業以種植糧食作物和蔬菜為主,同時利用遼河的水資源,發展了漁業養殖。鎮內有一些小型工業企業,主要從事農產品加工等行業。此外,平頂堡鎮還注重發展鄉村旅遊,利用鄉村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吸引遊客前來觀光體驗。

鎮西堡鎮

鎮西堡鎮地處鐵嶺縣西部,是一個農業大鎮。這裡土地肥沃,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是鐵嶺縣的糧食主產區之一。鎮西堡鎮有著名的大台山靈山寺風景區,靈山寺最早建於唐代,寺院占地麵積5000多平方米,整個建築分為上下兩院。上院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下院建有鐘樓、鼓樓、方丈室。寺內供奉著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等佛像,還珍藏著明代石刻《心經》和清代石刻《金剛經》等文物。靈山寺後麵還有青雲洞,相傳是濟祖修道的地方,民間傳說濟祖是八仙之一呂洞賓的弟子,他在明代嘉靖年間,因科舉不第到大台山上的青雲洞出家修道,後來在這裡成仙,被百姓稱為青雲仙子。幾百年來,當地百姓將濟祖奉為保護神,到這裡焚香祭拜的人終年絡繹不絕。

阿吉鎮

阿吉鎮位於鐵嶺縣西部,遼河從鎮內穿過。阿吉鎮的農業以種植玉米、水稻、大豆等農作物為主,同時利用遼河的河灘地,發展了畜牧業養殖。鎮內有一些小型加工廠,主要生產塑料製品、建築材料等。阿吉鎮曆史悠久,有一些古老的建築和傳統的民俗文化,如每年都會舉辦的廟會,吸引了周邊地區的人們前來參加。

蔡牛鎮

蔡牛鎮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是鐵嶺縣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近年來,蔡牛鎮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如種植葡萄、草莓等水果,建設了多個采摘園,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體驗采摘樂趣。鎮內還發展了一些農產品加工業,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

雙井子鎮

雙井子鎮地處鐵嶺縣北部,這裡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農業發達。主要種植玉米、大豆、花生等農作物,同時發展了一些養殖業,如養豬、養羊等。雙井子鎮注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鄉村道路四通八達,為農產品的運輸和銷售提供了便利條件。

熊官屯鎮

熊官屯鎮位於鐵嶺縣東部山區,這裡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鎮內以發展林業和特色農業為主,盛產榛子、蘑菇等山貨,同時種植了一些中藥材。熊官屯鎮還利用山區的自然風光,發展了生態旅遊,遊客可以在這裡登山、徒步,欣賞大自然的美景。

李千戶鎮

李千戶鎮地處鐵嶺縣東南部,與撫順市接壤。這裡地理位置獨特,交通較為便利。李千戶鎮的工業以采礦、建材加工等為主,同時農業也有一定的發展,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鎮內有一些曆史文化遺跡,如古老的烽火台等,見證了這裡的曆史變遷。

橫道河子鎮

橫道河子鎮是清代文學家高鶚的故鄉,文化底蘊深厚。這裡自然風光優美,有滾馬嶺等景點。橫道河子鎮的農業以種植糧食作物和水果為主,同時發展了一些特色農業,如藍莓種植等。鎮內注重文化旅遊的發展,通過挖掘高鶚文化,打造文化旅遊品牌,吸引遊客前來參觀遊覽。

大甸子鎮

大甸子鎮位於鐵嶺縣東北部,是一個山區鄉鎮。這裡生態環境良好,自然資源豐富。大甸子鎮以發展林業、畜牧業和特色農業為主,山上有大量的森林資源,養殖了牛、羊等家畜,同時種植了一些特色農產品,如香菇、木耳等。鎮內還有一些傳統的民俗文化,如滿族的傳統服飾、飲食等,得到了較好的傳承和發展。

雞冠山鄉

雞冠山鄉地處鐵嶺縣東部山區,因境內有雞冠山而得名。這裡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森林覆蓋率達到90以上,是天然的大氧吧。雞冠山鄉以發展生態旅遊和特色農業為主,有雞冠山風景區,遊客可以在這裡欣賞到奇峰怪石、茂密森林等自然景觀。農業方麵,主要種植榛子、板栗等堅果,以及一些中藥材。

白旗寨鄉

白旗寨鄉是鐵嶺縣唯一的滿族鄉,滿族文化底蘊深厚。這裡保留了許多滿族的傳統習俗和文化,如滿族的服飾、飲食、禮儀等。白旗寨鄉的農業以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為主,同時發展了一些特色農業,如草莓種植、藍莓種植等。鄉內還利用滿族文化資源,發展了文化旅遊專案,如滿族民俗村、滿族文化博物館等,讓遊客可以深入瞭解滿族文化。

三、必遊景點與曆史遺址

蓮花湖濕地公園

蓮花湖濕地公園是國家級濕地試點,位於鐵嶺新城區北部。這裡水域麵積廣闊,有千畝荷塘,每逢夏季,荷花盛開,清香四溢,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賞。公園內還有樹島花海,各種花卉競相綻放,色彩斑斕。濕地生態係統豐富多樣,是眾多鳥類的棲息地,遊客可以在這裡觀賞到白鷺、野鴨等鳥類,感受大自然的和諧之美。公園內設有步行道、觀景台等設施,方便遊客遊覽。

大台山風景區

大台山風景區位於鎮西堡鎮境內,山上有著名的大台山靈山寺。除了寺廟建築和文化遺跡,大台山本身的自然風光也十分迷人。山體巍峨壯觀,山上植被茂密,登上山頂,可以俯瞰周圍的美景。大台山還有許多傳說故事,如雄鷹展翅傳說等,為這座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每年的廟會期間,大台山更是熱鬨非凡,遊客和信徒們絡繹不絕。

榛子嶺水庫

榛子嶺水庫位於鐵嶺縣橫道河子鎮,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供水為主,兼顧發電、養魚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庫。水庫水麵寬闊,水質清澈,周圍群山環抱,景色秀麗。遊客可以在這裡乘船遊覽,欣賞湖光山色。水庫周邊還有一些農家樂,遊客可以品嘗到新鮮的魚宴和當地的特色美食。

馬蓬溝碼頭遺址

馬蓬溝碼頭是鐵嶺清代遼河航運的重要裝卸碼頭,位於今鐵嶺老城西約25公裡的遼河岸邊,早在清代早期即已初具規模。鹹豐三年(1853年),鐵嶺縣知縣愷榕向朝廷奏請馬蓬溝碼頭開埠,得到批準後馬蓬溝在很短時間裡即已成為遼河沿線上的商業巨埠。碼頭以貨運為主,運出的主要貨物是大豆等當地農產品,貨物從馬蓬溝裝船後可順流而下直達營口,再從營口轉運全國各地,遠至吉林、伊通、磐石、東豐、遼源、海龍等地的貨物均需先運到馬蓬溝後方能向外輸出。據史料記載,當年遼河河道鐵嶺段過往船隻數量估算,馬蓬溝碼頭日進出船隻千餘艘,運出運進貨物達數十噸。夏秋之際碼頭帆檣林立,河麵上大小船隻舳艫相接,場麵蔚為壯觀,鐵嶺八景之一的「蓬渡風帆」即特指這一壯觀景象。封河季節遼河上遊各地糧車雲集於此,與糧食交易相關的其它服務行業也迅速在鐵嶺城內興盛起來。二十世紀初隨著哈大鐵路的開通,陸路貨物運輸更加經濟便捷,馬蓬溝碼頭作用漸失最終消失於曆史的長河之中,但它見證了鐵嶺曾經的商貿繁榮,如今遺址仍能讓人感受到當年的輝煌。

噶山小鎮(滿族人家風景區)

噶山小鎮位於鎮西堡鎮養馬堡村北溝,為國家aaa級風景區,占地麵積千餘畝。這裡明清時期為皇家馬場,曆史文化悠久。景區以原生態的自然風光為基礎,融合了當地傳統人文風情,三麵群山環抱,樹木成蔭,連綿起伏的山上,一座座高聳入雲的風力發電塔揮舞著巨大風葉,構成了一幅純樸的自然山水畫。遊客在這裡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享受世外桃源的寧靜。景區內還展示了滿族的傳統文化,如滿族的傳統建築、服飾、飲食等,遊客可以深入瞭解滿族的風俗習慣。

四、古刹與寺廟

大台山靈山寺

大台山靈山寺前文已多次提及,它曆史悠久,建築風格獨特。寺內佛像莊嚴,文物珍貴。每年都有大量的信徒前來朝拜,香火旺盛。除了宗教活動,靈山寺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文化旅遊景點,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參觀遊覽,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普覺寺

普覺寺位於鐵嶺縣境內,具體位置在[補充詳細地址]。寺廟始建於[始建年代],曆經多次修繕和擴建。普覺寺建築佈局嚴謹,氣勢恢宏,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等。寺內供奉著眾多佛像,其中大雄寶殿內的釋迦牟尼佛像高大莊嚴。普覺寺的僧人們傳承著佛教的教義,在這裡修行和弘法。寺廟周圍環境清幽,綠樹成蔭,是一個適合靜心修行和參觀遊覽的地方。

五、民俗風情與特色美食

民俗風情

鐵嶺縣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在傳統節日方麵,春節期間,家家戶戶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守歲迎新。正月十五元宵節,有賞花燈、猜燈謎、扭秧歌等活動,熱鬨非凡。

東北二人轉是鐵嶺縣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演員們在舞台上載歌載舞,通過幽默的對白和精彩的表演,講述著生活中的故事。二人轉的表演形式靈活多樣,有單出頭、二人轉、拉場戲等,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

鐵嶺縣的農村大集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淩晨三點,造化大集上堿麵饅頭、花餑餑香氣四溢,鼇山大集的海鮮燴餅熱氣騰騰。商販們的吆喝聲、快板聲和二人轉表演交織在一起,充滿了濃濃的煙火氣息。大集上不僅有各種生活用品和農產品,還有非遺花餑餑、煎餅技藝等展示,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體驗。

特色美食

-鐵嶺榛子:鐵嶺縣是著名的榛子產地,這裡的榛子顆粒飽滿,果仁香脆,營養豐富,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鐵嶺榛子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各種美食,如榛子酥、榛子醬等。

-鐵嶺玉米:鐵嶺縣是「遼寧糧倉」,玉米種植曆史悠久。這裡的玉米品質優良,口感香甜,可以煮著吃、烤著吃,還可以加工成玉米碴子、玉米麵等,製作成各種美食,如玉米糊、玉米餅等。

-鐵嶺牛肉火勺:這是一種傳統的特色小吃,外皮酥脆,內餡鮮嫩,以牛肉為主要餡料,加入蔥花、花椒麵等調料,烤製成金黃色,香氣撲鼻,深受當地人喜愛。

-蓮花湖魚宴:蓮花湖盛產各類淡水魚,當地的魚宴堪稱一絕。有清蒸鯉魚、紅燒鯽魚、油炸白條魚等多種做法,魚肉鮮嫩可口,味道鮮美,尤其是用蓮花湖的水燉出來的魚湯,更是湯汁濃鬱,香氣撲鼻。

-粘火勺:用黃米麵或糯米麵做皮,以紅豆沙為餡,包製成圓形,放在鍋裡烙製而成。粘火勺口感軟糯,香甜可口,是東北冬季常見的美食,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蘸著白糖吃。

六、旅遊指南攻略

最佳旅遊時間

鐵嶺縣四季分明,不同季節有不同的美景和活動。

-春季(4-5月):氣溫逐漸回升,大地複蘇,蓮花湖濕地公園的荷花開始綻放,大台山的野花也競相開放,是踏青賞花的好時節。

-夏季(6-8月):氣候涼爽,適合避暑。可以去蓮花湖濕地公園賞荷、乘船,到噶山小鎮感受滿族風情,還可以品嘗各種新鮮的水果。

-秋季(9-10月):天高氣爽,是收獲的季節。榛子嶺水庫周邊的山林五彩斑斕,榛子、玉米等農產品也成熟了,可以體驗采摘的樂趣,品嘗新鮮的農產品。

-冬季(11-3月):銀裝素裹,雖然天氣寒冷,但可以去體驗東北的冰雪文化,如滑雪、滑冰,還能參與冰雕雪雕製作等活動。大台山在冬日裡銀裝素裹,彆有一番韻味,登山賞雪後到靈山寺祈福,感受冬日的寧靜與莊嚴。此外,春節前後的民俗活動尤為豐富,農村大集上的年貨琳琅滿目,扭秧歌、踩高蹺等表演充滿年味,適合體驗東北春節的熱鬨氛圍。

交通指南

鐵嶺縣交通便捷,內外聯係緊密。

-外部交通:

-鐵路:京哈鐵路、哈大高鐵穿境而過,鐵嶺西站(高鐵站)位於凡河鎮,距離縣城較近,可直達沈陽、長春、北京等大城市,車程短、班次多,是出行的優選方式。

-公路:京哈高速公路、遼開高速公路等多條高速在境內交彙,從沈陽自駕至鐵嶺縣僅需1小時左右,從長春出發約25小時,公路網路覆蓋各鄉鎮,方便自駕或乘坐長途汽車。

-航空:距離最近的機場為沈陽桃仙國際機場,約100公裡,機場有大巴直達鐵嶺市區,再轉乘公交或計程車即可到達鐵嶺縣各鄉鎮。

-內部交通:

-公交:鐵嶺縣城至各鄉鎮均有公交線路,票價低廉,班次固定,適合短途出行。凡河鎮、新台子鎮等鄉鎮還有城區公交延伸線路,銜接便利。

-計程車/網約車:縣城及主要鄉鎮計程車數量充足,招手即停,網約車平台也已覆蓋,適合多人同行或趕時間的行程。

-自駕:各鄉鎮道路平整,路標清晰,自駕可靈活安排行程,尤其適合前往雞冠山、大台山等景區,沿途還能欣賞鄉村風光。

住宿推薦

鐵嶺縣住宿選擇多樣,可滿足不同需求。

-縣城及凡河鎮住宿:作為政治經濟中心,這裡有多家酒店和賓館,如鐵嶺縣金城酒店、凡河新區的如家精選酒店等。金城酒店設施完善,配有餐廳和會議室,適合商務或家庭出行;連鎖酒店價效比高,周邊餐飲、購物便利,靠近蓮花湖濕地公園,方便遊覽。

-景區周邊住宿:大台山、榛子嶺水庫等景區附近有農家樂和民宿,如大台山腳下的靈山寺民宿,環境清幽,可體驗農家火炕,品嘗鐵鍋燉菜等鄉村美食,清晨還能登山看日出,適合喜歡自然的遊客。

-特色住宿:白旗寨滿族鄉有滿族特色民宿,房屋采用傳統滿族建築風格,室內裝飾有滿族剪紙、刺繡等工藝品,主人會提供滿族八大碗等特色餐食,讓遊客沉浸式感受滿族文化。

行程規劃建議

-三日深度遊:

-第一天:抵達後先前往凡河鎮,遊覽蓮花湖濕地公園,賞荷觀鳥,漫步濕地棧道;下午參觀鐵嶺新城,感受現代城市風貌,傍晚在凡河新區品嘗牛肉火勺、粘火勺等小吃,宿縣城。

-第二天:上午前往鎮西堡鎮,登大台山,參觀靈山寺,探尋青雲洞傳說;中午在山下農家樂吃鐵鍋燉魚;下午前往噶山小鎮,體驗滿族風情,參與民俗活動,宿白旗寨鄉滿族民宿。

-第三天:上午赴榛子嶺水庫,乘船遊湖,體驗垂釣;中午在水庫周邊吃全魚宴;下午前往橫道河子鎮,探訪高鶚故裡,瞭解《紅樓夢》續寫背後的故事,之後返程。

-兩日精華遊:

-第一天:遊覽蓮花湖濕地公園和大台山風景區,感受自然與人文融合,晚上看一場二人轉表演。

-第二天:上午去榛子嶺水庫賞景,下午到農村大集體驗市井風情,購買榛子、玉米等特產,結束行程。

鐵嶺縣,這片承載著曆史厚度與自然靈秀的土地,既有玉米田的廣袤、榛子林的豐碩,也有濕地的靜謐、古寺的莊嚴,更有二人轉的熱鬨、滿族文化的獨特。無論是追尋高鶚的筆墨痕跡,還是在冰雪中體驗東北年味,或是在荷塘邊感受夏日清涼,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留下難忘的記憶。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