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 第7章 朝陽市《淩源市》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7章 朝陽市《淩源市》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淩源市,地處遼寧、河北、內蒙古三省區交彙處,地理坐標介於北緯40°35′50″~41°26′,東經118°50′20″~119°37′40″之間。它南北斜長933公裡,東西寬661公裡,周長318公裡,總麵積達3278平方公裡,約占全省總麵積的22。

一、鄉鎮風貌

淩源市下轄5個街道、16個鎮、6個鄉,各個鄉鎮都有其獨特的魅力。

1萬元店鎮:萬元店鎮位於淩源市近郊,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這裡工業發展態勢良好,形成了以建材、機械加工等為主的產業格局。鎮內的一些企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暢銷,還遠銷海外。同時,萬元店鎮的農業也獨具特色,設施農業發展迅速,蔬菜種植規模較大,產出的蔬菜品質優良,供應周邊城市的市場。鎮裡還注重生態環境建設,積極開展植樹造林活動,森林覆蓋率逐年提高,生態環境優美。

2溝門子鎮:溝門子鎮地處山區,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這裡的自然風光十分秀麗,奇峰異石林立,山間清泉潺潺,是一處親近自然的好去處。溝門子鎮的礦產資源也較為豐富,礦業開采在當地經濟中占據一定比重。此外,溝門子鎮的民俗文化底蘊深厚,民間的剪紙、刺繡等手工藝代代相傳,每逢節日,村民們還會舉行傳統的民俗活動,如舞龍舞獅、扭秧歌等,熱鬨非凡。

3三家子蒙古族鄉:三家子蒙古族鄉是蒙古族聚居地,蒙古族文化氛圍濃鬱。這裡的人們保留著許多傳統的蒙古族習俗,如蒙古族的傳統服飾、飲食文化等。在蒙古族的傳統節日那達慕大會期間,全鄉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有賽馬、摔跤、射箭等傳統競技專案,還有精彩的歌舞表演,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賞體驗。三家子蒙古族鄉還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種植了許多具有蒙古族特色的農作物和水果,如沙果、藍莓等,同時也在大力開發鄉村旅遊,讓更多的人瞭解蒙古族文化。

二、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淩源地區曆史源遠流長,早在新石器晚期,就有先民在此棲息生活。距今5000年前,紅山文化在這裡發源於此,淩源城北15千米處的牛河梁遺址,便屬於新石器紅山文化晚期,這表明淩源曾存在一個具有國家雛形的原始文明社會。

商代,淩源屬於孤竹國地;周初期為燕國領土,燕昭王十二年設定右北平等郡,淩源屬於右北平郡;戰國時屬燕國右北平郡。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後,於淩源東城關鎮街道安杖子村設定平剛縣,仍然隸於右北平郡。西漢初,右北平郡移至平剛,這裡成為郡、縣兩級治所。東漢建武後,右北平郡治遷土垠,淩源為烏桓地,後入鮮卑東部。三國時,淩源屬於魏國。晉初期為鮮卑東部,以後被鮮卑慕容氏佔領,先後為前燕、前秦、後燕和北燕屬地。南北朝時期歸北魏、北齊所轄,屬營州建德郡。

隋朝時,淩源為遼西郡地,屬柳城縣;唐為營州柳城地,後為庫莫奚、契丹地。遼統和二十五年為大定府榆州、潭州龍山縣地,隸中京道大定府。金時,廢州存縣,屬和眾、龍山二縣地,隸北京路。元為大寧路和眾縣,隸北京路。明朝為營州左屯衛和中屯地,隸大寧都指揮使司,永樂後,大寧都司南遷,此地被廢棄,後入朵彥衛,自此荒廢二百餘年。天順後,屬兀良喻朵顏衛地。嘉靖二十五年,為蒙古達顏汗後裔各部所轄。崇禎八年,為喀喇沁左翼旗地,隸卓索圖盟。

清乾隆三年,於今淩源鎮設塔子溝廳,隸直隸省;四十三年,撤廳置建昌縣,隸承德府;光緒二十九年,改隸朝陽府。民國三年因與其他縣同名改名為淩源縣,歸熱河特彆區轄。1928年,淩源縣歸熱河省轄。1931年,淩源縣分為淩源縣和淩南縣。1933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淩源縣,建立偽政權,隸偽熱河省公署。1937年,淩源和淩南兩縣合並為建昌,縣治所遷至今建昌鎮。1940年,縣旗合並,實行蒙漢聯治,歸喀喇泌左旗轄。1945年「九·三」勝利後,建立縣政府,隸冀熱遼區熱東專署。1946年1月,國民黨設定淩源縣政府。1947年人民解放軍佔領淩源,成立淩源縣人民政府,縣城解放後仍隸熱東專署。1948年12月,熱東專署被撤銷,隸熱河省。1956年1月撤銷熱河省,淩源縣歸遼寧省錦州專區所轄。1959年1月,劃歸朝陽市。1964年歸朝陽行政公署轄。1984年屬朝陽市。1991年12月21日,民政部批準撤銷淩源縣,設立淩源市。1992年2月14日,由遼寧省朝陽市代管。

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淩源湧現出眾多傑出人物。全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胡景芳便來自淩源,他的作品深受廣大兒童喜愛,茅盾曾號召全國有誌文學青年向他學習。還有軍事家羅文將軍,他南征北戰,文武雙全,為國家做出了重要貢獻。

三、必遊景點

1牛河梁遺址:牛河梁遺址位於淩源市與建平縣交界處,是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晚期的遺址,距今約5000年。這裡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如著名的玉豬龍等,還有女神廟、積石塚群等遺跡。牛河梁遺址的發現,將中華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被譽為「中華文明的曙光」。遺址的佈局和建築結構,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結構和宗教信仰,對於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今,牛河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成為熱門旅遊景點,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探尋中華文明的源頭。

2熱水湯溫泉旅遊度假區:熱水湯溫泉旅遊度假區位於淩源市城北18公裡的萬元店鎮熱水湯村,這裡溫泉資源豐富,水溫常年保持在47-55c之間,水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醫療保健價值。度假區內設施完備,有各種檔次的溫泉酒店和療養院,遊客可以在這裡儘情享受溫泉浴,放鬆身心。此外,度假區周邊的自然風光也十分優美,群山環抱,綠樹成蔭,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3大裂山生態旅遊區:大裂山生態旅遊區山高林密,峽穀幽深,奇峰怪石眾多。這裡的山峰形態各異,有的像利劍直插雲霄,有的似仙女亭亭玉立。峽穀中溪水潺潺,清澈見底,溪水中遊弋著各種小魚。景區內還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有許多珍稀的野生動物,如鬆鼠、野兔、野雞等,植物種類也繁多,有鬆樹、柏樹、楊樹等。登上山頂,可俯瞰壯麗的山川景色,連綿的山脈、茂密的森林儘收眼底,讓人心曠神怡。

四、古刹與寺廟

1地母寺:地母寺位於淩源市城西北近郊宋杖子鎮範杖子村興榆線旁,地處遼、冀、蒙三省三縣交彙處,是一步跨三省、一腳踩兩縣的要塞區域。該寺始建於隋末唐初,至清末為鼎盛時期,當時全國已建有64處地母寺,淩源王蘭溝地母寺被尊為「萬寺之尊」。地母寺是國家aaa級景區,以「大地母親」信仰為核心,融合佛道儒三教文化,形成獨特的民間宗教建築群。主殿區是中軸線對稱結構,山門也是天王殿,然後是地母殿、大雄寶殿、圓通寶殿,兩邊是東西配殿。每年農曆十月十八日地母生日時,地母寺會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信徒們前來朝拜,祈求地母庇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家宅平安。

2淩雲寺:淩雲寺曆史悠久,建築風格古樸典雅。寺內供奉著眾多佛像,香火旺盛。寺中的大雄寶殿氣勢恢宏,殿內的佛像莊嚴肅穆。寺內的僧侶們潛心修行,傳承著佛教文化。淩雲寺的建築和佛像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研究佛教文化和建築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每逢佛教節日,淩雲寺都會舉辦誦經、祈福等活動,為人們祈求平安幸福。

五、曆史遺址

1安杖子城址:安杖子城址位於淩源市東南15公裡處的安杖子村,是一處戰國至漢代的城址。城址平麵呈長方形,南北長約400米,東西寬約300米,城牆為土築,殘高1-2米。城內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銅器等文物,這些文物對於研究戰國至漢代的曆史、文化、經濟等方麵具有重要價值。安杖子城址是淩源地區重要的曆史文化遺產,見證了古代社會的發展和變遷。

2淩源三十家子鴿子洞遺址:淩源三十家子鴿子洞遺址是一處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洞穴遺址。洞內出土了大量的打製石器、動物化石等,這些遺物為研究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方式、生產技術、社會組織等提供了重要線索。鴿子洞遺址的發現,填補了遼西地區舊石器時代考古的空白,對於瞭解人類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六、民俗風情

淩源市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民間藝術形式多樣。剪紙是淩源傳統的民間藝術之一,剪紙藝人用一把剪刀和一張紅紙,就能創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題材涵蓋人物、動物、花卉、民俗活動等,寓意吉祥如意。皮影戲也是淩源人喜愛的民間藝術,藝人們在幕後操縱著皮影人物,通過燈光的照射,將故事生動地展現在觀眾麵前,表演時配以獨特的唱腔和音樂,極具地方特色。此外,淩源還有舞龍舞獅、扭秧歌等傳統民俗活動,每逢節日,人們都會走上街頭,載歌載舞,慶祝節日。

七、特色美食

1淩源撥麵:淩源撥麵是淩源的特色美食之一,以蕎麵為主要原料。製作時,將蕎麵和成麵團,用特製的撥麵刀將麵團撥成細條,放入鍋中煮熟。撥麵口感爽滑,有嚼勁,可搭配鹵汁、辣椒油、醋等調料食用,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淩源撥麵不僅是當地人喜愛的美食,也吸引了眾多外地遊客前來品嘗。

2淩源燒雞:淩源燒雞選用當地優質的土雞為原料,經過宰殺、清洗、醃製、鹵製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鹵製時加入了多種香料,使得燒雞香味濃鬱,肉質鮮嫩,色澤紅潤。淩源燒雞味道獨特,口感醇厚,是招待客人和饋贈親友的佳品。

3淩源煎餅:淩源煎餅以玉米、高粱、小米等為原料,經過浸泡、磨漿、攤製等工序製作而成。煎餅薄而脆,口感香甜,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捲上各種蔬菜、肉類等食材,味道更加豐富。淩源煎餅是淩源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主食之一,也是當地的特色旅遊食品。

八、旅遊指南攻略

1交通指南:淩源市交通較為便利。如果選擇火車出行,淩源站有列車通往沈陽、北京等城市。從北京乘坐火車前往淩源,大約需要5-6小時。如果自駕,長深高速、丹錫高速等可直達淩源。淩源市距離朝陽機場約120公裡,距離錦州機場約200公裡,也可選擇先到達機場,再轉乘汽車前往淩源。市內有公交車和計程車,方便遊客前往各個景點。

2住宿推薦:在淩源市區,有各種檔次的酒店可供選擇,如淩源賓館、百合酒店等,設施齊全,服務周到。在景區周邊,也有一些特色民宿,如熱水湯溫泉旅遊度假區附近的溫泉民宿,環境優美,價格實惠,能讓遊客更好地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

3遊玩路線規劃:如果有三天時間,可以這樣安排行程。第一天,前往牛河梁遺址,參觀女神廟、積石塚群等遺跡,瞭解紅山文化;第二天,去熱水湯溫泉旅遊度假區,泡溫泉放鬆身心,享受休閒時光;第三天,遊覽大裂山生態旅遊區,欣賞自然風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如果時間充裕,還可以去地母寺、淩雲寺等寺廟參觀,感受佛教文化,或者去品嘗淩源的特色美食,體驗當地的飲食文化。

4注意事項:淩源市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秋季節早晚溫差較大,遊客需注意保暖,攜帶合適的衣物。在參觀曆史遺址和寺廟時,要遵守相關規定,不要隨意觸控文物和佛像。品嘗當地美食時,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不潔食物導致身體不適。同時,在旅遊過程中要愛護環境,不要亂扔垃圾,共同維護淩源市的美好環境。

淩源市,這座充滿曆史韻味和自然魅力的城市,無論是古老的遺址、寧靜的古刹,還是秀美的山川、獨特的美食,都值得人們去探索、去品味。它就像一本厚重的史書,每一頁都記載著歲月的痕跡;又像一幅絢麗的畫卷,展現著大自然與人類文明的完美融合。相信每一位來到淩源市的遊客,都會被它的獨特之處所吸引,留下一段難忘的回憶。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